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ace,为什么中国电竞俱乐部大多都在上海或上海周边地区
wowace,为什么中国电竞俱乐部大多都在上海或上海周边地区?
本文不但会告诉你,为什么上海会成为现在中国电竞的中心,还会告诉你,为什么闸北上海马戏城附近会成为中国电竞的中心。
中国电竞的中心,是从西往东的渐进。
98年互联网兴起,电竞最火的地方并不在沿海,而是内陆深处,重庆、成都、西安,甚至武汉都比上海发展的好,中国早期出成绩的电竞选手,马天元、孟阳、CQ2000,CS的Alex,还有电竞幕后组织,星际时代的八达、CS时代的CCSK,这都是川渝军团的人。
同时期本来有个一线城市可以成为中心的——北京,但是因为蓝极速网吧着火事件和非典,让北京的网吧发展和规模局限住了,比赛没了地方,电竞气氛也弱了。
为什么早期内陆地区电竞火?
生活节奏慢,学生多,个人电脑普及率低,网吧规模大,很多网吧都是200台机器起跳,500到1000台机器的连锁网吧比比皆是,而且生意好,每个网吧为了招揽生意,都愿意免费提供场地和奖金,做电竞赛事,这造成了98年到2003年之前的电竞格局。
2002年,位于成都的CCSK网站内部发生了一次分家,原因我书里有,这里不多说了,分家的结果很重要,一队人去了北京成立了电竞组织Esai,另一队人去了上海,参与组建了浩方CGA平台。
中国电竞北Esai,南浩方的格局开始形成。
这个阶段,北京成为了中国电竞的中心,因为大的电脑厂商总部都在北京,戴尔、华硕、联想,三星,这些公司当时都很愿意赞助电子竞技,我们当时不知道有多羡慕北京的电竞组织。
2003年,我加入CGA了,上海浩方平台在CS火热的时代开始成为新的电竞门户网站。
可是上海缺乏电脑厂商,那时候可乐、NIKE这些国际品牌上海多,但是电竞对他们来说,即使到现在也不算是个重要的投放渠道,当时就更不用说了。
这一年,一个新的电竞项目开始兴起——WAR3
这一年,一个老的电竞赛事开始衰落——WCG
WCG中国区每年在北京奥体羽毛球馆做总决赛,03年之后,去现场的观众就越来越少了,在这之前都是看台上都坐满的,后来,内场都坐不满了,北京的电竞气氛开始下降。
原因很复杂,从观众的角度说,相比2001年,WCG的新鲜感少了,中国队去国外的成绩也并不好,大城市的人选择多,眼界高,活动做的没什么看点,人就少了。
2004年4月,广电禁掉了游戏节目在开路电视的播放。
北京电脑硬件厂商的投入开始减少,原因很简单,得不偿失,在没直播,没电视报道,收益率不如其它广告渠道的情况下,投放自然会减少。
北京作为电竞中心的优势在之后的几年里不断消退。
2005年,上海发生了几件不起眼的小事。
有一个叫许云波的War3爱好者从美国回到了上海,他的身份是IGE驻中国代表处负责人,IGE是当时世界最大的虚拟物品交易商,从中国收WOW金币,卖给全世界,没有物流,成本低,利润高,财大气粗。
War3已经成为了电竞最热门的项目,http://Replays.net成为CGA之后新的电竞门户网站。
许云波是http://Replays.net的忠实用户,跟同是上海人的http://Replays.net创始人Zax很熟,于是,他想出钱成立一个世界级的WAR3战队,反正打虚拟物品交易的广告有政策风险,这些钱还不如用来做个战队。
于是,他收购了http://Replays.net网站,Zax拉着KinG一起在上海成立了WE俱乐部。
同时他还收了一个视频制作团队叫GamesTV,注意这个细节。
那一年推出了一个世界级的赛事『StarsWar国际明星邀请赛』,邀请全世界最顶级的WAR3选手来上海参加比赛,很多选手都是第一次来上海,包括moon、grubby等等。
2006年初,在上海长宁国际体操中心举办的StarsWar2非常成功,创造了中国电竞赛事现场观众的纪录,线上直播有25万IP观看,第一次证明了『线下大型赛事+线上直播+赞助商的模式』是一条新的路子。
正是在这次比赛上,有一个总部在上海的台湾电脑主板制造商派了2个市场人员来提供电脑,他们目睹了电子竞技巨大的影响力,从那之后开始全力赞助电子竞技,这家公司叫技嘉科技。
