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情侣忠诚度测试”调查:悠着点!可能要担责
“我能查询到你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日前,一名自称是“网警”的恋爱忠诚度测试员与网友宋某的对话,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据宋某爆料称,9月12日下午,一名自称“郑洋”的网警,利用职务之便查询其个人信息,并要求做他女朋友,遭拒后对宋某进行人身攻击。9月14日中午,郑州市公安局通报称,网传消息不实,其实系报警女子男友网上购买“服务”测试女友忠诚度,目前涉事三人已依法处罚。
随后郑州公安局通报的公布,一场闹剧也就此收场。然而所谓的“恋爱忠诚度测试服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记者体验
19.8元帮忙试探女友
9月15日,记者在淘宝电商平台输入“忠诚度鉴定”关键词后,出现了提供相应服务的商家。记者随机点开一家提供情感测试的店家,发现其服务价格从19.8元到433元不等,提供“一天初探”、“两天考验”、“三天看透”、“金牌测试”、“白富美或高富帅测试”、“私人订制”、“分手大师”等众多服务种类。
通过与店家客服咨询得知,用户在平台选择服务种类后,店家将安排测试员联系用户,通过与用户沟通,了解被测试对象↓↓
随后,记者选择了售价为19.8元的“一天初探”服务,并根据客服提示,选择被测试人性别↓↓
不久后,一名自称测试人员的男性联系上记者,并询问了被测试人的年龄、职业、地区、爱好、联系方式等信息,并表示测试结束后,会提供相应的聊天记录截图,通过聊天内容来判断分析看记者的“女友”是否忠诚↓↓
几分钟后,一个头像设置为“肌肉男模样”的陌生微信号联系上了记者的“女友”,通过验证后,对方开始从记者给出的职业入手与被测试对象聊天,在聊天中表示见过记者的“女友”,并夸其“好看”,想交个朋友↓↓
当记者的“女友”表示已有男友后,测试人员立即将聊天记录截图发送给记者,表示测试完成↓↓
根据聊天记录显示,测试人员在简单与被测试对象取得基本信任后,直接向被测试人员表达仰慕、喜欢的信号。在被测试对象明确表示有男友后,测试人员既表示测试成功,并给出被测试对象是“忠诚”的结论。
记者注意到,整个测试过程仅1个小时左右。当记者对测试内容不满意时,对方表示普通测试仅测试是否单身,如果需要进一步测试可以选择价格较高的服务。
随后,记者再次通过淘宝搜索发现,店家已下架了“忠诚度测试服务”商品。
网友热议
感情需要忠诚度测试吗?
对于这样的忠诚度测试,也引来了网友的大讨论。
大部分的网友认为,如果相爱,则不需要;如果不爱,测试无用。网友“@闫忠文随笔”表示,根本不需要,信任最重要。“@篱云”也觉得,感情的忠诚度和人品方面的忠诚度都可以从细节处体会出来。
也有网友表示,谁也不能直接看到对方的人品,必要的考验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不超越法律就行。“@Joker”就认为,测一下也好,这样就知道对方是个什么人了。
专家分析:
属于灰色产业,不提倡购买
“这种服务属于灰色产业,操作不当容易产生很多问题。”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浦正宁告诉记者,对于卖家来说,从买家那里获得另一个人的信息,并用此来设定一个场景与对方聊天,这种疑似诱骗的行为游走在触犯我国法律法规的边缘地带,一旦操作不慎,就容易过界,受到管制。
另外,对于购买该服务的消费者来说,浦正宁认为,这其实是对被测试者的一种不信任的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用信任来维护,购买这种服务来测试他人,是不值得提倡的。”
律师观点:
涉嫌非法经营
涉嫌非法经营
“忠诚度测试没有科学依据,忠诚度也没有“常模”可供评估。”对于“恋爱忠诚度测试服务”的出现,成都市武侯区心传青少年心理服务中心余宓宓表示,根据以往处理的情感案例显示,随着社会压力和焦虑感的增加,很多人恋爱观出现偏差,有了既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对方的心理。“这可能是选择此类服务的原因。”
“感情需要的是经营,不是测试。”余宓宓告诉记者,选择通过测试去验证感情的忠诚,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情侣间应当明确自己的定位和需要,双方建立正确的恋爱模式,才能有效的避免外界焦虑情绪的影响,保障恋爱关系的持续。
针对这种“服务”,记者联系了四川元绪律师事务所张琦杰律师。张琦杰表示,商家提供此类服务涉嫌非法经营。
涉事四方都应承担相应责任
针对所谓情感测试网络商品,江苏南京同大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小亮认为:这件事买家、卖家、被测试人以及网络平台,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首先,对于冒充网警的卖家而言,在侵犯了被测试者的隐私权以外,还涉嫌超范围经营,严重的话还涉嫌招摇撞骗罪。其次,买家擅自购买服务并向网络卖家提供被测试者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测试者同意,将涉嫌侵犯被测试者的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