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实录】黄冈市知识产权新闻发布会
1月26日,为进一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展示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成果,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黄冈市召开知识产权新闻发布会。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时 间:2024年1月26日
地 点:市委宣传部办公楼六楼会议室(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厅)
嘉 宾:
主持人:
吴敬秋 黄冈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黄冈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吴敬秋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黄冈市知识产权新闻发布会,就知识产权工作等情况进行现场发布,回答社会关注和媒体关心的问题。
黄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 余水兵
介绍2023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锚定知识产权强市和品牌强市目标,全方位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质效,知识产权和品牌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彰显。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知识产权强国强省建设工作组织领导。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和品牌建设工作,把品牌建设作为13项重点任务之一,坚持全市一盘棋深入推进。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有16处、19处提到知识产权和品牌建设,涉及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重点领域。先后出台《黄冈市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推进黄冈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关于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和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全市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先行区、经济高质量、全面深化改革要点任务和营商环境重点工作,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建设工作取得实效,形成了重点突出、涵盖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制度体系。
二是坚持高频联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机制建设。
推动法院、公安、检察院、司法、版权、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执法联动,建立司法保护、行政执法、仲裁调解、维权援助、公证服务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全市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基本建成。2023年,全市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92件,结案率100%,办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99起,案值39.82万元,依法移送其他部门64件。在全省首创与公检法部门共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站、知识产权保护联合作战办公室,知识产权部门联合公安、商务、法院等部门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协作配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黄冈市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工作的通知》《关于审理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裁判指引》等文件。建成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4家,新建市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96家,乡镇知识产权工作站实现全覆盖。黄冈作为发起单位之一签订《四省九市知识产权跨区域保护合作协议》,全市55个地理标志、65个重点商标,162件高价值专利纳入鄂皖赣湘四省九市一体保护。
三是坚持高效行动,落实知识产权创造运用重点工作。
开展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行动。2023年,全市实现专利授权5820件,总量居全省第5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60件,同比增长27%,增幅位于全省第6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56件,同比增长25%;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0.9件,同比增长55%。全市商标有效注册量超过5万件,驰名商标10件,湖北省优势商标55件。共有地理标志商标24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7件,其中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位居全国市州首位。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7家;蕲艾产业、英山茶产业商标品牌指导站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名单。开展专利转化专项行动,全市共收集企业专利技术需求104项,转让专利1798件,位居全省第2,同比增幅50%,位居全省第1。发布黄冈市第一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授信白名单企业82家,专利质押融资额达到6.2亿元,位居全省第5。
四、坚持高标驱动,争创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典型。
今年以来,黄冈市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促进知识产权运用、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体系,把知识产权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知识产权驱动城市创新发展,取得一定成绩,获得上级部门肯定和表扬。黄冈市先后成功入选湖北省首批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城市;《团风县多部门合力调解涉地理标志纠纷案》入选2021—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十大典型案例;英山云雾茶获批湖北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蕲春授牌成立蕲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蕲艾入选全国第二批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在首届中部四省(鄂晋皖赣)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创新大赛中,黄冈品牌获得“一金两银两优秀”的好成绩。
下一步,全市知识产权系统将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以知识产权强市和品牌强市为引领,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为黄冈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知识产权贡献。
黄冈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占 涛
介绍2023年全市检察系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黄冈检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上级工作要求,围绕加快推进科技强市建设目标,积极履行检察职能,不断更新司法理念,持续深化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市检察院联合市中院、市工商联共建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站,获评“全国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案例;蕲春县检察院办理的督促整治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全省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十大典型案例。全市6个单位被纳入2023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名单;1个集体、1名个人被评为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和个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坚持综合履职,持续保持依法惩治的高压态势。坚持把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积极开展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试点工作,明确黄州区院、麻城市院集中统一承办全市涉知识产权类案件,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案件办理专业化、集约化。2023年,共办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5件74人,其中批捕5件9人,起诉4件27人,为服务全市创新驱动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二是加强协调联动,持续增强高效办案的工作合力。全市检察机关加强与法院、行政执法机关的协调联动,常态化开展案件讨论、同堂培训,就立案标准、专业认定、检验鉴定等问题统一标准,提升了办案质量和效率。探索建立了“特色品牌产业链主管领导+检察长”的协作配合机制、检察官对口联系服务相关企业机制、涉地方特色品牌案件办理特别机制等,加强资源融合、信息共享、力量联动。
三是广泛引入“外智”,持续提升多元协作的专业能力。针对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较强的实际,聘请相关机构专业人员兼任(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案件审查,或者邀请法律专家提供专业性咨询,出具专家意见;会同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司法局搭建专业化调解平台,开展全流程调解,加强民事调解和刑事和解对接,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依法履行检察职能的同时,全市检察机关进一步前移关口、下沉服务,多措并举,积极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一是设立知识产权服务站。两级院在相关产业协会、行业协会、高新企业园区设立联络站点,与多家单位联合建立信息共享、联席会议,办案协作等保护机制,创新开展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进一步凝聚知识产权保护合力。二是营造宣传保护好氛围。发放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册1400余份,拍摄专题宣传片1部,持续开展知识产权法治宣传,建强舆论阵地。2023年,我们还专题举办知识产权保护讲座,邀请相关法学专家为近300余名企业家代表答疑解惑。三是打造检企互动“朋友圈”。深入37家企业开展专题调研,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做到问需于企、问计于企。蕲春县检察院在办理部分艾企被起诉侵权案件中,针对部分艾企没有设立知识产权部门、配备专职法务人员的问题,专门制发检察建议,有力促进了地方特色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优势,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在服务黄冈创新驱动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中进一步展现检察担当。谢谢大家!
