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兰坪:聚焦“三安” 答好易地搬迁后扶“三道题”
近年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紧盯增进搬迁群众福祉,围绕“稳得住,能致富”这道“加试题”,聚焦“居安”“业安”“心安”,答好“治理”“经济”“服务”三道题,不断提升搬迁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居安”,答好社区“治理”题,提升搬迁群众安全感
围绕“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要求,狠抓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和工作落实,制定印发《兰坪县2023年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工作要点》《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等6份文件,完善运行机制,提升后扶工作质效。在安置社区推行“双线五级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建立“党委(党工委)+党总支(居民委员会)+党支部(片区或小区)+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单元)”双线五级网格化社区治理机制,将党建引领贯穿于就业组织、产业发展、社区治理、社会融入等全过程,党在安置区的凝聚力、向心力持续增强。
聚焦“业安”,答好就业“经济”题,提升搬迁群众获得感
“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兰坪县通过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产业带动、“公益性+”等方式,推动建立和完善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长效机制,确保搬迁群众“业安”。2023年实现转移就业2.35万人,转移就业率93.4%。截至目前,4个800人以上集中安置区实现转移就业20433人,转移就业率为93.45%;在技能培训方面,通过“校企合作”“以工代训”模式,采取“保姆式”跟踪服务;在产业带动方面,2023年通过“点对点”输送临时性用工了4.3万人次易地搬迁群众到2个产业园区务工,发放劳务报酬639万元。在“公益性+”方面,通过“公益性岗位+帮扶车间就业”“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务工”等模式促进群众增收,2023年发放易地搬迁专项公共服务岗位工资1604.32万元,帮扶车间带动440名搬迁群众务工,发放工资692万元。
聚焦“心安”,答好民生“服务”题,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
“吾心安处是故乡。”兰坪县坚持多措并举帮助搬迁群众融入社区生活,让搬迁群众在新家园有文化依存、有精神慰藉、有自信自尊,进而实现“心安”。85家单位和6个乡镇(街道)与217个楼栋建立挂包关系,3326名干部结对10316户39359名搬迁群众。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4211”暖心走访、联系等暖心服务9万余户次,在春节、中秋节、三八妇女节、重阳节等节日前后组织开展慰问活动800余次。开展各类政策、法规、知识入户宣讲900余场次,为搬迁群众办实事6000余件。
云南网通讯员 和家荣 李启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