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的感动】从农从工又从军 甘作革命螺丝钉

2025-09-16 15:05:40 3阅读

故事主人公:雷锋,1940年12月出生,1960年入伍,湖南望城人,生前系原工程兵工程某团汽车连班长。

雷锋投身工业战线的故事_李从军 雷锋_雷锋的改名经历

雷锋

1958年,鞍山这座举世瞩目的钢铁之城,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投身其中。一个18岁的小伙子在湖南望县听说这个消息后,马上报名了。

在填写招工登记表时,他把自己的名字从雷正兴改为雷峰——在这人生的转折起点,要攀高峰。后来,他觉得不太妥当,到鞍山去打冲锋吧,又把“峰”改为了 “锋”。

就这样,18岁的雷锋从农业战线走向了工业战线。

李从军 雷锋_雷锋的改名经历_雷锋投身工业战线的故事

1958年11月17日,雷锋被分配到化工总厂。组织上考虑他原在家乡团山湖农场开过拖拉机,便决定让他去洗煤车间学开推土机。刚开始雷锋有点儿想不通。他找到车间主任:“我是为祖国炼钢来的,为啥让我当推土机手?”车间主任是位老工人出身的干部,不慌不忙地向雷锋解释:“炼钢光靠几座平炉不行,还需要矿石、铁水、焦炭、煤气等,缺少哪一样都不行。大工业生产就像一架机器,缺哪一颗螺丝钉也不能转动。

雷锋边听边想,觉得老主任讲得有理。当场就表示:“我就甘当螺丝钉,党把我拧在哪里,我就在哪里使劲!”雷锋被分配到乙班,跟李师傅学徒,每月工资22元,比在团山湖农场的工资少十元。老主任问他:“小雷,你有没有意见?”“没有,一点都没有。”雷锋毫不迟疑地回答:“我不是为这个来的,我是来参加鞍钢建设的。”就这样,雷锋当上了“斯大林八十号”推土机手。

1960年1月8日,雷锋参军离开了鞍钢。1960年11月8日,雷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天,他给鞍钢矿山焦化厂的领导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雷锋投身工业战线的故事_李从军 雷锋_雷锋的改名经历

他在信中说:“我于本月8日加入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新党员,我是何等的喜悦和荣幸啊!我今天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这和您们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育是分不开的,光荣应归于党和人民。”他在信中最后说:“我决心继续努力,好好工作和好好学习,练好本领,时刻准备着为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献出自己的一切,直至最宝贵的生命,永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这是他向党发出的钢铁誓言。

参军后的雷锋,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训练中,都有一股“钉子”精神。正是靠的这种精神,雷锋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并能用学到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是靠的这种精神,雷锋克服了身体条件的不足,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军事本领。

一天,雷锋到电影院去看电影,还差10分钟才开演。雷锋从口袋里拿出《毛泽东选集》看起来。一个认识雷锋的小朋友看见雷锋,上前跟他打招呼:“雷锋叔叔,电影都快开演了,你还在这里看书,又能看多少呢?”雷锋解释后又问道:“你平时有空都干啥呀?”小朋友回答:“很少看书,就是玩儿。”“这可不好,你们能呆在学校,专门读书,要珍惜机会。叔叔小时候没有机会,读的书很有限,现在得加把油。”

李从军 雷锋_雷锋投身工业战线的故事_雷锋的改名经历

雷锋就是这样挤时间学习的。不论是出车还是休息,他都随身带着他的小书包,抓紧时间读书。晚上为了不影响战友休息,他就找地方读书,车场、工具棚、连部办公室都成了他夜间看书的好地方。

雷锋的战友非常羡慕雷锋会讲,什么东西都能讲出道理。这就是雷锋挤时间学习,用心用脑学习的结果。

雷锋个子矮,身体灵活,悟性好,在队列、单杠这些灵活性强的项目上,考核都是优秀,唯独投弹不及格。为此,雷锋拼命苦练,手臂都练肿了。可是,投弹的成绩不但没上去,反而越来越差。他没有气馁,总结经验教训,继续苦练,成绩最终达到了优秀。在驾驶训练中,有一次因为雷锋有演出任务,驾驶理论学习比其他新兵晚了一个多月。回来后,雷锋十分着急,排长劝他说,急也没用,一时上不了车,晚几天就晚几天吧。雷锋可不这么想,他挤出所有时间学习,晚上拿着手电筒爬到车上熟悉汽车上的每一个部位。他很快熟悉了汽车的构造原理、机械性能,补上了落下的理论课,赶上了战友们的进度,一起进入练习驾驶的阶段。

雷锋走到哪里,好事做到哪里。1958年,雷锋在鞍钢当工人时,利用新年放假时间到农村帮社员劳动,发现一家困难户,立刻掏出5元钱,还脱下了自己的一套衣服送给了那个贫困户。1959年,在辽阳工作时,有一天晚上,突然下起了大雨,雷锋想到工厂的7200多袋水泥没有苫布,立即抱着自己的被子、褥子跑到工地将水泥盖上。1960年6月,雷锋到抚顺后的一个星期天,在去团部卫生连看病回来的路上,见一个建筑工地的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开展劳动竞赛。雷锋见运砖的工人,个个跑得飞快,还是供不上砌砖的需要。这时他顾不上肚子痛了,跑到堆砖场地,推起一辆小车,把砖装得满满的,一溜小跑地干了起来。事后,抚顺市第二建筑公司工区党总支组织了一些工人,给连队送感谢信,部队才知道是雷锋昨天带病为人民做了一件好事。同年夏季,雷锋到丹东参加军区体育运动大会。到沈阳换车时,发现一位妇女从山东到吉林去看望有病的丈夫,把车票、粮票和钱全都丢了,想买票也没有钱了。雷锋急忙到售票口买了张票,为那位妇女买了车票,感动得那位妇女流下热泪。同年9月间,团政治处收到两封表扬雷锋的来信。一封是抚顺市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寄来的;一封是中共辽阳市委寄来的。和平人民公社的来信,感谢雷锋支援人民公社100元钱。从此,“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佳话便传开了。

雷锋所在的连队里常常发生这样的事:一个战士出车去了,床头留下了脏衣服或破袜子,可回来的时候,脏衣服已经洗得干干净净,破袜子补得整整齐齐。问是谁干的,谁也不承认。这个秘密,后来才被揭开,原来是雷锋做的。

雷锋做好事,从来不图任何回报,也没有任何功利色彩。雷锋自己说:“每当我为人民做了一点好事的时候,也就是我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候,反之,做不到这点,我觉得心中有愧,对不起党和毛主席。我时时刻刻这样想:党给我的恩情太深了,我为党做的工作太少了。”

(责编:王斯文、汤龙)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