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郓城:多措并举焕新颜 美丽乡村入画来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李牧 崔如坤 郓城报道
“以前觉得门前卫生是政府的事,现在签了责任书,评上‘先进’,脸上有光!咱自己把门前拾掇干净了,顾客看着舒心,生意都更好了。”郓城县杨庄集镇临街百货店主张义凡的感慨,道出了该镇推行“门前五包”责任制带来的变化。
为激发商户自治活力,杨庄集镇向300余家商户发放倡议书,明确“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包设施、包立面”责任。通过“商户自治+部门监管”机制和定期评比,商户们实现了从“旁观者”到“主人翁”的转变,临街店铺整洁有序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杨庄集镇的实践,是郓城县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生动缩影。为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郓城县创新机制、发动全民、强化设施,从乡镇到村庄,从镇域到全县,掀起了一场“环境革命”,一幅“水清、村净、景美”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在陈坡乡,人居环境整治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该乡巧用党员先锋队、乡村公益岗、志愿服务队和广大村民力量,构建高效治理格局:党员干部带头亮身份、做表率;140余个乡村公益岗严格落实“定岗定责”,通过考核管理杜绝“有岗无人”,保障环境管护常态化;“红马甲”与“巾帼红”志愿者深入宣传动员,有效带动群众从“站着看”到“一起干”,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网格管理,精细高效。程屯镇着力织密治理网格,下足精细管理“绣花功”。该镇构建网格化机制,划分责任片区,严格落实“定格、定人、定责”管理,确保整治全覆盖、无死角。专职网格员负责日常巡查、问题上报与协调处置,对环境卫生、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等问题实现“及时发现、快速处理”。同时,引入群众“随手拍”举报机制,激发全民参与,形成共治格局。依托网格工作群,信息实时共享、问题高效响应,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快响应”。
常态长效,全域提升。黄泥冈镇以“常态化+全域化”推进整治。在镇驻地,联合县执法力量清理商户店外经营,环卫同步清运积存垃圾,每日4次巡查保障集市规范;在乡村,聚焦35个自然村的“三堆两垛”、生活垃圾等领域,组织党员、群众、志愿者全面清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巩固成效,该镇建立“分管领导主抓、包村干部包干”责任体系,纪委、环保所联合督导,并计划开展观摩评比,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力促整治成果常态长效。
从“清脏”到“治乱”,从“短期清脏”到“长期清洁”。郓城县以“四域提升”为抓手,从村域、镇域、路域、机关多维度纵深推进,通过开展“三清一改”“小广告清理”“弱电线路整治”“残垣断壁整治”等专项行动,乱堆乱放得到清理,破损广告得以整治,线路布局有效规范。今年上半年,全县累计清理村内沟渠50公里、三堆9400个、生活垃圾4560吨、小广告11000处,整治养殖场所500余处。同时,义务植树、花墙修葺等“绿满郓城”行动蓬勃开展,为美丽乡村增添“颜值”与“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