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教导怎么做才更吸引人?这几个方法让学习更有趣!
今天聊聊“知识教导”这事儿。以前,我总觉得这不就那么回事嘛懂的人把东西说明白,不懂的人听着,不就行?后来自己上手搞几次,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坑挺多的。
我一开始咋做的
就拿上次我想教几个年轻人点东西来说,具体啥就不细说,反正是个挺实用的技能。我,就按老法子来,先是准备一堆资料,自认为条理清晰,步骤分明。想着一步步带着他们走,肯定没问题。
我先把整个流程捋一遍,画图。
然后把每个关键点都拆开来讲,还找些例子。
想着讲完,再让他们动手试试,完美。
结果?打脸
讲的时候就感觉不对劲。底下人眼神飘忽,有的明显在走神,估计心里琢磨晚上吃啥。我讲得口干舌燥,他们听得昏昏欲睡。跟那个网上说的段子似的,就算请谁谁谁来讲相声,底下照样睡倒一片,差不离。
等到让他们动手环节,更是抓瞎。问他们哪里不懂,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我当时就纳闷,我说明明讲清楚?咋回事?
后来我琢磨明白点
这事儿让我想起我早些年教我侄子骑自行车。那时候我也是,上来就讲原理:什么重心,平衡,脚蹬子怎么发力最科学……我侄子听得一脸懵,车一推,直接摔个狗啃泥。他爬起来,拍拍土,根本不理我那套理论,自己扶着墙慢慢试。他自己摔几次,反而找到感觉。
我就在旁边看着,偶尔他问一句,我就搭把手,或者提醒一下关键的地方。比如,“你看,龙头歪,是不是该往反方向扭一点试试?” 他自己边试边琢磨,没过多久居然就歪歪扭扭骑起来。那时候我就有点感觉,光说不练,或者硬塞给他一套“标准答案”,屁用没有。
你想,他那时候就是想骑车出去玩,你跟他讲一堆用不上的,他能有兴趣吗?他只有自己想搞定这车的时候,才会主动想办法,这时候你稍微点拨一下,效果就好得多。
现在我怎么弄
回到开头说的“知识教导”。我现在的体会是,这玩意儿真不是单向输出。你得先看对方想不想学,兴趣点在哪。光讲大道理,展示你多牛逼,没用。得想办法让他们自己产生好奇,愿意动手去捣鼓。参与感,这词儿现在挺流行,我觉得用在这儿挺对。
所以后来我再分享就不搞那么“正式”。多搞点能互动、能实践的东西。哪怕是讲个概念,也尽量联系到他们熟悉的事儿,或者让他们自己先说说想法。比如搞个小活动,或者干脆就是边做边聊。效果嘛反正比我之前对着空气输出要强多。过程可能乱七八糟,不像“上课”,但学东西这事儿,本来也不总是那么规整的。
就这么个实践过程,瞎琢磨的心得,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