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室:全面吐槽

2025-10-02 05:01:52 7阅读

1.

之前我很少涉及政治剧、新闻剧,也就是所谓的正剧。认为在电视剧这么娱乐化的载体上承担这些话题本就是故作高深的。但在看了《纸牌屋》和《新闻编辑室》后,我开始颠覆自己的这些看法。虽然仍然清楚的意识到戏剧化的成分太多,新闻很可能不是这么做出来的,但总的来说满足了我对一个完全陌生领域猎奇的心理,enable me to take a peek at how a democratic country runs as an outlier.

我才发现自己对这样一个不了解的体制有这么大的好奇,会不厌其烦的Wiki各种名词,去翻历史事件。同时也看到这个体制中的各种阴暗、无奈的一面。

两部剧,对白宫、国会、法院、新闻,即行政、立法、司法、舆论,以及选举、游说等等,算是知道了点儿端倪。也是第一次对Executive Producer这个Title有了感性的认识。

有意思的是,纸牌屋了解政治运作、新闻编辑室了解新闻运作,广告狂人了解广告运作……纵观国内各种剧,可能你什么都看不到。

2.

Script。Newsroom的片头一下就深深的把人抓主了,一大段台词如此淋漓尽致的吐槽美国。各种大段的高语速对白,让人欲罢不能,完全就是我最喜欢的风格。然后发现Direct By虽然一直在变,但Written By始终是一个人,于是Wiki了发现……居然是The Social Network!顿时我就明白了各种熟悉感是哪里来的,TSN可是我近几年最喜欢的电影Top 1!

Humor。意料之外的惊喜。每集都有很多让我捧腹的笑点,穿插在各种突然中断的对白当中,简直欲罢不能。在我最喜欢的一类笑点上各种猛戳,卖萌犯2自贬什么的最不能忍了!

当然全剧每集的水准也参差不齐,但不妨碍作为一个整体的优秀。

3.

女主塑造的太有性格、太有味道。相信看过的都会迷上:自信、正直,偶尔歇斯底里。

小男主从一开始就在无耻的卖萌,各种眼神小表情就是为了卖萌而生,在当今这个世界想不火都难。John Gallagher Jr.,至少我记住了。

最后再吐槽下小女主,完全就是True Blood女主的翻版,不单单是相貌。

其实Newsroom的角色性格主旋律感太强了,但Who Cares

4.

看了剧中的对于新闻选题标准的3 is it定义,再回头瞅瞅6:30pm的北京新闻,不忍直视。我们国内的新闻在搞什么:生活小管家?科普小助手?会议公告栏?

总说中国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的,这样的新闻制度注定我们了我们没有知情权,以及我们对于政治几乎为零的关注度。所以也不要去埋怨新媒体上的不负责任和臆断,这从来都是成长中的知识分子在努力摆脱无知过程中的挣扎。而更广大的底层人民更像是剧中的民粹主义,他们只相信自己,只看自己愿意看到的,反对的根本不只是哪个政策哪个论调,而是其本身。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