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神枪手,为何DNF经久不衰?
cs神枪手,为何DNF经久不衰?
转眼间,DNF已经在国服有了近9年历史,期间经历无数个版本,职业等级上限不断升级,更新内容不断。虽说国内网络游戏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可是DNF却还是挺过了这么多年,并且依旧火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款游戏火了这么久呢?
作为80、90后的玩家,在成长道路上自然少不了街机的陪伴;在街机时代风靡的“拳皇”、“街霸”等等,永远都还停留在玩家的脑海中;而诸如《魂斗罗》、《合金弹头》等等,让玩家到现在都还为之着迷,而这无疑为DNF国服的火爆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记得2008年国服DNF公测时,是什么吸引你进入游戏的吗?无疑是横版畅快的打斗和熟悉的游戏模式。早期DNF成功将街机和网游结合起来,集爽快和挑战一体,又不失传统网游的角色养成乐趣,成为了当年的爆款游戏。
DNF成功将街机游戏的核心吸引点——爽快的战斗、技巧性竞技——引入到网游中。作为横版格斗游戏的核心所在,DNF在战斗设定方面无疑非常出色,DNF的连招自由度超高,其主创人员其实只给连招系统打下了基础,制定了规则,而后各职业的玩法完全是玩家群体智慧的结晶。DNF正是在发展中遇到了一群出众的玩家,使DNF变成一款越来越好玩的游戏。很多新的打法不断涌现,并由DNF开发者不断去修改、平衡。除了戏里的打击感和自由度很高的技能组合外,DNF在战斗设定上还有个非常出色的设定,那就是游戏内独特的竞技场天平系统,可以让玩家在竞技时,自动平衡装备等级差距,给玩家更大程度上的公平。
其次让人称赞至今的是DNF的职业设定和剧情设定,25种职业共300种PK组合,再加预留50%的加点空间,每种职业至少可以搭配出2-5种加点,这自由度可想而知。在游戏剧情方面DNF也下足了功夫,DNF拥有当时韩国网游里少见的庞大的剧情,丰富的BGM等等这些在当时韩国其他网游厂商眼中看起来,一文不值的东西。DNF的所有地图都是有着一条严格的主线来进行的,这在当时的韩国网游里真的太少见了,碍于2D横版街机对于剧情上表达的欠缺,DNF在官方资料上进行了大量的文字补充,这些文字补充甚至已经超过了游戏内本身的剧情文字含量了,这说明了当时的DNF设计者的用心程度。
而且DNF给予免费玩家的生存空间很大,只要玩家愿意花时间花精力,一样可以搞出一套自己满意的套装,可以说是最强的玩家就是坚持最久的玩家。以上就是我眼中的DNF不同之处,愿DNF在九周年之际越办越好~
倘若你手握步枪对决一千米狙击手?
如果你手握一把步枪,但远在千米之外却潜伏着一名狙击手,那只能选择战斗,毕竟在一对一的情况下,你根本就跑不掉。首先跟不同士兵不同,狙击手的身体素质非常的强,所以想把狙击手耗到没耐心离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可要是自己忍不住想要逃跑的话,一旦被狙击手抓住机会一声枪响可谓是血溅当场,所以面对狙击手扭头就跑可不是一个好主意。
但在这种被动的状态下也并不是全无生还的可能,首先你需要冷静,其次就是要考虑尽可能的与狙击手拉近距离。毕竟你和狙击手又不是在沙漠里相隔一千米,所处的地形要么是城市要么是丛林,所以生还几率还是蛮大的。
首先你要扰乱狙击手的思维,故意在许多未知制造出混乱,让狙击手不知道应该盯着那里,毕竟狙击镜的视野有限,无法大面积的监控战场,而且由于距离过远,狙击手也没办法听到远处的声响。
当绕到狙击手背后且足够近的时候,千万不要犹豫有机会就给它一梭子子弹,因为除了狙击步枪之外,狙击手普遍还会装备一把自卫武器,一旦让狙击手感觉到你绕到了它的背后,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反击,所以一旦抓住机会千万别犹豫。
你玩哪款游戏超过5年还没卸载的?
