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俄罗斯或将再次分裂?首次显露反向迹象的竟非车臣

2025-10-30 18:05:47 7阅读

说起俄罗斯这个庞然大物,总让人觉得它表面强大,内里却难以平衡。领土广袤无边,横跨欧洲和亚洲两大洲,可内部的问题可不少,尤其是那些民族自治地区,就像埋藏的炸弹,一不留意就得爆炸。以前大家都觉得车臣问题最棘手,毕竟两次车臣战争闹得那么激烈,死伤无数。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次闹出事的居然是鞑靼斯坦,这个地方平时挺低调,主要靠石油养活,怎么突然间就对莫斯科表达不满了呢?这事儿得从俄罗斯的整体局势说起。

俄罗斯联邦一共有85个联邦主体,其中有21个是民族共和国,这些区域都有自己的议会、宪法,甚至在语言和文化上都和俄罗斯族有所不同。鞑靼斯坦位于伏尔加河边,面积大概6.8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400万,鞑靼人占一半多一点,俄罗斯人占四成左右。这里的石油资源特别丰富,占到了整个俄罗斯的三分之一,首府喀山是个相当繁忙的大城市,工业、金融、文化都挺发达,被有人叫做“俄罗斯的第三首都”。而车臣则位于高加索山区,面积相对小一些,人口大概150万,主要是车臣人,信伊斯兰教,历史上和莫斯科的对抗也算较为激烈。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解体,俄罗斯成了大头,但其他一些共和国就开始闹腾。鞑靼斯坦早在1990年8月30日就通过了主权宣言,宣称自己是主权国家。1992年3月21日举行了全民公投,61.4%的民众支持独立成为国际法上的主体,莫斯科不答应,声称投票率不够达标。可鞑靼斯坦没就此罢休,11月6日还颁布了宪法,拒绝参加联邦的选举。再说车臣,情况更激烈,1991年11月1日就宣布了独立,杜达耶夫当了总统,还成立了伊奇克里亚共和国。俄罗斯随后出兵干预,第一次车臣战争从1994年12月11日打响,直到1996年8月31日才算结束。格罗兹尼被炸得满目疮痍,死伤无数,场面惨烈得很。

1999年8月7日,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俄罗斯军队到2000年2月6日攻占了格罗兹尼。普京趁机崛起,加强了对中央的控制。车臣领导人马斯哈多夫在2005年3月8日被击毙,小卡德罗夫在2004年5月9日被炸死,而他儿子拉姆赞则在2007年4月5日上台,靠着联邦援助一边重建,一边实行严格管控,外界都觉得他侵犯人权。鞑靼斯坦没打仗,靠谈判争取自主权,1994年2月15日与俄罗斯签了条约,享有较高的自治权,能搞对外经济,还自叫“总统”。这让它的经济腾飞,石油天然气卖得特别火,GDP在俄罗斯各共和国中算排得上前列。

不过,不好景气就来了,普京开始收紧权力。到2017年7月24日,那份协议到期,莫斯科决定不再续签了,鞑靼斯坦的特殊地位也就没了。到了2021年11月10日,联邦法律明确规定不得用“总统”这个称呼,鞑靼斯坦议会在2022年12月15日同意改叫“rais”,但还得等到2025年9月才能正式过渡。车臣曾经也改了名称,但卡德罗夫影响力那么大,没出啥乱子。鞑靼斯坦不干,因为它经济还不错,觉得中央一直在吸血。石油的主要收入都交给莫斯科,留给地方的钱少得可怜。就2024年的预算来看,亏了13.5亿卢布,还欠中央113亿。

