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乌达(内蒙古乌海古代叫什么名字)
小乌达,内蒙古乌海古代叫什么名字?
答:①亦作卜海。即今吉林德惠市南布海镇。清光绪《吉林全省地舆图》长宁县西南有乌海。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吉林德惠县:“县属双庙子在乌海驿东北十二里。”东清铁路支线有卜海站。
②一名七乌海。即今青海玛多县东北冬给措纳湖。一说即今玛多县东北与兴海县交界处之苦海。《资治通鉴》:唐贞观九年(635),侯君集等讨吐谷浑,“追及伏允于乌海,与战,大破之”。
即今青海省兴海、玛多两县交界的苦海。《新唐书·吐谷浑传》:贞观九年(635年),李靖、侯君集、道宗等征讨吐谷浑王伏允,“君集、道宗登汉哭山,战乌海,获名王梁屈葱”。
词语分解
乌的字典解释 乌 (烏) ū 指“乌鸦”:乌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乌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乌合之众。 黑色的:乌亮。乌云。 无,没有:化为乌有。 文言疑问词,哪,何:乌足道哉? 古同“呜”,呜乎。
海的字典解释 海 ǎ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喻数量多的
历史地名推荐:龙水汛
清置,在今广西贺县东。《清史稿·地理志》:贺县东有龙水汛。
什么动物的角非常小?
短角牛的角非常小。短角牛原产于英格兰的诺桑伯、德拉姆、约克和林肯等郡;它是在十八世纪,用当地的提兹河牛、达勒姆牛与荷兰中等品种杂交育成的。因该品种牛是由当地土种长角牛经改良而来,角较短小,故取其相对的名称而称为短角牛。短角牛著名肉用或乳肉兼用牛品种。我国自1920年前后到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引入,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的乌达盟的巴林右旗短角牛场、翁牛特旗海金山种牛场、阿鲁科尔沁旗的道德牧场;乌兰察布盟的江岸牧场;呼和浩特市大黑河奶牛场;驻内蒙古的山东省畜牧局牛羊养殖基地的分场等地。
2020年5月29日,短角牛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
你家乡的方言中?
谢邀。
我的家乡是河南开封,属于北方方言区,印象中“您”这个字通常的搭配是“您请好嘞”,单独用的不多。
家乡开封是旅游城市,古都,景色宜人。北宋都城汴梁,包大人您一定知道。
雕梁画栋美如画,热情好客开封人。
开封话是非常有特色的方言,第一次来您肯定听不懂。请看解析:
晚上——阂(he)上
师傅——老生儿(sheng)
昨天——昨(zuo)个
近日——延(yan)儿(发音是比较独特,介于三四声之间。
傻瓜——傻🦅(老鹰的象形)
缺心眼——不精喜(还是傻的意思)
挪一挪——往那边谷堆谷堆
皱了——苦楚(ku chu)
这人比较奇怪——这人咋嫩契丹啊(qi dan )
很多开封方言用普通话拼音来说,写不出合适的字,只能是形音啦
打字形容不来那个味,想听地道开封话品古都游,大开封欢迎您👏
努尔哈赤的五大臣四大贝勒分别是谁?