我的DNF回忆录
《地下城与勇士》是一款韩国网络游戏公司NEOPLE开发的免费角色扮演2D游戏,由三星电子发行,并于2005年8月在韩国正式发布。中国则由腾讯游戏代理发行。
这款游戏来到中国已经十年了,从公测至今仍然是玩家数量最多的网络游戏之一,姐作为一个从内测晚期入坑的玩家,很早就有把自己当初的游戏经历拿来分享一下的想法,幸亏B站有专栏,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回忆了~
声明:因为种种原因一些版本时期鄙人处于弃坑时期所以不在记录之内~
2008年的某一天,那时候很多人都喜欢玩FLASH游戏消磨时间,姐也是其中之一,无意中发现一个叫做《阿拉德与勇士》的小游戏,可以使用三个角色鬼剑士、格斗家、神枪手于是就试着玩了一下,感觉很像当初玩的街机,而且BGM很好听,那个游戏当时的版本最终BOSS是牛头怪,姐用的是格斗家~小怪都是哥布林和猫妖~当时觉得这个小游戏做的太好了~
因为这个游戏里用的都是日文,一开始还以为是日本的游戏,压根不知道这个网游的存在~更不知道这个游戏叫《地下城与勇士》时间久了就忘记了。
后来某一天姐去跟损友钓鱼,他提到了这个游戏问我有木有兴趣玩玩,我回家试着找了找,一看恍然大悟,原来我以前玩的那个小游戏是这个啊,那时才得知这是腾讯代理的网络游戏,对于传统网游的认识当时还停留在《传奇》、《奇迹》这种类型的玩意,根本没想到网游也可以像当年的街机那样玩,于是下载了游戏....
当时的登陆界面是这样的~
因为当时处于内测时期,所以姐废了好大的劲才进入游戏(那时候内测资格不像现在这么系统很容易申请到资格)因为当初小游戏的原因所以我进入游戏创建的第一个角色就是格斗家~
图中的格斗家穿着比较暴露,然而进入游戏却被和谐了~格斗家穿上了上衣~
游戏当时除了鬼剑士、格斗家、神枪手之外还有圣职者大叔和魔法师**~当时的选人界面是这样的~
最初进入新手村“艾尔文防线”是这样~
那时候的赛丽亚旅馆是这样的~
通过当年的一些图片我们还可以看到赛丽亚最初的样子~
“我叫赛丽亚。” “你好啊。” “你来啦!” “需要帮忙吗?” “再见了。” “一定要记得我!”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
最初玩这个游戏,根本不懂什么叫加点、转职、装备~
我玩的是格斗家18级转职街霸,根本不懂加点都是胡乱加的,基本都是错误的~装备也是一塌糊涂,什么轻甲、重甲、板甲都穿过,作为用爪的格斗家姐当时一直用肩铠之类的~其实当时真正玩明白的也没几个,一打本就看出来了,加点都是胡乱弄的~
那时候副本的难度极高,四个人打“格拉卡”都死成狗,后面的“烈焰格拉卡”更是当时的噩梦~更别说“暗黑雷鸣废墟”了,那时候很多30级左右的号都在“格兰之森”门口站着喊“带僵尸”小号想要在那升级都困难~
费尽周折终于,终于到了“天空之城”以当时的装备和对游戏的了解根本打不动,四个人刷都不敢刷勇士级以上的,是在打不了了干脆回去虐僵尸~
这是当时“天空之城”的几个副本,一个比一个难度大,其中悬空城还需要完成某些任务才能出现,木有大号带根本就没法玩,多数人都是站在副本门口望天兴叹~不过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许多,混到了30级~到了天帷巨兽.....
