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采砂管理 共创安澜江河”⑨:黄山市祁门县
系列报道之九
祁门县:强化采砂管理,助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祁门县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强化河湖管理的决策部署,强化机制体制建设,严格河道采砂管理,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加强重点水域监督检查,深入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该县采砂管理能力持续有效提升,河道采砂秩序稳定可控,水域安澜得到有效巩固。
坚持高位推动,完善机制体制建设
祁门县高度重视河道采砂管理,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县砂石资源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公安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十余家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县砂石资源管理工作,各部门责任明确、齐抓共管,构建起河道采砂管理机制体系,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持续健全河道采砂管理制度,实行县乡(镇)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政府统一管理砂石资源开发利用,并将河道采砂管理纳入河长制政府目标考核;结合全县实际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祁门县自采自用砂石的通知》,充分考虑村民合理需求,规范农民自建及公益建设用砂;修编《祁门县河道采砂规划(2022-2026)》,确保河道采砂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开展,河道采砂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严格采区管理,落实重点水域管理责任
根据《祁门县河道采砂规划(2022-2026)》(以下简称《规划》),祁门县将10段涉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等保护区河段划为禁采区,总长213.69公里,全河段禁止一切形式的采砂活动;综合河道安全和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科学规划了27段总长297公里的可采河段,对可采河段,从严审批采砂许可,严格控制开采深度、开采量、采砂机具功率与数量、平均开采效率等,清淤砂石利用方面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统一处置、重点保障、严格监管,强化砂石开采、砂石运输、砂石堆放等全过程监管,落实河道砂石采运管理单制度,所采砂石由国投下属阊鑫砂石有限公司统一进行处理,全面规范河道砂石开采利用管理;划定258.15公里保留区河段,需经充分论证后方可转化为可采区,且所采砂石仅供获批的特定建设项目使用。同时,根据《规划》及实际情况,确定每年的禁采期,同禁采区、可采区范围一并向社会公示。
针对重点河段、敏感水域,一是严格落实河长、行政主管、现场监管及行政执法四个责任人,并将责任人名单在政府网站进行公示;二是将河湖长制与河道采砂监管有机结合,联合河长办定期开展暗访督查行动,强化河长日常河道巡查责任,每周双提醒,每月一通报,及时上报巡河过程中发现的一切可疑采砂活动;三是结合春节、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联合乡镇在全县范围开展打击非法采砂蓝盾行动,切实落实行动方案,认真总结行动成效并上报市水利局。
强化水政执法,保持高压严管态势
河道砂石是重要国有资源,为切实保障域内河湖安澜,对非法采砂、制砂始终坚持不松劲、不放过。一是规范水行政执法程序和行为,根据2021年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关于自由裁量权的规定,及时制定《常见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意见》,规定在今后非法采砂案件办理过程中统一适用《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二是建设高水平执法队伍,严格落实执法人员、执法装备、执法经费,定期开展内部培训、跨部门培训、跨区域培训,不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三是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与县公安局、检察院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联系制度,与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公安局、林业局、生态环境分局定期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与浮梁县签订跨界河道联合管护工作机制;四是持续完善“人防+技防”联防机制,充分利用渔政信息平台联合水政对河道实时监控,同时每周至少开展一次人工河道巡查;五是定期开展专项行动,联合乡镇追根溯源,对在建工程用砂进行执法大检查。全县河道非法采砂突出问题被有效遏制,举报等各类线索来源逐年减少。
近年来
祁门县在河道砂石管理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非法采砂活动锐减,非法砂石加工点全部完成整治,河道采区完成科学规划,河道采砂活动有序可控开展,清淤砂石综合有效利用,河道采砂管理能力持续建设,采砂执法水平不断提升,河道安全得到切实保障。下一步,祁门县将以创建和巩固安澜江河为目标,继续深入强化河道采砂管理,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思路。进一步推动乡镇政府、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国投集团等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更严格做好采砂管理,在及时疏通河道、预防水害的同时,有效利用好清淤疏浚砂,持续完善涉及采砂活动的审批、检查、善后等工作,将河道砂石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开创人水和谐新局面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