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阁立志传5本能寺之变(太阁立志传5本能寺触发条件)

2023-12-07 13:40:05 121阅读

太阁立志传5本能寺之变,太阁立志传5本能寺触发条件?

太阁立志传5本能寺的触发条件:

1.1572年以后(信孝、信忠、信雄成年)。

太阁立志传5本能寺之变(太阁立志传5本能寺触发条件)

2.猴子封播磨,自居姬路;信长在安土;柴田封越前,居北之壮;光秀封丹波,居丹波龟山城。

3.武田必须已经灭掉,毛利、德川尚存,德川与织田的关系必须是同盟。

4.中部近畿统一,(筒井的势力可以以附属的关系存在,其他势力一律剿灭);西部必须统一播磨全境并与毛利领土的备中高松城接壤;东部必须攻至村岩城,统一越前全境。

5.石山本能寺已经占领。

6.安土城已经竣工。

7.信长、柴田、光秀在城里(并无出城打仗)。 满足这7个条件触发了本能寺之变的,天王山战役结束后,猴子打败光秀(剧情)之后得到光秀和信长的主角卡。 其实太阁5和太阁4的本能寺触发条件基本上一致,唯一区别在于,太阁5里要求必须灭掉武田才可以,而太阁4可直接触发,并不需要灭掉武田

有人说日本战国大名热衷于上洛?

日本大名热衷于上洛,一开始是因为在京都可以获得官位,后面是因为生存所迫。至于上洛之后,能不能统一全日本,答案是不能,因为哪怕最后德川家康拿下了天下,也只是诸位大名蛰伏,并没有能够真正一统日本。

日本洛阳京(战国时代)

(1)何为上洛

上洛,上字好理解,那就是去的意思,那洛字自然指的是地名,指的是洛阳。这个时候可能有些哥们要懵了,一群日本大名没事跑我们河南来干嘛,不嫌累得慌啊?其实这个洛阳和河南洛阳有关系,但是又不是真的指河南洛阳,而是日本洛阳京。

熟悉日本的朋友一定知道,日本人是十分慕唐的,一度吹嘘自己是“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很多历史学家深入研究了日本的历史之后,大胆假设道这和当初日本人在白村江被大唐军队杀成狗有着很强的相关性。

特别是在日本平安朝时期,日本人天天就是盯着大唐看,像极了一个做A货的代工厂,正牌厂家出什么我就仿造什么。回来的留学生一个劲夸大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特别是大唐的西都长安、东都洛阳贼酷贼炫。这样的印象在日本人脑子根深蒂固,哪怕是现在一千多年以后的今天。

日本遣唐使图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人就兴致勃勃开始山寨大唐,将日本京都分成东京、西京两京,不仅仅在风格上模仿,更是直接把东边的京城叫做洛阳,西边的京城叫做长安。但是日本长安那块地是块沼泽,不好建设,在镰仓时代衰落了。而东边的日本洛阳逐渐发达起来,到后面日本人去的京城就指的是洛阳。到后来,日本就把京都叫做洛阳。

日本NHK制作的纪录片,表达对大唐的热爱。

而在战国时代之前的室町时代,日本京都再次成为政治中心,所以日本人也再次热衷起了上洛。

(2)上洛的意义

在日本战国历史上,大名们的上洛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间段。在战国时代前期,日本的足利将军还足够强大,说的话还是很有威慑力的。所以乡下大名千里迢迢跑到京都洛阳,就是为在足利将军的门下要点赏赐和封号,上洛就像乡下的穷亲戚来城里转悠。

日本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昭

但是足利将军的好日子也没能一直持久下去,到日本的应仁之乱爆发,整个日本京都都快被打没了。日本的足利将军和当时的天皇都穷愁潦倒,今日不知明日事,在这样的情况下,乡下的大名去上洛,更多是为了讨个官位图个威风。日本那些落魄的公卿贵族也正好卖卖字画,混口饭吃。其中向织田信长的父亲织田信秀就找日本朝廷株式会社买了一个三河守的虚衔,然而当时的三河正在织田家的死对头敌人今川家手中,所以织田信秀买这个官位纯粹就是为了将来的入侵三河的时候能用,顺便恶心一下今川家。

