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岛金字塔,90后影响力比较大的网游有哪些
冒险岛金字塔,90后影响力比较大的网游有哪些?
作为89年的人,伴随着游戏渡过了整个青春的人,很有必要谈下这个话题。
我接触点的时间比较的迟。初次接触网游,也是我人生第一次接触电脑游戏就是高一初入网吧的时候,跟随同学一起玩红警有人会说这是单机游戏,也确实是单机的。但是一群同学联机一起KP,或者一起虐电脑变态模式的时候那种乐趣,早已超越单机的乐趣了。我喜欢这个开始,即使玩游戏也有同学朋友的陪伴。
从这个开始电脑游戏从我的生活便再也没有离开过。
《跑跑卡丁车》游戏刚出来不久我便开始接触了,也是班上最先玩的。等到同班同学开始玩的时候我就像是归隐的高手一样神秘,玩腻了这个游戏,但又禁不住他们的请教,每次带他们轻松得到第一名,那种成就感说不出来的爽快。
《征途》是我接触的第一个角色扮演游戏,那时候的史玉柱还没有成立巨人网络。也是我第一个开始通宵玩的网络游戏。建立属于自己的人物,收集材料打造适合自己的装备,照顾每一个家族的成员,跟着自己国家的国王征战别国,屠城,追杀仇人,只要上线决不会让仇人有半点喘息时间,年轻真是充满激情,连续几天夜里熬夜依然激情无限!
80 90还记得最早的射击类网游《特种部队》吗?别跟我说《穿越火线》!在我看来CF在F面前就是小儿科!腾讯就是万年的抄袭者,永远都在模仿!《特种部队》是我最爱玩的网游之一,如果不是外挂泛滥,我相信它一定会一直辉煌,而不会只是一些忠实的爱好者在8090游戏网上孤独的运行。
在当代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网络游戏也随之改变。记忆虽深刻却也挡不住时代的变迁。《魔兽世界》兄弟们一起战场的激情,开荒的新奇。《英雄联盟》网吧五连坐,开黑停电时的抓狂。以及现在《绝地求生》吃鸡游戏的盛行。游戏伴随着青春懵懂到成熟稳重,游戏的发展史与我的人生成长也从没有分开过!
贯穿整个从小到现在我玩过的游戏,有多少你们知道的玩过的一起讨论下吧😄CS 、热血传奇、天下、倩女幽魂、天龙八部、大话西游、问道、 ,qq华夏、三国,qq堂,手机最早的qq家园、精武堂、召唤之王、傲世西游,QQ空间、农场牧场、胡来三国。
你累积在游戏里面花了多少钱?
累积在游戏里面花了多少钱?后悔过吗?说到这个话题,相信不少网友都有自己的计较,在游戏里面是否充钱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在游戏过程中得到快乐。游戏是大量网友休闲娱乐方式之一,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而充值金钱则是为了在游戏中寻求快感,不少玩家往游戏世界里大量充钱,基本上都是为了砸装备,砸等级,或者买时装,皮肤等虚拟物品,用来在游戏世界中获得精神满足,也就是在网络世界中“炫富”,或者想得到他人的膜拜以及追捧。当然,也有玩家纯粹是想在游戏中寻求刺激快感,如达到游戏中的等级极限,装备极限,从而获取全服第一封号,受千万玩家顶礼膜拜,好不威风。
如上图中的“秦富”,其游戏号“风中追风”在天下3里充钱无数,称王称霸,登顶金字塔,受万人吹捧,这种游戏体验感就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到的!还有国民大富王校长,在此前的新游戏逆水寒网游中为了打造一件装备而砸钱数十万,引江湖轰动,妹子尽折腰,还影响了整个大区的金价物价,一人可搅尽天下风云,真是羡煞旁人!所以说,游戏充钱无数的玩家基本都是现实土豪,一般人是比不了的了,但大多数人也能同过氪肝来登顶武林,获取游戏中氪金大佬才有的游戏体验感,以及游戏刺激感。至于充钱多少,其实还得看个人量力而行,当然,像豹子头一类英雄玩家还是非常多的,这类玩家不充钱也能玩得很快乐,一点也不后悔,而个人充钱也是非常小的,游戏娱乐就好。
哪些游戏里细节曾经打动过你从而对其记忆深刻?
