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机1046万千瓦!临沂以资源与场景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
9月16日,临沂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山东(临沂)好品牌”新闻发布会。大众网记者现场获悉,目前,临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已达1046万千瓦,拥有白云岩、石英砂等多种全国前列的矿产资源,凭借充足的产业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坚实的产业基础及优越的营商环境,已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热土。
一方面,临沂市有“条件优越、储量充足”的产业资源。绿电资源优越。全市年风电发电时长2000-3000小时,年光伏发电时长约1200小时。电网规模居全省第3位,拥有“一交一直”2座特高压落点。正在加快建立园区、企业“风光储充”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保障质优价低的绿电供应。
物料资源充足。年产生物质超过1300万吨。工业副氢超过20亿立方米,未来将达到40亿立方米。境内建成中俄东线等国家长输油气主干管道11条,天然气年供应能力500亿立方米,能够重复保障新能源产业发展。
矿产资源丰富。全市有84种矿产资源,白云岩储量约4.7亿吨,全国第1;石英砂储量约7.3亿吨,全国第2,有“中国硅砂之都”称号;钛铁矿储量约7.5亿吨,锂、镍、锰、铜、铝等重要原材料来源有保障,能够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材料支撑。
另一方面,临沂市有“丰富多样、潜力巨大”的应用场景。有北方最大的新能源物流场景。临沂物流承东启西、呼应南北,600公里当日到达、1500公里次日到达、3000公里3日到达。全市现有物流车辆74.9万辆,包括载货汽车49.2万辆、重卡16.7万辆,每年将可更新替换2000辆以上,公共充电桩需求超过10万个。未来,随着低空物流发展,低空物流场景将更加广阔。
有潜力巨大的储能应用空间。全市新能源装机高速增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046万千瓦,工商业电网调峰储能需求超过300万千瓦,储能发展空间巨大。
有种类丰富的氢能应用场景。氢交通方面,已经开通了全省首条氢能专线,未来有通达全国每个城市、每个港口的物流线路。氢冶金方面,世界首条纯氢冶金中试线运行成功,有1400万吨钢铁产能等待绿色转型。氢化工方面,有链条齐备的化工产业基础,绿色氢氨醇即将迎来巨大市场。
下一步,临沂市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认真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新能源“产业+应用”双轮驱动,加快建立新型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发挥新能源绿色降本属性,以新能源赋能新制造、新动能,聚焦产业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实施光伏固基、储能强链、风电优选、氢能领跑“四个行动”,大力发展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全面打造新能源标志性产业链。到2027年,基本形成上中下游贯通的产业链条,光伏等行业产能利用率明显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占比达到63%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达到18%左右;打造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园区、企业,统筹绿电资源支持企业发展,基本实现全市能源数字化、智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