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电视台三讯道新闻演播室数字化改造
殷海涛张晓海张天祥
该演播室主要承担吉林市电视台江城新闻和财富江城节
吉林省吉林市电视台
摘要
本文介绍了吉林市电视台江城新闻演播室数字化改造的实
践过程,从立项背景、设计方案、实施情况以及系统构想等方
面介绍了系统改造整体实施过程,分析了系统构成及特点。
目的拍摄和制作工作,分为前期采集和后期编辑以及主持人
口播等工作,信号主要以模拟分量信号为主,系统采用双机
位模拟方式,设备主要有:
日立的z-1800模拟摄像机头3台;
1条索贝的25兆5+5新闻非编制作网(接口是模拟
的);上下载设备配备的是PanasonicAJ-d455录像机(没配
SDI数字卡)和Sony的BetacamSPUVW-1800录像机;
1套Panasonic的DVCPRO25线性对编设备;
前期拍摄设备有Panasonic的AJ-d200、400、410、610
及若干暗拍机,共13台摄像机;
其他监视器、DVD及模拟周边设备。
关键词
新闻演播室摄像机切换台电视墙虚拟演播室
一立项背景
吉林市电视台原江城新闻演播室建设于1998年,其使用
面积为125平方米,其中演播室面积为86平方米;导播室面
积39平方米,还有4个13平方米服务器、配音、非编机房以
及化妆间,1个18.7平方米的非编网络制作间。其原布局图
如图1所示。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该演播室急需数字化改造,
经过台技术委员会研究,吉林市电视台领导决策对江城新闻
演播室进行数字化改造。并正式立项。
二设计方案
1.改造方式
江城新闻前后期设备数字化改造势必要对整个信号通
路进行改造,也就是对整个演播室进行数字化改造,改造
方式有两种:一是基于数字化设计,以视频切换台为中心,
辅之于编码/解码、分离/复用等技术的线性结构;二是以
以太网、FC网为基础,以高带宽视频服务器为中心的分布
式结构。
第二种方式技术上面临诸如数据流无法直接切换等问
题,因此目前绝大多数演播室仍采用了线性结构,而只是
在系统的辅助部分使用到网络,即主要采用第一种方式,将
江城新闻信号拍摄、制作、传输网络由目前的模拟分量形
式改造为信号格式是码率为270Mbps的串行数字分量信号,
系统设备之间通过串行数字接口(SDI)相连接,输出信号
或为加嵌的SDI信号送给播出部播出,或直接送给录像机
下载到录像带上播出,成为新闻数字标清演播室,格式为
720×576。
Sobey的新型CPU+GPU技术的Enet非编系统,
组成5+5新闻非编网络,其中包括精编工作站5套、粗
编工作站5套、数据库服务器、中心存储服务器、光纤磁
盘阵列、千兆以太网交换机等,同时旧的新闻非编制作网
还可以拆下重新搭建25兆非编制作网,以供吉林市电视
台其他频道搬到大楼以后制作节目的需要,因为吉林市
电视台此次数字化改造仅限新闻演播室,其他制作部门
还需要使用吉林市电视台原有的25兆设备制作节目,这
样的话,就会使吉林市电视台的设备更好地满足节目制
作的需要。
(2)切换台
一个线性结构的演播室,是以切换台为核心的,从直播
的角度考虑,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因素,吉林市
电视台120平米演播室切换设备采用了Sony的DFS800切换
台,该切换台具8路SDI输入(可扩展),8路SDI输出(可
扩展)每路输入还配备有帧同步装置。在标准配置下,DFS-
2.实现目标
采用数字标清摄像机做成2讯道的拍摄模式,为了节约
资金,尽可能采用演播室内原设备加以利用,如监视器、矩
阵、分配器、三脚架、DVD、提词器等设备。
可以完成各种新闻类节目的录制、栏目主持人口播录
制和节目后期制作;
确保系统的技术先进性和高可靠性,系统配置灵活、
图像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演播室具有摄像机信号、录像机信号、非编放像信号、
字幕资讯信号、计算机互联网VGA信号、外来视频信号等;
系统与非编制作网相连,直播(录播)节目都可以直
接采集到非编网络中进行制作;
增加应急切换功能,即主路出现问题时,通过配置的
16×4矩阵用于部分信号源的切换;
新增电视墙,展示豪华气派的形象,电视墙监视器采
用大屏幕和中屏幕结合方式液晶监视器;
增加通话系统,实现导播与摇臂摄像员和主持人之间
的联系;
增设虚拟演播室系统,可以满足多档栏目共用一个演
播室和设备资源;
配备1套线性对编设备,满足应急编带制作需要;
预留热线电话互动、短信平台等功能;
传输信号为数字音频嵌入格式。
800提供一路PGM输出、一路PVW输出、一路Clean输出,
和四路AUX输出。
(3)摄像机选型
可供选择的机型有:Sony的MPEG-2压缩格式的IMX系
列MSW-930;Sony的XDCAM蓝光系列的PDW-530以及
PanasonicP2系列的AJ-SPD900摄像机,其中后二者为新型