最初还没有“天帷禁地”这个副本,当时唯一的追求就是到33级去看看万年雪山~
在这期间游戏发生了变故,不知什么原因腾讯官方下架了所有的史诗、传承和神器级别的武器装备,所有的罐子甭管是金、木、水、火、土都消失了~以至于当时的紫色装备甚至蓝装价格飙升,而且爆率极地,打玩所有疲劳可能都不会出一件紫色装备,除了强化等级不一样之外,几乎所有同职业的角色用的武器都是一样,而且武器类最高等级上限是50级,衣服和首饰都是45级和50级混搭~以至于很多人想要弄个自己玩的职业的武器需要去5173购买~
33级来到了万年雪山,雪山的BGM极为好听,是那种交响弦乐~
需要什么就跟大婶说,我会便宜点卖给你的。
欢迎来到班图族的村庄,我的名字叫敏太,咦?我的帽子怎么样,可爱嘛!
逮比诺,不许上山,听到了吗~
那边那位,快去帮忙挖那些冰冻的泥土~
你没发现魔法师都很可爱嘛~
姐当时还找了个师父,师父人很好是个觉醒的弹药,带我刷当时最省疲劳的副本“冰心少年”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觉醒号的威利,那时候雪山只有两个副本一个冰心少年一个山脊~
到现在依然记得,后来出斯卡萨之后完成主线任务,奥尔卡送给我们手镯的那些话:
拿着它吧,只有班图族的朋友才会拥有它,看你的样子将来一定还会经历更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请记住,无论你走到哪里,班图族都是你强大的后盾~
当时好感动,后来大转移之后再想起这些话真是无比的怀念......还好现在他们又回来了....
在这个过程中姐升到40级,还改了加点,当时要改加点需要购买“遗忘之河之水”36块钱一个,不像现在可以根据不同的副本随意更改加点~
40级就可以打“暗黑城”了~但是没人去,因为最早的“暗黑城”只有一个副本“王的遗迹”。
直到后来版本更新加入了“浅析之地”、“蜘蛛巢穴”和熔岩洞穴....
因为副本的房间比较多,难度又大,所以当时很少有人来,一般都是找人带着过去....
暗黑城和雪山每天刷终于到了46级~可以去刷诺斯玛尔了....
加点也对了,装备也好了,还买了喜欢的时装,简直美滋滋·~
可是等我们到了那里才知道有多难打~那时候的诺斯玛尔只有两个地图,一个“堕落的盗贼”一个“迷乱之村哈穆林”两个副本都有着独特的中东地区风情的音乐,怪是一个比一个难产,很多50级以上的觉醒玩家到里面都死成狗,但是除了这就木有再高等级升级的地方了~
这个期间“天帷巨兽”加入了新副本“天帷禁地”还加入了56级副本“悲鸣洞穴”姐的等级也到了48级可以觉醒了~
这里说一哈啊
当时能够觉醒的职业只有神枪手和格斗家,最初的红狗是木有开双刀的技能的,后来才加进去的,一开始红狗都没人组,直到开了暴走之后才成为刷图机器的~
那时候觉醒是最坑的~需要的材料有~
需要200点决斗胜点交给阿尔伯特~
通关暗黑城王的遗迹5次(每次需要10个灵魂晶石)
通关洛兰的比尔马克帝国试验场5次(灵魂晶石10+黑色小晶块10个)
10个有色大晶体(不同职业需要颜色不同)
10个无色大晶体
100个特级硬化剂
100个钢铁片
而且要接“比尔马克帝国试验场”的任务必须开出“土罐人偶”这东西看脸~一次33万金币~
在金钱和水友的帮助下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做好了觉醒之前的准备,最坑的就是决斗胜点,还好有人跟我互相刷算是凑齐了...
最初王的遗迹简直就是噩梦级别~尤其是第二图的“守护”~红色反击物理攻击,蓝色反击魔法攻击,很多人都折在这了~相反BOSS波罗丁倒是很好对付~
然后是“比尔马克帝国试验场”尤其是第二图的疯狂的伊凡成群的自爆是当时很多人的噩梦~炸一下基本上就离死不远了,而且数量极多,还有后来的血牛那回血速度简直惊人~
终于在师父的带领下算是觉醒了,从街霸变成了毒王~那时候毒王的挑衅+被动觉醒“猛毒之血”在比武场几乎就是BUG一般的存在,所以那个时候打“王的遗迹”最轻松的职业就是毒王...
