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飞云镇党建引领苹果产业发展纪实
苹果,纳天地之精华,寄情思之珍品,寓以“平安”和“吉祥”的美好愿望。
硕果盈枝的9月,在泾川县飞云镇元朝村的苹果园里,这些“吉祥”之果挂满枝头,饱满而富有生气,铺排成一种盛大而非凡的景观。
飞云镇立足土地丰富、土层深厚、光照好、病虫害少、昼夜温差大等区位优势,不断建强基层党建末梢“动力主轴”,拧紧党建责任“链条螺丝”,把发展苹果产业作为提振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出实招、解难题,健全服务体系,拉长产业“链条”,奏响苹果产业链建设的“三部曲”。
在党支部的引领下,飞云镇苹果产业从零星种植发展到规模化种植,从单靠农贸市场和个体销售发展到主动出击招引客商上门收购,从混级混价销售难转变为分级分价销售卖上好价格,果农的日子“火”起来了。
先锋“领路”,践承诺、守初心
“今年苹果丰收了,这都离不开党员的带动引领。”元朝村村民刘小红颇有感触地说。刘小红有十几亩果园,由于管理跟不上,苹果产量低,也卖不上好价格。经过村上党支部党员指导,现在十几亩果园发展态势良好。
飞云苹果看元朝,元朝苹果靠支部。
在飞云镇苹果发展史基地,飞云镇党委书记吕永亮指着展板上上世纪80年代后期建成的第一批果园、90年代更新换代的果园和今年新建的矮化密植示范园的照片,向记者讲述了元朝村先后3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发展苹果产业的故事。探索起步“前奏曲”、巩固提升“进行曲”、转型升级“交响曲”……“三部曲”勾勒出元朝村苹果产业发展的动人图景,深刻反映“支部强、党员优、产业兴、农民富”的生动实践。
1986年,元朝村党支部书记刘恩儒决定在村里发展苹果产业。他带头栽了3亩果园,16名党员相继栽植果园60亩。到1992年,村上统一规划、集体投劳,集中连片新建果园800亩。
2003年,刘恩儒提出一个新目标,元朝村要在飞云镇率先实现苹果种植全覆盖。当年秋季,全村剩余的400亩地也全部栽植了苹果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果农家庭收入逐步达到了小康水平。
2015年秋,村上第一批栽植果树的党员示范户刘小宏继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群众改进务果技术,努力实现果园效益最大化。在2016年,苹果价格最高达到每公斤8元,亩均产值达到2万元以上。据统计,这一时期,元朝村群众在外购买商品房的有23户,家有轿车的24户,新修小康屋的46户,大多数群众过上了小康生活。
从2018年开始,苹果遭受了连年花期冻害和冰雹自然灾害,产量锐减,刘小宏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果园管理技术和经验,带头在自家果园先行试验,通过幼树嫁接、差株重栽、技术改良、合理间作、精细管理等措施,最终5亩果园又齐刷刷地旺盛起来了。实验成功后,他组织党员学习,引导15名党员改造老旧果园115亩,手把手为其他群众教技术、讲经验,带动完成老果园更新换代440多亩,元朝村的果园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2021年村级换届时,镇上选派魏晓刚担任元朝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实地调研和入户了解,魏晓刚意识到苹果产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元朝村果树老化、品种单一、管理技术落后、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参观学习、调研分析、研究论证,他提出了“老果园抓改造、挂果园抓提质、新幼园抓管理”的思路,坚持走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新路子。
在抓好果园标准化管理的同时,他积极衔接争取政策扶持,充分利用残次园清退地块,在飞长公路沿线重点区域实施插空补齐,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栽植、统一覆膜、统一间作的方式,2022年春季一次性新建烟富3号矮化密植设施果园41亩,栽植烟富8号乔化果园99亩。其中3名党员栽植矮化园14亩,7名党员栽植乔化园20亩,带动全村29户群众新建果园106亩。
该镇大胆选拔使用懂发展善治理、有干劲会干事、能够团结带领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优秀人才进入乡村振兴一线,切实以人才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先锋”引领凝聚合力,党员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党建“开路”,“实”起来、“亮”起来
集体要增收、村民要致富,必须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元朝村可谓是飞云镇探索党建引领优质苹果产业发展的范本。
飞云镇党委在总结元朝村、南峪村“互助联建”的成功路径后,抓党建引领促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条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苹果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我们立足全镇苹果产业起步早、规模化程度高、群众自主发展能力强、效益可观、前景良好等优势,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以理论联学、阵地联享、活动联办、治理联动、品牌联创为抓手,着力打造红色领航产业链党建联盟,加快优质苹果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链互促共建、融合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吕永亮说。
党建链引领产业链。该镇以苹果产业为根本,依托七冢坳果品园区,将元朝、南峪、坡头、老庄4个村党支部链在产业链上,大力推行“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工作机制,在老果园改造提升、矮化密植示范园建设、新幼园标准化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狠抓党支部建设标准化,选优配强村班子,定期分析研判产业发展形势,及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形成坚定不移抓党建、齐心协力兴产业的良好氛围。
产业链与党建联盟结合起来,既是一个新的载体,也是一次大胆尝试。该镇挂牌成立全县首个“优质苹果产业链党建联盟教育培训中心”,配套建成多媒体教室、苹果产业科普室、乡村记忆馆、苹果发展史基地和示范实践基地,培育形成“两室一馆两基地”的党建联盟阵地。
党建联盟推进老果园改造。采取“支部联盟引领、支书联盟带头、党员联盟示范”的模式,全镇春季完成老果园改造1150亩,建成飞云镇首个矮化密植设施园220亩,打造形成万亩标准化优质苹果示范带。
党建联盟引导农民提升务果技能。加大农业科技信息推广普及,依托培训中心,组建市、县、乡三级宣讲团队,集中举办理论宣讲和技术培训。鼓励农户之间开展生产互助活动,采取承包、租赁、代管等方式,整治撂荒果园450亩,通过分组协作、现场评比等措施,完成果园标准化管理1.8万亩,评选表彰党员示范户、务果能手等典型,放大示范带动效应。
党建联盟引领农民拥抱新技术。阵地通过开展农资展销、农具展示、科技示范等活动,引导群众运用新技术新产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鼓励群众直播带货,助力果品销售,打响“果香飞云”品牌。
党建为核、党员发力,点燃富民兴镇的“红色引擎”,引领广大乡村群众拧成绳、铆足劲,推动着飞云镇朝着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加速行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