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与远征极地冰原,长城对于抵御古代匈奴和蒙古人起到了多大作用
剑与远征极地冰原,长城对于抵御古代匈奴和蒙古人起到了多大作用?
长城的隔绝和防御作用长城的作用很复杂,绝不只是一道矮墙那么简单!而且大家要明白,长城的防御作用也不是一般人以为的“不被攻陷”。
长城是一道气候和文明的分界线,他隔开了两种不同的气候,以及农耕和游牧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体系。在两千多年前,汉文帝就对匈奴单于(皇帝)说道两国以长城作为国家的分界线:
“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
▲汉长城遗迹
大家如果打开中国地形图,就会发现许多段长城都恰好处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上,虽然也有一部分长城不在这条等降水量线上,但那是因为千百年来气候变化的原因,曾经那些长城也是与当时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高度重合。只不过两千多年来,气候出现了改变,比如受小冰河气候的影响,明代时期中国北方的气候就要比战国时代更冷和干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向南移动了许多,所以这也就致使明长城的位置要比秦长城更偏南。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降水量的多少是决定农业产量的关键,在长城以北的土地上,其年降水量大多无法达到400毫米,这使得可以耕种小麦等农作物的土地稀少,耕作季节也短,在土豆、红薯等作物传播至中国之前,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虽然也耕种粮食,但产量和规模都不高,并且开拓出农田种植粮食后,贫瘠的草原也容易快速耗尽土地养分,变成生存条件更为恶劣的荒漠。
▲农耕地区和畜牧业地区
因而,住在长城以北土地上的人类只能发展游牧经济,靠蓄养牲畜生活,其土地所能承受的人口数量很少,生活也较为艰辛。
而长城以南的土地每年却能得到丰沛的降水,再加上土壤、日照等有利因素的促进,足够让农作物茁壮成长,所以同样一块大小相同的土地,在长城以南就能供养出比蒙古高原高几倍的人口,并让更多人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其他职业和发展科技,创造出更复杂和更先进的文明形式。
▲小麦
与长城以内的气候相比,长城以北地区的气候较为恶劣,经常发生灾害,冻死、饿死大量游牧民族赖以为生的牲畜,让游牧部落居民的生活破产。每当到这个时候,游牧民族就会想办法从温暖的“南方”获得粮食和自己无法制作的物品,而其获得物资的常用办法除了用牲畜与商人交易外,就是发动侵略战争,劫掠温暖而湿润的“南方”。
此时,长城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它能挡住大部分游牧民族南下的脚步!
▲长城(明长城)
作为中原王朝防卫北方敌对势力的第一道防线,许多段长城都顺应地势修建在山脊线上,其外侧有着崎岖的山路和壕沟,敌军进攻时还必须从山坡下接近,这很不利于大规模军队的展开,并且长城上包含着许多防御工事,对那些科技落后还处于部落制度下的各民族来说,这无异于是道难题,他们要想攻克严密防守的长城需要付出许多努力和代价才行,常常要死掉很多人后才能突破。
▲修建在山脊线上的长城
虽然长城防线在大规模敌军面前略显单薄,在很多地方也存在着防御漏洞,这是没办法解决的事情,毕竟长城太长了,即使有数十万守军防守,但士兵们平摊在每一段长城上也不过了了,聚集一处的敌军总是能翻越或击破一段长城,但总体来看,长城还是能拖住敌人的进军速度,为居民和军队争取宝贵的时间。
比如明代时,作为北京防卫屏障的一些长城,每一公里的城墙上只分布有120名士兵防守,这当然阻挡不住大规模敌军的进攻,但是只要这些长城守军能阻挡敌军一小段时间,那么大规模的防卫部队就会迅速赶来增援。
▲长城要塞遗迹
而就算敌军击败了长城守军,那么游牧民族的军队要想进入长城以内,也不是件简单的事,他们需要为此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如愿,这给了中原王朝应敌的时间。
因为,虽然长城只有几米高,但就是这几米的高度,游牧民族的战马是无法跨越的,而游牧民族战士的战斗力关键所在就是战马,若没有战马,游牧民族的战士们就无法发挥骑射战术和快速进军,其根本无法击败中原王朝的防御部队。
▲游牧民族军队
为了能让庞大的军队和军事物资进入长城以内,敌人要么拆卸一段长城,要么就必须攻击防守严密的长城隘口,但不管使用何种方法,他们都要花费许多时间,而这些时间对中原王朝来说极为重要,是完成一系列战略、战术的关键。
▲长城要塞遗迹
长城的预警作用长城除了直接防御敌人的进攻外,也在发挥预警和情报网的作用,比如在秦长城上大概每间隔1000米就有一座烽火台,至于明长城上的烽火台就更多了,当守军发现敌人进攻时,守卫长城的将士就会在烽火台上燃起狼烟,并放号炮,驻守在其他烽火台上的守军们看到燃起的狼烟和传来的号炮声,便会明白敌人发动了战争,接着就会一个接一个的向内地传递消息,报告战争爆发,让关内人员做好准备,这也是为什么古人喜欢用“狼烟四起”这个成语代表战争的原因。
▲秦烽火台遗址
而烽火台不光只有点燃狼烟报告战事爆发这一个作用,其也能报告敌人的数量!