带人刷一次10W金币~
最初的“死亡毒雾”技能是需要有火属性攻击的情况下才能引爆的,但是威利绝对比现在这个大的多~
觉醒之后开始像50级进发~直到年底我的等级才达到56级~
在这期间深渊模式出现,不过没几个人能打过去~
这个时候暗黑城加入了几个新副本~最著名的就是“暗黑城入口”无头骑士~
2009年一月加入“死亡之塔”之后4月新版本“雪山迷踪”这次剑魂觉醒了~成了“剑圣”....
6月阿修罗觉醒,附魔系统上线~
8月魔道学者出现,鬼泣觉醒,新副本“斯卡萨之巢”上线~终于知道“巴尔雷娜”所说的“斯卡萨”是什么样了~
这个时候姐已经在游友的帮助下到了60级,当时还是神器级别的装备还在下架中~每天虽然也玩不过已经没啥干的了....久而久之一起玩的小伙伴都走了,姐也暂时告别了DNF~
我再次回到这个游戏那是2012年冬天的故事了~
总结一下60版本~
最初这个游戏下载下来只要不到300M~安装完只有886.45M....
最开始时候游戏中木有任何安全防范措施,辛苦弄来的钱和装备说被盗就被盗,而且角色删除之后是无法找回的~删了就没了,很多人辛苦练出来的号又买时装之类的结果被杀千刀的盗号贼洗劫一空之后删除角色,没办法只好弃坑了.....后来游戏中加入了角色恢复系统和密保卡才有所好转。
本人被盗过两次,第一次号里没啥值钱玩意,也没当回事儿,第二次被盗损失了很多东西,不过在小伙伴的帮助下很快就恢复了,那时候的网游认识一个见不到的朋友是真诚的,很多人现在还在联系成为了现实中的朋友。
60版本的副本难度是照搬韩服旧版本的,难度非常大而且还木有韩服那么好的装备,团灭是常有的事儿。
那时候普遍的网络都不好,很多都是2M的宽带拨号上网的,所以网络不稳定出现一个人卡所有人都玩不了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互相刷喇嘛对骂也成了游戏一景。
那时候掉线是常有的事儿,玩着玩着糊里糊涂的就掉线了.....“掉线城与虚弱勇士”实至名归(现在也没好到哪去)~
那时候木有现在这种装备的需求,因为除了50级紫色装备之外木有别的玩意了,剩下的就是跟凯丽分解机正面刚了~所以刷完疲劳就都喜欢去“月光酒馆”呆着~
那时候武器强化系统最坑也木有现在的保护券和强化券,经常看见有人武器碎了在那骂凯丽,于是兴起了一种生意“卖垫手”用便宜的粗布腰带强化到一定等级作为牺牲品强化武器~
当时各种骗术层出不穷,开挂的屡见不鲜,在比武场经常可以看见神仙~而且职业之间的平衡性也是差很多,网络的各种差异也大,为这个撕逼的不在少数。
因为鬼剑士职业比较容易上手,尤其是剑魂和狂战士这两个职业刷图比较容易,所以很多小学生都喜欢用,因为玩的不好加上素质差导致这两个职业成为了领其他玩家讨厌的职业,因此得名“红狗”、“白狗”~有的人喊话组队事先声明不要这两个职业的玩家....
尤其是红狗,在比武场高喊不用无色之类的话之后自己立马开暴走,别人用无色技能他们就开骂导致声名狼藉~
比如这位,他的母亲不知健在否?这个职业并不令人讨厌,我的很多玩友也都是这个职业,然而因为一些差劲的玩家导致他成了人们眼中的祸害~小学生还是作业少.....