1588年,努尔哈赤将11岁的大女儿东果格格,嫁给了28岁的何和礼。新婚当夜,新郎的原配夫人,带着100个亲兵前去问罪。何和礼心虚,不敢见她,努尔哈赤撇下自己新婚的侧福晋,去接待女婿的发妻。
何和礼,是清初“五大臣”之一,在他成为“五大臣”前,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努尔哈赤的女婿。
何和礼只比努尔哈赤小2岁,即便再惜才,也不至于把这么小的女儿嫁给一个比她大17岁的男人,而且这个男人还已经娶亲。
努尔哈赤这样做,自然有他的目的。
在联姻面前,皇帝的女儿有时候也是一个筹码,一个连接部落之间的纽带。
任何一个王朝的崛起,不是靠一个人的孤勇,它的强大背后,少不了一些筹划,并不全靠在马背上打杀。
努尔哈赤也一样。他惯用的手法就是,用女人拉拢部下,用女人去结盟。
东果格格,是努尔哈赤的嫡长女,是他和结发妻子佟佳·哈哈纳扎青所生的女儿。
可能是因为常年随着努尔哈赤颠沛流离的原因,东果格格从小就非常聪慧、勇敢。
史料记载:
一次,努尔哈赤被人刺杀。
当时正是深夜睡得正熟时,东果格格和褚英、代善一起被努尔哈赤塞到了床板下,代善害怕,想要叫喊,东果格格果断制止,捂住他嘴,低声说,听好了,要想活命,就别出声。
东果格格长大11岁的时候,已经出落得水灵灵。
看着这个花儿一样的女儿,努尔哈赤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定。
努尔哈赤长期和栋鄂部作战,双方结怨已深,而且消耗很大。
当时的何和礼是栋鄂部首领,看着努尔哈赤日渐强大,觉得在这样打下去,努尔哈赤迟早会吃掉自己的部落,因此他主动归顺了日渐强大的努尔哈赤,以换取部落族人的安全。
努尔哈赤一看何和礼求和,自然高兴不过,但他也知道,这种关系很微妙,也很脆弱,要想真心收服何和礼,自己需要舍得出去才行。
说起来也是俗套了,何和礼也是这么想的,这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何和礼把自己的妹妹送到建州和努尔哈赤成婚,努尔哈赤则把女儿东果格格嫁给了何和礼为妻。
要知道,当时的何和礼已经28岁了,只比努尔哈赤小2岁,在那个年代,他不可能还是单身。
何和礼早已经娶妻,他的原配夫人卓尔可不是省油的灯。
在马背上长大的女人,性子泼辣,眼里容不下沙子。
有人来报告给卓尔,去为妹妹送亲的何和礼,正在建州欢天喜地迎娶努尔哈赤的女儿呢。
卓尔的暴脾气上来,抄起家伙,带着100亲兵,就直奔建州而去。
何和礼一听老婆打上门了,他自然心虚,不敢去见。
努尔哈赤只能撇下自己的新婚妻子,亲自去迎接何和礼的发妻。
努尔哈赤对卓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了这场婚姻只是为了增进部落之间的感情。
当然,纵使卓尔再彪悍,面对强大的努尔哈赤,也只能低头。更何况,自己和一个10岁出头的女娃娃争风吃醋,也着实没有意思。
她这一闹不要紧,还把正妻的位置给丢了,因为栋鄂部是归附建州女真的,那自然而然,东果格格的地位高于卓尔,卓尔只能让出正妻的位置,做了侧福晋。
想想也是,一个女人,谁甘心自己的丈夫再娶别人呢?可东果格格,其实也憋屈啊,谁又愿意在自己的婚礼上被原配问罪呢?
好在,虽然这场婚姻的开头并不好,但结局却还不错,东果格格凭借自己的智慧把婚姻经营得很好,在和亲的公主里,她的命算是好的了。
东果格格,经历了4朝,1652年去世,享年75岁。
东果格格是典型的皇家牺牲品,但她的牺牲值得,因为有了这段联姻,使得部落之间的关系更牢固,而何和礼也成了清初的“五大臣”之一,为努尔哈赤立下了不少战功。
那么,我们回到问题本身,努尔哈赤的五大臣,四大贝勒究竟是谁,他们的结局如何?请容我一一道来。
先说五大臣1616年,努尔哈赤自称汗王,建立后金,任命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礼、扈尔汉、安费扬古为五大臣,参与国政。何和礼和东果格格的婚姻,一开始是部落联姻,可两个人在一起36年,也是一段美满的婚姻,两个人一共育有6个孩子,其中3个儿子在清朝初期都有作为。
何和礼本人更是跟随努尔哈赤东征西战,立下了累累战功。
1624年,何和礼病逝,享年64岁。
清太宗时,追封何和礼为三等子。顺治十一年(1654年),追谥曰温顺,并勒石记功。内有“追述往事,轸念前勋”,称赞何和礼“乃能益励忠诚,封疆攸赖,始终尽瘁克襄王室”。雍正八年(1729年),加封号勇勤。何和礼是五大臣中,最后一个去世的。
失去何和礼后,努尔哈赤痛哭道:“与朕并肩作战的几位大臣,为什么没有一个能够留下来给我送终?”
