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摘要:《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讲述了一个励志故事,其中又不乏浪漫爱情点缀,诠释了信念的力量。另外,这部电影也是一部充满争议的电影,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金球奖等多项世界影坛大奖,同时也受到各种批评和非议。本文试图从信念力量、内心诉求与电影技巧中心里时间的传达三个方面进行电影的解读与阐释。
关键词: 信念诉求心里时间蒙太奇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囊括金球奖4项大奖、奥斯卡10项提名, 2009年在各大电影节上开着卡车收集奖杯。这部电影有着好莱坞式的流畅的叙事,悬念丛生,惊心动魄;有美国式故事的浪漫、光明和童话气质;有欧洲电影的人文关怀;还有丹尼·保尔式的在影像和思想方面
的锋锐和透彻。
一、影片的故事梗概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讲述18岁端茶男孩贾马尔,一个在印度孟买贫民窟长大的孤儿,只差一个问题就能拿到令全国观众疯狂的电视直播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二千万卢布奖金,而此时他却被警方逮捕,涉嫌在节目中作弊。一个没受过教育的孤儿为何能答对所有连博士专家都没把握全中的问题?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无奈地向警察讲述了他奇妙而又令人不可置信的成长故事,以及他深爱的拉提卡,影片开始了一系列的闪回,每一段都是对一道问题的解释,夹杂着对贫民窟童年生活的回忆。影片开头设置了与其内容情景相关的问题:贾马尔还差一个问题就能赢得2 千万了,他是怎么做到的?A 他作弊 B 他运气好 C 他是天才 D 命中注定。当你看完这部叫人感慨万千的贫民传奇后,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都是“命中注定”!
二、黑暗与残酷中未放弃的理想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涉及了印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孟买的极度贫富分化,有城中贫民窟的肮脏可怖,有宗教信仰的矛盾屠杀,有赤裸裸的阶级歧视,有人面兽心的“善人”,也有看似暴虐的“坏人”;有近乎神话般的超现实爱情,有貌似理所当然的暴力犯罪,甚至结尾还有印度电影不可或缺的集体歌舞表演。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贾马尔与舍利姆童年时代居住的贫民窟和他们成为孤儿后为生活四处奔波的艰辛。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之所以动人,在于它既拍出了真正的黑暗与残酷,而又在这样的残酷中未曾放弃理想与纯真。电影的很多段落颇似童话,但又将这童话很残酷的毁灭掉。片中未放弃理想寄托的是主人公贾马尔,他未像哥哥萨利姆那样用自己的力量和野心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金钱,他只是坚持并不放弃。为了一个偶像的签名可以跳进粪坑;他不放弃伙伴,在逃出之后仍回到火坑寻找被困于黑帮的伙伴;他爱拉提卡,不管她变成什么样子———舞姬,哥哥的女人,黑社会老大的情妇,贾马尔都仍然爱她...他没有任何豪言壮举,惊世骇俗的举动,他只是一直不放弃,不抛弃。很自然,观众会联想起阿甘,不过,贾马尔既没有阿甘的特殊天赋,也缺乏阿甘的连连好运,有的只是贫民窟生活的惨痛经历以及对生活本身的热爱。可以说他的天性促使他不抛弃不放弃,成就了最终的成功。
三、迎合观众的内心诉求
一部电影的好坏,并不仅仅取决于导演想说什么,更取决于观众理解到了哪些内容。比如从中国观众的反应上看,印度独特的文化这道天然的屏障,不仅隔开了东方与西方,而且还隔开了东方的其他国家与印度。多数国人在看影片的时候,也是当做“奇观”看,并没有把它和自己生活的环境联系起来。但也有一些人从中看出了西方人眼中“发展中国家”或者“中国”的端倪,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