成吉思汗3怎么,成吉思汗的发迹处是什么河

2023-11-08 02:20:05 89阅读

成吉思汗3怎么,成吉思汗的发迹处是什么河?

成吉思汗出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淳熙十一年(1184年)前后,成为蒙古乞颜部可汗,一步步统一蒙古诸部。开禧二年(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 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地区。宝庆三年(1227年),兴兵征伐西夏,途中去世,秘密安葬。

成吉思汗的四骏四养子?

公元1180年,为了夺回被抢走的妻子,18岁的铁木真向蔑儿乞部落宣战。

成吉思汗3怎么,成吉思汗的发迹处是什么河

从那天起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成吉思汗便再也没有离开战场。他的蒙古骑兵让欧洲的基督教世界、西亚的伊斯兰教世界全部心惊胆寒,征服和杀戮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作为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全人类最伟大的帝王,除了成吉思汗自身一代天骄举世无双的军事天才外,他的部下同样也是人才济济。

文有运筹帷幄、忠心耿耿的耶侓楚材、塔塔统阿及牙剌瓦赤父子,武有出生入死、名震欧亚的四骏、四杰、四獒、四养子和四弟。

蒙古帝国“四骏”

“四骏”又称“四子”,是成吉思汗名扬天下的的四个儿子,由长及幼分别为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托雷。他们除了勇猛善战之外,最后对于蒙古帝国继承权的明争暗夺也是史学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无辜悲伤的嫡长子

嫡长子术赤是孛尔帖所生,他十分勇敢,屡立战功,不啻为一位草原英雄。

当年铁木真所在的部队曾经受到蔑儿乞部的突袭,他的妻子孛尔贴也被掳走,最后 铁木真在王汗和扎木合的联军帮助下才打败了蔑儿乞部。

夺回了妻子后还在回军的路上,术赤就出生了。铁木真感觉这是个不速之客,于是取名为术赤。

所以术赤的身份埋下了父子兄弟不和的种子,也注定了术赤是一个悲剧性人物的命运,明明可以成为草原的英雄,却被认为是野种。

术赤的身世一直是个谜,也成为铁木真心中一道抹不去的阴影,因而术赤成为众多儿子中最不受铁木真喜爱的。

1223年成吉思汗召他觐见,术赤因病未能远行,有人诬陷说他并没有生病,而且还能打猎,成吉思汗闻讯大怒,怀疑术赤不遵从他的号令,决定西征,却在出征前获知术赤因病辞世的消息。

鲁莽残忍的察合台

次子察合台是波尔帖所生的二儿子,他雷厉风行,是个战斗的勇士,但是性格过于鲁莽冲动,行事残忍,并不是继承大汗的材料。

他与长兄术赤不和,与弟窝阔台相处较融洽。成吉思汗逝世后,察合台遵照遗命拥戴窝阔台即大汗位。

1241年5月,察合台先窝阔台七个月病逝。因窝阔台称他为阿哈(兄),以后历代大汗亦皆称其继承人为察合台阿哈。

精于权谋的窝阔台

第三子窝阔台,他所立的战功、战绩不如他的两个哥哥,然而窝阔台胜在聪慧敏锐,能够揣摩父亲的心思。

他性格温顺敦厚,平日也不参与兄弟之间的争斗,从外表上看他对汗位似乎从未表现出任何热衷。

1229年,他最终击败所有兄弟,继承了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

1241年底因中风在皇宫病死。

最受宠爱的托雷

四个儿子中,第四子拖雷最受铁木真的喜爱,因为他最勇猛善战,最像成吉思汗本人。

在蒙古帝国的汗位继承权上,托雷是三哥窝阔台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如果不是耶律楚材说服托雷放弃继承权,蒙古帝国根本不可能有窝阔台大汗。

也因此托雷一直是窝阔台的心腹大患,在最终继承汗位后,也没有像其他哥哥一样被分封在自己的汗国里面,而是一直被窝阔台带在身边。

1230年蒙古大汗窝阔台率领托雷攻打金国,途中在关山九十九泉避暑期间突然得了重病,吃过药后不但病情没有好转,反而愈加严重。

托雷听信巫师之言,代大汗窝阔台喝下符水后,突然暴死。

帐前四杰

蒙语称为掇里班曲律,分别是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

木华黎

札剌儿氏,他的父亲孔温窟哇就追随铁木真征战四方,后来在乃蛮部落反叛时为救铁木真战死。木华黎是孔温窟哇的第三个儿子,成年后跟着成吉思汗,立功无数。晚年在攻打金国领地凤翔的时候,木华黎因病去世,因病去世,享年54岁,谥号忠武。

