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水浮昆仑顶,灵璧石前题山铭”——米芾《研山铭》
米芾晚年得到了灵璧石,如获至宝,这块石头的形状呈山形,刚好可做墨池来研墨。米芾对其爱不释手,他连续三天夜晚,抱着这块灵壁石才能入睡。即便是这样,米芾还是意犹未尽,这一夜,夜朗星稀,米芾挥毫泼墨,便留下《研山铭》共三段:
第一段书研山铭:“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
《研山铭》书体修长,字形变化莫测,笔法遒媚,行中带草,笔试连绵,沉着稳重,圆转流美中显出恣肆烂漫、欹侧生姿的美韵。
第二段绘研山图,题款为:“宝晋斋研山图不假雕饰,浑然天成。”“研山”是一块山形砚台,在研山奇石图的各部位,用隶书标明:“华盖峰、月严、方坛、翠峦、玉笋下洞口、下洞三折通上洞、予尝神游於其间、龙池、遇天欲雨则津润、滴水小许在池内、经旬不竭。”
第三段行书题识:“右研山铭,先臣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米芾外甥金代王庭筠的题跋:“鸟迹雀形,字意极古,变志万状,笔底有神,黄华老人王庭筠。”清代书画家陈浩题跋尾:“《研山铭》为李后主旧物,米老平生好石,获此一奇而铭,以传之。宣其书迹之尤奇也,昔董思翁极崇仰米书,而微嫌其不淡然。米书之妙,在得势如天马行空,不可控勒,故独能雄视千古,正不必徒从淡求之。落此卷则朴拙疏瘦,岂其得意时心手两忘,偶然而得之耶,使思翁见之,当别说矣。乾隆戊子十一月,昌平陈浩题。”
钤印有:内府书印、宣和、双龙圆印、绍兴,贾似道的“长”、 “悦生” 、于腾、味腴轩、于腾私印、东海郯人、受麟、受麟私印、飞卿、石禅莩子、七十四翁、梦德星庵、梦庐审定真迹、玉堂柯氏九思私印等23方。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