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也有年终奖蚂蚁庄园,支付宝集五福什么时候领的钱最多
古代官员也有年终奖蚂蚁庄园,支付宝集五福什么时候领的钱最多?
1、活动时间:2月6日 00:00-2月15日22:00,用户可以在AR、蚂蚁庄园和蚂蚁森林参与集福卡,获得的福卡种类随机【和谐、爱国、敬业、友善、富强、万能六类福卡】,领取成功的福卡可在活动页面“我的福卡”中查看。
万能福可在2月15日22:00集福截止前 转化为任意一类福卡。2、 活动中获得的福卡可转赠、可与好友交换,集齐和谐、爱国、敬业、友善、富强五类福卡,合成五福后即可在2月15日22:18拼手气分5亿现金,同一账户 仅能分到一个现金红包(金额随机)。若集齐五福后未主动合成,系统将在2月15日开奖前为你合成五福。3、集齐五福的用户,可在2月15日22:18-2月16日00:00,前往“我的福卡”页面领取现金红包。若超时未领取,系统将自动发放至支付宝账户余额,获得现金红包的用户可到“红包-红包记录-我收到的红包”中查看记录。古人如何度过酷暑?
当代人到了夏季几乎离不开空调,否则,那37、38甚至40度的高温,谁能受得了呢?古代的夏季,同样也有难耐的高温,古人又该如何度过呢?其实,中国古人是特别聪明的,在消暑降温方面有很多发明创造。比如空调,就是中国古人发明的,历经数千年,用得滋润着呢。那么,你知道中国古代的空调是什么样子吗?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01 在西周时代,王公贵族们就已经开始使用空调了,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冰鉴”西周时候,尽管老百姓生活比较清苦,但是王公贵族们的生活却特别奢华,因此他们对于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季,也是想尽了办法,有不少发明创造。其中最重要的发明,就是“冰鉴”。周代的冰鉴是青铜制作的,分为内外两层,内壁和外壁之间的夹层装冰块,里层容器可以盛放食物。在冰鉴的顶盖上开有通气孔,能够朝室内排放冷气,降低室内温度,并且青铜外壁还可以通过热辐射把里面冰块低温辐射出来,也起到降低室温的效果。冰鉴这样说起来,周代的冰鉴其实就是冰箱和空调一体化结构的设备了,你说他们聪明不聪明?当然了,那时候没有电,冰鉴自然没有现代的空调那么廉价、方便,普通人家是使用不起的。毕竟采集冰块以及储存冰块是即耗时耗钱又耗费人力的好大的工程,除了周王室和贵族们,寻常百姓家根本办不到。西周王室在都城镐京建有巨大的冰库,冰库建在地表以下,墙壁及地面都是用砖和瓷片砌成,在使用之前还要再用火烧一遍,以便更结实更保温。采集冰块是在冬天进行的,从腊月初开始,到次年正月底结束,持续两个月时间,冰块数量是按夏季消耗量的三倍来采集的,毕竟从正月底到夏季还有好几个月,那时候的保温技术又不如现在好,多考虑些损耗也属情理之中。冰鉴图解02 春秋战国时期在消暑降温技术方面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空调房正式出现了,到了汉代,空调房又有了新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空调房,当时的正式名称叫“窟室”,是位于地下的一种建筑,大约相当于现代的地下室,但是比现代的地下室更为讲究,修建得富丽堂皇,除了利用地下室自身具有的冬暖夏凉特点外,有的贵族还在窟室里储藏冰块,使窟室在夏季更为凉爽,以至于贵族们住到窟室里还要穿上很厚的衣服,否则就会着凉感冒。春秋战国时的贵族们特别爱娱乐,到了夏季,经常在窟室里通宵达旦饮酒作乐。