印象最深刻的一款ARPG游戏叫做“黑暗之刃”,是2000年左右由一家西班牙的游戏公司制作的。是一款单机游戏,玩的人不多。游戏中玩家可以选择4个各具特色的角色:偏攻击的野蛮人(双手剑),攻防兼备的骑士(单手剑+盾),血厚扛揍的矮人(单手锤/斧+盾),技艺超群的亚马逊女战士(长柄武器、矛、弓箭)。游戏兼具解密及动作冒险元素,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动作按键,以及每种武器自带的招式按键,依次按出可以发挥更大威力,某些特定武器(火焰剑、寒冰剑等)还具有特殊效果。最后可以拿到终极武器“黑暗之刃”,然后传送到之前不同的地点进行符文激活来解锁该武器的终极能量,最终决战终极BOSS。
游戏的制作在今天看来虽然算是五毛特效,但是在当年绝对是精品,操作流畅,战斗系统十分过瘾。
只可惜该公司只有这一部作品,并没有续作,实在可惜!
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去搞一个玩玩看。
你玩过最好玩的网络游戏是什么?
现在的游戏很多,想评一个最好玩的网络游戏其实也不容易,下面分享几个供大家参考,如果有看上的可以去网上找找试试。
1、独特玩法的slg策略手游《鼎足争霸》之所以说这款游戏是独特的,是因为有一些玩法在大众slg策略手游中出现的不多。首先作为一款三国游戏,我们习惯了武将战死后就出现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但是这款三国游戏则不同,每个小兵都是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攻防设定,不会因为所属主将的阵亡而散去,会继续坚持战斗到底,有时候一场战斗是士兵坚持下来的。
鼎足争霸是一个偏休闲的策略游戏,玩家的君主等级经验主要来源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挂机,另一个是国家任务。策划也是想办法让有时间的和时间少的都可以玩,才有了这个挂机玩法,离线也可以升级。现在slg游戏里面涉及挂机的着实不多。
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是,在这款三国游戏中玩家可以去建设地图上的系统城池,从而提高城池的资源产量和防御能力。在很多游戏中城池都是固定的,玩家是不可以动的。
鼎足争霸的战斗是比较精彩的,每个士兵都会自己去寻找敌军战斗,整个战斗都是即时性的,再加上每个武将的技能,还有控制整体的军师技能,是整个战斗都绚丽多彩。
2、《志霸三国》这是一款养成玩法的游戏,内容很多,包罗万象,既是卡牌养成游戏,又有slg沙盘策略玩法,还有动作战斗场面。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的战斗玩法,作为一款卡牌类游戏,却有着角色扮演式的战斗画面。在战场中我们是完全自由的,就像武侠手游那样,有几种战斗模式,战斗打怪时可以全手控操作,体验一把技术活儿。进攻、打断、躲闪、放绝技全部支持手动操作。
武将的技能效果是瞬间释放的,没有技能的释放动画,完全可以媲美当今很多仙侠魔幻类手游的技能效果
3、原画级,超省钱的卡牌养成手游《骁将三国》看标题就知道这款游戏的特点是画面非常好,原画级别的。
另一个特点就是比较省钱,几乎所有武将道具都可以实现养成白嫖获取。作为一款养成类的手游,这个是一款非常不错的选择
4、Q萌版“率土”沙盘策略《萌军天下》率土很多三国迷是玩过的,这里分享一款Q版的不知玩过没有?也可以称为是简化版的,武将两个固定技能,一个拆解技能,相对来说在搭配组合队伍时就简单了一些。
世界版图依旧是按照汉末十三州的模式来的,分为资源州和普通州。出征不需要铺路,只要能看到的地方就可以飞地,为什么说能看到的地方呢?因为有迷雾体统来保护前期的平衡。
有谁了解网游这个行业吗?
