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的巅峰:米芾《研山铭》的魅力
01宋四家的书法艺术
宋朝书法领域,被誉为“宋四家”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无疑占据了至高地位,他们共同代表了宋朝书法的巅峰之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书法家无法与之媲美。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被誉为宋朝书法的巅峰,各自风格独特。在书法艺术的广阔天地里,各家风格各异,各有千秋。至于这四位大家之间的书法造诣究竟如何排列,一篇文章难以详尽阐述,也并非重点。
苏东坡在书法上独具意趣,其醇厚与丰富性在宋朝书法家中堪称第一。然而,若从用笔的多样性、对后世深远的影响力,以及可供后人学习的角度来衡量,米芾因用笔多样和影响力而尤为突出,堪称魁首。至于黄庭坚,他在草书方面的深刻理解与卓越贡献,使得他在这一领域独树一帜,当仁不让。而蔡襄,在当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其楷书艺术高度亦不输于其他三位大家。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米芾的书法艺术。
米芾的艺术成就
宋朝之后,米芾成为了众多书法爱好者的学习典范,其追随者数量远超其他三位书法大家。这得益于他深厚的笔法底蕴,上溯至晋唐时期,米芾从晋唐书法中汲取精华,汲取了欧阳询的结体之美与“二王”笔法的精髓。以“八面出锋”的独特笔法展示书法的丰富性,他的笔法开放而灵活,甚至可与“二王”的手札相媲美。此外,米芾留下的众多传世墨迹和手札,构成了一座宝贵的书法艺术宝库,吸引着无数书法家穷尽一生去临摹学习。
然而,自晋人以来,能够真正领悟并运用“二王”笔法的人凤毛麟角,即便在当代,也仅有一、二人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
米芾对后世的影响
学“二王”之所以不易成功,一是因为其笔法精湛,难以企及;二是因为传世墨迹稀少,难以找到明确的规律。相比之下,米芾的作品数量多且特征鲜明,学米芾则相对容易得多,其作品众多且特征明显,为学习者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例如,他早期作品如《苕溪诗帖》展示其沿袭“二王”的功底。尽管此时他尚未完全摆脱“集字”的影响,个人风格尚不明显,但字法已基本沿袭了“二王”的原迹书写范式,为后来的书法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
后来,米芾创作了被誉为“天下第一美帖”的《蜀素帖》,该作品清雅至极,笔法变幻莫测,字字生动,极具视觉美感。此时,他的书法风格已相当成熟。然而,这件杰作难度极高,后世鲜有人能真正领悟并书写出其精髓。
《研山铭》的魅力
而米芾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无疑是他晚年的《研山铭》。这件作品在艺术领域堪称无与伦比,被誉为米芾书法的巅峰,笔法运用已达化境。不仅被赞誉为米芾书法精品中的瑰宝,更是其大字作品中的稀世珍品。具有“无意佳乃佳”的效果,据传,米芾在得到一块珍贵的“灵璧石”后,激动之情难以言表,于是挥毫泼墨,留下了这件流传千古的佳作。
这件《研山铭》在笔法的运用上已臻化境,无论是正侧、偃仰、向背、转折还是顿挫,都能随心所欲地展现,真正达到了“无意佳乃佳”的境界。其整体气势犹如骏马奔腾,跌宕起伏、飞扬跳跃,令人叹为观止。中国当代著名鉴定家徐邦达先生曾盛赞此作:“米芾大行书《研山铭》卷,后附其子米友仁跋二行,确为绝世神品。”如今,这件“绝世神品”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成为其镇馆之宝,吸引着无数书法爱好者前来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