比如被后世通常称作“郑伯有”的春秋时期郑国大夫良霄(姬姓,良氏,名霄,字伯有),就特别喜欢通宵达旦饮酒作乐,因此他家的窟室建造得足够气派豪华,也足够凉爽。春秋战国时期从西到东,从北到南,所有诸侯国的贵族都热衷于建造窟室,且各具特色。其中都城位于关中平原的秦国建造的窟室更是独具地方特色,他们的窟室到后来甚至演变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民居——窑洞。窟室脱胎于“窟室“的关中平原的窑洞与陕北的窑洞有很大不同。陕北的窑洞一排排建在山坡上,关中平原的窑洞则建在地平面以下。天井院子居中,至少低于地表两丈左右,窑洞则位于天井的正北及东西三面。笔者十多年前的一个夏日曾有幸到一户居住在这种窑洞的人家做客,切身体会了那沁人心腑的清新凉意,比空调房舒服多了。扯得远了,从先秦时期窟室在贵族中间的普及,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的智慧。他们也许不知道多么高深的科学原理,但是他们从长期的生产生活经验中总结出了窟室具有常年温度如同春天,也就是冬暖夏凉这个特点,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到了汉代,皇宫里把夏季降温的空调房从地下搬到了地上,名称也变成了“清凉殿”。清凉殿里主要用人造降温手段来降低室内温度,如使用高级石质床具、桌几、水晶帘子、象牙席、玻璃屏风,还用玉晶盘盛装冰块放在屋里,又让侍女使劲用大扇子扇冰块,使冷气从玉晶盘中弥漫开来。通过这多重降温手段,清凉殿里自然足够清凉,并且由于清凉殿处于地上,采光、通风都远胜于窟室,皇帝和他的后妃们着实受用极了。清凉殿外景03到了唐朝,空调房的制冷装置使用了与现代电力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水力机械系统,相较于汉朝,又是一个飞跃式发展,宋朝则在唐朝基础上又进一步改进,还增加了空气净化系统汉代的清凉殿尽管凉快,享用它的帝王很舒服,可是由于要有侍女不停地在旁朝冰块扇扇子,侍女们劳累且不说,关键是私密性不太好,皇帝要和妃子们说个悄悄话,总有些不太方便,因此,空调房必须要改进。经过好几百年探索,到唐朝时,更高级的空调房终于造出来了,这就是含凉殿。含凉殿外观含凉殿的设计十分巧妙。其一是在宫殿四边屋檐装上引水管,将冷水引到屋檐上,又从屋檐边流淌下来形成水帘,构成一个冷水循环系统。其二是有一个水力驱动的大风扇,名叫水激扇车,对着水帘使劲地吹。再一个,含凉殿在设计建造方面,特意避免阳光照射进来,减少了外来热源。三大因素叠加,就使得含凉殿里不光凉快,甚至还有点冷。有一个盛夏日子,唐玄宗在含凉殿里召见程咬金,程咬金估计是穿的衣服太单了,感觉到身上冷飕飕的,甚至还打了个喷嚏。受到含凉殿的启发,一些大臣和富裕人家也纷纷在家里建造空调房。他们的空调房自然是不敢叫“含凉殿”的,而是叫“自凉亭”,雅称为“雨亭”,不过制冷原理与含凉殿是相同的。唐代空调房的水力风扇示意图宋朝皇宫中避暑的地方更多,如复古殿、选德殿、翠寒堂等都是避暑的好去处。这些宫殿自然也都是空调房,除了沿袭唐代的制冷技术外,还采用了空气净化技术。当时的空气净化技术就是在这些空调房的大厅里摆放数百盆鲜花,采用风力驱动的大风扇朝着鲜花使劲吹,带着花香的新鲜空气便在室内不停地流动,芬芳扑鼻,室内空气质量得到极大改善。不得不说,宋朝的皇帝们太会享受了。当然了,他们的享受生活也使得空调房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宋代皇宫空调房外景04 明清两代皇室和贵族消暑降温方式有了新的改进,出现了单体式可移动空调。