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原配杜致礼:颜值出众,出身名门的顶级名媛,是杨振宁一生挚爱
杜致礼的父亲是著名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将军。
杜聿明,官至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一期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淞沪会战等著名战役,深受蒋介石的看重,多次委以重任,同时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27年,杜致礼就出生于这样一个家世显赫的军人世家,自小便是由母亲曹秀清抚养长大。
在杜致礼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对音乐和文学的擅长,又长的文静娴雅,这更是让她得到了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的喜爱。
在民国时期,能够得到当时蒋宋夫妇的喜爱,绝对是站在民国名媛圈的顶层了。
杨振宁与杜致礼的爱情
1944年,杜致礼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读高中,与此同时,杨振宁刚刚拿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硕士学位,就在准备赴美留学的空档期,到立西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担任数学老师。
两个人的第一次相见便是在课堂上,一定都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否则也不会在五年后的相遇,一眼就认出对方,也就不会有后面在美国的事情了。
但此时,两人是学生与老师的身份,更何况此时的杜致礼只有17岁,而杨振宁也即将前往美国读书,这一段缘分就这样搁置了。
1947年,杜致礼本来是要陪着父亲一起去美国看病的,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只能独自前往美国求学。
而杨振宁则早已在1945年,拿到庚子赔款,而后就远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缘分就是这么奇妙,月老要是安排这两个人在一起,怎么也躲不掉,哪怕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能把这红线牵起来,并打个结,牢牢地系起来。
在1949年圣诞节的前夕,这对有缘分在普林斯顿的一家中国餐厅相遇,自从1944年在西南联大附中一别,已经有五年没有见面了。
但杨振宁还是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文静美丽的杜致礼,不禁感慨,五年未见,杜致礼已经从一个青涩的少女,蜕变为温柔娴静的邻家妹妹了。
久别重逢后的一眼万年,让杨振宁再也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心,此时他只想着不能再错失这次相遇的缘分了,终于鼓起勇气,主动去和杜致礼打了招呼。
在这异国他乡,能够遇到昔日的老师,对于杜致礼来说也是意外的惊喜,更何况,此时的杜致礼正处于十分痛苦的境地。
她的父亲,杜聿明将军在解放战争中被捕了,这对于杜致礼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父亲生死不明,并且没有一点其他消息,而留在家乡的母亲又该怎么办?而她自己也是独自在异国他乡,根本没有办法帮家里解决任何事情。
在这样的环境下,杨振宁的到来,使杜致礼此时彷徨不安的心有了可以依靠的港湾。
两个年轻男女,才子佳人,互相都有好感,又都是独在她国,就这么一来二去,仅用几个月就迅速地确定了恋爱关系。
一个是物理学界天才,一个是爱好文学和音乐的才女,文与理的相结合,可谓是相得益彰,天作之合。
后来就连杜致礼本人也说: “如果是两个物理学家结婚,上班、下班都谈物理,岂不枯燥?”可见两人对这段婚姻都是极其满意的。
杨振宁有多爱杜致礼,光从他为了杜致礼选择了留在普林斯顿,而放弃听从导师的话:只在打算在普林斯顿呆上一年之后就离开,回到芝加哥大学。
多年后杨振宁本人也曾说过“我没有忘记费米的话,也并没有屈服奥本海默的请求,留下来完全是因为杜致礼,从这里去找她只需要一个小时。”足以见其深情。
1950年,两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次年就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按照习俗由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这个嫡长孙起名,爷爷给孩子起名为光诺,希望孩子的父亲,也就是杨振宁可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说巧不巧,这个名字真的为杨振宁带来好运,果然在十几年后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和杜致礼的婚后生活也是十分的幸福美满,共同育有三个孩子,杜致礼为了能够让杨振宁有更多、更好的精力投入到物理研究。
三个孩子都是杜致礼亲自接送,家里的一些琐事也很少会让杨振宁操心,正是有了杜致礼这样的贤内助,才能让杨振宁在物理学上有如此之大的成就。
而杨振宁也是不管是什么活动,都会携带夫人杜致礼参加,即使是后面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仍然对妻子的话言听计从,出门在外,都会时时刻刻地牵着妻子的手,看向妻子的眼神永远都是温柔的。
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
再美好的时光,也总归会有消散的那一刻,2003年,杜致礼女士走完了她那幸福的一生,享年76岁。
相爱了53年的杨杜夫妇,不得不分开,这繁华的世间只孤零零地留下了杨振宁一个人。
相爱的两个人,先离开的那一个才是无比幸运的,而留下的那个则是被无边无际的寂寞与思念所包围。
在杜致礼去世后,杨振宁娶了比自己小54岁的翁帆,被世人所非议,多指其为老不尊,贪图美色,杨教授竟是如此负心寡义之人,在妻子去世后不久就再娶妻。
可当看到翁帆与杜致礼的照片时,会发现翁帆和年轻时的杜致礼简直就是一模一样,这也难怪杨振宁会不顾非议、即使晚节不保也要娶她。
这不更体现着杨振宁的深情吗?娶了与亡妻如此相像的女子,这倒真是颇有几分宛宛类卿的意思,更是可见其用情至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