我在NBEGAME当时原创的东西:看了大家好多的游戏经历,现在分享下我与妈妈一起玩游戏赚钱的故事。从出生到毕业一直在家的城市,一个四线城市,大学毕业后去了北京几个月,觉得天天早上挤公交车受不了,就回来了。2006年到了我现在的企业工作,那年工资600一个月,房价600元每平,我工作的内容是负责企业所有电脑和打印机的维护。

我,生于80年,没享过福,没遭过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下班时间玩的游戏是大话西游,已经玩了好几年。每个月有400-500块的收入,当时自己的电脑有点慢,也没有钱换。我妈告诉我慢点就慢点用吧,她对快和慢的理解到现在跟我都不一样。
介绍下我妈妈:
今年64岁,不爱好广场舞,不会打牌打麻将,偶尔看看电视剧。和我爸做了一辈子工人,和我爸一起提醒我要好好做工作,争取做到退休,听他们的,我一直没换过工作。06年爸妈还没退休,但基本已下岗多年。爸在外干点零活,妈在家做饭收拾屋,那年爸妈拿出积蓄给我结婚,本来钱也不大够,恰爸单位买断的钱给了,婚就结了。
妈身体不好,气管炎,东北的冬天很冷,妈冬天出屋就犯病,所以整个冬天几乎都在家里。印象中从小开始,妈就一直这样。妈原来的爱好就是织毛衣,给这个织完给那个织,整个冬天或者没事的时候都在织,那是我知道她的最大爱好,各种针法。后来物资丰富了,大家也很少穿手工的毛衣了。
大话西游做任务会给很多物品,然后摆摊卖,卖出去几个需要补货。我就教我妈如何补货,她把所有物品的价格用本记下来了,然后她夜里上厕所的时候也会看一眼电脑,把缺的格补上货。我想教她打无名,她不会。
是的,我妈就是时间战士,稍有技术含量的都不会,但她不怕费时间的东西。我告诉我妈大话币与人民币的比例,她记好每个月卖多少钱。
电脑真的很慢,现在想来,如果那时电脑很快,多开会赚到钱,那年玩游戏的多,靠游戏赚钱的还是少数。
2011年,工资3500元每月,房价3500元每平。在单位的工作是人事负责人。
那年玩《倩女幽魂》,我妈家在二楼,我家在七楼。各一台电脑,拼了命的升级,结果发现自己的号不如藏宝阁卖的号合理,然后800多买一甲士,600多买一幸运异人,其它200或300的买了几个攻击异人和法师什么的职业组成一个队,天天刷活力。那年觉得倩女很赚钱,得一个鬼装直接可以卖到100多块,其它逆天或什么装备等等卖了也不错的价格。连续两三个月,每天都有100多的收入。妈拿钱让我给她又买了一台电脑。
我妈不会刷副本。但她能采药和抓鱼。所有的号采药和抓鱼的生活技能都升到很高,然后我负责刷怪刷活力,因为作药和烹饪都需要活力值。我妈是时间战士,每天五点多就去采,晚上也能采到很晚,每个号都放了很多原料,有活力值就做,然后摆摊。
然后我妈时常就会跟我讲她在游戏里的故事,说有一个玩家跟她聊天,问她怎么天天在采啊,我妈就说这是我儿子的号,我就会采。然后那个玩家和她常常能碰到,后来,偶尔碰到那玩家就说,阿姨你采吧,我去做别的了。然后我妈再遇到他也时常会让他去采,而自己去做别的。有时妈也会跟我讲,哪个哪个开红名杀她了,哪次哪次宝宝自己还击把玩家打死了什么的……然后类似这些事她还会很热烈的跟串门的老太太讲,把那些老太太讲的一脸蒙,还说她们都不懂……
倩女幽魂大约维持了近一年的高收入,但2012年就不太好了,也不太值钱了。但每天仍能有20或30的收入,玩游戏从来没充过钱,也没想过去充钱的事。
2012年,我调到企业外地新建机构工作,工资4000每月,房价4000元每平,在单位负责行政后勤管理。
倩女幽魂每天二三十元左右的收入就不太看重了,自己在寝室买了两台台式机,一台玩游戏,一台看YY,每天被妈电话催着打活力,上去1小时刷遍一条龙,布袋和尚,就下线了。有次游戏有活动,妈得个东西查不到有人卖,就问我多钱卖,当时忙,懒的听,告诉她随便卖。然后几千万就卖出去了,晚上有时间时我上网一查,那个东西很稀少,每个服务器大约一个两个左右,人民币一千到三千,这个事一直挺后悔,现在想起来也是。