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熊晓明
介绍2023年全市法院系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首先,衷心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法院工作的关心支持!下面,根据议程安排,我就全市两级法院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作简要通报。
近年来,全市两级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切实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要求,积极践行能动司法理念,不断创新司法保护举措,为我市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重要功能区提供了有力有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坚持公正司法,贯彻知识产权最严格保护理念。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依法惩治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发挥刑罚惩治和震慑犯罪功能,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用足用好惩罚性赔偿制度,以严格公正司法树立鲜明导向。2023年,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695件,其中刑事案件25件,对43名被告人依法判处刑事处罚;民商事案件670件,判赔超400万元。积极服务保障黄冈品牌建设工作,全面推行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加大对“李时珍”“大别山”“蕲艾”等黄冈知名商标、地理标志保护力度,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搭建知识产权现代化审判机制。积极优化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布局,健全民事、刑事、行政审判“三合一”工作机制,开辟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探索试行先行判决、临时禁令等制度,不断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先后有1个集体、2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健全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推行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模式,全力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2023年,全市法院知识产权案件调撤425件,调撤率达61.15%,黄冈中院指导“谢河辣椒”商标回归案入选全国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典型案例。
三是坚持协同联动,助力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加强执法司法衔接,与市市场监管局共同制定《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衔接合作的意见》,通过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联合调研等形式,有效凝聚保护合力、提升保护效能。持续深化司法协作,与市检察院联合成立高新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站的工作举措,成功入选全国工商联产权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案例,该服务站被省知识产权局评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依托审判资源优势,通过邀请社会公众旁听庭审、发布典型案例、开展普法宣传等多种方式,引导全社会形成尊重创造、保护创新的法治共识。
四是坚持延伸职能,服务知识产权示范市建设大局。坚持“高新技术有所呼,知产法官必有应”,通过深入园区、参加研讨、举办培训等多种方式,全方位了解企业司法保护需求,拉近司法与科研创新距离,全力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司法的外溢效应,及时梳理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发现的行政执法和社会治理风险隐患,主动发出司法建议 2份,全力服务保障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激励科技创新和维护公平竞争的职能作用,为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探索黄冈现代化建设路径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冈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高新区分局局长 雷 洪
介绍2023年全市公安系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们:
上午好!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省公安厅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昆仑”“雷火”等专项行动为牵引,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领域和假冒伪劣产品领域的突出犯罪,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2022 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侵权和假冒伪劣犯罪案件 158起,破获省部督案件1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86名,打掉制假售假团伙27个,捣毁生产、存储、销售窝点 52 处,涉案总价值3.37亿元。打处战果受到公安部贺电表扬,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等4部委联合表彰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全市29个集体和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强化全链打击,严打侵权假冒犯罪。坚持“端窝点打源头、断网络、铲链条、追流向”原则,坚定打早打小、大案大打、小案快收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打击危害食品安全、假劣药品、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的“昆仑”系列专项行动,统筹“雷火”“云端”、夏季行动等专项行动全链条打深打透,击穿见底。如市公安局以经侦支队联勤中心为统筹,组织各方面力量,依托信息化手段,对案件线索及相关涉案人员开展深度研判,延伸侦查触角,做到“破获一批大要案件、清剿一批制假售假窝点,摧毁一批产、储、运、销的犯罪网络,打掉一批犯罪团伙”。黄梅县局从某跨国知名运动品牌公司举报的一条制假线索着手,深挖跨省窝点、人员、原材料、货物、资金等关联流向,精准打击假冒生产源头和运输销售,成功破获“4.10假冒注册商标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4人,查获、扣押标有耐克、匡威等知名标识的成品鞋1.77万双,商标标识2万余套,查封生产流水线2条、制假设备33台套,涉案总价值1800余万元,追缴非法所得56余万元。