战国枭雄织田信长经常上洛

而到了战国后期,上洛的意味就彻底变了,那就是臣服。在1586年,当时的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开始进行中央集权,逼迫乡下的大名们要来上洛,而此时的上洛就是臣服的意思。值得一提的是关白这个词,这是可以理解为摄政的意思,是一个汉语典故化的和词,讲的是西汉霍光的故事。当初汉武帝刘彻托孤给霍光,霍光权势滔天,什么事情在汇报小皇帝前都要先跟霍光讲,“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天子”。

德川家康改变京都政治中心的命运,建立江户城超然的地位

在这样的其中最大的两个对手上杉景胜和德川家康纷纷上洛,很多人都是要通过上洛来表达臣服。后来德川家康也是玩的这套,不过叫大名来臣服的地点已经改成了江户城。随着江户城的兴起,京都独领日本风骚的岁月渐渐远去,成为了一段历史。

日本人为什么也不喜欢德川家康?

日本战国德川家康就如中国三国时期的司马懿不受人们待见!

如果要说中国古代哪一位乱世枭雄能和德川家康相比,非司马懿莫属。不仅是他俩长命拖死几代君主,更是他们隐忍的性格韬光养晦的战略如出一辙。

德川家康的一生是悲凉了,他从小就被当做人质倒卖于织田家和金川家之间,夹缝中求生的德川家康养成了隐忍的性格。即便是在自己老婆和儿子面前,为了自保也会痛下杀手!

日本人不喜欢德川家康主要有两点:

1.他夺取了统一的战果,丰臣秀吉在织田信长死后一手遮天,甚至盖过了雄踞一方的德川家康迫于时局,德川家康向丰臣秀吉称臣,但丰臣秀吉错误征朝,让丰臣家族危机四伏他死后,德川家康乘势而上偷取了丰臣政权,一人独大,建立了江户幕府并将丰臣遗孤赶尽杀绝。

2.德川家康在织田信长麾下时,由于逐渐强大起来的德川家康引起了信长的猜忌,为了避嫌自保,德川家康被迫杀了自己的妻儿以示衷心。就是这一历史事件为德川家康减分不少。

从此狡猾小人,为求自保不惜杀害亲人的德川家康形象深入人心。这也与中国历史上的司马懿如出一辙,为了自己的政权,不惜一切代价甚至自己的挚爱。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日本隐忍派的代表人物,完成了日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可谓日本国父!他的功始终还是大于过,即便很多日本人不喜欢他,但盛极一时的江户幕府对近代日本的影响却是最为深远的,江户幕府也成了统治日本最久的武士政权!

(欢迎关注荒野历史)

为什么关原合战之后十几年德川家康方才统一日本建立幕府?

庆长五年九月十五日(1600年10月21日),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又称安土桃山时代),在美浓国关原(岐阜县不破郡关原町)地区发生了一场一场战役,被命名为关原合战。

关原合战之后,德川家康用了3年时间建立了幕府。而“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又用了12年时间消灭了丰臣氏,确保了自己的霸权。战国后期,大名如流星划过,此消彼长。继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后,德川家康崛起,被后人称为东照神君。

本能寺事变之后,德川家族已经拥有甲信骏远约150万石领地,虽然比不上太阁600万石,但是也算是势力雄厚的大大名,逐鹿天下的潜在竞争者之一。实际上,关原合战是丰臣政权内部权力斗争及矛盾的总爆发、总清算。

关原之战是德川幕府成立前最重要的激战,确立了家康的权势。1598年(庆长3年)9月18日,丰臣秀吉在伏见城逝世,不到六岁的丰臣秀赖继位,委托田利家监国辅助。不久前田利家病重离世,间接使德川家康成为最有政治影响力的人物。交战双方为德川家康领下的东军以及石田三成领导组成的西军。关原合战各部临时拼凑,并不团结,导致了各自为战的局面。

在正式开战前一晚,石田三成的猛将岛左近在杭濑川挑衅东军部分部队然后故意撤退,诱使敌人追击,上套的敌军均被西军宇喜多秀家部将明石全登所设的伏兵歼灭,导致战前东军士气极大幅度降低。然而,西军和东军的矛盾结束,西军内部的争执也不会停止的。丰臣秀濑他没有驾驭诸侯的实力和能力,无法对部下诸侯形成实际性约束。