额亦都,19岁跟随努尔哈赤起事,51岁迎娶努尔哈赤18岁皇四女穆库什。额亦都,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幼年时父母被人所杀,他13岁时为父母报仇,然后逃到姑姑家,和姑姑一家一起生活。
额亦都19岁,邂逅22岁的努尔哈赤,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畅谈理想。
额亦都敬佩努尔哈赤的英雄气概,决定追随他去干一番大事业。
额亦都骁勇善战,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深受信赖,赐号巴图鲁。
额亦都一心一意效忠努尔哈赤,甚至不惜杀亲子。
额亦都的次子达启,虽然英勇善战,却飞扬跋扈,目无尊长,额亦都怕他惹出祸端,决定清理门户。
后来,额亦都将儿子们聚集在一起,命人绑缚达启,抽出刀来,对儿子们道:“天下怎么会有父亲杀死儿子,只是这个儿子傲慢无礼,如今若不管制,以后一定会有负国家、败坏门户。”
达启死后,额亦都向努尔哈赤请罪。
努尔哈赤嗟叹道:“额亦都为国深思熟虑,实在是无人能及。”
额亦都带领儿子们随努尔哈赤一起攻打乌拉部,他的一个儿子战死,为了安慰额亦都丧子之痛,努尔哈赤把自己18岁还怀着孕的皇四女穆库什送给了51岁的额亦都。
说来,在努尔哈赤心里,女儿终归就是自己来巩固地位,拉拢人心的工具啊。
穆库什,14岁时由努尔哈赤做主,把她嫁给了乌拉部布占泰,达成了和乌拉部的结盟。
因为和女婿布占泰争夺叶赫部的美丽女子叶赫老女,翁婿反目,已有身孕的穆库什去劝说布占泰,差点被布占泰用箭射死,为此努尔哈赤一举灭了乌拉部,接回了女儿。
可谁知道,为了安慰自己的亲信,就这样转手就把女儿当战利品给送人了。
好在,额亦都对穆库什不错,两个人后来还有了儿子遏必隆。
1621年,额亦都病逝,后追封弘毅公、配享太庙。
费英东,努尔哈赤的孙女婿费英东,瓜尔佳氏,苏完部首领索尔果之子,也是鳌拜的伯父。
费英东25岁追随努尔哈赤,他骁勇善战,善于射箭,可拉开十余石的强弓。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费英东的感情联络,努尔哈赤把长子褚英的大女儿嫁给了费英东,这样费英东成了努尔哈赤的孙女婿。
1618年,在攻打抚顺城时,明朝总兵张承荫率领一万多骑兵赶来支援。
费英东坐骑由于受到惊吓,向侧路狂奔,费英东却打马回旋高呼:“我建州没有败退之将,只有战死之帅!”
费英东此举,鼓舞了士气,各路士兵一起,一举攻克了抚顺城,并斩杀了张承荫和辽东副将颇廷相。
努尔哈赤称赞道:“费英东真是万人难敌的勇将啊!”
这就是费英东“万人敌”绰号的由来。
1620年,费英东去世,享年57岁。皇太极即位后,追封他为直义公,累赠一等信勇公,配享太庙。
扈尔汉,努尔哈赤的养子扈尔汉,佟佳氏,是努尔哈赤的养子,赐号觉罗氏。
《清史稿·扈尔汉》记载:“扈尔汉感太祖抚育恩,誓效死,战辄为前锋。”1623年,扈尔汉去世,享年48岁。
安费扬古,安费扬古,觉尔察氏,世居瑚济寨。
安费扬古,和努尔哈赤的关系,用发小形容也不为过,他从小追随努尔哈赤,戎马生涯40多年,是个有勇有谋的人,安费扬古擅长以智取胜,创造了不少以弱胜强、以少克众的战例。
1622年,安费扬古去世,享年63岁。
顺治十六年,追谥敏壮,立碑纪其功。康熙五十二年,追赐三等轻车都尉世职。说完了五大臣,我们来说一下四大贝勒。四大贝勒有: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
四大贝勒中,有三人是努尔哈赤的儿子。
绯闻缠身的大贝勒代善代善和东果格格,以及褚英,是一母同胞的三兄妹,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元妃佟佳·哈哈纳扎青。
代善本来是有一个好的前程的,努尔哈赤曾暗示代善,等到自己死后,自己的女人和孩子由他照顾。
尔哈赤令大贝勒代善代政,并说:“等我百年之后,我的诸幼子和大福晋交给大阿哥(指代善)收养。”于是代善权势显赫。这就等于说,代善是未来的汗王。
后金有继婚制度,“父死娶母,兄死娶嫂”,也就是说父亲死了,儿子可以娶继母,哥哥死了,弟弟可以娶寡嫂。
代善前途本来一片光明,可中间却发生了一个意外。
史料记载,努尔哈赤发现,代善和前妻所生的两个儿子岳托、硕托所领有的资产,均比其他的异母弟弟差。
因此努尔哈赤怒斥代善说:“你也是前妻的儿子,何不想想我不是对你更亲近吗?你怎么就被后妻蒙蔽得虐待已长大成人的儿子呢?何况我待你一直是特选良好的部民让你专管,你为什么就不能像我一样将优良的部民赐给岳托、硕托呢?”