到了2006年,许云波因为担心GamesTV没有视频传播许可证,将来发展上会有问题。于是,推动了GamesTV和上海文广SITV游戏风云频道的合并。
这就是『游戏风云GamesTV』的由来,而文广有一个演播厅群,就在上海闸北广中西路幻维多媒体谷,离上海马戏城很近,这里也是录制加油好男儿的地方,2007年,『G联赛』就诞生在这里,用的是好男儿同一个场地。
而现在位于上海闸北洛川东路的东方CJ的总部,2008年也给了SITV,也就是现在游戏风云的所在地。
于是,从2007年开始,中国电竞选手,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包括一直在上海做星际的PLU、刚成立的NEOTV、北京的GTV等等电竞组织和俱乐部,开始频繁的出没在上海马戏城附近。
俱乐部为了约强队比赛方便,开始扎堆上海
WE俱乐部早期是在西安训练的,因为西安的基地有联通的线路,打国外速度比较快,KING也是西安人,后来为了方便管理,2006年整个俱乐部移到了上海,在离闸北不远的宝山区租了一栋别墅。
在WAR3的时代,国内能跟WE抗衡的俱乐部,只有北京的EH,但从成绩上说,拥有WCG两连冠的SKY、SUHO、infl、TED等WAR3职业选手的WE,名气要大的多。
在训练赛只能靠领队们人肉约的年代,很多俱乐部的台前幕后人员,也开始频繁的来到上海,出入宝山的别墅。
上海办比赛场地好申请 同时期的北京,办比赛开始越来越困难,不光是厂商投入减少,场地审批也成为一个麻烦的事情,在北京做活动,受政策影响很大,如果做的电竞赛事里有外国人参加,还需要国家体育局这一级的批文。
而在上海,做活动申请场地相对简单,因为商业化程度高,只要你公司合法,费用交齐,公安消防手续很透明,在上海办活动越来越简单,2010年之后,办电竞赛事,连国家批文都很少会要了。
2007年,WCG被NEOTV公司拿到上海做了,中国总决赛被放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WCG这个品牌在那个时候,几乎已经要死了,后来NEOTV重新做起来,拉着几个上海的游戏厂商一起办,有点类似Chinajoy,开创了WCG的展会商业模式。
NEOTV在中国区加入DOTA项目,直到2013年最后停办,人气和商业性都很好,可惜后来三星的业务转手机了,不做WCG了,NEOTV也没办法。
现在的中国电竞文化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年,NEOTV总部所在的上海四行仓库要拆了,NEOTV也搬到了闸北上海马戏城附近。
PLU在太仓做了几年LPL后,也搬到闸北上海马戏城附近。
GTV的滕林季,2013年左右从GTV出来后,进入游戏风云,他的同事Miss也在同年来到上海,进入游戏风云,住在闸北洛川东路附近。后来滕林季,成立NiceTV以及后来的VSPN,也在闸北上海马戏城附近。
妖魔、BBC、117、海涛他们从游戏风云出来后,成立imbaTV,也在闸北上海马戏城附近。
2011年,ACE联盟成立,办公室在大宁国际,也在闸北上海马戏城附近。
2013年,WE母公司搬入珠江创意中心,现在做『伐木累』APP,也在闸北上海马戏城附近。
现在,珠江创意中心里有EDG俱乐部、Snake俱乐部,以及王思聪的『香蕉计划』公司总部、熊猫TV。
2016年,Riot Games中国公司搬到大宁音乐广场后面,也在闸北上海马戏城附近。
今年LPL总决赛的场地放在上海正大广场,刚结束的imbaTV办的SLi群星联赛是在上海国际体操中心举办的,后面听说几个手游的比赛也要放在上海,如果是这样的话,基本上中国最大的电竞赛事,都放在上海了。
其实,我很想在大宁灵石公园里修个大型电竞馆的,就在上海马戏城地铁站旁边,电竞公司全在附近,俱乐部也都离的不远,如果这里未来成为中国电竞文化中心,将来建成电竞主题公园,比浦东世博馆那边位置好多了。
就是这样。
为什么上海的电竞很厉害?