单体式空调更是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汉唐和宋代的空调房尽管高级奢华,但毕竟耗费巨大,因此除了皇室和少量贵族大臣和富商大贾外,寻常百姓家根本用不起,到了炎炎夏日还是只能靠摇摇扇子或者坐在树荫下纳凉消暑。 因此,消暑设施的低成本化势在必行。也就是在这种潜在的巨大需求下,明清时期出现了一种当时被称为“冰桶”的移动式空调。明清时期的木制冰桶外观冰桶是木头制作的,是一个矩形柜子,上面镂空,作为冷气出口,柜内装冰块作为冷源。冰桶里还可储存食物,用以保鲜,类似于现代冰柜的作用。由于冰桶制作、使用成本都不太高,因此,不光皇室贵族和官员、富户们广泛使用,还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除了冰桶这种可移动空调外,明清两代民间还大量使用冰井,冰井顶部开孔,向室内释放冷气,用于给屋子降温。冰井既是降温的冷源,还可储存食物。有钱人家的冰井里储存有大量冰块,普通人家直接就是一口土井,利用地下温度四季基本恒定的特点,通过地下和室内气流的循环来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冰井05 当然了,凉席也是从古至今的消暑降温佳品,古代皇帝用的凉席那可都是极品。但是你能相信皇帝会用破草席作为凉席吗?20世纪70年代,故宫博物院就发现了一张分量很重的破草席。皇帝怎么会用破草席呢?工作人员将其打开后,才发现其中另有乾坤,并且据考证这还是雍正皇帝的御用品,那么这草席中包裹的究竟是什么呢?古代的帝王将相们在消暑度夏方面肯定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因此除了各式各样的空调房、移动式空调外,凉凳凉席之类,也是必不可少的。北京故宫博物馆就藏有一张清代皇帝使用的凉席,它的第一个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雍正皇帝。说起雍正皇帝的这张凉席,经历还颇具传奇色彩,它差点还被当做破烂丢弃了。原来在20世纪70年代时,故宫进行了一次文物整理工作,其中有一张破草席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故宫的藏品都是上乘材料制作,这样一张破草席搁在中间就显得格外突兀,怎么看也不像是皇家所用的物品。便有工作人员打算将这张破席子丢到待处理区去,可是拎起来后才发现这席子特别沉,一张草席根本不可能有那样的分量。工作人员把破草席打开一看,发现里面还藏着一张凉席,这张凉席看上去像是丝绸制成的,硬度却又远比丝绸大,摸上去还像冰块一样冰凉,显然不是一般俗物。后来经专家鉴定,这是一张象牙凉席,且保存相当完整,当时在全世界据说仅存有3张,当时估值就在2000万元左右。经考证,这凉席的第一位主人是雍正皇帝,代代相传后,就到了末代皇帝溥仪手里。溥仪退位后,有些入不敷出,便打起了故宫中那些珍宝的主意。伺候他的太监们见主子这般行事,也就上行下效,也偷偷对宫中珍宝下手。那张象牙凉席便被太监们盯上了,奈何他们尽管将它用草席包裹了起来,却并没有成功带出宫去。后来,随着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太监们也一并被驱逐出宫了,那张象牙凉席的下落便逐渐无人知晓了,直到20世纪70年代它重见天日为止。雍正皇帝的象牙凉席06 但是这么一张价值连城的象牙凉席,雍正皇帝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就将其束之高阁不再用了,还下诏不允许再制此类象牙凉席,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张象牙凉席是广东一位官员进献给雍正帝的。