二是化联勤联动,凝聚合力高效协作。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加强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有机衔接,健全完善联席会议机制、执法联勤机制、案件线索移交机制,以制度化协作推动资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如市公安局与烟草稽查部门挂牌成立两级警烟联合作战室,创新推行警烟共治新模式,成功破获部督“5.28”非法经营案,查获假烟2979.7条,实物案值109万元,捣毁假烟窝点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并在全国发起数据协同,案件涉及境外越南及国内湖北、广西、广东等地,涉案总金额五千余万元。市公安局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成功建立全省首家联合作战办公室,建立完善线索分析、研判、移交机制,联合印发《关于建立涉刑事案件药品检验检测、假劣药认定绿色通道的通知》,明确假劣药检验认定职责,推动行刑无缝衔接,有力有效提升药品违法犯罪案件办理效率。
三是聚焦民生热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关注民生领域假冒伪劣犯罪,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通过“网络巡查+市场排查”,对城区药店、超市、网络餐饮平台、校园食品安全常态化开展执法检查。对发现的涉食品、药品等民生安全问题予以重拳打击,顶格处理。如红安县公安局侦办的“2.25”生产销售假药案在黄冈、仙桃、天门同时开展收网行动,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捣毁制售假药窝点4处,扣押制药生产加工设备13台,制药模具100余套,生产原料 2.1吨,药品成品及半成品10余万粒,药品外包装6万余个,涉案价值达 2000余万元。武穴市公安局成功侦破黄某武等人生产、销售假药案,摧毁制售假药团伙2个,生产销售假药窝点2个,现场查获成品中药8300包、半成品中药粉200余斤、中药材100余斤,被公安部办公厅、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列为 10 起药品领域侵害“老幼妇”人群犯罪联合挂牌督办案件之一,并被公安部列为10起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之一。
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和市两会精神,按照省公安厅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主动担当、忠诚履职,以“昆仑”“雷火”等专项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强化情报导侦、大案攻坚、部门协作,持续保持对侵权假冒犯罪严打高压态势,努力为质量强市和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黄冈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董成钢
介绍2023年全市司法系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们:
近年来,黄冈市司法局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充分发挥普法宣传、公证服务、纠纷化解等职能作用,全力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为我市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优质、专业、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一、抓好知识产权普法宣传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 谁管理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指导和督促相关部门抓好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出台包括市场监管局在内的各部门学法用法建议目录,助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学习普及。利用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世界知识产权日等开展集中宣传,采取分发资料、布置展板、文艺汇演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邀请专家围绕知识产权主题进行专题讲座,结合具体案例,向企业普及知识产权保护常识,引导企业保护自有知识产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二、优化知识产权公证服务
将知识产权公证服务写入《2023年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要点》,支持公证机构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等领域发挥职能作用。在黄梅、麻城、团风三地联合县市场监管局,组建知识产权公证服务中心,开辟绿色通道,指派专人负责,快速受理、即时办理,优化知识产权公证维权服务体验。快速响应重点企业、困难企业、成长企业等权利人对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需求,在事前、事中、事后为权利人提供证据保全公证、电子公证等“全链条”公证服务。2023年,共办理商标权侵权、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等证据保全类知识产权公证39件。公证文书在协商调解中,发挥了关键证据作用;在诉讼中得到了相关法院采纳。
三、加强知识产权纠纷化解
大力推进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和知识产权仲裁延伸窗口建设,实现县(市、区)调解机构和仲裁机构全覆盖。落实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指导市场监管局成立行政调解委员会,明确行政调解工作范围,严格依法依规开展行政调解,2023年共受理调解知识产权纠纷案件8件,成功调解结案7件。注重培育知识产权保护专业人才,推荐仲裁员及特聘顾问参加2023-2024年度知识产权高级研修班,提升仲裁知识产权理论素养和实战技能。
保护知识产权是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提供贯穿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方位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权利人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高效的法律服务。指导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与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仲裁机构等衔接联动,建立健全联动机制,提升知识产权纠纷化解质效,为我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和湖北示范城市彰显司法行政智慧和担当。
五位发布人回答了社会关注、媒体关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