2014年,可谓电子竞技发展最为快速的一年,各大正轨电竞赛事不间断的举办,全球电竞爱好者的数量已近9000万人。经过15年的发展,电子竞技已经从当年的“鸦片”,发展成为了一种现象级存在。如果你对电竞还不了解的话,就接着往下看吧。
电子竞技是电子游戏比赛达到“竞技”层面,人与人利用电子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智力对抗运动,是一项在统一的竞赛规则保障下公平进行的对抗性电子游戏比赛。
经过15年发展,电子竞技脱离了“网游”“玩耍”的外衣,成为一项受到广泛关注的世界体育赛事,并成为中国第78号体育运动项目。通过电子竞技,可锻炼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电子竞技运动有多种分类和项目,核心是对抗、比赛。广为人知的电竞游戏包括《魔兽争霸》、《DOTA》、《DOTA2》、《CS》、《英雄联盟》、《星际争霸》等局域网游戏。
与网络游戏相比,电子竞技运动投入少,有着明确的规则,更注重公平性、技巧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顶尖电子竞技大赛能够吸引全世界数十万玩家通过现场和转播观看
元旦前的一个晚上,上海阴雨连绵,寒冷刺骨。在徐家汇商圈一处高档办公楼内,100平方米的中央训练区域灯火通明,俱乐部星际选手胡翔、曹晋辉身着短袖T恤,对着电脑全神贯注敲击键盘与鼠标,这里是国内著名电子竞技俱乐部IG的大本营,选手们正在与韩国顶尖职业选手进行当日的“雷锋杯”线上比赛。
电子竞技正在走入大众,被聚焦在闪光灯下。当世界顶尖选手比赛时,数十万人通过现场和转播呼喊着他们的ID;一场《DOTA2》的T1赛季总决赛,全世界至少有2000多万人观看直播,冠军奖金高达数百万美元。
一名业内人士说,中国电子竞技水平正走向世界中心,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电竞俱乐部迁至上海,上海这座以商业著称的城市,有望成为亚洲的电竞中心。
每天都有比赛
IG俱乐部由大连万达总裁王健林之子王思聪一手组建,多次获得过全国电子竞技冠军,其大本营就设在上海徐家汇商圈一处高档的商住两用办公楼,共租下3层。数十名IG的队员和管理人员每天就在这里完成训练、会议、聚餐和休息。
中国电子竞技发展的混沌年代就不提了,当时没有什么俱乐部,几个“战友”组在一起,没有老板没有赞助商,打打网吧赛、城市赛之类的,奖金也非常低,充其量只能叫战队。后来开始有厂商组织赛事,有老板投资收购战队,慢慢形成了俱乐部。但是早期的俱乐部非常不成熟,训练场所可能是网吧里的一片包机、可能是一个普通的租房,比如之前EHOME就在北京天通苑的居民楼里面。
在DOTA年代,比如EHOME、LGD、WE、TYLOO这些俱乐部,坐落于北京、上海、杭州,哪里都有。但是普遍都位于一线城市。其实当年一年下来的线下赛并不多,大多数赛事都是线上赛,还有部分比赛是国际赛事。毕竟线下赛对赛事主办方而言成本高、投资大、回报小。
作为基于网络的电子竞技游戏,只要网络条件足够,按道理俱乐部落户在哪都不是问题,一般线下赛事的行程路费也都由赛事方承包,除了舟车劳累,其他影响并不大。那么为什么俱乐部最终都转移到上海了呢?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拥有最好的资源,这其中包括资金资源、信息资源、网络资源、媒体资源。资金就不需要多提了;网络条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中国大多数网民都是电信网使用者,国内各个项目的大赛也都是用电信网络进行的,以前玩游戏的玩家都体验过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你是电信,而我是联通;还有就是媒体信息资源,像游戏风云、七煌、SCNTV、NEOTV、PLU等主要的传媒公司都在上海(除了当年大名鼎鼎的GTV)。然而本文中我主要想提的不是经济水平、资金资源、网络条件、媒体信息这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而是想和大家谈谈一个转折点。
