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两会·委员声音|李智雄: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连州高质量发展
工业强则经济强,工业兴则百业兴。3月11日,在连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议政发言环节,连州市政协委员李智雄围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为连州市工业发展把脉问诊、开方抓药。
2024年,连州市工业发展迎来复苏迹象。1—9月,“百亿产业”建滔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合计48.61亿元,同比增长0.3%;全市完成工业投资额15.25亿元,同比增长32.9%;上半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4.49亿元,同比增长2.9%。
连州市政协委员李智雄作议政发言。黄滢 摄
李智雄提出,近年来,连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工业强市”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工业经济发展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他也表示:“我们不能忽视工业发展一直以来是连州市经济发展的短板,要以更加开明的姿态直面困难和挑战。”
短板有哪些?李智雄分析:工业增加值在全市GDP中的比重偏低,与“引擎器”的作用不相匹配。主要支柱产业发展未达预期,“孵化器”引领作用不足。企业生产经营承压能力较弱,“内功”不够深厚。工业企业“一家独大”风险依然存在,再造另一个建滔迫在眉睫。
面对困难,李智雄提出以下建议,为连州市工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要坚持“项目兴工”,大力推进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要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紧抓不放,强力推进。对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实施“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同时,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对关键骨干企业实施挂牌保护、市责任人联络和市直部门帮办制度,推进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
二要坚持“资源兴工”,推进资源型、生态环保型工业发展。要坚持以资源对接资本,推进非金属矿产、农产品等优势资源和产业深度融合,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资本优势和经济优势。培植一两间覆盖非金属矿上、中、下游的“全链条”企业,年产值力争超30亿元。
三要坚持“科技兴工”,增强工业发展活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李智雄建议,首先企业盘活一批,通过设置投资、工业产值、税收等条件,让企业自我创新、发展壮大。其次科技创新壮大一批,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和品牌打造。最后政策扶持培育一批,对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在税收、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激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对接合作,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市场换技术。
四要坚持“园区兴工”,推进工业集聚发展。园区规划建设要对标现代化、多功能、高品质,打造产业基地和城市新区。增强工业园区创新能力和经济辐射能力,大力发展“飞地经济”,设立黄埔“工业园中园”,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
五要坚持“服务兴工”,优化工业发展环境。要抓作风建设,推行领办代办制度,为新落户企业提供高效服务;抓要素保障,全流程“管家式”跟踪代办服务,促进企业早日投产;抓亲情关怀,严格兑现承诺事项,为企业排忧解难,增强企业获得感和归属感,坚定企业深耕创业的信心。
“连州市本级财政收入约70%来自工业,工业制造业强大的长三角、珠三角已成为全国最富饶的区域。”李智雄认为,连州市要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