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习——“秒读”下的新闻标题制作

2025-09-14 23:04:08 4阅读

“秒读” 下的新闻标题制作 当今激烈的报业竞争中, 读者搜寻的目光停留在一个版面上的时间往往只有几秒钟。 “看报看题, 5 秒效应” , 新闻标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怎样才能制作出好标题? 怎样生动准确地把新闻从事实中“拎出来” ? 如: 新华社 2009 年 5 月 13 日消息的标题: (引题) 青山寂静倾听深切思念 岷江奔腾激扬奋进力量 (主题) 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隆重举行 (副题) 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李克强出席 标题的引题运用了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 把青山寂静与岷江奔腾对称对比;倾听深切思念与激扬奋进力量对称对比, 非常好地烘托了这次活动的庄重、 严肃气氛, 起到了引题的作用。 明白、 实在, 准确、 简洁, 不能去掉或增加一个字。这是一个形式非常规范的三行标题, 引题、 主题、 副题互相作用, 起到了“题好文一半” 的作用。 怎样才能准确生动把新闻从事实中“拎出来” 呢?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拎出来” 的新闻事实要准确: 包括事实、 观点、 用词都要准确 (引题) “土专家” 田间当教头 “田秀才” 村里办讲座 (主题) 汤阴县万名乡 土人才激活农村经济 此标题用对偶、 对称等修辞方法, 用专家、 秀才、 教头等称呼, 把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 有种植经验的人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贡献显现出来, 新闻事实准确、 观点准确、 用词也准确。 (引题) 坐在家中谈生意 千里之外赚大钱 (主题) 电话为方北营村农民插上翅膀 此标题见报于 2000 年, 当时农村安装电话还是新闻。 以坐在家中与千里之外进行对比, 更好地表现了主题中农民用电话做生意的新闻。 以上两条是事实观点用词准确的标题。 下面列举一些在用词、 观点、 事实方面不够准确的标题: 一篇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情况的报道题目为: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