可以说上海成为中国的电竞中心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那么又有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各大俱乐部会在2012年之后,陆续搬迁至上海呢?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重要转折点就是一个组织和它的一个比赛,这个组织叫做ACE联盟,这个比赛叫做WPC-ACE联赛。2012年5月ACE开发布会的时候其实是在北京(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开的),第一届ACE联赛也是在北京举办的。但是在2013年的时候,ACE联盟和上海市体育总会、景瑞地产集团联合举办了WPC联赛,因为这个赛事的合作,ACE联盟来到上海。而且作为联盟的官方赛事,各家在联盟注册的俱乐部也是积极参加。
抛开赛后久久拖欠的奖金和跑路的主办方不谈,在举办初期,WPC的规划和影响力是非常大的,网上可以百度到各类信息,在此不做赘述,大家只要明白WPC的影响力就可以了。题外话,除了赛事本身的影响力,DK的让三追四、iG的复仇、国土砸键盘显示器、狗哥变狗妹、还有TI6冠军的“那年十八,DK比赛,站着如喽啰”,WPC给玩家留下的经典还是非常多的。
WPC是个全线下赛的赛事,第一届比赛从2013年9月22日一直到2014年1月1日,第一届比赛结束之后,第二届比赛在年后的3月29日立马就开始了,我们来看一下这两届比赛的国内参赛队伍,有DK、iG、VG、TongFu、Newbee、RStars、RSnake、LGD、HGT、CIS、DT,除了几个存在时间比较短的俱乐部,当时名气大的几家,iG已经搬迁至上海、DK在云南曲靖、TongFu在安徽芜湖、LGD在浙江杭州、2012年成立的VG和2014年初成立的Newbee直接落户上海,冗长的赛程和全线下的赛制让战队不得不在上海有固定的住所,不可能做到来回跑。也是因为ACE联盟在上海,各家俱乐部在上海的话办事(选手注册、档案报备、交易谈判等)会非常方便,再加上前面说到的几个因素,俱乐部就开始在上海落户安家。直到现在,即使LGD总部依然位于杭州,但是DOTA和LOL的队伍都在上海;而EHOME总部在无锡,俱乐部地址也选择了上海松江。
除了ACE联盟和WPC的原因,游戏风云、G联赛以及风云电竞馆也影响了一代玩家,作为DOTA蓬勃发展时期影响力很大的比赛,G联赛线下全部在上海举办,风云电竞馆又承办了很多赛事,它消失的时候还不由得让人扼腕叹息。还有其他大型线下赛事也陆续在上海举办,上海就成了中国电竞玩家的狂欢地。
上述诸多的影响因素让中国的电竞中心在多年发展中逐渐向上海转移,不仅仅是Dota,其他项目慢慢受到影响,所以我们现在才见到国内知名的俱乐部诸如我们EHOME、iG、Newbee、LGD、VG、EP、WE、EDG、SNAKE、OMG、皇族等等全都坐落于上海。
产业在形成过程中出现集聚效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小到你家门口的一条五金街、美食街,大到美国的硅谷。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国际化都市,任何条件都是一流的。电子竞技产业也不例外,在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产业链,而作为电子竞技的主要参与者,俱乐部自然要占据地利,选择上海或者他的周边地区作为基地位置。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俱乐部都落户于上海,一些投资不大的俱乐部,也会选择其他地方,比如Wings,在成名之前就选择了重庆,而今跻身一线,但是并没有因此搬迁至上海。现在随着电子竞技的影响力增大,国家和各地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更多的城市开始承办比赛,赛事反而开始从上海转移至其他地区。以DOTA2为例,NEA在北京、MDL在无锡和厦门、CHINA TOP在深圳、DPL总决赛在常州、TI中国区预选赛在华西村、DAC在上海、还有一个简直不忍直视的上海冬季赛。而一些综合类赛事,2016年的PGL在武汉、WCA S1在北京、WCA总决赛在银川、南洋杯的邮轮站、WESG和CIG更是以分站赛的形式出现。
我们更希望电子竞技行业能够遍地开花,除了上海,更多的城市能够出现电竞的身影,不仅仅是扩大电子竞技的影响力和产业的规模,更希望其他地区的电竞爱好者也能有机会加入到电竞行业,也能有机会感受线下比赛的激情和魅力。
如何评价全昭弥?