关原之战的规模是自应仁之乱后最大的战争。蔓延至日本全境,双方均动员了超过十万兵力投入战斗,从出兵到撤退维持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最终,在西军将领小早川秀秋叛变的情况下,这场战争在一天内即分出了胜负,德川家康取得了统治权。德川家康胜利,石田三成等人被斩首。遗憾的是,大阪城内丰臣家族的势力已经衰微。丰臣秀赖、淀殿等人难以对这场战争作出太大的干预。丰臣秀赖的封地从200多万石被削弱到65万石,更加成为政坛象征,失去实权。大约三年后家康成立了德川幕府。

庆长十九年(1614年)至庆长二十年(1615年)德川家康经大坂夏、冬之战彻底消灭了丰臣氏,江户幕府统治体制从此坚如磐石,日本进入平稳时期。

为何明智光秀没有摆平丰臣秀吉柴田胜家和德川家康等实力派的胜算?

你咋知道明智光秀没有胜算?

首先,御伽众必须声明,对于本能寺之变的原因,个人是站在“朝廷黑幕说”的论调上的,这代表御伽众认为:本能寺之变,是朝廷授意明智光秀下手干掉了织田信长。

除了明智光秀,还有谁敢说能干掉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的巨大版图中,能从外部摧毁织田信长的机会,根本没有了——

1、武田家刚刚被儿子织田信忠灭掉;

2、上杉谦信病故4年,御馆之乱后上杉家无力上洛;

3、本愿寺家已经战败,退出本愿寺城,摄津国平定;

4、海战、城战、野战毛利家皆败,信长即将打算灭掉毛利家;

5、长宗我部家一旦战败,四国岛即可宣告平定;

6、京都朝廷位处织田家版图腹地,以无外部势力可支援;

7、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昭已经流亡,武家阶级已无领导人;

请问——

中国几千年的哲理、教训告诉我们:

一切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瓦解的,没错吧?那我们在来看看织田家内部的局面吧!

织田信长手下各大军团动向如上:

-羽柴秀吉,带兵3~6万在备中国对抗毛利家,局面优势;

-泷川一益,带兵3万,上野国稳定武田家灭亡后的领土中;

-柴田胜家,带兵5万,越中国御敌上杉家;

-神户信孝,带兵2万,即将出兵攻打四国岛长宗我部家;

-织田信长,号称亲征毛利,预定动员5万人;

-明智光秀,京畿地区闲着,快速动员兵力达到2万;

自己看看明智光秀距离杀死织田信长(当时人在京都)有多近(虽然游戏地图不算实际地图,不过格局没错)!

龟山城(明智家丹波龟山城)

安土城(明智光秀人像后面目加田之町右侧)

京之町(京都,你懂的)

1、织田信长(前家督)仅有30随从,住宿京都;

2、织田信忠(现家督)仅有1500士兵,住宿京都;

3、其他军团长远在外地,战局无法脱身;

4、明智光秀集中的兵力约13000人,就在京都附近;

朝廷如果要一夜之间干掉织田家新、老两任家督,除了靠明智光秀的话————

但是,明智光秀有实力接得下这个活儿吗?

1580年,受封丹波国领地(29万石),得到南山城周边,原属塙(que)直政(本愿寺之战阵亡)领地,总领达到34万石;

织田信长把丹后国细川藤孝、大和国筒井顺庆、摄津国豪族、大名等等统统划归明智光秀作为助手,畿内方面军成立,直接间接控制领土超过240万石,民间称明智光秀为【近畿管领】。

为什么朝廷要下手干掉织田信长?

传教士佛洛依斯,葡萄牙传教士,著有《佛洛依斯日本史》,织田信长交往很频繁的南蛮人。他的书中关于织田信长的内容中有下文这样的一段话:

他对于日本的贵族十分轻视,但是和下属交谈却时常勾肩搭背。习惯要求他人绝对的服从。具备良好的理智与清晰的判断力,对于神佛的尊敬、礼拜,包括异教的占卜、迷信的习惯统统持有蔑视的态度。形式上与早期法华宗的观点类似,身居高位之后就蔑视其他一切曾经的尊奉,部分观点与禅宗相同,不相信灵魂不灭、来世报应之类的东西。

哇————

按照这种性格,加上当时的局面,织田信长确实有翻手云覆手雨的资本啊!

