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乡饮乡:组建“协商帮调团”化解“邻里疙瘩事”

2025-09-15 14:04:28 4阅读

鲁网9月10日讯 “你的菜都种到俺家门口来了,你平时菜地里的草清理的还不及时,弄得俺家门前杂草丛生,俺自己想弄个小菜园吧,你还占着俺家门前的地。”在宁阳县乡饮乡的言之有理议事厅里,张大娘表达了自己的诉求:一是让邻居王大娘将杂草清理干净;二是将占用的自家门前已经确权的地归还。但是,矛盾双方各执一词,现场一度情绪激动、僵持不下。

“大家冷静一下,我们既然来到了这里就是来解决问题的,大家都心平气和的咱才能解决事。”民警张俊国的一句话浇灭了调解现场的“火药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九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乡饮司法所王强说到。

8582184438410c1cb2f07d024d5be09

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但在平时生活中,邻里间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往往成了矛盾纠纷的导火索,比如,占用公共空间、噪音影响、赡养老人……事虽小,却容易让邻里之间、亲人之间互生嫌隙、产生隔阂,从而形成不稳定因素。这些琐碎事,派出所民警往往只能劝导却爱莫能助,村里的协商议事会成员由于受自身专业知识的限制,既要讲清法理,还要说清情理,难度可想而知。从前,有关单位部门各自为战,矛盾纠纷解决缺乏合力,现如今,因为“协商帮调团”的成立,“协同作战”逐渐取代了“单兵作战”,让矛盾纠纷的“疑难杂症”经过联合会诊“药到病除”。

3fb9b1d616203ec2709e22cafc38904

“协商帮调团”由乡、村协商议事会成员、人民调解员、相关职能部门业务骨干和网格长共同组成,他们依托“三级联动、三方会审”的议事调解机制,实现乡、村、网格协同发力,对各类矛盾纠纷和潜在风险进行“联合会诊”,既讲法理,也讲人情,让协商调解更有温度、更具实效,老百姓心服口服,全乡矛盾纠纷协商化解率提高到98%。

“我作为村里的协商议事会成员和人民调解员,与村里的网格员没事就和村民唠嗑,听听‘张家长李家短’的闲事,对发现的苗头及时跟进、矛盾及时调解,调解不了的,乡里的‘协商帮调团’就过来上门调解,我们这种无缝衔接、完美配合,干群关系、邻里关系别提多融洽了。”乡饮村柯长生说到。

4581334ee1cf2ed6b35541300bb2a78

通过探索完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协商帮调团”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围绕着村民需要的“小修小补”“小病小痛”,每月5日、15日、25日为固定的入村走访日,对辖区内各类矛盾风险隐患进行集中摸排和协商调处,做到关口前移、源头管控、精准施策,推动工作向纠纷源头防控延伸,努力把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讯员  耿畅  张文谙)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