中文名田小娟,反差萌
produce101的小狐狸,实力很好,被导师肯定过的错不了~能rap能跳舞能vocal,虽然外貌比不上才华,nh也不吃她的颜,放在idel一堆好看的孩子里,用才华突出自己。
参加unpretty rapstar3,这是一个会在在歌曲响起后忽然换眼神的rapper。
在101时昭妍对自己相貌挺不自信的,101也有对她的关于被嘲相貌的采访片段,据说一个节目下来一次都没哭过,她很坚强,坚强到会让人心疼。她不会认输,对她来说,如果有不足,就只能努力去做好,不会博同情,她只会拿实力说话。
她的眼神,特别的坚定,这也是昭妍在舞台上的魅力,在舞台上才能变成自己的小狐狸。其实我觉得小狐狸长得hin好看啦。
发了两首单曲,好像也没打歌,就女团出道了,是ace,是队长。她很优秀,她没能以ioi出道,却用自己写的歌和队友一起,拿到了一位,是金子总会发光。
(我是路人粉,101的时候其实对小狐狸并没有什么印象,也是后来不知道怎么发现了小狐狸再回去翻各种cut,然后没多久小狐狸就出道了)
能作词作曲,感觉在女idol中,能够作词作曲的并没有男idol多,如果小狐狸好好发展,说不定以后还能成为优秀的制作人,对小狐狸很期待啦。
(有时候会觉得她有点像CL,可能人设什么的比较接近吧,我知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有才华有实力的人们,不能被埋没呀。)
新增
前不久sm合作和涩琪恩妃请夏出了合作曲wow thing然后是kda女团“出道”(。ò ∀ ó。)
最近一直循环pop star,看见是她的时候简直震惊,舞台气场一米八 吼吼,田小娟的阿卡丽真的real cool,现场表现真的,吹爆。她真的很棒,给她个机会,她就能牢牢抓住,希望音乐资源不要断啊,然后慢慢火起来叭。
顺便夸一下傻子美延,她唱的part让人眼前一亮,现场不知道是不是开麦,如果是的话超级稳哦。
哪款手机按键不松动?
任何事物没有就是说绝对不会,只是相对来说出现的几率会小一点
就像是劳斯莱斯虽然贵,但是厂家也不敢说我生产的车就是不坏,那有点不太现实
首先来说想要摄像头不进灰,那就要手机开孔少,防水等级高
想要按键不松动,那就可以告别按键
屏幕漏光是由于屏幕与背板边框封装不严、故障或者老化引起的屏幕边缘射出光、在纯色背景上液晶面板出现局部发白的现象,这种一般都是低端手机或者后换屏幕技术达不到容易引起,主流手机一般不需要太担心这样的问题。
那OLED屏幕就太多了,一般符合上述条件的肯定就是了,因为目前触控按键的只有VIVO 的NEX3以及华为的MATE30pro
这两个款刚刚发布的手机可以是说是全面屏手机的标杆
但是nex3犹豫采用的升降摄像头,所以给防尘留下了很大隐患,所以可以不用考虑了
并不是说NEX3不好,只是相对来说,单说NEX3也是香的不要不要的。
那么接一下说一说华为最新的旗舰手机METE30pro
(个人了来说并不喜欢这种瀑布屏,因为隐患有点大,而且如果损坏价格着实有点昂贵,以前用过mate9pro,屏幕坏了,然后上网查了查那时候手机已经掉价到2400多,某宝搜了下屏幕900+纠结了好久,最后没换屏幕,去买了个荣耀PLAY,把9Pro留在家吃灰了,所以不管买什么手机一定要好好保护)
作为全球前三的手机品牌,华为手机已经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华为mate30系列今年有望超过2000万台,的确是底气十足。而从华为mate30 pro本身创新和配置来看,它完全有实力叫板当下热门的iPhone11系列
华为Mate30Pro深度体验:
瀑布屏,看着爽用着也爽
在点亮华为Mate30 Pro屏幕的时候,我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脱口而出的就是“WOW!!”的一声惊叹。