2012年,姐又回到了这个游戏,那时候已经有了暗夜使者和女枪手,游戏等级上限也达到了70级,天界地图开放,但是玩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又玩不进去了,我这个人玩网游对装备之类的木有什么追求,比一般的烂大街好一些足矣~所以满级了之后就没啥干的了~所以又一次弃坑了~
然后是女鬼剑时代回来过一次~同样是满级了就再没碰过,那年腾讯代理的《剑灵》上限,姐还抢到了内测激活码,入坑《剑灵》之后因为版本更新太慢小伙伴都走了,姐一个人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去了《剑灵》体验服......
虽然没投入进去玩,但是隔三差五还会上来看看,比如大转移之后的剧情任务之类的~
直到去年,我弄到体验服的账号之后有回来玩了,赶上的女圣职者版本~一直到现在,虽然没去打团本和爆肝,但是每次游戏有更新我都会去看看,转一圈之后就下线等下一次更新.....
因为登陆游戏太麻烦这里就用我之前动态的图应付一哈了~
断断续续玩了10年了,把自己经历过的东西写出来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这个游戏我还会玩下去,还是过去的佛系玩法,只要它还在无论换多少台电脑,姐的硬盘里永远有它的一席之地,这是个好游戏,也是我见过腾讯代理之后弄的最用心的游戏(君不见《疾风之刃》虽生犹死)事实证明腾讯也是可以弄好一个游戏的。
对于这个游戏的回忆还有很多,今天我只想到了这些,以后在我慢慢的回忆中可能还会想起从前的趣事儿,到时再讲给童鞋们....
怀念赫顿玛尔街头的音乐和天空之城偶尔听见的海鸥叫,怀念当年的那些npc和他们熟悉的声音...
“用耳去听用心去斩”、“风,会指引你前进的方向”、“阿拉德大陆的早晨真凉爽啊”、“瞧一瞧看一看了”、“我的东西是最好的”、“勇士,你要去哪?”、“来来来,以钱赚钱了”......这些熟悉的声音今天已经听不见了,再看见他们就像认识多年的街坊朋友一样....
怀念那个跟着我后面走的小毛驴~
怀念月光酒馆的靡靡之音~
怀念无事可做时候在街上跟小伙伴聊天的岁月.....
希望这个游戏能一直在,因为那里有我们美好的回忆......
这次就到这~
对了ヾ(✿゚▽゚)ノ
你们知道最早的DNF什么样否?
就是这个样子,而且只有三个职业...
好了,这次真的结束了....
有哪些狙击题材的电影?
你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1.狙击手的战争。 一部俄罗斯纪录片,讲述一名狙击手在顿巴斯地区为亲俄叛军作战。
2.最后的莫西干人。1757年七年战争期间,英法两军在北美殖民地激战的故事。
3.敌人的荣誉。肯塔基莱福枪手在独立战争中创下最有名的狙杀成绩。
4.兵临城下。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瓦西里是一个威震部队的神枪手。他的好枪法百发百中,令敌人闻风丧胆,经典自不必说了。
5.狙击电话亭。小成本佳片。Colin Farrell的表现十分出彩。但我本人实在不喜欢片中宣扬的主题——凡人可以为绝对正义代表上帝处决有罪之人
6.全金属外壳。前半段非常赞,如机关枪般密集扫射的教官粗口不断,全片亮点;“傻瓜”比尔前后对比鲜明,表演可圈可点,库布里克本质上就是恐怖片狂热爱好者,厕所一段拍得惊心动魄;战争之于人性的麻木与泯灭,前半段刻画得更深入细致,前线战场反而流俗,时时想起《现代启示录》
7.快枪手。 故事讲述有“第一快枪手”之称的吉米·林戈,意图退隐,却总被一些初生牛犊骚扰,要求与他决斗,以求将他击败而一举成名
8.双狙人。以美国陆军狙击手特种部队为故事题材,聚焦资深狙击手和年轻情报员之间的身份与感情矛盾来制造戏剧张力,加视觉效果,营造了一部丛林动作大戏,总共有3部。
9.杀手悲歌。罗德里格兹“杀人”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他的长片处女作。罗德里格兹在他的家乡墨西哥花了七千美元拍摄本片,结果一鸣惊人。全片风格简单有力,虎虎有生气。制作上虽然比较粗糙,但却彰显了编导的想象力和运用电影技巧的独到之处,娱乐效果较高。
10.一号通缉令。《一号通缉犯》是与《生死狙击》不相上下的好莱坞狙击反恐题材力作,是不可多得的绝对动作大片,动作场面真实火爆,绝不是脱离地心引力那种让人没法相信的效果,很真实很可信,剧情紧张节奏紧凑,非常棒的片子。
11.最后的刺客。史哥早期作品,虽然故事很老套,但演员还是挺卖力的值得一看。
12.红海行动。林超贤导演2018年作品,国产军事动作片的里程碑。你不敢相信这是一部中国电影,有人说可以想象在一段时间内会出现各种撤侨行动的电影,这有什么不好呢!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遇到这样的场面.
