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应对势不可挡的泥浆?这几个保命方法要记牢!
我得跟大伙儿聊聊这泥巴的事儿。不是小孩玩的那种,是那种看着不起眼,但陷进去就麻烦的玩意儿。
起因是前两天我在河边溜达,看见一片刚下过雨的滩涂地,泥泞不堪。旁边还竖着个牌子,大概意思就是“危险勿近”。我就琢磨,这泥巴到底有多厉害?以前老听人说,掉沼泽里不能瞎动,越动陷越深,是真的假的?光听没用,我这人就爱较真,寻思着得自己试试。
我的实践过程
说干就干。我可没傻到真去那危险的河边试,就在自家后院找块地方。前阵子挖个小坑想种点后来懒得弄,雨水一泡,正好成个不大不小的泥坑。看着深度也还行,淹不到大腿,安全第一嘛
第一步,准备工作。我翻出条最旧的牛仔裤,还有一双准备扔掉的运动鞋,武装还在旁边放根长木棍和一块木板,想着万一真拔不出来,还能搭把手。
第二步,小心试探。我先伸一只脚进去,嚯,那感觉,冰凉粘稠,一下子就包住我的鞋。我稍微用点力往下踩踩,脚踝很快就没。
第三步,模拟挣扎。这时候我就想起“不能乱动”的说法。我偏不信邪,故意像慌神一样,用力抬腿、晃动身体。好家伙!真不是盖的,感觉那泥巴像有吸力一样,越动陷得越快,刚才只到脚踝,这几下一折腾,小腿都快进去一半!这泥巴的吸力真是名不虚传。
第四步,尝试冷静和增加面积。我赶紧停下来,深呼吸,保持不动。果然,下陷的速度明显慢很多,几乎感觉不到。然后,我慢慢地、非常缓慢地尝试把另一只脚也放进去一点,尽量让身体重心向后,学着网上说的,试着把胳膊张开,增大接触面积。我还把那块木板慢慢递过去,垫在屁股后面,尝试着往后躺。你别说,身体接触泥面的面积大之后,确实感觉下沉停止,甚至有种轻微往上浮的感觉。
第五步,脱困。虽然没再下陷,但想出来还是费劲。单靠自己的力量往上拔腿,那泥巴吸得死死的,特别沉。我是抓着旁边的木棍,一点一点把重心移到木板上,然后慢慢地、费九牛二虎之力,才先把一条腿给拔出来。拔出来的时候,“啵”的一声,像拔萝卜似的。
第六步,清理现场。等我完全爬出来,回头一看,好家伙,两条腿全是泥,跟穿泥筒靴似的。鞋子更是重得不行。在水龙头底下冲半天,那泥巴黏糊糊的,真不好洗。
总结几句
这回实践下来,我算是亲身体会到。那句老话“一失足成千古恨”用在这泥坑上也差不多。
- 千万别瞎扑腾:这是真理。越挣扎,泥巴的包裹性和吸力会让你陷得更快。
- 保持冷静,增大面积:放平身体,张开四肢,或者利用能找到的木板之类的东西,分散体重,减少压强,这是自救的关键。
- 泥巴的力量不容小觑:哪怕是我后院这个小泥坑,吸力都这么大,要是真遇到沼泽或者流动性更强的泥浆,那真是想都不敢想。
大伙儿平时走路,特别是去野外、河边、工地这些地方,看见泥泞的地方,能绕着走就绕着走。别看着好像不深就去踩,这玩意儿真不是闹着玩的。尤其是带孩子的家长,更得留心,别让孩子去这种危险的地方玩耍。安全第一,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