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被“章奏”逼到躲进深宫的“宅家天子”

2025-09-06 05:03:18 4阅读

咱们今天聊点明朝万历年间的真事儿,不是瞎编的野史,是史书里藏着的好玩细节——万历皇帝朱翊钧,后来二十多年不上朝,好多人说他懒,其实这里头有个特憋屈的原因,跟“章奏”(就是大臣们写的奏折)有关。

万历帝刚登基那会儿,才十岁,靠着张居正帮着打理朝政,倒也还算勤快。等张居正一死,他亲政以后,一开始也挺有干劲,批奏折到半夜是常事儿。可架不住明朝的大臣太“能说”,尤其是言官,天天盯着皇帝的一举一动,芝麻大的事儿都能写成洋洋洒洒的奏章,而且专挑刺儿。

就说万历想立自己喜欢的郑贵妃生的儿子朱常洵当太子,这事儿按理说,皇帝自家的家事,可大臣们不干了,说得按“嫡长子继承制”来,得立长子朱常洛。这一吵就吵了十五年,史称“国本之争”。每天上朝,大臣们不是说边境的事儿,不是说百姓的粮税,全围着“立太子”跟万历掰扯。

有回,一个叫姜应麟的御史,直接在奏章里说万历“溺于私爱”,把皇帝气得手抖,当场把奏章扔了,想把姜应麟贬官。结果其他大臣立马跟上,十几份奏章连着递上来,全是替姜应麟说话的,还顺带指责万历“不遵祖制”。万历跟他们辩了几句,越辩越气——你说东,他们说西,你说一句,他们能有十句等着,比菜市场讨价还价还热闹。

后来更过分,万历偶尔想歇一天不上朝,大臣们能写几十份奏章“劝诫”,说他“怠政”;他给郑贵妃赏点珠宝,又有人写奏章说他“铺张浪费”,忘了百姓疾苦。最让他烦的是,有些大臣写奏章根本不是为了国事,就是为了“骂皇帝博名声”——只要敢跟皇帝对着干,不管说得对不对,立马能在朝堂上出名,还能被其他大臣夸“有骨气”。

万历一开始还硬扛,天天批奏章、跟大臣吵架,可架不住年复一年这么折腾。他本来身体就不算好,后来又犯了腿疾,走路都费劲,一看堆成山的奏章,里头一半是吵架的、挑刺的,没几句正经事儿,干脆心一横:你们爱说就说,我不陪你们玩了!

于是从万历十七年开始,他就很少上朝了,后来干脆躲进深宫,把批奏章的活儿交给内阁,自己只处理些特别重要的事儿。大臣们还是天天递奏章骂他“怠政”,可他连理都不理——反正骂了也没用,还不如在宫里听听戏、养养鸟,省得跟这帮人置气。

有人说万历懒,可你们想想,天天被一群人围着指手画脚,不管做啥都被骂,换谁也受不了啊?他不是不想管国事,是被大臣们的“章奏轰炸”逼得没了脾气,干脆当起了“宅家天子”。后来明朝慢慢走下坡路,有人怪万历不上朝,可这事儿啊,还真不是一句“懒”就能说清的。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