博尔术

阿儿剌氏,其父亲纳忽阿儿阑的部落与铁木真父亲的部落相连,两人算是世交。博尔术意志坚定,善战知兵,为铁木真守夜警戒。后来铁木真征伐四方,他一直是忠心耿耿,紧紧跟随。成吉思汗曾评论他“我之与汝犹如车之有辕,身之有臂”。晚年,因年迈有病去世,谥号武忠。

博尔忽

许兀慎氏,任祛薛军(护卫军)之长,为蒙古帝国十大功臣之一,享有九次犯罪不罚的特权,后死于征战之中,被追封为淇阳王。

赤老温

被成吉思汗赐号“把阿秃儿”,勇士的意思。任祛薛军之长,十大功臣之一,享有九次犯罪不罚的特权,并世袭“答剌罕”的称号。《元史》没有记载赤老温的生平,死因不详,应该是善终。

先锋四犬

成吉思汗帐下驰名天下的先锋,又称“四獒”,分别是哲别、者勒蔑、速不台、忽必来。

哲别

蒙古箭神,第一猛将,《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箭术就是他教的。他一生四处征伐,灭西辽,长途西征,铁木真给这支西征军队的命令就是把帝国版图拓展到天的尽头,于是他们一路向西,击败俄罗斯联军,如果不是接到命令,可能北欧、西欧都会跪倒在蒙古铁骑下。在行军途中病逝。

者勒蔑

铁木真的亲卫,跟随铁木真四处征讨,曾经救过铁木真三次,位列十大功臣之一。但是死得早,所以战功并不像哲别那样辉煌。

速不台

蒙古兀良合人,他的祖先在世代在斡难河打猎,后来遇到铁木真高祖而结交,到铁木真时,已是第五代人了。他的父亲是哈班,速不台为哈班次子,骁勇善骑射,后来作为人质而追随铁木真、元太宗、元定宗三代。他是世界上征伐疆域最大的将领,向东到了高丽,向西到达波兰、匈牙利,向北到达西伯利亚,向南到达中原。他还是“闪电战”的发明者,率领着蒙古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杀敌阵。享年七十三,因年老而辞世,谥号忠定。

忽必来

参加蒙古统一战争,多次出任先锋,整体来看也不如哲别、速不台战绩辉煌,在逼降阿儿思兰汗后便去世了。

蒙古帝国四养子

“四养子”并不是成吉思汗的养子,而是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仑的四个养子:阔阔出、失吉忽秃忽、博尔忽、曲出。他们和成吉思汗是同辈,辅助成吉思汗立下赫赫战功,其中博尔忽更是四杰之一。

阔阔出:因反叛被铁木真处死。

失吉忽秃忽:得享高寿。

博尔忽:四杰之一,战死。

曲出:死因不详。

成吉思汗“四弟”

合撒儿

合撒儿是成吉思汗的亲弟弟,作战勇猛,力大无穷。成吉思汗做大以后,合撒儿成为了他的护卫长。在攻打太阳汗的时候,合撒儿立下大功。

后来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时候,合撒儿坚定地站在了忽必烈这边,因此他的子孙后代在整个元朝都得到了很好的待遇。

他本人也是安享晚年,明朝的朵颜三卫、清朝的科尔沁部,便是他的后裔。

别勒古台

别勒古台不是成吉思汗的母亲所生,但是他对成吉思汗母子非常好,和亲兄弟没什么区别。在成吉思汗创业的时候,别勒古台也总是冲在最前面。

因此蒙古帝国建立后,别勒古台担任了国相。窝阔台汗八年,别勒古台被封为广宁王,去世原因没有交代,但基本断定是善终。

帖木格

帖木格是最小的一个弟弟,因此也特别受成吉思汗的宠爱,得到了大片的封地。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帖木格负责留守漠北,掌握了辽东地区的军政大权。

窝阔台汗去世以后,帖木格居然也想争夺汗位,还带着大军实践了一把。结果以失败而告终。等到贵由汗上台后,便借此处死了帖木格。

合赤温

合赤温感觉就是纯粹被用来就是用来充数,凑齐“四弟”的“四”。因为他去世时间很早,所以没什么史料记载的功绩可言。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忽里勒台”,分封88功臣,四骏、四杰、四獒、四养子和四弟便领衔其中。

这二十位出类拔萃的蒙古勇士,除了“四子”中的阔阔出、“四弟”中的帖木格是因为反叛被处死,“四骏”之一托雷死于非命以外,其余均得善终。

成吉思汗打法技巧?