但是由于它看起来就像是普通的丝绸席子,并无特别之处,所以刚见到它时雍正帝心里是有些失望的。可是等他用了之后,才发现这凉席果然奇妙,绝对是一个神奇宝物,就有心重赏那位广东官员,于是就召他进宫打算好好褒奖一番。广东那位官员受到皇帝召见,自然受宠若惊,却也少不得趁着雍正高兴,把这张象牙凉席的用料、制作工艺等绘声绘色描述了一番,以便得到雍正更多奖赏。原来制作这样一张象牙凉席,即耗费材料,还特别费时,制作工艺又十分复杂。首先要将象牙放在温暖湿润的南方切割,以防象牙因为空气干燥而变硬变脆。象牙切割过程中工艺也颇繁琐,稍不注意,整根象牙就报废了。经过切割程序的特殊工艺过程后,整根象牙就变成了一个个被称为“象牙丝”的厚度不超过2mm的薄片。象牙丝切割完成后,并不能马上就用来编席子,而是要在一种特殊的软化药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等象牙丝软化到位后,再与其它材料相配编制凉席。至于柔软到什么程度才算软化到位,那是全凭匠人的经验而确定,并没有具体的数值标准。雍正龙床上摆放着象牙凉席象牙凉席编制完后,再像装裱书画一样,配上一些既朴素大方又很值钱的装饰品,才算是大功告成。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且对环境温度、湿度等要求又十分苛刻,因此,材料的耗费也是惊人的,雍正帝用的那张凉席,仅仅是象牙就要用掉了100多根。雍正皇帝听了那位官员的话后,沉思了起来。然后便下旨日后不许再制作象牙凉席,更是将他的那张象牙凉席列为禁物予以收藏起来,他自己不再使用,也不允许他以后的继承人使用。至于广东那位官员的赏赐,自然也就没有了。他还要千恩万谢,感念雍正的不杀之恩。至于雍正帝为什么会下旨不允许再制作象牙凉席呢?有的人认为是雍正皇帝仁慈,制作一张象牙凉席,就要耗费100根象牙,如果大量制作,势必会耗费更多象牙?自然会有无数大象被捕杀,这对于雍正帝来说,是万万不能容忍的。也有的人认为,雍正皇帝一贯节俭,日常生活中连剩下的饭菜都舍不得倒掉,而是赏赐给太监或者宫女们食用,更何况是象牙凉席这般奢侈的东西?他自然是要下令禁止了。其实,这两种说法可能与历史真实都不相符。雍正是不是对动物仁慈,也许是见仁见智,但是对臣民,他绝对算不上仁慈,大臣们他就没少杀,文字狱也没少制造。并且象牙制品他也不是一律禁止的。他的几十个衣帽架中,就有不少是用象牙制作的,而且他下棋用的棋盘和棋子也是象牙制作的。这些物品,既然材料是象牙,自然在取象牙时也会导致大象被戕害,显然说雍正是因为仁慈才禁止再制作象牙凉席是站不住脚的。至于说雍正生活节俭,那也只是帝王式的节俭,与一般意义上的节俭绝对不是一回事。且不说前面所说的象牙衣帽架、象牙棋盘,那是多么奢侈的存在,就是他的一日三餐,也是耗费巨大。比如,《钦定大清会典》、《大清通礼》中,就对皇帝和后妃们的每日食材都有明确的定额标准,称为“分例”,其中肉食材料的标准如下:皇帝:每日盘肉二十二斤,汤肉五斤,猪油一斤,羊二,鸡二,鸭三,当年鸡三。皇后:每日盘肉十六斤,菜肉十斤,鸡一,鸭一。皇贵妃:每日盘肉八斤,菜肉四斤,每月鸡、鸭各十五。皇帝在分例之外,还经常会加料。雍正四年十月十七日,雍正就在他的分例之外,进行了“加料”,根据史料记载,加料如下:添鹅一只、鸭五只、鸡三只、笋鸡二只一次。赏信郡王饭桌,添猪肉十六斤、小猪一口、鹅一只、鸭四只、鸡三只、笋鸡二只、文蹄二个一次。四阿哥、五阿哥往海子里去,添猪肉二斤、五十斤猪半头一次。跟随太监三十三名,添猪肉十六斤八两一次。亥日,减万岁分例之内,减五十斤猪一口一次。狗四条,常添牛肉二斤八两,今日添起。