烽火台上设置有旗帜和旗杆,当守军发现敌军后,就会挂上旗帜,而不同的旗帜有不同的含义,比如一面红色旗帜就代表有五百敌军,三面红色旗帜则代表一千五百敌军。这种军情预警对中原王朝防备那些借助快马发动“闪电战”的游牧民族军队具有极大的作用。
▲三面红色旗帜代表敌军有1500人
长城的积极防御和征服作用除了上述的几个作用外,长城还是一个边界道路系统、物资储备中心和浩大的运输网络,若是没有长城,守卫部队很难在悬崖峭壁和崎岖的山脊上迅速调动士兵,而有了长城和与之相连的道路,中原王朝的军队只需要沿着官道(道路)前往长城,然后再登上平坦的长城步道,就能快速调动士兵赶往遇袭地点,不需要再小心翼翼地走崎岖的山路了。
▲有许多条道路与长城直接相连
长城的步道足够平坦、宽阔,有时甚至还能让运输物资的辎重马车两两并排在步道上随军前进,而长城上的各个要塞中也储存有大量军事物资,这对物产不丰、补给不便的边疆地区来讲很重要,能极大减轻军队的给养负担,加快行军速度。
▲中国历代长城总图
事实上,拥有如此之多军事作用的长城不仅仅是一道防御设施,当中原王朝国力虚弱之时,中原王朝的军队当然只能依托长城上的军堡、关城等防御措施苦苦防守,但一旦国力强盛,那么长城就是中原王朝向草原扩张的进攻支点!
长城将源源不断的向北伐草原的军队提供兵员、给养和安全的据点!这也是为什么中原王朝总是会在国朝初开,对敌人还拥有较强军事优势时就主动修建长城的重要原因之一,史书《新书·过秦》上就有记载秦始皇先以强大实力击败匈奴,后又修筑长城的文献:
“(秦朝)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秦长城烽火台遗址
有了长城的保护,中原王朝也能在边疆地区开拓出更多的土地,更好的进行农牧业生产和贸易等活动发展经济,所以历朝历代修筑长城时总是会往长城的沿线进行大规模移民,改变边疆地区的人口和民族结构,让中原政权在边疆地区彻底站稳。
所以将修建长城视为守成和不思进取是不对,长城反而代表了中原王朝准备扩张的野心。
▲秦长城要塞遗迹
长城对敌人经济和军事的封锁作用即使是在中原王朝国力不足以击败游牧民族时,长城也能发挥多重封锁线的作用。
对于长城以北的各个民族来讲,中原王朝生产的茶叶、钢铁和盐巴等物品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因为他们的饮食里缺少蔬菜和维生素,必须要经常喝茶叶才能保证健康。钢铁则是制作武器和工具的最主要材料,草原上的科技水平低,钢铁产量也低,必须大量从外界获取。而盐巴不仅是增加食物美味的调味料,也是制作腌肉保存食物的重要添加剂,同时人和动物的身体发育、体液循环也不能缺少盐分。
▲茶砖,易于保存和流通
这些物资充足时,长城外的各民族就能生养更多的人口,具有极大的战争潜力,而为了扼制敌人的发展和潜力,中原王朝常常对敌人禁运,实施经济封锁政策,不准那些对发展很重要的物资落入敌对势力之手,提高他们的实力。
有时,中原王朝也会与长城外的各部落有选择性的进行垄断性质的贸易,用那些在中原市场上不值钱的物资和长城外的各部落交换更值钱的马匹、人参和皮货等物资。
▲盐巴
一般情况下,这些贸易活动主要由国家主导和管理,官府会严格把控物资的品种和交易的规模,有时候甚至连铁锅都不允许卖给敌人,但是财帛动人心,有许多不法商人为了厚利往往选择向敌对势力走私,而有了长城,官府就能更好的防范走私活动。
虽然驻守长城的一些官员总是会和走私商人蛇鼠一窝,或是自己蓄养商队向长城外走私,无法完全杜绝走私活动,但却能减少规模,增加其成本。
长城除了能对敌人发挥经济封锁的作用外,也能对敌人达到军事战略封锁的作用,比如在敌人攻破长城进入内地烧杀劫掠之时,中原王朝的军队就可以抢先堵住敌人在长城上打开的缺口,然后实行坚壁清野和战略包围等战术,让敌人既不能得到补给也不能在长城以内立足,最终达到将敌人堵在长城以内消灭的目的。
