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蟑螂卵介绍
蟑螂卵介绍
蟑螂卵产于胶质囊内,这个胶质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卵荚(卵鞘)。荚产下后间隔数日,雌虫又复产荚,一头雌虫一生能产卵荚几个至几十个,这也是蟑螂为什么繁殖这么快的原因,但同种蟑螂,因气温、湿度以及营养状况的不同,卵荚产量悬殊很大,例如,德国小蠊一般产1-7只,每只卵荚内含有30-48粒卵,美洲大蠊一般生产卵荚数10-84只,每只卵荚内含14-16粒卵。德国小蠊产卵数比较多,所以德国小蠊也是繁殖得最快的,也是蟑螂种类中最难杀除的。
蟑螂卵呈窄长形,乳白色,半透明,处在封闭的卵荚内,排成整齐两列。卵荚的鞘壳质硬,有防水、保温、阻止杀虫剂渗入和抵御不良环境的作用。室内蟑螂的产卵行为有三种方式,在这里我们介绍两种主要的产卵方式:
一是德国小蠊的产卵方式。德国小蠊雌虫生出卵荚后一直拖至尾端,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从母体得到必需的养料,待若虫孵化出来后,卵荚才脱落,这种产卵行为使卵受到很好的保护,这也是为什么德国小蠊的卵荚是最难杀除的,而且目前来说没有任何灭蟑药物能杀除,只能等卵长大成虫后才能杀除。由于若虫出来后到处扩散,形成众多的栖息场所,这也给蟑螂的防制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在用药的时候也要增加用药的面积,这样才能有效地灭除整个蟑螂群落。
二是美洲大蟑的产卵方式。美洲大蠊雌虫生出卵荚后,经短暂携带即产下。卵荚外壳坚实且耐干旱,卵荚内含有足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以满足胚胎需要。卵荚壁厚,可防止卵失水,也能抵制处界物质的渗入,一般杀虫剂对它无能为力。蟑螂用自身的黏液将卵荚贴在它的栖息场所,如碗橱、食品柜、案板下、写字如抽屉、衣柜、杂物箱、床头柜等阴暗角落里,不易被人们发觉。
在25℃,相对湿度60%-80%的环境中,德国小蠊卵期是28天,美洲大蠊卵期是45-90天。在蟑螂防制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卵荚的处理,可以用焚烧等方法处理,否则难以达到根除蟑螂的目的,但是必须是能找得到的前提下才可以,因为卵荚是很难被人发现的,而且卵荚也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杀死的,只能等蟑螂长大后,用洁兵杀蟑胶饵(带防伪码)蟑螂药来灭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