俄乌冲突一爆发,这些矛盾就都被点燃了。2022年2月24日开战后,俄罗斯把资源都投到欧洲那边,东部和伏尔加地区反而被忽视。鞑靼斯坦的年轻人被征兵的多,反倒是莫斯科的人比较躲得快。到2023年,数据显示,鞑靼斯坦阵亡士兵占全国的3.5%,而那地方只占总人口的3%。2024年5月2日,乌克兰无人机搞炸喀山航空厂,不只伤了人,还把设备炸坏了,地方居民气得直跳脚,都说联邦保护不了他们。议会开会商量这事儿,结果中央反而要加征兵额。到2025年一月,燃料短缺,鞑靼斯坦的石油区还优先供给莫斯科,本地工厂都停工了。

车臣这边就不一样啦,卡德罗夫一直挺忠心的,到了2025年9月30日还帮忙推动杜马改名法,甚至还派兵上了前线。但内部对卡德罗夫家族的态度就不那么热情,他想让儿子亚当接班,可普京在2024年夏天婉言拒绝了,说要实现统一。车臣依赖补贴过日子,2025年的经济还能算稳定,但士兵的伤亡不少,私下里也有人发牢骚。鞑靼斯坦的反抗就更明显了,2025年8月17日,流亡政府站出来声明支持乌克兰,强调鞑靼人和乌克兰人不是敌人,要追究莫斯科的代理责任。到了10月15日,独立委员会搞活动,反对帝国主义,还提到了喀山汗国的历史,那可是13世纪蒙古人建立的王朝。

俄罗斯的问题挺深的,国土面积有1700万平方公里,可人口才1.4亿,80%的居民都集中在乌拉尔山以西。大城市都在欧洲部分,东部基本是荒原无人区。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话,俄罗斯在西边被堵得死死的,东部又空荡荡的,战略上来说可是吃亏不少。民族政策上也挺乱的,苏联时期按民族建立共和国,但经济水平悬殊太大,鞑靼斯坦经济很发达,远东那边却挺贫穷,俄罗斯族会陆续迁回莫斯科,东部的民族也喜欢抱团。一方面文化上,鞑靼人属于突厥族系,信伊斯兰教,语言跟俄语不太一样;俄罗斯族是斯拉夫人,信正教。车臣那边更极端点,有瓦哈比思想的影响在里面。

普京想掌控乌克兰,毕竟从叶卡捷琳娜时代起,俄乌的土地就是财富的关键所在。苏联1954年把克里米亚划给乌克兰,现如今又在努力收回来。欧盟可是不愿意看到俄国变得更强,更希望它裂开,分裂。车臣那边过去多次试图分裂,虽说用战争镇压住了,但裂痕始终存在。鞑靼斯坦地理位置被包围在俄罗斯中间,想独立谈何容易,经济又离不开俄罗斯的市场。战争一拖再拖,到了2025年6到8月期间,乌克兰击落了超过6000架无人机,俄罗斯压力山大,通胀率也涨到8%,而鞑靼斯坦甚至出现了150亿的财政赤字。

中央的应对策略是施压促谈,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统一法,限制各地方的权限,但会给鞑靼斯坦一些石油分成。领导人明尼哈诺夫在2025年9月继续任职,还去了土耳其拜访,希望合作,这表现出不完全依赖中央的态度。沙伊米耶夫退休后当上顾问,偶尔说点文化方面的事,没什么大动作。2025年5月,巴什科尔托斯坦爆发抗议,而达吉斯坦则出现零星动荡。俄罗斯总共有21个共和国,鞑靼人占全国人口的3.6%,车臣占1.29%,这两个区域的影响力合起来还是挺大的。

展望未来,战争如果持续拖延,地方上呼声会越来越高,普京也担心出现连锁反应。鞑靼斯坦想争取更多自主权,但莫斯科只愿意给一些“甜头”,核心利益还是牢牢掌控。至于车臣,保持稳定主要是靠卡德罗夫的宗教忠诚,算是个特殊情况。联邦制本来是多民族的体系,但要是真打起来,可能会放大各种不公平。苏联分崩离析,主要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现在普京走向集权,想撑得住长时间的持久战也挺难。鞑靼斯坦的例子告诉我们,要想稳定,靠的既是钱,也得靠公平,不光靠 guns。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