介质的摄像机,池上的HK-399、Sony的DXC-D50/BVP-E30、
汤姆逊的LDK-400/LDK-500。
Sony的BVP-E30P为Sony标清演播室顶级摄像机,为
Sony最新研制的powerhedexccd,是14bitA/D处理新型摄
像机,使用方便性能可靠;
HK-399为池上数字标清顶级产品,其采用了最新研制
的aitccd,令该产品更具风采,然而其价位偏高;
Sony的DXC-D50,系12比特A/D处理摄像机,其主
要采用26芯电缆传输,作为低成本来给演播室使用是完全可
以的;
SonyIMX系列MSW-930系MPEG-2压缩格式14bit数
字摄像机,加配数字板后具有SDI输出接口,可以直接传输
数字SDI信号到指定的数字切换台或矩阵;
综合以上因素,结合吉林市电视台转播车及其他前后期
设备以及售后服务等,我们初步提出将SonyMSW-930作为
吉林市电视台演播室拍摄用机,数量为演播室两台,前期拍
摄主流用机若干台。
(4)上下载录像机选型
上下载设备选择型号:Sony的MSW-A2000;Panasonic
的AJ-D950/D960/970等。
3.设备选型
(1)非编网络选型
目前新闻非编网络是吉林市电视台2003 年组建的
Sobey 公司的 6 + 7 非编光纤网,后来改成了 5 + 5 形式,它
是基于板卡的网络非编系统,其接口是模拟分量的,演播室
数字化改造,必须对非编网络进行改造或更换。
单纯地对其进行数字化改造,非编内几乎所有的包
括 CPU 、硬盘等都不能用了,这样的话整个非编网络基
本上就都要报废了,其成本是非常高的,性能上以前的
非编带宽不够,速率很慢(原 2 0 0M~4 0 0M ,现在的
1G~2G )原来的硬盘空间小(只有大约 600G/ 现在的大
约几个 T )。
三 方案实施
使用 P2 前期拍摄时,需购买 AJ-pcd20 驱动器设备;
使用蓝光摄像机时需购买 PDW D1 蓝光盘驱动器或
PDW V1 或 PDW-1500 放像机。 由于吉林市电视台大量素
材均为Betacam-SP形式,因此
我们采用能通吃 SX、Betacam SP IMX 等的 MSW-A2000 录
像机作为上下载设备,该机后来也成为吉林市电视台 9 讯道
数字标清电视直播车的录制机型。
(5)虚拟演播室的选型
根据吉林市电视台江城新闻栏目的特点,即栏目改版,
新闻录播(直播),新增栏目(财富江城)等的应用的迫切要
求,同时考虑到新增栏目的演播室空间非常小,在小演播室
里,很难实现宏大的布景和节目制作,因此我们根据多家考
察选择了新奥特公司新开发的Mariana.VS真三维虚拟演播室
系统,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具备自主产权,高端高效渲染引擎;
具备高质量的实时三维渲染;
具备开放式,插件式的整体结构;
高质量实时三维场景渲染及其与二维图形的有机结合。
综合以上因素,吉林市电视台江城新闻演播室购买
了一套 Mari ana.VS 双机位,双通道系统用于节目制作与
直播,该系统提供两个机位独立的设备通道,每个设备
通道包括传感器,延时系统,图形工作站和图形色键合
成系统,即采用一台控制工作站同时对两个机位的设备
通道进行控制,每个通道输出的信号就是前后景已经合
成好的视频信号,具备每个机位独立预监功能,最终合
成信号进入 DFS-800 切换台,进行特技切换输出。这种
系统构架更贴近系统的演播方式,非常安全可靠。其基
本原理见图 2 。
江城新闻前后期设备及系统通道的数字化改造项目,牵
涉到演播室机房的系统改造,整体布局,为此,我们周密布
局,制定了江城新闻系统通道数字化改造分阶段进行的方案。
江城新闻演播室的格局如图 1 所示。
从图1 中可以看出,如果分别将a-b 墙打通,将会形成一
个非常恢宏的开放式演播室模式,非常遗憾的是,在实践中,
a-b 墙是承重墙,打通的把握很小,这样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
了 b-c 墙的打通上,我们的想法是,将 b-c 墙整体打通,然后
将整个导控间形成一个大的整体,然后做成一个大的电视墙
结构,整合后的导控间布置图如图 3 所示。
四 系统构想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是:确保系统的技术先进性和高可靠
性,既能满足节目的录(直)播要求,又可以进行节目的后期
制作;系统在综合布线、设备配置、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通
道带宽等方面升级扩展的空间大;加强多个演播室系统、多种
录制方式间的优势互补,保证使用效率的最大化,见图 4。
4 2
系统按照 3 个讯道摄像机信号设计。系统以 Sony DFS-
800数字切换台为核心。摄像机的选择上采用了Sony的MSW-
930P。录像机采用了2 台Sony MSW-A2000P 和2 台Panasonic