13.生死狙击。影片的动作和剧情都非常吸引人,顺便黑一黑美帝政府,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同时褒奖爱国主义同时又彰显人性光辉。(这好像是美式英雄片标配)不过不管怎么样,看的很过瘾,狙击场景异常的燃。同名美剧,出了3季了。
14.刺杀肯尼迪。注意是1991版本的喔,刺杀肯尼迪行动居然是美国政府的一场政变!也许影片中的这个结论下得有些仓促,但影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凯文·科斯特纳最后在法庭上的那段陈词堪称经典中的经典,让每一个亲耳聆听的人都能得到最大的鞭策与力量
15.生死之墙。 故事围绕驻扎伊拉克的两名士兵展开,队友受伤,神秘狙击手的穷追不舍,矮墙铸成最后一道生命线。两人将何去何存?一场猫鼠游戏在所难免。结局比较令人绝望。
16.女狙击手。 苏联女学生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在一次射击游戏中无意间发现了自己的射击天赋,1941年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参军,感情戏有点多。
17.美国狙击手。本片改编自克里斯·凯尔的自传《美国狙击手》,全片看似平铺直叙却让人屏息凝气,库珀献上了他个人目前为止最好的表演,高潮的沙尘暴枪战扣人心弦,结尾字幕和录像素材让人热泪盈眶。
18.锅盖头。20岁的小伙子安东尼·斯沃福德经过无数残酷训练,他终于被派往海军陆战队第七陆战远征旅第二营,正式投身中东战场。安东尼踌躇满志,却发现战争的残酷远远出乎他的意料。
19.双子杀手。电影开场那一枪令人印象深刻。
20.最后一颗子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澳军在婆罗州受到日军疯狂自杀式袭击,环经过连番剧战,双方皆伤亡殆尽,只有一名年青的澳洲士兵史丹利和日军头号狙击手山川侥幸生存,但两人为著家仇国恨,旋即又再展开一场闹智闹力的困兽战。
21.狙击精英。这片子总共有4部,无聊打发时间的话可以随便看看。
为什么国内外会出现那么多狙击手题材的电影和剧集?
这个问题是在我将《幽灵射手》三部曲重刷一遍之后提出的。
小时候,读的小说看的电影大多是战争题材(也没有太多别的可看),然后就迷上枪械,想当英雄,这毛病一直延续到长大,看别的都提不起劲来。厕所里的读物除了《兵器知识》,就是像《豺狼的日子》这样的刺客小说。
后来看《拯救大兵瑞恩》,除了对杀戮战场的震撼之外,最感兴趣的就要数塔楼上那一把不断射杀德军突击步枪。当时的资料太少,辗转一年才闹明白,那是一支二战时美军装备的制式狙击步枪。
再后来,《双狙人》《兵临城下》《狙击手》三部曲《狙击精英》《生死之墙》《山》2《女狙击手》,这一路看下来,好像入了魔道,此后逢“狙”必看,看必热血,欲罢不能。有一些国产同类作品,虽然脱不了幼稚的模仿和牵强附会的拙劣,但爆头于千米之外的短暂镜头,依然令人产生快感。
我弄不清为什么会这样,也曾疑心这是人性黑暗的杀戮本能,然而,影视作品中有关战争的场景和人性杀戮的揭示多之又多,为什么狙击题材会从众多的类型电影中分离出来,成为电影票房和剧集收视的宠儿?