▲游牧民族军队
明朝的北方边军面对寇关的蒙古军队就多次借助长城使用了这一战术!当蒙古军队攻破一段长城进入内地后,明军会派重兵抢先堵住长城缺口,然后聚集多支军队将敌人团团包围起来,这样即使无法全歼敌军,也能杀伤一大部分敌人,并将敌人抢劫的物资和人口重新夺回来。
▲彪悍的游牧民族军队
若是没有长城,中原王朝面对那些逐水草而居又有马匹作为坐骑的游牧民族敌人,将会感到极大的被动,因为中原王朝的北方国境线太过于广阔了,没有长城的阻挡,敌人可以选择任何地点作为进军路线,而中原王朝要想将整个漫长的北国边境线守住,起码需要武装数百万军队才行,但这种穷兵黩武的做法以中原王朝的财政来说是不可能达成的。
而若是中原王朝劳师千里远征,那么游牧民族看到自己无力阻挡兵锋时就会带兵撤退到中原王朝军队找不到的远方躲藏,另外派出小股部队袭击中原王朝军队的补给线,等到中原军队的补给无法支撑时,他们再重新回来,这种游击战术让中原王朝面对游牧民族时非常被动。
▲游牧民族战士
所以在冷兵器时代,中原王朝在边界地区修建长城对游牧民族加以防范才是最有效和经济的做法。
有了长城的庇护,中原王朝就能实行积极防御战术,面对游牧民族的军队时不会再那么被动,只需要驻守长城就能解决大部分战斗,同时也减少了军事花费和驻守的士兵数量,所以大多数中原王朝面对游牧民族的威胁时都会选择修筑长城,对此古人还在史书上明确的写出了自己修筑长城的理由:
“大兴师征之,(敌人)则遁逃伏慝,不可得而诛也;师还则寇钞又起;留卒戍守,则劳费不资,故惟有筑长城以防之;然则长城之筑,所以省戍役,防寇钞,休兵而息民者也。”
▲游牧民族的军队
雪山登顶后有没有可能飞下来?
当然能,像珠峰跳伞第一人Valery Rozov曾经就从7220米之高的珠峰北侧飞下来
珠峰跳伞第一人Valery Rozov向山顶进发© Thomas Senf/Red Bull Content Pool穿越冰原为纪念人类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壮举,众多滑雪、高崖跳伞运动员来此挑战,以刷新人类对于高海拔极限运动的认知。
这一次,珠峰迎来了定点跳伞之神罗佐夫。
时年48岁的俄罗斯极限运动大神瓦莱里‧罗佐夫(Valery Rozov),经过2年的筹备,从7220米之高的珠峰北侧飞身跳下,创造海拔最高定点跳伞世界纪录!
飞行前最后的准备珠峰极限跳伞任务达成!世界最高峰
“回到家后,我才恍然意识到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了多大艰辛。”罗佐夫在成为珠峰跳伞第一人后说。
此行的登山+跳伞计划,从国内著名的珠峰北线一侧开始,罗佐夫将跳伞点设定在海拔7220米高,大家花了4天时间才从基地到达跳伞点,一路上只有四名夏尔巴同伴协助。
在零下18摄氏度的低温下,罗佐夫飞跃而下。由于山顶的悬崖并不高,在空气稀薄的高海拔起跳甚至有生命危险。
喜马拉雅山的夜晚珠峰大本营最关键的起跳瞬间
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罗佐夫需要比平常更多的时间从自由落体转换到翼装飞行状态。几乎有整整一分钟的时间,他以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向下北面滑行,直至安全降落于绒布冰川(海拔5950米处)。
来自战斗民族的罗佐夫,可没少做令人目瞪口呆的疯狂举动。
2009年,他曾跳进位于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上的一座活火山!
