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特种兵修改器,一个集团军里面有多少个少将

2023-12-07 05:00:07 41阅读

1937特种兵修改器,一个集团军里面有多少个少将?

一个集团军里边有多少个少将?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在解决此问题之前,需要明白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一、什么是集团军?

1937特种兵修改器,一个集团军里面有多少个少将

我军的集团军不同于二战时期的集团军,而是1985年百万大裁军的产物:以原有军为基础,编入其他兵种,整编而来的合成集团军。援引《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军为战术单位,是高级战术兵团。

图|原第38集团军副政委徐建勇

集团军虽与军一样为正军级单位,可前者为战役单位,是基本战役军团,并是一支汇聚了步兵、装甲兵、陆航兵、工兵、炮兵等多兵种合成部队,尤为重视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相比之下,军主要是由单一的步兵组成,其他兵种为辅助,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差。

二、少将授予标准是什么?

现行军衔体制以88式军衔为基础,不同于55式军衔。55式军衔中,少将的授予区间非常大,横跨副兵团级、准兵团级、正军级、副军级、准军级、正师级。

图|少将军衔肩章

1988年实行新的军衔制首次授衔,少将军衔跨度也非常大,可授予正大军区级、副大军区级、正军级、副军级、正师级。后经调整,少将军衔横跨幅度控制在副大军区级、正军级、副军级区间内。

言归正传,一个集团军建制有多少位少将?无论是大军区时代,还是战区时代,对副职的控制力度比较大:副军长(2名)、副政委(1名),此为副军级。

图|原第27集团军军长薛爱国

此外,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为副军级。如此一来,一个集团军的领导班子成员中,能够佩戴少将军衔的为5~7人,具体情况如下:

军长

政委

副军长×2

副政委

政治部主任

参谋长

按照常理来说,一个集团军领导班子,在不兼职的情况下,有7位少将(2位正军级+5位副军级)。但是,可能会出现种情况:

甲、副军长兼任参谋长;

乙、副政委兼任政治部主任;

丙、政治部主任为副军级大校;

丁、副政委为副军级大校;

戊、参谋长为副军级大校;

已、副军长为副军级大校;

集团军军政主官都是正军级少将,这一点无需置疑。那么,结合上述6种情况,就会有多个搭配方式,具体情况如下:

2位正军级少将+副军长+副军长兼任参谋长+副政委+政治部主任(5位);

2位正军级少将+2位副军长+参谋长+副政委兼任政治部主任(6位);

2位正军级少将+2位副军长+参谋长+副政委(6位,政治部主任为副军级大校情况下);

副政委、副军长、参谋长在副军级大校的情况下,同上;

行文至此,大家会发现这是一个概率问题。如果单纯从数学角度一一列出,结果可能会有更多。可是,一个集团军领导班子出现两位副军级大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纠结于数学问题意义不大。

图|副军级大校李泽华(已晋少将衔)

通过笔者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集团军领导班子的少将数量,在5~7位之间浮动。大家可能好奇,集团军下辖合成旅旅长会不会高配少将?答案是不会的。

原因为何?合成旅旅长是副师级,而副师级在“一职一衔”的情况下不会高配少将。同理,上述5种情况中的副军级大校出现的概率不大,遵循“一职一衔”的原则,只要担任了副军级职务就会晋升为少将。

图|赵京民

可能还会有人抬杠,副参谋长、副政治部主任为正师级,也存在高配少将的可能性。事实上,在野战军战斗序列中,正师级高配少将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我军自1988年实行新的军衔制后,确实是存在过正师级少将。譬如,中国首位联合国维和部队指挥官赵京民就是极为罕见的正师级少将,此为大军区时代的特殊个例。

步枪分哪些种类?

步枪分为以下种类:

1.步枪

步枪又分为以下三类,全威力手动步枪、自动(突击)步枪、半自动步枪。

全威力步枪主要是一,二战时期步兵对射的武器。话说当年无烟火药发明后,一水的11毫米以上口径黑火药步枪普遍成了8毫米以下的步枪,圆头弹也变成了尖头。代表性的有法鸡勒贝尔1888,德棍毛瑟系列,毛子莫辛-纳甘步枪,当然还有本子的村田,我兔的汉阳造(德国1888委员会步枪)等等。 这种步枪在二战后便被淘汰了。

半自动步枪,在二战中也和大栓们并肩作战过,战后也一并被淘汰了。代表性的有鹰酱M1加兰德,毛熊托卡列夫svt-40,德国货G43,坑爹的德棍G41(传说中比98k重的大栓...)等等等等……

下面是重头戏了:自动(突击)步枪。战后美帝认为自动步枪就应该是全威力,把M1卡宾的自动计划搞臭了,又带着北约小弟用了7.62*51,在越南被猴子的AK打出shi,才装备了M16。代表性的有G3,M14,FAL(和你们的吃鸡SLR有关系)等等。