本日共支用:五十斤猪七口半、猪肉一百八十二斤六两、小猪七口、鹅二只、鸭二十八只半、鸡八十二只、笋鸡十九只、文蹄二个、牛肉一百五十六斤七两。从这条记载可以看出,雍正不光给自己的膳食加料,并且从雍正四年十月十七日起,还给自己养的四条狗每天添加二斤八两牛肉作为狗粮。并且根据雍正四年十月十七日雍正帝膳食支用汇总来看,他的一日三餐耗用的材料按当时的宫廷采购价折成银两,大约为200到250两白银,这在当时绝对不是小数目。雍正帝宫中使用的紫檀镶嵌象牙提盒当时5两银子就足够一个普通人生活一年了,雍正一天的伙食费竟然够一个普通人生活40到50年。因此,雍正的生活如果按照民间的标准来看,绝对算得上是奢侈,但是他并不拒绝这种奢侈。这样看来,说雍正是因为崇尚简朴的生活,所以才禁止再制作象牙凉席,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在笔者看来,雍正是出于让大清江山永固的考虑,才不再使用那张象牙凉席,又下旨禁止再造象牙凉席的。因为作为一个有作为的君主,他知道君王的作为会为臣子们所效仿。如果他继续使用那张象牙凉席,并且也不禁止日后继续制作那种凉席,肯定会有财力雄厚的亲贵大臣们也会想方设法得到那种名贵的凉席,甚至会逐渐在臣子们中间形成一种攀比奢华的不良风气。如果满朝文武人人都沉溺于追求奢侈的生活,势必都要想方设法为自己捞银子,谁又会真心为维护、巩固他的江山出力呢?这样一来,大清的社稷就岌岌可危了。因此,雍正才痛下决心,坚决不再用那张象牙凉席,也不允许天下臣民们再行制作那种象牙凉席了。此乃笔者一家之言,不知对否?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支付宝五福开奖后?
今天是大年初一,先祝大家新春大吉,新年行大运,狗年旺旺!
今年除了今日头条集生肖卡分红包的活动,当然还有一个可以说是这种活动的“始祖”啦,那就是马云创办的阿里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
支付宝具体哪年开始推出这种集福的,我就不是非常清楚了。至少我是从去年跟今年才参与了支付宝的集福抽红包的活动。
有很多网友表示敬业福太难求了,不过还是有很多网友在最后关头集齐了五福参与了抽奖。说到敬业福难求,今年的今日头条的“字”更是难上难呀。小编活动一开始就差一个發,到差多有80多万人集齐的时候才抽到;不过也十分感谢今日头条啦,毕竟重在参与娱乐嘛,图个春节气氛。
那到底支付五福开奖后的,钱去哪了呢?这个支付宝的老朋友们都知道是转到个人余额里啦!只是,抽奖后当晚会由于人数过多,导致网络堵塞,会延迟到账。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帮助到你,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支付宝敬业福怎么才能搞到啊?
呵呵!都说敬业福一福难求,其实以平常心去对待,敬业福也是很容易扫到的,有人说扫马云的头像和手,很容易就能得到敬业福,我前两天也是傻乎乎的对着马云的图片拼命的扫,可是就是不出来,心里实在是失落。后来想想今年的五福相对前二年比较容易集齐,人多了,平分的奖金就少了,于是想放弃了。今天下午我无意之间对着家里的香袋上的“福”字进行扫描,却意外的扫出了敬业福,可见“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这句话一点儿也是不错的,目前,五福中我还差“爱国福”。
我就是对着上面图片中的两个“福”字进行扫描得到敬业福的。
目前还缺“爱国福”,呵呵!不要刻意去求,以平常心对待,就当集福活动当乐趣来对待吧。
还是愿意带着记忆重回到10年以前?