1、扶植了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昭;

2、架空了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昭;

3、武田信玄病死,熬过了信长包围网;

4、清算了好几波叛乱;

5、控制了京都和公卿;

6、熬死了有巨大威胁的领主上杉谦信;

7、制服了一向一揆;

8、击溃了本愿寺家;

9、木津川口之战击溃了胆敢支援的毛利家;

10、灭亡武田家;

11、击败本愿寺家,拱手交出石山本愿寺城;

12、放逐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昭;

13、控制朝廷,建议正亲町天皇退位;

14、与王储成仁亲王关系很好;

15、成仁亲王的一个儿子过继给了织田信长;

16、痛击敢于支持朝廷资金、保护足利义昭的毛利家;

17、连续两次在京都进行“军事演习”;

18、自己辞官不做,但是儿子、家臣在朝中都有官职官位;

19、拒绝了朝廷太政大臣、征夷大将军、关白任选其一就职的提案;

20、再次提出正亲町天皇退休的要求;

21、决定出兵一战灭亡毛利家,甚至考虑连九州都一并打下来;

这个时候的正亲町天皇已经60多了,完全没有能力控制织田信长,如果你是天皇,看到织田信长他————

1、在家门口想军演就军演;

2、没事儿就要求自己退位退休;

3、继承人根本就是织田信长傀儡、孙子都过继给织田信长了;

4、武家阶层的领袖征夷大将军被织田信长赶走;

5、宗教势力的领袖石山本愿寺被织田信长击溃;

6、老牌大名的代表甲斐武田家被织田信长灭亡;

7、亲密势力的代表越后上杉家陷入内讧被削弱;

8、给钱给粮的楷模西国毛利家被织田信长猛揍;

9、这人不要钱、不做官、不要名、不要利,不听话......

你自己说,天皇看了怕不怕?这是要你生就生,要你死就死的节奏啊!尤其是孙子过继给了织田信长,要是娶了织田家的女子,生下儿子............

哎呀,根本不敢想下去啊!!万世一系的天皇家族啊!!要断送在这里了么!?

为什么明智光秀接下了这个任务,却保不住胜利果实!?

战国泥趣史御伽众认为,明智光秀还是计划过局面,但是发展的方向太出乎意料了!!

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本能寺之变后,明智光秀完全控制了京畿地区,包括山城国、近江国(含安土城)、美浓国部分地区、丹波国、丹后国、摄津国、伊势国等等大片区域。

而能够威胁明智光秀的势力,一定不是来自织田家外部,肯定是那几大军团长!事后的情况来看,确实没有超出明智光秀的计算:

1、德川家康:

5月29日,和织田信长在安土城见面;

5月29日,受织田信长的安排,去京都和堺游玩;

6月02日,上午得到本能寺之变的情报;

6月02日,晚上已经逃到近江国信乐宿泊;

6月02日,分头行动的穴山信君被流民杀死;

6月03日,从近江国出逃,经由甲贺,进入伊贺国;

6月04日,到达三河国冈崎城;

算是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等逃回大本营,完成军队调动,出征......6月13日才前进到热田神宫,此时明智光秀已经死了。

2、柴田胜家:

正在越中国的鱼津城作战进行中......