突击步枪则起源于德棍STG-44,德棍凉凉之后,毛子用7.62*39(本来是卡宾弹)做了大名鼎鼎的AK-47/AKM,被大量国家仿制,咱们的56冲就是其中一种。后来,美国在越南被AK打出屎后,想到了AR-15。世界才认识到了小口径的好处,大家都开始用。小口径突击步枪代表性的有M16/4(其实AR包括HK416都是千篇一律,说多了没啥意思),AK-74/12,AUG,辣鸡L-85等等。

冲锋枪是打手枪弹的连发武器,多数是二战产物了,当时冲锋枪极其吃香,战后没落了。代表性的有ppsh-41,MP38/40,汤姆逊,黄油枪等。现代主要用于特种部队,如MP5,UMP-45/9,79冲等等。

还有很多,有空时会持续更新!

一个骑兵旅团有多少兵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 9978条回答。

一战中各国都曾经大量使用骑兵,但一战后就很少存在了。

以德军为例,虽然德国步兵师主要依靠马匹运输物资,甚至被戏称为德国马步师,但士兵是不需要骑马,也不会骑马的。

一战传统的骑兵大国中,英国和法国都已经基本放弃了骑兵部队,苏联二战曾经少量使用过骑兵部队,但也只是用于侦察、偷袭而已。

原因不复杂,在1917年的苏波战争中,波兰人以六个团1700多人的骑兵对战苏联著名将领谢苗·布琼尼率领的二十个团1.75万人的骑兵部队。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强悍的苏联骑兵部队被波兰人击溃,波兰以损失五百人的代价击杀了苏联骑兵部队四千人。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角就是此时受了重伤。

为什么会这样?在于波兰人装备了大量重机枪和榴弹炮。

在重机枪和榴弹炮面前,苏联骑兵一旦发起冲锋如同送死,损失惨重且没有战绩可言。

此战后,苏军开始大规模裁剪骑兵部队,名噪一时的苏联第一骑兵军在1923年被解散。直到二战开始之前,苏联的骑兵部队再一次被裁减,将原本的36个骑兵师整编为13个。

有意思的是,在同时代的中国战场,中国的骑兵师甚至骑兵军,日本的骑兵旅团反而大行其道。

在30年代的1935年,张学良的东北军编组了骑兵军。本来张学良是没有骑兵军这种作战单位的,只有几个骑兵旅,是调动到西北地区以后才编组的。

为什么这么编组?主要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地域辽阔,地形平坦,但有缺乏铁路和卡车,交通情况非常烂。

步兵在这里作战,如果依靠徒步行军就难以快速机动。

相反,骑兵部队的行军速度是步兵两倍甚至更多,比较适合快速机动作战。

当时西北的军阀,比如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新疆盛世才都大量编组骑兵部队。

而日军侵华作战时,也使用了骑兵旅团。

在1937年前,日军还保留骑兵第1、2、3、4旅团,原则上归属近卫师团、第一师团、第八师团、第三师团指挥。

但77卢沟桥事变以后,骑兵第一旅团和骑兵第四旅团都在1938年7月从关东军调入华北方面军,正式加入侵华战争。

以骑兵第四旅团为例,在第11军序列参加1939年4月随枣会战,在第1军序列参加1941年4月中条山会战,1942年12月转隶第12军,参加1944年3月豫中会战、1945年3月老河口战役。可见,该骑兵旅团参战还是很多的,参加的大战役就有四个。

不过,骑兵旅团的战斗力并不强。

侵华战争初期,日本步兵旅团有1万兵力,而骑兵旅团规模小得多。

骑兵旅团下辖2个骑兵联队,1个炮兵联队,1个装甲车队。编制虽不少,但士兵数量大大少于步兵,总兵力只有5600人,装备5600匹军马,3700支步枪、12挺重机枪、36门火炮。

骑兵旅团主要问题是基层部队火力薄弱,人员稀少。

一个步兵联队一般有3000多人,在日本骑兵联队仅有不到1400人,下辖4个骑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1个炮兵中队。

