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独山镇:激活民营经济新动能 南北创业园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走进巨野县独山镇南返乡创业园,标准化厂房鳞次栉比,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在流水线上熟练作业。作为巨野县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星”,独山镇以扶贫资金撬动园区建设,创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模式,通过精准服务当好企业“店小二”,实现了民营经济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
扶贫资金“筑巢”,闲置土地变身创业热土
独山镇曾是脱贫攻坚重点镇,2018年以来,整合中央及地方财政扶贫资金1亿元,盘活南北两区340亩低效闲置土地,高标准建设16万余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配套物流仓储、污水处理等设施,打造现代化创业园区。“我们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产业走’,将‘输血’转化为‘造血’,既破解了企业落地难问题,又为村集体增收开辟新路径。”独山镇党委书记许忠民介绍,园区厂房产权归村集体所有,通过租赁每年可为42个村带来稳定租金收益600余万元。
劳动密集型企业集聚,家门口就业成常态
园区聚焦纺织服装、电子组装、农产品深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台租金减免、设备补贴、用工培训等12条专项政策,组建招商团队赴江浙沪精准对接。目前,园区已入驻30余家企业,其中返乡创业企业占比达40%,吸纳周边脱贫户、留守劳动力2800余人就业,人均月收入超4000元,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幸福工厂”。“以前在外地打工,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老人孩子,收入还不比外面低。”在园区万祥服饰上班的脱贫户王大姐笑着说。
政府当好“店小二”,全周期服务暖企心
独山镇成立园区服务中心,推行"店小二+专班"双轨模式,从工商注册、环评审批到招工用工为园区企业提供“保姆式”全周期服务。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发放专项贷款3000万元破解融资难题。创建"技能培训超市",年均输送技工800余名。通过厂房租赁优化、电商渠道嫁接等精准服务,让企业体验到"问题有人管、发展有支撑"的营商温度,实现政企共赢发展新局面。“政府不仅帮我们解决厂房租赁问题,还主动对接电商平台拓宽销路,让我们轻装上阵谋发展。”园区企业顾家家纺的负责人感慨道。
从“建起来”到“强起来”,激活县域经济新活力
如今,南北创业产业园已成为独山镇民营经济的核心载体,2024年总产值达5.2亿元,带动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为进一步膨胀园区规模,释放发展空间,独山镇计划启动园区二期工程,新增标准化厂房3万平方米,重点引进智能装备制造关联产业,打造“劳动密集型+技术创新型”产业集群。“我们将始终牢记‘企业无小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更多企业在独山‘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真正实现‘园区兴、产业旺、农民富’。”党委副书记许书宁表示。
随着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独山扎根结果,这片曾经的扶贫阵地正蜕变为创业沃土。南北创业产业园的实践,为脱贫攻坚提供了“独山样本”,更印证了“政府用心服务,企业专心发展”的良性互动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