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贡斗南:探寻鲜花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文旅融合新篇章
开栏语
花漾斗南,向美而行。在呈贡区致力于打造“世界第一花卉交易中心”的征程中,我们聚焦于花卉产业的品质提升与品牌塑造。通过深入挖掘斗南地区的丰富历史文化,我们精心打造了独具特色的风貌街区,进一步推动了花卉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如今,呈贡区正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花卉产业高地,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为全方位展现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点,多角度记录斗南花卉产业的提质增效历程,呈贡区委宣传部与呈贡区融媒体中心共同策划了“花漾斗南•向美而行”专栏。该专栏将深入探讨科技创新、市场开拓、文化传承与现代融合等多个方面,生动展示斗南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每一个重要步伐。我们期待着斗南的明天更加绚烂,呈贡的未来更加多彩。
同时,第二十二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也正在火热进行中。本届花展以“‘象’往云南,世界花园”为主题,旨在彰显云南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宝库和主要花卉产地的独特地位。通过塑造绿色生态、品质优越的“云花”公共品牌,我们致力于助推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和美丽经济的繁荣,充分展现“世界花园”的非凡魅力。
与往届相比,本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的规模更为宏大,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愈发深入。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430余家企业以及10余个国际花卉园艺组织齐聚一堂,共同分享这一花卉盛宴。自1995年昆明花展首次举办以来,它已逐渐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产地型专业花卉展览会,见证了“云花”品牌的崛起与繁荣。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云新闻画报·云南故事”栏目,带您深入探寻一个关于“云花”的动人故事。
一枝剑兰开启的蜕变之旅
在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有一个名为斗南的村庄。20世纪80年代初,这里还是昆明的蔬菜种植基地。然而,一场由一枝剑兰引发的变革,悄然在这个小村庄里萌芽。
1983年,呈贡农业局良种场场长化忠义,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从广东引进了剑兰种苗。他在自家的自留地上小心翼翼地试种,最终取得了成功。这一举动不仅让化忠义成为了斗南鲜花种植的先行者,更为整个村庄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斗南社区居委会主任李文回忆,当初村民们对剑兰这种“不能吃的东西”能否赚钱心存疑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剑兰的美丽与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如今,斗南已经从昔日的蔬菜基地华丽转身,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鲜花之乡。
80年代花市交易场景(1983年)。
当时,斗南村尚未设立花市,但一些村民开始尝试将剑兰拉到昆明市中心的尚义街花市销售。在那里,一枝剑兰能卖出几毛甚至一元的价钱,相比之下,拉一车白菜到市场仅能换得几十元。初次尝试的成功让更多村民投身于种花、卖花的行列。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斗南村的主路上时常被花农和商贩们拥挤得无法通行,“斗南花街”由此应运而生。这条长达50米的花街,为后来斗南发展成为“亚洲花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90年代斗南村露天交易市场,随着市场的繁荣,政府也正式介入。在昆明市政府的支持下,村委会于1995年将原有的蔬菜农贸批发市场改造并扩建成了一个占地约12亩的花市,为斗南的花卉产业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到了1999年,全国首个占地56亩的专业花卉交易市场在斗南建成,这标志着花卉专业交易市场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如今,斗南的花卉产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每10枝鲜切花中,有7枝都源自斗南,且其鲜切花不仅畅销国内各大城市,更远销至泰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澳大利亚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上半年,斗南花卉产业园区更是创下了花卉交易量约17亿枝、交易额67亿元的惊人成绩。
在这个老产业中,新的生产力和创新理念正在不断涌现。鲜花从业者们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为这个“老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鲜花电商直播的崛起。
斗南花市的交易繁忙,从清晨持续至深夜。近年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为花商们提供了线上直播销售的机会。据2024年8月初发布的《抖音电商云南鲜花产业带发展报告》揭示,过去一年里,云南鲜花在抖音电商上销量斐然,超过3000万名消费者购买了46亿单鲜花,同时,超过92万场直播带货活动助力了云南鲜花的交易。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的大数据应用。
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大数据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和开拓市场提供了科学的支撑,还帮助花农们深入了解市场动态,从而指导他们的生产活动。这里,鲜切花交易数据库汇集了40余个大类、3000余种花卉以及长达20年的交易历史数据。
科技驱动的花卉产业繁荣。
晋宁区作为全国鲜切花供应的重要基地,其产量占比高达50%以上。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与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共建中农大-云天化花卉联合研究中心,共同研发出一种先进的采后处理技术。这项技术使得鲜切花的插瓶期得以延长,从原本的3至4天提升至7至8天,有效提升了花卉的新鲜度和市场竞争力。而这样的创新中心,在晋宁并不孤单,这里汇聚了众多高层次科研人才和创新团队,共同推动着花卉产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升级。
昆明国际花拍中心积极构建“云花”产业互联网平台,为鲜花产销链注入科技动力。在斗南,公路冷链运输以79%的比例占据主导地位,同时,航空和铁路运输也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共同构建起斗南花卉的全球销售网络。另一方面,呈贡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花务通平台”对基地运营情况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该平台已汇聚160家物流企业、服务超过40万用户,业务覆盖全国33个省(区、市)及各大中小城市,运营线路总数达到2166条。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鲜花消费已从节庆“礼品”转变为日常消费,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为鲜花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