DVCPRO 25 的 AJ-D455,以及 1 台 Sony 的 J-30 放像机用于
节目的上下载,录播和后期制作。
进入 DFS-800 数字切换台的信号有 2 台 MSW-930P 摄像
机经过双通道虚拟系统后形成2路数字信号,虚拟演播室新闻
节目采集的主机位;1 路摄像机数字信号,用于虚拟系统在无
法使用时的备用机位;2 台 MSW-A200P 录像机数字信号、1
台J-30放像机数字信号,用于节目制作时IMX格式素材的重放
和录像机之间的记录信号的选择;1 路 AJ-D455 录像机模拟信
号,用于节目制作时 DVOPRO、DVCAM、DV 多种格式的重
放;2路E1非编工作站数字信号,用于节目制作时的素材重放;
1 路 DVD 模拟信号。切换台 8 个辅助母线输出全部用作预留。
PGM信号经分配后分别送E1非编工作站、MSW-A2000P
和 AJ - D4 5 5 录像机。在节目的制作上可以实现 I MX 、
DVOPRO、DV、DVCAM 多种格式的记录和重放。另外,在
系统中还设计了DVD以及刻录机,用于记录每天的新闻素材
和重放以往的新闻素材。监视部分全部采用模拟信号。
演播室以录播、节目制作为主,所以配置了 5+5(5 台有
卡工作站和5 台无卡工作站)的ENET3 非编制作网,5 台有卡
工作站全部安装在演播室控制台上,其中两台配置了
Panasonic DVCPRO 25的AJ-D455录像机,主要用于DVCPRO、
DVCAM、DV格式的素材上下载及节目制作;两台配置了Sony
的 MSW-A2000P 录像机,主要用于 IMX 格式素材的上下载及
节目制作;一台配置了 Sony 的 J-30 放像机,用于 IMX 格式素
材的上载及节目制作。各个录像机和放像机之间可以实现磁带
各种格式的转换或线性编辑。5 台无卡工作站分别安装在演播
室外部的房间里,其中一台用于主持人的配音,其他四台用于
审片,查找素材等。可以同时满足5 台有工作站的上下载、节
目编辑、后期制作以及 5 台无卡的同时在线工作。
同步系统采用了BG40黑场同步发生器作为系统内同步,
用于演播室录播。当演播室需要直播的时候,总控系统(播
出机房)的黑场同步信号通过电缆送给演播室的同步机,使
同步机外锁相。此时演播室与总控系统同步。
音频和通话系统方面,综合考虑性价比和实用性,在系
统中我们没有采用数字调音台,整个音频通道一直到调音台
的输出都是模拟信号。如果是需要直播的话,在音频分配器
输出的信号会送至音频加嵌卡。嵌入音频的数字信号送播出
机房,可以避免音频信号的衰减和延迟,保证信号质量。
系统中配备了 MS-500 双通道通话主站,其中两路连接
摄像机通话,一路连接至全台的分散式矩阵通话系统。
Tally 和时钟系统:为了节省资金,同时考虑到本演播室
暂时不作为直播演播室使用,其Tally 我们没有购买,而是自
己设计制作了简易Tally 显示,也可以满足需要,时钟选用了
朗威公司的产品,目前工作良好。
五 其他
虚拟演播室建成以后,我们发现新奥特在搭建蓝箱时由
于考虑蓝箱的尺寸等因素,将蓝箱沿演播室右方搭建,而演
播室演播场地的右面有近 2 米多的空间闲置,不仅很不美观
也影响空间的利用,因此我们在此搭建了一个化妆间,这样
既利用了闲置空间,又省却了外面的专门的化妆间(可以作
为制作间使用),目前该演播室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近一年,工
作非常稳定。
(上接第 51 页)
四 上载系统的特点
动报警;
边播边载功能:支持线路上载,支持边播边载。
实现资源共享:采用硬盘共享技术,实行集中上载,保
证各频道能共享节目资源,共享上载通道;
强化网络联通:各工作站通过以太网对设备进行控制,
实现素材录入、文档传输、播出单编排、播出管理等;
减轻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使用磁带条型码管理
和机械手上载,极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减轻了工作人员放
带、编节目条等的工作强度,从而可以把工作重点放在节目
的监看审看阶段;各个通道同时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完善的检测手段:对上载信号有完善的监测系统,保
证节目上载质量,并对网络、对设备状态进行实时检测,自
五 结束语
数字全自动上载播出系统是一个硬件、软件、相结合的
网络化工程,以安全可靠性、实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为原
则。近几年来,浙江广电集团电视播出中心的全自动上载系
统工作稳定可靠,大幅度提高了节目播出的安全优质系数。
预先上载节目可以及时发现节目制作上存在的错误,通过硬
盘播出也彻底杜绝了由放像机引起的劣播、漏播、卡带等事
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