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构建“半小时交通圈”
德州新闻网讯(孙久生 李晓东)5月4日,贯穿宁津南北的宁(津)东(光)公路改扩建现场,工程车辆往来穿梭,一派繁忙。宁东公路是宁津今年的重点工程之一,按照双向4车道、路面宽21米的一级公路标准建设。
“工程完工后,全县最偏的乡镇张大庄镇到县城,开车半小时用不了。 ”在宁东公路建设现场指挥施工的县交通局副局长杨海军说。今年宁津县总投资7亿多元,计划新建、改建县乡道路100多公里、农村公路420多公里。
路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路畅则经济活。今年,宁津县确立了“一核一极一圈”的空间发展战略布局,其中“一圈”即以县城为中心,建成辐射带动各乡镇的“半小时交通圈”,形成基础设施互联互建、产业体系分工合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围绕这一目标,该县提出构建大路网、大物流、大服务、大管理四大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他们坚持顶层设计,突出为民、便民、富民的思路,拉大主城区框架,做大做强开发区,打造“九横九纵”路网主框架。在县交通局规划科,科长王学君指着“宁津县公路路网规划示意图”介绍,该县“九横九纵”公路路网规划建设总里程为200公里,计划3年完工。届时大车全部绕城通过,可大大缓解城区的道路交通压力。同时,该县全力冲刺农村公路建设,在 2016年完成230公里的基础上,今年力争完成420公里,全面建成省级农村公路网化示范县。
为确保把这些路建成“民心大路”“百年工程”,该县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投入30万元建立工地实验车,路修到哪里,检测就跟到哪里,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达到标准。同时,通过对每个建设任务进行分解,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做到每条道路都有一个团队、每个环节都有人管、每个细节都有专职人员负责,把质量监管工作做成最扎实的“地基”。为保障资金,他们引入社会资本,采用PPP模式改造升级农村公路。目前,全县200多名道路工程人员、上百台套设备奋战在8个建设工地,力争上半年工程任务量完成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