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六五”普法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5-09-06 09:03:55 4阅读

定西市围绕建设法治定西、平安定西,实现新常态下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总体目标,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创新普法形式,深化依法治理,扎实有效地推进了“六五”普法规划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保障。2011年,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分管领导任组长、副组长,相关24个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各部门单位成立领导机构,建立工作制度,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召开第六次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对“六五”普法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先后11次听取汇报,研究部署“六五”普法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先后两次组织开展工作调研,三次听取工作汇报,作出了两个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决议。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会议,研究安排工作,制定实施意见。市级财政共拨付普法经费45万元,各县区财政投入普法经费249.5万元,编印《农村实用法律知识读本》、《法律知识手册》4万册,各类普法学习资料60余种70多万册,配备法治宣传专职工作人员23名、普法联络员4039名、普法志愿者150人,组建8个由408名成员组成的普法讲师团。全市共举办普法骨干、普法联络员培训班149期,培训人员8053人(次)。

二、突出重点,深化“法律七进”,全面加强了学法用法。一是加强公务员法制学习。邀请省内外专家举办市委中心组(扩大)专题法治辅导讲座,专题学习了各类法律法规,举办法治讲座605场次,参加近18万多人次。全面完成了第四轮行政执法换证培训工作,举办培训班32期,培训行政执法人员8602名,有5284名行政执法人员通过了资格管理网上考试。二是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全市配备法治副校长1562名、法治辅导员1249名,深入学校开展法治讲座18422场次。通过法治作文竞赛、法治演讲、模拟法庭、校园法治歌曲传唱、优秀维权岗创建、12355青少年信息服务平台等多种形式,有效提升了青少年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法律素养。三是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发放普法教材40多万册,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5267场次。大力开展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工程,培训2300多人次,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42万多人。四是落实“法律进社区”工作。普遍建立法治宣传橱窗、“法律图书角”及法治长廊,成立了社区法治宣传员、普法志愿者、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进社区”活动861场次。五是深化企业法治宣传教育。把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列入干部年度法律知识考试范围,先后有1200多人次参加了考试。连续举办了三届全市“安康杯”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大奖赛和两次举办了安全生产法专题讲座。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562场次,有112家企业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六是强化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宣传。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先后举办了4期民族宗教工作培训班,开展宣传活动137场(次)。成功举办了全市首届“卧尔兹”演讲大会和佛教讲经论坛,引导宗教界人士自觉学习宣传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起到了良好效果。

三、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强化了多渠道的法治宣传。每年在全市统一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开展平安建设、“三八”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日、“6·26”国际禁毒日、安全生产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治宣传日等集中宣传活动。今年5月以来,在全市组织开展包括“送法下乡”百场法治宣讲暨法律服务直通车行动在内的“弘扬法治,共创平安”十大行动,建立律师与“双联”村结对帮扶机制,开展法治宣讲233场次。“六五”普法期间,各类报刊刊发稿件3350余篇,开设“以案说法”、“依法行政知识问答”等宣传栏目。2011年定西日报一篇稿件在全国法制好新闻评奖中获消息类三等奖。市县区电视台、广播电台制作播出法治宣传节目704个。依法治市办开通了“定西普法”公众微信平台。各县区打造“法治一条街”69条、法治公园4个、法治文化广场12个,各乡镇普遍建立了法治辅导站和“法律图书角”。

四、强化措施,推动创建,促进了法治建设不断深化。全市432个重点行政执法单位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和错案责任追究制、限时办结制。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编印《定西市规范性文件汇编》、《定西市市直部门行政执法依据分类汇编》,2014年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101项,下放县区37项。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对《律师法》、《残疾人保障法》、《防洪法》等12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市政府制定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考核办法,对各县区、各执法单位定期组织考核,开展案件质量评查。扎实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对各部门、各单位政风行风建设进行了检查评议,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治理,及时排查发现隐患,解决突出问题,维护了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六五”普法期间,扎实开展民主法治创建活动,推进了依法治市整体进程。临洮县、通渭县、岷县先后被全国普法办评为“法治县区”创建先进单位。岷县、定西公路总段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先进单位。渭源县祁家庙乡金家坪村、通渭县马营镇华川村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有39村、15个社区被省司法厅、省民政厅命名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全省民主法治社区”。截至目前,全市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5个、“全省民主法治社区”23个、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90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89个、“民主法治社区”7个,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617个、“民主法治社区”34个。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