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开发区广播电视发展史
青岛开发区广播电视发展史
青岛开发区广播电视发展史
1985年,成立黄岛广播电视局,全局工作人员20多名,实行全额拨款事
业体制。1987年5月,先后购置一台摄像机和一套编辑设备,由两名记者负责
对上发稿。1991年5月,组建电视差转台,频道33,发射功率300瓦,并以"
开发区电视台"的名义自办新闻和文艺节目。每周播出新闻三次,每天播出时间
约4个小时。1993年8月,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黄岛区体制合一,成立青岛
经济技术开发区广播电视中心,辖"青岛开发区人民广播电台"、"青岛开发区电
视台",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同年开工建设广播电视发射塔和电台、电视台。
黄岛区的广播事业始于1956年。1976年10月,"黄岛区人民广播站"成立,
辖三个公社广播放大站。至1983年,有专职广播工作人员23人,播音机5部,
功率1250W,输送线路达80多杆公里,有线广播入户率达80%左右。
1985年,广播事业得到加强,广播播音时间每天在7小时左右,有线广播
入户率达到90%左右。
1987年12月15日,"黄岛区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音剪彩挂牌,"黄岛区
人民广播站"正式改名为"黄岛区人民广播电台"。
1994年12月31日,经原广电部批准,"青岛开发区电视台"试播。1995年
6月28日正式开播,频道33,发射功率1000瓦。工作人员60多名。节目包括
"青岛开发区新闻"、"西海岸30分"、"33点歌台"、"周末信息城"等,每天播
出6个多小时。1999年3月,与青岛开发区有线电视台合并,实行自收自支事
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
1994年12月31日,经原广电部批准,"青岛开发区人民广播电台"试播。
1995年6月28日正式开播。电台频率:调频92.6兆赫,发射功率100瓦。工
作人员15名。节目包括"青岛开发区新闻"、"小螺号"、"缤纷生活"等。
2001年1月,与青岛开发区有线电视台分离,实行差额拨款事业管理体制。
2002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广播电视局归属青岛市广播电视局,更
名为青岛市广播电视局黄岛广播电视中心。2005年,黄岛广播电视中心划归青
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2006年9月改名为"青岛开发区人民广播电台西海岸城市生活广播",开设
"926早新闻"、"与你同行"、"法律时间""娱乐12点"等栏目。
宣传导向。继续完善节目策划机制,紧紧围绕工(区)委、管委(区政府)的
工作中心,分别确定每月和每周的重点报道计划,并定期召开业务例会,超前
策划,精心安排,从而使内宣工作纵横拓展。《开发区新闻》累计发稿2804条,
新闻信息量较上年增长11%。根据区不同时期工作重点,在新闻栏目适时开播
挂牌栏目16个,有力地配合了党委、政府工作大局,鼓舞了全区上下士气,营
造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视听西海岸》注重区域
内大事要事的深入报道,40期节目大部分采用深刻剖析和解读的方式,以点带
面,点面结合,层层深入,较好地发挥了舆论引导功能。
栏目创新。根据地方特色,创新节目编排,将《生活直通车》栏目调整至
18:45播出,并增加了播出次数,实现了首播、重播一周全线打通,从而打造
了从《生活直通车》、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到《开发区新闻》一个小时的
新闻收视链。同时将电视剧播出时间提前,加大了优秀影视剧引进力度,变大
台覆盖优势为我台提高收视率优势。
提高栏目质量。《生活直通车》栏目扩版后,更加关注民情、解读民生,
节目为观众喜闻乐见,2007年在全省县(市区)广播电视作品奖评比中,再创佳
绩,被评为电视优秀栏目一等奖。电台以资讯、娱乐为主体,诞生了《飞扬
926》《今天我是星》《城市日记》等一批在观众中颇受欢迎的节目。在青岛市
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获得电视新闻三等奖4个、电视社教一等奖1个、三等
奖2个;广播新闻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广播社教类三等奖2个。在青岛
市广播电视新闻奖县区奖中获得电视新闻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
个,电视社教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广播新闻一等奖1个、三等奖2个,
广播社教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在山东省县(市区)广播电视作品评比中获
电视长消息一等奖1个,专题片二等奖1个;广播特别节目二等奖1个,新闻
类长消息三等奖1个。在山东新闻奖评选中获得电视新闻一等奖1个。在中国
广播电视协会举办的征文大赛中获得优秀论文奖1个。
外宣实现突破。不断加强与上级台的联系沟通,定期上报选题。电视共在
市级以上台发稿258篇,是上年的1.2倍,其中中央台30篇次(有5篇上新闻
联播,以"气垫床伤人事件引发的爱心故事"分别在《东方时空》上下集、《夕
阳红》栏目播出);省台38篇次(有6篇上山东新闻联播头条或提要,系列报道
1个);市台190篇次(有13篇上青岛新闻头条,播出系列报道2个,其中1个
4集报道,并编发了播后评论)。电台在市级以上发稿239篇,继续列各区市之
首。突破性的对外宣传,进一步提升了开发区的形象。
提高服务水平,抓好新用户发展。重点抓了集团用户、中小旅馆和新建住
宅小区的同步施工和用户入户,加强了与农村社区居委会的联系,积极发展余
户入户。在用户基本饱和的情况下,全年新发展用户7500户,超计划2500户,
用户总数达到10万户,完成初装费、管网费445万元,比上年增长6%。
采用新模式,启动数字电视平移。立足中心管理体制的实际,与市局有线
网络中心合资成立了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开发数字电视业务。新做管网23.49
公里,改造小区管网4.3公里,为顺利实行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提前打好了基础。
通过公开招标,进行了设备采购。11月份前端设备、数字广播、用户管理系统
等设备安装结束,机顶盒集成调试完毕。12月上旬,进行了小区试点并取得成
功,12月下旬,在城市社区逐步推开,这也标志着我区的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
新的发展时期。
办公场所搬迁同时强化专业功能。新建办公楼于2007年6月份竣工。6月
17日顺利完成了办公设施及专业机房的搬迁,从而使中心的办公环境得到了较
大的改善。在新建办公楼启用之际,中心投资320多万元,更新添置了部分专
业设备,建起了制播一体化网络、专业演播室、先进的前端监控系统和宽敞的
前端网络机房等,使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改观,直接促进了节目制作水平和
播出质量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