在悟空中提出这个问题已有3月之久,各路大神的解答给了笔者不少启发,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梳理一下:
上帝创造了人类,而柯尔特让他们平等。 ——M1911铭文
熟悉枪械的人,恐怕没有多少人不知道这句柯尔特M1911手枪上的铭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是羸弱不堪的妇孺老少,有了科尔特,也不会惧怕丛林强者的霸凌。
这句话还可以解释成另外一种意思,有了高精度的狙击步枪,即使像你我这样的普普通通的人,也可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成为常山赵云这样的绝世猛人。
我们知道,电影的妙处就在于观影者下意识的角色代入,然而,像漫威DC电影中的超级英雄,像竞技场中的拳王阿里,李小龙这样的半人半神的高手,虽然令人艳羡和崇拜,但都因为其惊世的绝技而很难带入。
而狙击手则完全不同,有一只巴雷特,再苦练一段时间,便可以潜伏、斩首、精准击杀,就像古代的刺客,往往能够起到战役决定性的作用,它的潜台词是,狙击手可以做到的,你也可以。这正是由古至今不变的大众审美口味;
现在战争的形态发生变化,反恐成为主流。以前狙击手的座右铭是,一粒子弹干掉一个敌人,现在的座右铭是,一粒子弹改变一个国际局势
你看《秘密行动组》《海豹突击队》,狙击手的存在已完全成为一种标配,每一次行动,每一个冒险,都离不开狙击手的精准射杀。
很显然,现代战争的形态已经因为911事件而完全改观。而狙击手这种兵种的重要性,也因为世界各国反恐行动的频繁 发生而得到加强。
你看《拯救大兵瑞恩》中的杰克森,虽然塔楼上的精准射击爽快无比,但那改变不了什么,即使是一场小小的战斗;再看《兵临城下》中的瓦西里,那只莫辛纳甘狙击步枪虽然神出鬼没,并且赋于了提升士气的战争重要性,但处在无比宏大的战争海洋里,那只不过是一朵浪花,一粒沙子。
而现代狙击手在战争中的作用,早已不是他们的前辈们可以比拟,不要说那些电影剧集中虚构的狙击英雄,如何扭转乾坤,便是在如今每日推送的新闻频道里,大把的狙击手和狙击枪,常常会成为新闻头条的主角。 你想,有这么多高效免费的题材推广,狙击手题材的电影剧集又怎能不躺着挣钱;
狙击手是一个先天神秘的角色,与之相伴的不仅有冷酷而血腥的生理快感,还常常伴随着科技进步和枪械文化带来的独特乐趣
狙击电影所涉及的故事多半是刺杀复仇和秘密任务。这类题材天生就带有神秘感,且冷酷而血腥,恐怖而刺激,因而大受娱乐市场的欢迎。试想一下在千米之外的黑暗的丛林中,将所有复杂的情感——人性的挣扎、隐忍的复仇和生理上的紧张,都聚焦在抠动扳机的那一个小小的动作,然后画面的另一端是子弹穿透肉体所形成的的画面和音效,以及完全改变了的人生结局。
不仅如此,优秀的狙击电影,在带给你精彩的剧情和人性的揭示的同时,还不忘为你普及不同时期,不同品牌狙击枪械的特性,以至于观影过后,还会细细搜寻那个枪人合一中的另一个冰冷的角色。
所以,看《狙击精英》的时候,才知道那把瓦尔特WA2000的射程和精度有多高;看《王牌狙击手》之后,才知道莫辛纳甘狙击步枪在俄罗斯早期系列枪械中是如何的出尽风头;后来又看布鲁斯威利斯的那部《狙击职业杀手》,终于明白那支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原来可以由车载自动发射。
战争片令人热血沸腾,而狙击电影从这个系列中分离出来,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但随着观众群体的迅速扩大和数以千万计的军粉加持,再加上IP电影的游戏改编,狙击电影的市场依然是光明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