这次华为Mate30 Pro正面采用的是一块6.53英寸的超曲面环幕屏,分辨率达到了2400×1176。
这款手机的屏幕亮点在于两侧88°超曲面,点亮屏幕的时候,从正面看左右两侧就好像没有边框一样,更具有沉浸式的体验。而因为有了两侧的弯曲,整体手机的使用体验也有了新的设计。比如,因为两侧超大曲率的屏幕,中框几乎没有了什么空间,所以在华为Mate30 Pro上,两侧的中框非常非常细,只剩下了一个电源按键。音量键则是改成了双击曲面屏幕侧边,然后上下滑动调节,简单使用两次就能轻松掌握。
华为Mate30 Pro在顶部集成了3D深感摄像头。这里的3D深感摄像头除了支持3D人脸解锁之外,还支持AI隔空操控。悬空手势通过姿态感应器,无需碰到屏幕也能可完成上下滑动、抓取截屏等操作。
机身背面,华为Mate30 Pro采用的是超感光徕卡电影四摄,以Halo光环设计包围,组成了一个圆形的摄像头区域。而闪光灯被放置在了左侧,与“LEICA“的标志放在一排。从我个人的体验出发,Halo光环设计增添了摄像头区域丰富性和美感。
而在中框方面,由于正面屏幕非常大的曲率,加上背面曲面玻璃后盖的设计,左右两侧的中框部分特别窄,右侧红色的电源键就是整机唯一的按键了。上下两边的中框铣成了平面,这样在视觉上手机的长度会更短更精致一些。扬声器,Type-C接口,卡槽分列机身底部,取消了耳机接口。
外观上最吸引我的变化当属超曲面环幕屏了,88°的超曲面,视觉上非常震撼,而在使用过程中却几乎没有什么误触的情况,防误触做的非常不错。曲面屏不仅仅是看起来非常漂亮,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显示效果更好,带来更大的沉浸式体验,手持的握感也更加舒服一些。
麒麟990性能体验出色*
Mate 30 Pro是首款搭载麒麟990处理器的手机。麒麟990系列一共有两款麒麟990和麒麟990 5G,我们拿到的是4G版本手机。
麒麟990采用的依旧是三档能效架构设计,采用2个超大核(基于Cortex-A76开发)+2个大核(基于Cortex-A76开发)+4个小核(Cortex-A55),最高主频可达2.86GHz。同时还采用了7nm的制程工艺,性能提升,功耗表现也更加均衡。而在GPU方面,麒麟990采用的是Mali-G76 GPU集群,性能又提升了一个台阶。
后置四摄,不只是多了一颗摄像头那么简单
相比于前代的华为Mate 20 Pro,Mate 30 Pro后置摄像头升级到了四摄,但是这不仅仅是多了一颗摄像头的问题,而是再次重新定义了手机影像。
华为Mate30 Pro后置超感光徕卡电影四摄,包括一颗4000万像素超感光摄像头,一颗4000万像素电影摄像头,一颗800万像素长焦摄像头以及一颗3D深感摄像头。华为Mate30 Pro焦段覆盖了等效18mm到等效80mm,广角端视角非常大,数码变焦可可实现3倍光学变焦、5倍混合变焦,以及最高30倍数字变焦。
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从广角端到3倍的长焦端,拍摄画面都非常清晰。而在广角端,18mm的等效焦距,畸变矫正的非常不错,与1倍的画面几乎可以吻合。
先上一组样张来看一看:
华为Mate30 Pro拍摄样张
后置双4000万像素双主摄的摄像头解析力非常不错,拍摄猫咪的时候,细细的猫毛都能记录的非常清楚。
华为Mate30 Pro夜景拍摄样张
夜景拍照一贯是华为旗舰手机最出彩的地方,这一次华为Mate30 Pro在夜景拍照方面再次升级,在拍摄超级夜景的时候,会有硕大的时间倒计时提示。如果是手持的话,拍摄时间大概是4-5秒,有三脚架的话,我试过最长有20秒左右的拍摄。这样就通过多帧合成,生成一张质感非常不错,噪点非常低的夜景照片。