成吉思汗技能操作比较简单,无论是手速型玩家还是手残型玩家都可以操作。但是成吉思汗前期战斗力不足,并且成吉思汗应该打游击战,不能太浪。如果你是沉着冷静的玩家,相信成吉思汗很适合你!

关键技能/连招

一技能:鹰眼

介绍:成吉思汗可以获取到以自己为中心,一定范围内的敌人的视野,视野可以持续一段时间。这个技能是成吉思汗的侦查技能,同样此技能的被动,也是成吉思汗的输出技能,当成吉思汗攻击同一个目标三下后会造成额外的可观伤害。

实战应用:因为有了一技能的侦查作用,成吉思汗对线时,小地图没人时可时不时使用一技能,查看草丛是否有敌方英雄来游走,降低了自己被抓的概率。同样成吉思汗将一技能被动和自身被动相结合,通过进出草丛,打出更高地伤害,更快地清理兵线,更高效地消耗敌方英雄血量。

连招技巧:成吉思汗可以先用一技能开启敌方英雄视野,绕草丛靠近敌人后,进行普攻,再释放二技能对敌人造成伤害并减速,然后不断地通过三技能以及自身普通攻击交替使用,打出自身的最高伤害。、

装备解析

核心装备:无尽战刃

无尽战刃是成吉思汗的最关键的装备,无尽战刃不仅为成吉思汗提供了很高的物理攻击,无尽战刃带来的超高的暴击率以及被动的暴击效果加成。配合自身被动不断进出草丛连续射击,如果在射击中产生暴击,将使得成吉思汗的输出能力大大提高。由于成吉思汗的自身被动以及三技能,让成吉思汗能在很短时间内射出多箭,所以尽可能地提高自身暴击率,能够更好地打出伤害,加上无尽战刃的暴击效果,更可谓如虎添翼。

其余装备选择

六神装:急速战靴+泣血之刃+无尽战刃+破甲弓+逐日之弓+破军

如果敌方物理输出特别高,并且控制较少,成吉思汗可以选择影忍之足,如果敌方法术伤害高并且控制强就选择抵抗之靴。当然如果己方优势局,并且对面没有灵活的刺客(例如韩信),也可以选择急速战靴。鞋子尽可能早出,因为成吉思汗没有位移,只有被动的加速效果,出了鞋子可以让自身更为灵活。

成吉思汗是一个依靠普攻输出的英雄,配合泣血之刃的吸血能力,能更好提高自己的续航能力,也让自己有了极限反杀的能力。但是如果敌方物理防御过高,成吉思汗普攻打出的伤害便不明显,所以这时候破甲弓必不可少,不仅能为成吉思汗带来护甲穿透,也能带来些许冷却缩减。很多时候,成吉思汗由于自身没有位移技能的缺陷,即使看见残血敌人也不敢靠近击杀。新装备逐日之弓让成吉思汗有了远程狙击的能力,逐日之弓的暴击率加成以及移速加成,更是成吉思汗所需要的。最后一件装备可以出破军,破军的高攻击以及恐怖的被动,让潜伏在草丛中的成吉思汗,可以拥有秒杀敌方脆皮输出的能力。

成吉思汗陵墓有没有可能在宁夏境内?

成吉思汗墓不在宁夏,可能在河北境内的一个小村子

成吉思汗墓在宁夏境内的可能性不大,在河北境内的一个小村子的可能性最大。

成吉思汗去世已有七百多年,每年有不下一千人在寻找他的墓地,但一直都没有结果。根据近年来中国专家最新的调查发现,河北一个叫羊房堡的小村子最有可能藏着成吉思汗的墓地。

成吉思汗

数十万白骨,神秘传说

羊房堡村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县大仓盖乡,宋朝时期这个小村子就已经存在了。羊房堡村的北面有一座大山叫马儿山,马儿山下的土堆里埋藏着大量古代留下的白骨。上个世纪60年代,当地平整土地时就挖出了几百堆白骨,专家认为马儿山之下至少有白骨数十万具。

在羊房堡村,几百年来流传着一个尽人皆知的话:“给主子修坟,一辈子零三天。”这个主子是谁?很有可能就是成吉思汗。传说的话不一定是真,但接下来的种种证据都指明了是成吉思汗。