6月03日,上午6点,鱼津城陷落;

6月03日,上午得到本能寺之变的情报;

6月03日,把对越中国的战斗交给家臣前田利家、佐佐成政;

6月03日~6月18日

从越中国鱼津坐船前往富山,然后陆路到达居城北庄城,做战前准备;

前锋养子柴田胜丰,和兄弟柴田胜政直到6月18日才行进到近江国长浜城,此时明智光秀已经死了5天了。

3、神户信孝+丹羽长秀

丹羽长秀和神户信孝集合军队是为了渡海进攻四国岛,目标是长宗我部元亲。副将有三好康长、蜂屋赖隆、津田信澄。

6月02日,上午就得到了本能寺之变的消息;

6月05日,杀死了津田信澄(他的父亲谋反过织田信长,明智光秀的女婿);

但是由于没有实行内部情报管制,士兵听说织田信长身死,四散奔逃,虽然处在最有利的位置,但是只能龟缩在城内自保。

4、泷川一益

泷川一益把根据地安排在上野国的厩桥城,为了牵制对抗小田原城的后北条家。

得到本能寺之变的消息,迟的不能再迟了,干脆忽略不计。

5、羽柴秀吉

羽柴秀吉正包围着泡在浴缸里的备中高松城,防备着毛利家两川(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的援军。

6月03日,招毛利家外交僧安国寺惠琼谈判;

6月04日,凌晨得到了本能寺之变的消息;

可能1、明智光秀的信使,给毛利家送密信,但是意外跑进了羽柴家阵地;

可能2、备中国庭濑城安排的侦查员,捕获了明智光秀的信使,得到了密信;

可能3、京都的眼线,茶人长谷川宗仁送来了情报;

6月04日,凌晨立即对内对外完全进行情报封锁;

6月04日,修改最初的投降条件“交出備中・備後・美作・伯耆・出雲五个地区”,被临时更改为“交出備中・美作・伯耆三个地区+清水宗治切腹”的新条件;

6月04日,上午约10点前后,清水宗治切腹;

6月04日,中午,留下老婆的叔叔,心腹杉原家次在高松城,领军退去;

6月04日,晚上,毛利军得到本能寺之变的情报;

6月04日,毛利军最终放弃的追击羽柴秀吉,固守国境;

6月05日,写信给中川清秀(在明智光秀地理位置附近),内容为:“织田信长和家督织田信忠没有遇难,逃去了近江国膳所”

6月06日,到达沼城(全程22公里);

6月07日,冒雨行进,半夜到达姬路城(全程92公里);

6月08日,明智光秀得知羽柴秀吉大行军的情报;

6月09日,等待部队陆续到达姬路城,散尽金银犒赏三军;

6月09日,从姬路城出发;

6月09日,到达明石城(全程127公里);

6月09日,深夜到达兵库港(全程145公里);

6月09日,顺便攻下疑似毛利家内应的洲本城;

6月11日,从兵库港出发;

6月11日,晚上到达尼崎(全程171公里);

6月12日,从尼崎出发;

6月12日,到达富田(全程194公里);

6月12日,池田恒兴、中川清秀、高山右近等加入;

6月12日,夜里,与明智光秀已经有前哨零星战斗;

6月13日,进军山崎(全程200公里);

6月13日,天王山之战结束;

6月14日,明智光秀被流民杀死于小栗栖;

明智光秀:“嘁~~~羽柴秀吉你个杂修!”

综上所述——

除了家里断网的泷川一益以外,羽柴秀吉是得到消息最迟的军团长!也是牌面最差的一个!但是他却当机立断的依靠情报战,把自己变成了最有利的一个!!

0、明智光秀没有找到织田信长+织田信忠的遗体,父子俩行为堪称鬼谋!

1、羽柴秀吉对内封锁织田信长死亡的情报,以免军心动摇,士兵逃散,保持军容整齐的撤退,否则被毛利家看出来,就死定了;

2、发出“信长、信忠没死的假情报”,还编的有模有样;

3、导致其他军团长不敢擅离职守,因为活着的织田信长,严厉惩罚过擅离职守的人;

4、堵住了意志不坚定者投靠明智光秀的可能性,因为织田信长对待叛徒非常恐怖;

5、随后坚定不移的快速行军,寻求第一时间决战!

如此一来——

明智光秀即使得到了皇储成仁亲王“维护京都治安”的正式公文敕命,但是身边仍旧没有人敢帮助他,连原本京畿地区被自己管辖的人都不敢支持他。

所以——

明智光秀除了找不到遗体,和低估了羽柴秀吉以外,几乎算无遗策!

不然的话,

没有太阁立志传,叫做惟任立志传;

没有安土桃山时代,叫做安土龟山时代;

没有德川幕府,叫做明智幕府;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