5000万不香吗?这可是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可望不可及的目标,也包括我。有多少人一生都在都是在贫困线上挣扎,就算少活10年,也会有大把的人愿意换这5000万。带着记忆回到十年前?这个怎么理解?难道是说人通过时光穿梭机回到10年前,能准确记得十年后的一些事。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这5000万可就宁肯不要了,稍稍有点头脑的也会像我这样选择。这可是一箭双雕的大好事。哪怕是带着记忆回到10天前我也愿意。如果有谁选择立刻获得5000万,那就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了。
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挑战性,倒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更有刺激性的选择题。说的是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能够100%的获得100万现金,另一种选择就是有50%的机会获得5000万,我觉得这个题目倒真的是考验一个人的胆略。
我估计大部分普通人都不愿意冒风险获得5000万,而选择稳重的100万,在大多数人眼里,一百万已经是一笔巨款了。有可能一辈子也存不下这么多钱,有100万摆在面前已经是很知足了。
至于5000万,可能这辈子从来就未曾想过,甚至觉得自己都不配拥有5000万,自己就把自己的人生上限给设定了。5000万当然更多,可如果命运捉弄人,选择错误了,5000万可就变成了水中月,镜中花,远没有100%的有100万来得踏实。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大部分人都很难发大财,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这是社会常识,也是经济常识。如果自己不冒一点风险,可能原本是属于自己的财富,也就这样在自己的小心翼翼下溜走了。
回到这个题目中,立马获得5000万,这是任何一个人都抵挡不住的诱惑。99%的人穷其一生也挣不来5000万,甚至于一辈子都没有见过5000万元现钞摆在面前。假如有这么一个机会摆在面前,相当一部分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5000万元。
相较于带着记忆回到十年前,这5000万元现金来得更加实际而有震撼力。大部分人都是平凡而普通的人,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对生活也没有很高的奢望。在选择上就更加注重眼前的利益,这都是无可厚非。
但凡有一点眼光的人,应该会选择第一种的多。“带着记忆”就是打开一座金山的钥匙,哪怕你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底层人士,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也会在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以最快的速度登上福布斯的榜单,
作为一个老彩民对这一点更是感触良多,现在双色球的奖池时常维持在八九亿的高位。如果有那么一次的先见之明,只需要一次倍投几百倍。那可是货真价实的亿万富翁,到那时候哪还看得上5000万。
往前十年就是2011年,那个时候深圳市的房价均价是18000元左右,到了2016年,短短五年间,房价超过了5万一平。还没有停止疯涨的脚步,到2020年底的时候,已经达到了8万一平的高位。
其实不单单是深圳市的房价,北上广深一线大城市都是如此,很多人或许在十年前,也拿不出在一线城市买房的钱。如果早知道房价会涨的这么疯,哪怕是借钱也敢买,这可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真有先见之明的人,所有的风险都可以化解。
这些还都是从经济的层面来分析,有人就算不是为了追求钱,仅仅是在于追求长寿。也会放弃5000万选择回到10年前,这相当于自己年轻了10岁,上帝又给了你一次年轻的机会,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找?
国内外相当多的富豪,为了使自己能够延年益寿,可谓是花费巨资不计成本。前些年,我国4位富豪为了打一针细胞药物来延缓衰老。特地不远万里跑到了乌克兰,这一针下去就是60万元。
这就是富人的思维,穷人大多是拿时间来换钱,而富人就是用钱来买时间,甚至还买长寿。富人最不缺的就是钱,穷人最缺的恰恰就是钱,一个人真正有了钱之后,时间和健康就变得比钱更重要了。
结束语:选择带着记忆回到十年前,这个选择可谓是一举两得。能得到的钱将远远不止5000万,同时又获得了十年的青春,也可以说是延长十年的寿命。无论是从富人的角度还是穷人的角度,这都将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人这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算起来也没几个10年,掐掉孩提时的十年,少年时的十年,再去掉60岁以后的大约两个十年。真正能称之为人生精华的,也就短短四个十年。
人世间的事就是这么诡异多变,很多人为了钱劳累一生,到头来也仅能够维持生计;有些人是有那个财运,没那个财命,没钱的时候拼命挣钱,等自己有钱了却没那个命花了。
这个题描绘的再好,也终究是一个假设,或许在梦里才会面临着这种选择。人这一辈子,还是要脚踏实地的生活,不切实际的设想也就权当是酒饱饭足后的一个谈资了。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