华为Mate30 Pro的夜景照片拍摄主体非常清晰,亮度也非常高,后置3D深感摄像头让夜空的背景部分依旧有深邃的感觉,拍照的体验非常不错。
除了拍照,在视频录制方面华为Mate30 Pro也有非常大的提升。首先是视频录制也支持从18mm-80mm等效焦段,支持3倍光学变焦、5倍混合变焦、30倍数字变焦,拍视频的时候构图更加方便。最令我惊讶的是华为Mate30 Pro还支持7680帧超高速摄影,最多可以放慢256倍速,超高速运动状态也能准确捕捉。除此之外,双OIS光学防抖,也让拍摄视频成为非常简单的事情。
整个摄影方面的体验下来,我的感觉是华为Mate30 Pro努力在拍照优秀的同时,让录制视频也和拍照一样变得简单,让普通人也能轻松拍摄短视频。在如今这个短视频社交流行的时候,华为也抓住了这一潮流,提升了摄像的水平,并且广角端拍摄vlog是非常合适的,拍人拍景都很好看。
大电池长续航
华为Mate 30 Pro的电池容量为4200mAh,支持新一代华为超级快充,功率进一步提升至55W,同时延续反向充电功能,功率达到10W(目前华为手机可以5W的功率对其他设备进行反向充电)。
亮点十足的旗舰手机
总的来说华为Mate30 Pro亮点还是非常多的,外观设计上再次打破传统,88°超曲面环幕屏+Halo圆环设计再次引领了手机外观工业美学。拍照一直是华为手机的优势,而这次优势再延伸到了视频录制方面,在拍照摄像方面华为手机从来没让我们失望过。首发麒麟990,无论是CPU,GPU,NPU,都有极大的性能升级,并且功耗和散热方面的表现都是目前顶尖的。
如何评价cf?
CF这款游戏,经过腾讯的将近10年的代理,绝对可以成为FPS枪战游戏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说道CF本身,它在国外并不太火,比如其家乡韩国,早已于2012年停服,虽然在2013年末再次重新运营,但早已回不到当初的水平。
(来源:《穿越火线》百度百科,需要注意到的是,国服玩家可以说是几乎完全撑起了CF的生存)
而目前,随着《CS:GO》、《战地》系列、《使命召唤》系列、《彩虹六号》系列等FPS游戏,甚至类似《绝地求生》的TPS游戏的不断扩张,CF国服的玩家也越来越少。
最近国服还弄出一个跨区作战,避免死区;腾讯也推出需要活动,各种送枪送福利,这一系列的动作,也预示着CF在走下坡路,这是事实,没必要强词夺理去否认它。
但,你不可否认的是,CF经过了10年的运营之后,在中国网游排行中,始终是处于前十的活跃地位。
(2018年1月21日的百度搜索榜单,CF仍处于前十的搜索名单内)
(来源:着迷网,2017年上半年网游排行榜)
(来源:17173网,热门射击网游排行)
(来源:百度派,2017网游排行榜前十名
其中,前五排名顺序为:英雄联盟、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魔兽世界、梦幻西游)
即将10周年的CF,总归是有着它出色的一方面,否则,在中国这片市场上,一个不出色的CF,自然会被另外的DF、EF所代替。
首先,自然其本身低配置,又高于CS自身的画面,吸引到了不少玩家。在当时,出色的FPS也是层出不穷。
例如:电影化游戏代表:《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Call Of Duty4 : Modern Warfare)
(时至今日,COD4仍被玩家津津乐道的剧情,甚至可以说是此部彻底捧火了COD系列)
被玩家戏称为显卡危机的硬件杀手类,《孤岛危机》(Crysis)
(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孤岛危机自身的画面表现,也是能够满足大多数的玩家。)
或者是当时,令人耳目一新的沙盒类游戏《孤岛惊魂2》(FarCry2)