奇怪生肖,帝王属相

马儿山是一座风水山,山上有人工修建的马、猪、蛇、兔、鸡等生肖图案,这些生肖图案由山黏土和均匀的石块铺砌而成,经过专家研究发现,这些黏土用火炒过,与秦始皇陵的封土做法一致。

生肖图经过检验,已有七八百年历史,生肖图的排列顺序是马、猪、蛇、鸡、兔,这个生肖图的顺序与元朝皇帝的生肖一致,成吉思汗生肖为马,忽必烈为猪,武宗海山为蛇,仁宗为鸡,英宗为兔。这个图案的出现,绝对不是一个巧合。

马儿山

石料场,工匠所留

马儿山东南处,有一座被削掉了一半的山,海拔有百余米。山被削掉之后,石头拿来烧石灰,附近还有一座很大的石料场,里面有大量的修建墓地用的条石、石片,人工开凿的痕迹很明显。

在石料场周围,还散落着大量的石磨、石臼、锅、碗、盆、缸等老旧物件。这些石器的存在,专家认为是古代工匠在修建古墓时所留下的。

石臼

石块墓里,有火洞子

在马儿山下,有大量的石块堆砌着一些古墓,这些古墓藏在一层又一层的石堆之下,不知道有多少古墓藏在底下。每年到了夏天的时候,石块之下会喷射出一些奇怪的气体,用火点燃后会喷出蓝色的火焰,一直能燃烧痕迹不灭。

盗墓的人把这种现象叫作“火洞子”,一旦遇到有火洞子,地底下一定会有大墓。当年长沙马王堆被发现时,率先是施工队发现了火洞子,然后才挖出白膏泥,再后来往下挖去,才挖出了举世闻名的长沙马王堆。所以,马儿山大量的石块堆底下一定有大墓。

专家考察马儿山古墓

公主驸马墓,贵族身份

1930年,在马儿山附近发现了一座元朝古墓,从古墓中挖出了一个蒙古将领的棺材。

1999年,在沽源县发现了一座古墓,墓穴内出土了并列摆放着的三口棺材,经过专家考证,三名死者为一男二女,男子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婿阔里吉思,两名女子皆为阔里吉思的妻子,两名女子都是公主。

公主与驸马墓在马儿山附近出现,证明马儿山附近是元代贵族王公们安葬的重要场所,成吉思汗墓选择在此地修建,元朝帝王和贵族们环绕他安葬在附近,这种情况是存在的。

梳妆楼

公主驸马墓

丘处机道观,巨型棋盘石

马儿山之后,有一座石龙观。根据史书记载,当年丘处机在此修建石龙观,并将其全真教在此传了一代又一代。丘处机不会平白无故来这里修建道观,丘处机与成吉思汗的关系亲密,他很有可能在此建道观为成吉思汗护陵。

马儿山上还有一块巨大的棋盘石,上面刻着棋盘的线路,村民说传言经常有人在上面对弈,这个棋盘石很有可能是监督工匠们修建陵墓时,守卫陵墓的官员所留。这些物件的历史经过鉴定,大概也在六七百年左右,正好符合成吉思汗下葬的时代。

石龙观

石龙观遗址

最惨的血战,百万人死伤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马儿山周围展开最惨烈的血战。元朝末年,明朝大将徐达、常遇春在此地与元军展开血战,双方都出动了最强主力决战,死伤多达百万余人,至今修建的碉堡还在。

徐达一直想不明白,为何要拼死在此血战,相反在守卫都城时还没有那么激烈的反抗。当时张家口一带几乎人烟绝迹,战后才从别的地方把人口迁进来填补。这种情况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元军在马儿山保卫帝陵。这个帝陵是谁的呢?很有可能是成吉思汗的陵墓,成吉思汗墓很有可能藏在了马儿山之中。

目前,成吉思汗墓在羊房堡的推测已经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认可,但还差最后的实质性探测和考古验证才行。从当前的研究和发掘来看,羊房堡成为最有可能、最具备元朝帝王墓特点的地方,如果成吉思汗墓还在人间,那羊房堡的可能性是目前最大的地方。

战场隘口

当然,这个推测是否正确,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来证实。

西方研究历史的人一般认为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国籍是蒙古国人还是中国蒙古人?

