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霾净空,探索雾霾治理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雾霾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众多地区空气质量和公众健康的重要环境挑战,雾霾天气不仅导致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运输安全,更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严重危害,引发了诸如肺癌、哮喘等多种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雾霾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损害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了生态平衡,采取有效的雾霾治理措施刻不容缓。
雾霾的成因分析
要有效治理雾霾,首先需要了解其成因,雾霾主要是由空气中的颗粒物(PM2.5和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在特定气象条件下积聚形成的。

工业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中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钢铁厂在炼铁、炼钢过程中,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炭和焦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而且一些工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环保设施投入不足,导致污染物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机动车尾气排放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城市雾霾的重要来源,汽车发动机燃烧汽油或柴油时,会产生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特别是在交通拥堵的城市,车辆频繁启停,尾气排放会更加严重,一些老旧车辆的尾气排放标准较低,排放的污染物量更大。
煤炭燃烧
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供暖主要依靠煤炭燃烧,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而且一些小型锅炉和民用炉灶的燃烧效率较低,污染物排放量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更为明显。
扬尘
建筑工地、道路扬尘也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因素,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如土方开挖、物料装卸等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扬尘,道路上的车辆行驶会带起地面的灰尘,特别是在一些未硬化的道路和施工路段,扬尘问题更为突出。
雾霾治理的主要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
要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政府应制定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发展,对于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且污染严重的行业,要加大淘汰力度,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这些产业具有能耗低、污染小的特点,能够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
工业企业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是治理雾霾的关键,企业应加大环保投入,安装先进的污染治理设备,如脱硫、脱硝、除尘设备等,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政府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于超标排放的企业,要依法进行严厉处罚,督促其整改,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原材料,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
为了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应采取多种措施,一是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加强对新车的环保审核,确保新生产的车辆符合更高的排放标准,二是推广新能源汽车,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具有零排放或低排放的特点,能够有效减少尾气污染,三是加强对在用车的尾气检测和监管,建立健全机动车尾气检测制度,定期对车辆进行尾气检测,对于尾气不达标的车辆,要强制其进行维修或淘汰,四是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发展公共交通,如地铁、轻轨、快速公交等,提高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率,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
推进煤炭清洁利用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推进煤炭清洁利用至关重要,要提高煤炭洗选比例,减少煤炭中的硫、灰分等杂质,降低煤炭燃烧时的污染物排放,推广煤炭清洁燃烧技术,如高效煤粉锅炉技术、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等,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逐步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能源替代工程,特别是在城市建成区和农村地区,减少煤炭的直接燃烧。
加强扬尘治理
加强扬尘治理可以有效减少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对于建筑工地,要要求施工单位采取围挡、洒水降尘等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产生,在物料运输过程中,要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防止物料洒落和飞扬,对于道路扬尘,要加强道路清扫和保洁,增加道路洒水频次,特别是在干燥、多风的季节,对城市裸露土地进行绿化和硬化,减少扬尘源。
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在城市中合理布局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实时掌握空气质量状况,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对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进行准确测量,建立环境预警机制,当空气质量达到一定污染级别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当发布橙色预警时,要采取机动车限行、工业企业限产停产等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加强区域联防联控
雾霾是一个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单个城市或地区的治理效果往往有限,需要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现区域内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治理,相邻地区要共同制定雾霾治理规划和措施,统一行动,共同应对雾霾问题,京津冀地区建立了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了在产业协同发展、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效果。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治理雾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至关重要,政府和媒体应加强环保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普及雾霾的危害和环保知识,提高公众对雾霾问题的认识,鼓励公众参与环保行动,如绿色出行、节约能源、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建立公众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雾霾的良好氛围。
雾霾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加强扬尘治理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要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虽然治理雾霾的任务艰巨,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采取有效措施,就一定能够驱散雾霾,还天空一片湛蓝,为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雾霾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解决,蓝天白云将成为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