(结合故事自身的设定与优秀,和当时匮乏的沙盒类游戏市场相对,完完全全算是出色的作品)
但,在当时的玩家看来,这些游戏大多是十分“吃配置的游戏”,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孤岛危机》,当时几乎没有人能够全特效30帧运行,即使是低配,也是总体稳定在10~25帧之间。
当时的大多数人,是不会为了一款游戏去刻意更新配置。而更重要的是,当时我国在游戏市场充斥的游戏,大多是盗版为主。而CS(反恐精英)在那个时代的热度早已落下,而CS:S(反恐精英:起源)在市场之上的爆冷,使得网络FPS对战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缺。
(或者说,起源本身在cs系列里比较,是个不太成功的作品,但却为之后的CS:GO【反恐精英:全球攻势】的成功,踏出了第一步尝试)
那么这个时机,自然而然地被CF所把握,但在当时,CF自身并没有多少变化,比如大多数模式都是根据CS、军团要塞、战地风云等已有的模式进行简单加工,然后加入游戏之中。(例如早已被剔除CF之外的赏金模式,其玩法和CS完全相同。)
但对于当时的中国玩家来说,这是一款崭新的网游:简化但高于CS1.6的画质、不要求高配置、在当时不错的客户端设计、还未过多加入皮肤和武器的GP市场、高等级的荣誉感,自然可以吸引到不少从CS退出,或者对FPS感兴趣的玩家。
(当年看上去及其帅气的无皮肤尼泊尔)
而且,最重要的是,不像上面的诸多大厂制作的FPS类游戏,CF办到了和CS一样的要求:轻巧实用。即玩家不需要花大量不间断的时间投入到这款游戏之中,也不需要在特定的场合之中。只要随便到哪里,几乎任何电脑都能打开这款游戏进行休闲。
谈到CF自身的武器系统来说,平衡性和其他竞技类游戏,尤其是和CS:GO这种老牌相比,肯定是不如前者的平衡性要好。但话说回来,大多数人对它的看法,则也是扩大了“钱”这个概念。
(来自知乎,作者Milan Forest,对于CF平衡性的看法)
CF的确是需要氪金才能让自己进一步变强,但不是想网上的人所说,“只靠氪金而变强”,没有技术和基本功的支撑,充再多钱也只是在竞技之中,把自己的武器给了别人做嫁衣。
但如果真说到竞技性的话,CF自己的确是不太能登上前列的游戏。
而且游戏自身的外挂问题,是屡禁不止,笔者记忆之中,各种不同的外挂在正式和非正式网站上流传,极大影响游戏的体验和心情。
(类似的图示,层出不穷)
而部分玩家的素质偏低,则并非是游戏自身的问题,而是热门游戏自然会吸引大量的玩家进入,如此,也自然会提高潜在的不愉快体验。当然,由于CF自身的轻巧和易于入门,更容易吸引到底层玩家,从而有更大概率带入不好的体验。
但把“玩家烂”的这种锅不由分说地扣在游戏身上,那未免也太过让游戏冤枉了。就比如厨子做饭好吃,让你长胖了,你不怪自己的自制力,却要怪厨子饭太好吃吗?
至于“抄袭”的问题之上,这是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从CF对立的玩家来看,对于游戏的热爱,他们母庸置疑地认为CF便是抄袭,但游戏厂商来说,一个游戏成功了,那么其他游戏自然会去模仿,手段低的便是直接拿来使用,而高一点的,便是结合自身的游戏特质,让其完完全全结合成新的游戏。
(腾讯自身看到吃鸡模式的成功,便准备加入到游戏之中
关键的问题在于,现在的游戏市场,几乎可以说是大家在互相“抄袭”。
例如《中土世界:战争之影》中,特别是鸟瞰点这一条,很容易就能看出《刺客信条》的影子)
无论如何,CF作为一款竞技游戏来说,可能并没有达到它的目的,但作为一款娱乐网游来看,则是一款彻彻底底的成功作品。而作为腾讯游戏帝国里的金字招牌之一,CF则是一款能够给这个帝国源源不断吸引黄金的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