2010年,从南极洲乌尔维塔纳岩壁一跃而下……
2012年,罗佐夫从喜马拉雅山脉希文岭峰(海拔6543米处)跳下至6420米处!
珠峰翼装飞行向跳伞点进发希文岭峰热身
有超过10,000次跳伞经验的罗佐夫,将希文岭峰的远征做为最后的热身点。
俄罗斯飞人前后投入两年时间,精心策划了这场史无前例的“世界第一跳”珠峰飞跃,他不仅全程参与路线、装备的准备,还为此参与研制了一款特殊的新滑翔衣。
Valery Rozov的飞行装备古代的北方匈奴和南方蛮夷指的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中国历史上的匈奴人是指先秦时期活动在阴山以北的游牧民族,而在此之前,活动在河西走廊一带的游牧部落是大月氏和乌孙部落,这两个部落是向东迁徙而来的雅利安人部落,匈奴人最先臣服于大月氏人,后来,匈奴人在冒顿单于时期把大月氏人打败了,并统一了东至大兴安岭,西到祁连山的漠北草原,匈奴人的最高统治者叫单于,单于下面分三到五个王,东面的是左贤王,河西走廊一带的叫右贤王,在战国时期,匈奴人趁中原诸侯混战,向南越过了阴山,到达河套地区。秦朝时期,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把匈奴人赶到漠北,并在阴山到辽东一带构筑长城,防御匈奴人。汉朝时期,匈奴人又越过长城进入河套,并对汉王朝构成威胁,曾经打败刘邦的四十万大军,导致汉朝初期向匈奴单于臣服,每年向匈奴人进贡。匈奴部落是奴隶制社会,生产力地下,物资匮乏,主要放养牛羊,不生产谷物,因此,匈奴人经常进入长城以南进行劫掠。这样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期,决定对匈奴人进行反击,公元129年,派两路大军,对匈奴人发动了攻击,收复了河套地区,公元119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在河西走廊一带对匈奴人又一次发动了攻击,把匈奴人赶出河西走廊一带,并在河西走廊一带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个郡,号称河西四镇。汉朝与匈奴人的较量一直持续到东汉时期,匈奴人由于内乱和汉朝持续不断的打击,最终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臣服汉朝,北匈奴人向西迁徙到中亚和东欧草原。南匈奴人在经过五百年的漫长岁月中,最终在隋唐时期也融合到了汉族人中。而北匈奴人在向迁徙中,有一支部落留在了叶尼塞河上游一带,汉朝时期叫坚昆部落,唐朝时期叫吉嘎斯部落,这一支部落在唐朝末期也沿天山向西迁徙到西天山热海一带游牧,清朝时期叫柯尔克孜人。
南蛮是周王朝时期对淮河秦岭以南的楚人和巴人以及百越人的通称,
世界顶级的奢侈羽绒服品牌有哪些?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奢侈品牌,认可品牌的价值,那么小弟这里介绍下我个人认为的几个顶级羽绒服品牌吧普拉达
普拉达2020早秋最新品,时尚休闲夹克外套,上身舒适透气,胸前无缝压胶装饰字母图案logo,简约易搭配,五金辅料,上身帅气十足
蒙口(Moncler)Moncler精品服饰可应对极端的高海拔环境,即使在数千米的高峰上亦不失时尚风格。适合山区穿着的羽绒服饰由此应运而生。这个创立于法国的意大利品牌自1992年起就独具特色,以品牌的首字母M和一只象征着法国的标志性小公鸡的组合构成Logo。
Moncler同时也在户外服饰领域首屈一指。1954年,它成为了探险古代蒙古帝国旧都遗迹的探险队必备装备,1995年,它又跟随登山探险者登上了马卡鲁峰。它挑战了一个又一个看似无法战胜的高峰,克服了冰天雪地的恶劣气候。它已成为伟大的运动探险家们值得信赖的伙伴。Moncler发明了第一件尼龙羽绒服,利用吹填方式充入的鸭绒有着非常好的填充与保温效果,并可与剪裁完美契合。
这款经典羽绒服一经推出便深受广大运动爱好者们的喜爱,其杰出的性能备受赞誉。各界名流对其青睐有加,在媒体报道中更时常看到他们身着Moncler的精品服饰的时尚身影。
加拿大鹅(Canada Goose)加拿大鹅(Canada Goose)是户外高端服饰制造商,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在上世纪80年代,它成为南极科研考察队指定的御寒服。Canada Goose是曾经的LV手袋,它俨然已经成为全球最火的御寒服。
Canada Goose品牌真正的崛起是在90年代,已经跃升为加拿大国牌。并且在00年代成为全球最卖座的寒流电影《后天》、《国家宝藏》等的官方戏服。
上世纪50年代,Sam Tick作为第一代移民在多伦多的一个小仓库创立了专注于羊毛背心和滑雪装的都市运动服公司。
70年代,Sam的女婿David Reiss研发的绒毛填装机将公司带入了全新的时代。
80年代为南极科考队定制御寒服,为加拿大国家安全警卫队,护林员,环境勘察官员定制工作服,让他们在冬季低温及风雪中,仍能执行任务。
以上几款都是我个人入手款,感觉质量不错,好看不贵的款式,希望能对你带来帮助。欢迎评论区留言,喜欢想入手的可以关注下私信我666了解更多哦魔兽世界100坐骑成就攻略?
