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洲际赛是什么比赛?简单几句话让你看明白!
说起这个lol洲际赛,我这儿还真有点儿实践经历,不过不是打比赛,是跟着瞎折腾。那会儿大概是17年,刚出来这比赛,拳头搞的新花样,说是代替那个啥IEM,搞赛区对抗。
我记得当时特别火,尤其是咱们LPL打LCK,那气氛,简直。朋友圈里、游戏群里,天天就是“干翻韩国棒子”、“LPL加油”。我那会儿也是热血青年,看着比赛直播,心潮澎湃的。我的折腾经历
当时觉得这比赛挺有意思,时间短,对抗性强,不像联赛那么长。我就琢磨着,能不能借着这热度搞点小名堂。那时候不是流行搞什么自媒体、预测分析嘛我也心痒痒。
第一步:收集信息
我就开始疯狂找资料。翻来覆去地看那些队伍的春季赛录像,研究选手数据,看论坛大佬分析。那会儿洲际赛是几个赛区,比如咱们亚洲就是LPL、LCK还有LMS,每个赛区出几支队伍打循环,决赛。我就把每个队伍的风格、常用英雄、胜率啥的,都整理到表格里。
- 整理LPL队伍数据
- 整理LCK队伍数据
- 整理LMS队伍数据
- 对比分析各赛区风格差异
第二步:尝试预测和分析
搞一堆数据,我就开始学着人家写分析文章,预测比赛结果。当时觉得自己挺牛,把数据一套,逻辑一理,好像胜负已定似的。还专门开个公众号,准备大干一场,每天吭哧吭哧写稿子,排版,发出去。
第三步:面对现实
结果?现实啪啪打脸。比赛这玩意儿,哪是光看数据就行的?
- 选手状态起伏不定。
- 版本更新英雄强弱变化。
- 临场BP博弈完全猜不到。
- 还有就是那种赛区对抗的“气势”,数据体现不出来。
我预测的胜负经常反着来,写的分析文章也没几个人看。忙活大半个月,阅读量惨淡,更别说涨粉。而且那时候这种分析预测号多如牛毛,我这点东西根本没人注意。
的想法
后来我就放弃,老老实实当个观众。看比赛嘛主要还是图个乐呵,感受那种氛围。洲际赛这东西,确实把赛区之间的火药味点起来,输赢都牵动人心。不过也就办那么几届,好像是2020年就说不办。反正我那次折腾,是啥也没捞着,就当是体验一把追热点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至少我知道,纸上谈兵和实际情况,差距还是挺大的。看比赛就好好看,享受过程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