西方人根据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政策,分析认为“成吉思汗是将中国变成了蒙古的一部分”,表明认可成吉思汗是蒙古国人。而对忽必烈的结论是“把蒙古变成了中国的一部分”,表明认可忽必烈是中国人。具体来看我们从三方面分析。

第一、对中原王朝政策文化之运用。

不得不承认,成吉思汗是没有将中国完全征服,这并不代表其没有这个实力,而是天不假年没有那个时间罢了。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对征服者采用的是“间接统治”的体制,在打下广阔的地盘之后,成吉思汗将蒙古大大小小的贵族们进行了分封,这些贵族获得直接统治各片土地的世袭权利,这样的结果就是直接导致每一个地区都卷入越来越深入的地方化进程,如察哈台的莫卧儿帝国越来越印度化,拔都的钦察汗国越来越俄罗斯化等等。

这样一来,随着各地区地方化趋势的发展,极大的加深了他们之间基于各自文化而形成的不同制度体系之间的差异,最终会无可挽回的变成顺着这种差异导致的分裂。而成吉思汗相对比较英明的是,他将中国王朝的政治体制运用于蒙古高原的统治上,起码保证了蒙古人大本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始终都高于大蒙古国其他地区。因而一般称成吉思汗都为“大蒙古国”大汗,具有完全性质的蒙古人,并非中国人。

但是忽必烈却是大不一样。忽必烈继承了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野心,但也抛弃了一部分成吉思汗的做法。他在占领了古老中国的全部疆域后,以北京为首都,并以汉皇的身份进行统治,他根据中原王朝的统治制度,加强了对控制范围内的集权,并吸收中国文化,创造出一种新的大一统的国家意识。

忽必烈看到中国才是其帝国统治的关键,他需要中国的稳定和繁荣,于是在中国不再采取对待欧洲人一样的残酷镇压,而是自上而下对中国全面实行了改革,在其后得二十多年时间里,一定意义上中国的经济、文化全面复苏,而忽必烈也全盘接受了汉文化,从官员设置到文化礼仪,甚至是语言他也要求全部说汉语。所以根据这些,国外史学家才会认为他是“把蒙古变成了中国的一部分”。

第二、从“国号”和“庙号”来看。

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国家叫“大蒙古国”,蒙古是绝对主体,而成吉思汗出生于肯特山,那自然将籍贯归入到现在的蒙古国去了,但事实上一百年前该地方还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而其庙号为“太祖”,一般是开国皇帝所用,所以认为其是蒙古国人也是情理之中的。

但是忽必烈的国号和庙号却颇有意思了,首先将国号定为“大元”,这本身就是一种汉式国号,其代表的本意是“初始力量”,这样一个国号更像是与“西道诸王”分庭抗礼,而不是直接统治他们,事实上忽必烈也的确没有完全继承了其祖父成吉思汗留下的庞大疆域,只在名义上统领罢了。而他真正可以依靠的却是中国与其本有的蒙古草原,所以这也是忽必烈不惜一切代价覆灭南宋的重要原因。再来看庙号,忽必烈的庙号为很有意思,他被尊为“世祖”,要知道带“祖”的庙号都是开国皇帝,这就是意味着忽必烈并不是在大蒙古国的基础上站起来的,而是打下了整个中原帝国的固有疆域,成为一个新帝国的主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忽必烈自然是中国人无疑。

第三、从定都来看。

要知道知道王朝的归属认定,一般由其政治中心来确定。成吉思汗在建立“大蒙古国”以后,在1220年确定哈拉和林为都城,但就事实上的表现是当时成吉思汗忙于征战,一直没有兴建都城,这才有了“马背上的都城”之说,言下之意只要有成吉思汗的地方就是都城,但根据他的旨意,蒙哥统治蒙古期间兴建的都城就在哈拉和林。

而忽必烈却在1267年定都“汗八里”(也称大都,现在的北京),在忽必烈登基之时“大蒙古国”已经是有名无实,为了强化自己的权利,忽必烈不仅没有沿用成吉思汗规定的都城,这一来是为了都城的安全考虑,二来是收罗中原民心。从国号到都城再到庙号,无不显示着忽必烈的与众不同,根据都城,史学家将他归于中原王朝。

结语

综上所述,充分可以证明,西方研究历史认为成吉思汗是蒙古人,而忽必烈是中国人,这完全有着事实根据。当然时间推到一百年前,这二人的籍贯都属中国无疑,但历史的原因将我们的文化也进行了割裂,这不得不说是一件让人沉痛的事情。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