2012年,突然一天,所有的号都上不去了:非法牟利。
非法牟利这个词在此之前我根本没听过,去百度一查,原来很久前就有这个词,加了几个维权群,有讨论法律处理的,有讨论去广州砸网易的。自己姨夫是律师,探讨了一下,藏宝阁买号,藏宝阁交易,都是官方平台,怎么就牟利了呢,要么你别提供平台啊,姨夫觉得尽管网易条款上有非法牟利的说明,但如果我们起诉说我们卖钱是为了继续在藏宝阁买号而产生的行为,还是可以继续探讨一下的。我就跟妈说我要起诉,妈不同意,给我一顿说。然后跟我很遗憾的说她每个号为了在商店的排名靠前,里面的钱加起来卖应该有一千多,不留那么多好了。后来的一段日子,想起来就会提。
接下来几个月,妈在家无聊,没事就会问问我有没有新的游戏。然后网易非法牟利群里有个朋友说他在玩御龙在天。然后我进YY跟他学了一下。
这个朋友很不错,然后有个理论也很好,他说咱们这种属于三分玩七分赚或者叫五分玩五分赚的人,然后告诉我游戏的升级,玩点,和出金点。并且告诉我,腾迅游戏没有非法牟利,只要不用外挂就行了。然后我开始升级多练号,练了三组号,每组五个。出金点主要是偷经书什么的,后来我发现打石头还是赚钱的,然后每天几个整点守着城外的怪打石头。然后教我妈让她摆摊上架和整理金币。每个月大约有一千到两千的收入。
御龙在天,一直也没充过钱。玩了不到一年,然后,竟然封号了,打电话问客服,一听解释,意思也跟非法牟利差不多,我就不停的问,为什么我没用外挂要封我号呢,然后客服很客气的说,游戏是用来玩的,用来赚钱就不允许了。
号封的零零散散,剩下的号虽然能够上一组,但觉得升级弄装备的动力也都没有了,然后基本就放弃了。
2015年,工资5000元,房价4750元。在单位负责行政部和市场部管理。
终于工资超过了房价,然后以4750元每平在万达按揭了一套110平的房子,每月还款2500。我们领导说你们四线城市的万达真便宜,这价在沈阳都不敢想。
这一年,玩的游戏是网易的镇魔曲。当时刚玩时叫藏地传奇。游戏有点暗黑的效果,刷副本觉得也不错。出金点就是副本刷完点箱子。这次有经验了,得充钱了,5个号,每个号都充到VIP2。 然后每个月能有一千多的收入。妈就是每天不停的抓宝宝卖,尽管不是很值钱,但架不住她抓的多。游戏到最后也没封号,但忽然感觉大家都是卖500万20块钱的时候,几乎供大于求的太明显了,而且网易那个值是上限,500万你想卖10还卖不了,就造成了大家都堆在那,谁也卖不出去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不赚钱就不玩了。
2017年,工资6000,房价5000多。调到集团投资营建中心负责基建与选址。
16年《补天志》玩了几天感觉不错,然后UU898花了500左右每个买了5个号,刚开始一两个月还不错,每个月有2000左右收入,再过两个月就1千多,再然后,怎么这游戏不更新维护了呢? 没有新的副本了呢?妈每天就是采石头,采各种石头,后来石头也卖不动了,游戏我感觉要黄,一共好像也没有半年呢?
2017年3月,因为经常出差,买了个游戏本拯救者720(I5,16G,128+1T,1050ti),妈给了6700块的买本钱,(世个只有妈妈好)。花750买了个冒险岛的号,以为钓鱼能赚钱,让妈手动钓了三天,我妈判断卖鱼的钱还没有鱼饵值钱。然后500多块把号卖掉。
曾经很多年前,不停花钱玩游戏的同事现在都经常问我现在玩什么游戏赚钱,然后我拉他们玩过剑灵,天刀等等,但没赚到钱,他们都说我就是个坑。如今,大家也都承认玩游戏赚钱越来越难了。或许我和我妈重来都算不上游戏工作室,只是小散人罢了。但自己经常上NBEGAME和17173去看下最新游戏消息,关注一些新游动向。
曾经有过冲动想辞职了专作游戏,但走到今天觉得,如果是06年之前,还是有希望,而如今,越发的难了。在NBEGAME这里看到了好多故事,今天就第一次分享我和我妈与游戏的故事给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