骑兵中队为100多人,机枪中队只有80人。骑兵中队一共只装备8挺轻机枪、8个掷弹筒。机枪中队则有4挺重机枪。

炮兵中队有100人规模,装备2门山炮和2门平射反坦克炮,一共4门。

另外还有不少后勤人员,因为马匹的养护很麻烦。

在侵华战争中,骑兵旅团的最大优势就是机动性。

在这几次战役中,骑兵旅团都被用来进行包抄和破袭作战。比如1939年随枣会战,骑兵第四旅团负责从侧面包抄,合围歼灭李宗仁第五战区的主力。

在中国恶劣的交通环境下,骑兵的机动性大大强于步兵。在这些作战地区,由于公路本来就差加上被国军破坏,不要说日军卡车,就连装甲车也寸步难行。

相比来说,日本骑兵旅团的机动性强得多,基本上步兵能够走的路,他们就能通过,而且速度更快。

但是,时代不同了,骑兵旅团的作战能力很差。

此时日军已经改变了战术,不再使用骑兵挥马刀冲锋的战术。马匹更多的是机动运输工具,骑兵骑马快速行军,进入交火区之前下马,转而普通步兵作战进行攻击。

战斗结束后,步兵再骑马进行下一阶段机动作战。

就骑兵旅团的具体战斗来说,同步兵旅团已经区别不大。骑兵也是在机枪和火炮的掩护下,用传统步兵战术作战。

但是,骑兵旅团的马匹需要精心的照顾,需要大量后勤人员,这导致骑兵旅团和骑兵联队的作战兵力不足。

骑兵联队才1000多人,等于步兵一个大队的兵力。骑兵联队可以看做稍微强化的步兵大队!

同时,日本骑兵训练中有大量骑马内容,导致步兵方面能力训练不足(一般上午步兵训练,下午骑马训练)。日本骑兵不太擅长传统的步兵作战,作战经验也很少,战斗力大大不如步兵。

随枣会战中,国军防御部队并不畏惧日本骑兵旅团,反而认为他们战斗力不高,士气也低落。

有人问,为什么不给骑兵旅团增兵?因为后勤上办不到。

骑兵旅团已经有5000多匹马,就需要大量的后勤人员和后勤资源进行维护保障。

军马其实是很娇气的动物,如果保护不善,哪怕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就会腹泻致死。

随着侵华战争的继续,骑兵旅团也越来越弱化。

后期骑兵旅团参战,主要是攻击国军防御薄弱的阵地,甚至进行破袭(炸毁国军重要设备和铁路),骚扰,追击撤退部队和非作战部队等等。

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时,骑兵第四旅团已经缩编到区区1600人,装备12挺重机枪、12门火炮,无足轻重了。

暗刃觉醒女警官是谁演的?

女警官扮演者是郭彤彤。

讲述了特种兵朱小强有着过硬的军事技能,惊人的记忆力,但是在任务中受伤,再次醒来的他,只能拼凑记忆,找回当初的自己,然而在正邪两股势力的暗潮之下,朱小强举步维艰,大家都对朱小强身上的财富感兴趣,重压之下,朱小强克服身边的困难,与大家合作,终于把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指挥官手里的手枪有什么用?

官兵官兵,官和兵是不一样的,军队里带官字的,一般指军官和士官一般作战的时候军官和士官配手枪。

军官在部队中担负领导和管理的责任,负责战略计划制定与决策,命令的传达。

而士官就是老兵,负责带兵,管理基层连队,具体任务的落实。

军衔越高,配枪越小,这个仿佛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以二战为例。

德军列兵配枪——

98K

长,大,重,射速慢,射程远,威力大。

突击队、伞兵、掷弹兵配枪——

PM40

更轻,更小,射速更快,射程更近,威力更小。

如果军官上阵冲锋,也是抱着MP40, 而不是带着烧火棍一般的98K。

士官配枪——

P38

更小,更轻,射程更近。

军官配枪——

P08

和P38差不多,但是精度更高,却不如P38耐操。

高级军官配枪——

Mauser HSC WWII

基本上就是个摆设了。

对于高级将领来说,能用一句话解决的问题,基本上就不用拔枪了,到了自己都需要拔枪的地步,说明指挥得很臭了。

在战场上,军官和士官的作用是指挥,一般是不在一线作战的,到了军官都需要补到前线去,说明前线已经胶着到可能要全军覆没的地步了,军官真的到前线作战,身先士卒,低级军官自己会选择好的武器,绝不会只拿个手枪,而高级军官,是有警卫人员的。

所以军官的手枪的作用是——

1. 象征。

佩枪是军人阶级、属性、荣誉的象征,军人如果没有了武器在战场上晃悠,就不像个军人。军官虽然不需要拿枪杀敌,但是却需要标明自己的身份。手枪是最好的象征。就像《兄弟连》里面一样,德军投降过后,德国军官交出自己的鲁格,才算心悦臣服地缴械投降。

2. 自卫。

关键时刻,特别是遇到突击近身的敌军时,可以自卫。一个高级军官被一个误打误撞的小兵抓住,手无寸铁就损失了,是非常可惜的。

3. 督战。

遇到军队溃散或者士兵惰性不往前冲的时候,手枪是可以用来枪毙一两个逃兵,杀鸡给猴看的。

4. 自杀。

高级军官有情报机密不能泄露,或者不甘投降受辱自杀,也需要手枪。

还记得有个情节,《硫磺岛家书》里,栗林忠道最后自杀的时候,居然用的是美国人送给他的柯尔特.45。也是非常的讽刺了哈哈。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