一、声望类(29+14+23=66个)
要求以下声望崇拜
1、5大主城
银月城,幽暗城,奥格玛,雷霆崖,森金,也就是传说中的5大主城全部崇拜后,可在各城兽栏管理员购买7+5+6+5+6=29
2、银白联赛
银白联赛取得各主城勇士后各城代表坐骑共5个,用100个勇士徽印,同时还有另一款2个勇士徽印+400G可换5个。以及一款150换取的银白鹰角兽。
夺日者声望崇拜,夺日者龙鹰150个徽印,夺日者陆行鸟100个徽印,银白战马100个徽印。也就是说如果银白联赛那边你有足够的勇士徽印,还可得到14个坐骑。
3、其他
虚空之翼虚空龙6个
撒塔擎天者虚空鳐5个
玛格哈各色山羊共8个
塞纳里奥远征队鹰角兽1600G=1个
龙眠协调者红色幼龙1600G=1个
霍迪尔之子
冰原长毛象600G=1个
巨大冰原长毛象8000G=1个
二、副本类(17)
1、安其拉神庙坦克
蓝色
黄色
绿色
红色
前三个很好拿,红色法拉力暴率低些,看人品了。
2、斯坦索姆的抉择
青铜龙
这个应该是白给的,几乎人手一个。最差的情况组个稳定队伍,前4次让他们拿,最后一次你也拿到了。
3、祖尔格拉布
迅捷祖利安猛虎
迅捷拉札希迅猛龙
老虎好刷,有的职业完全可以单刷,龙可能难一些,另外也靠人品!
4、25人亚夏
巨大黑色战争长毛象
25人亚夏的老一掉落,每个服务器都不少。本人有幸第一次公会团就ROLL到。
5、25人黑龙MM
黑龙啊!(帅呆了,310%速度的)
本服至今未看到有骑的!不过相信出现的日子不会远了。
6、俄颠
蓝色元龙
很多休闲玩家骑着兜风的。是的,不用刷声望,不用搞成就,咱RP好一样可以骑元龙。7、10人25人永恒之眼
蓝色幼龙
建议10人的每周去打,也就是10几分钟的事,出不出就看人品了。我们的团队第一个CD 就出了。
8、黑耀石
暮光幼龙
黑耀石困难模式,难度较大。
9、英雄平台
白色陆行鸟
因为是H模式才行,这年头还有刷这个本的吗?
10、英雄塞泰克
乌鸦之神的坐骑
XD会去,但你认为出了他会白白让给你吗?
11、斯坦索姆
死亡军马的缰绳
听说有人刷了100次也没出,明明暴率写的是1%,BLZ忽悠人啊。不说了,说到很多人心里最疼的地方了。
12、卡拉赞
炽焰战马
组个10人的刷马去?怀旧团还可以。因为刷的人少,自然难度很大。
13、风暴要塞
奥的灰烬
又有人要黑凤凰吗?没机会吧。这年头,哪有那么多蛋疼的人?
三、专业类(5个)
工程:小飞机,大飞机,摩托车
裁缝:小飞毯,大飞毯
如果你想拿更多的坐骑,这两个专业无疑是你最佳选择!
四、战场类(8只)
5大种族+奥山霜狼
共需要200个奥山牌子+150个阿拉希牌子+150个战歌牌子
从第一次进战场以后,所有牌子就要攒喽。
哈兰,2只哈兰勋章换的山羊,70个战斗+20个研究,要杀140个敌对阵营。因80级后没人在这里玩,不推荐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