努尔哈赤让岳托、硕托与代善分家,因为这个,代善就和汗位无缘了。
实际上,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代善和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传出了绯闻。
1620年,阿巴亥被侧妾德因泽告发,说她和代善暧昧不清,证据有三:一是她给代善和皇太极送吃食,皇太极拒绝了,代善接受了;二是她总在宴会上穿得花枝招展,和代善眉来眼去;三是她夜里独自到过代善的贝勒府。
《满文老档》记载:(塔因)“大福晋曾两次备饭送与大贝勒,大贝勒受而食之。又一次给四贝勒送饭,四贝勒受而未食。且大福晋一日二、三次派人至大贝勒家,大概有什么事共同商议。大福晋本人也二、三次黑夜出院去。”“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不管事情真假,努尔哈赤反正挺不爽的。
为了遮盖家丑,努尔哈赤便拿虐待前妻的孩子作为由头处置了代善。
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没有确定谁是皇位继承人。
这时候,代善是有机会争取的,他的优势是他是元妃的儿子,且长年统兵作战,军功累累,是四大贝勒之首,辖有正红、镶红二旗,实力强大,而且辅佐父亲治国理政,另外代善还有五个能征惯战的儿子和亲侄子。
然而,出人意料地,代善却放弃了,他拥立皇太极继承皇位。
1648年,代善病逝,享年65岁。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追赐谥号为“烈”。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入祀盛京贤王祠,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配享太庙。二贝勒阿敏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次子。
说起来,努尔哈赤还真是大度。
阿敏的父亲和兄弟因谋叛,父亲舒尔哈齐被努尔哈赤囚禁到死,阿敏的长兄阿尔通阿和弟弟扎萨克图被努尔哈赤所杀。
两家人这样的关系,努尔哈赤还能免他一死,还把阿敏养育在自己跟前,可见努尔哈赤的气度真的不一般啊。
努尔哈赤将舒尔哈齐幽禁至死,但不对其子女赶尽杀绝,甚至优待重赏,这无疑是一种忏悔式补偿,也是一种恩怨分明的帝王风度。
阿敏虽然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打了不少仗,可以说战功赫赫,可他为人却桀骜不驯、好大喜功。
1630年,阿敏被皇太极削爵囚禁,十年后病死。其子爱尔礼论罪处死。但他的其他五个儿子皆得了爵位。
我个人感觉,阿敏之所以被削爵囚禁,有很大可能是因为他戳到了皇太极的痛处。
努尔哈赤猝然长逝,没有指定继位人,四大贝勒联手,逼迫大妃阿巴亥殉葬,四人当时是盟友关系。
事成后,这种利益为上的盟友关系,是很不牢固的,很容易变得水火不容。
阿敏这人,目光短浅,攻城略地后只知道疯狂敛财,为此还干出了屠城的残忍事件,使得人心向背,可他却不知道,皇太极要的是大统一。
阿敏,死在自己的贪心不足和格局太小上。
弑母的三贝勒莽古尔泰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和继福晋富察·衮代所生的儿子。
《清史稿》记载,1631年,皇太极斥责莽古尔泰贻误战机,莽古尔泰拔出佩刀,怒视着皇太极说:“大汗为何处处针对我?你就那么着急除掉我?”
皇太极不屑地说:“是固尝弑其母以邀宠者!”
这意思就是说,你这种杀害亲生母亲,来邀功的人,有和我讨价还价的资格吗?
《清太宗实录》记载:衮代死于儿子莽古尔泰之手。
说到这里,不得不重提代善和大妃的绯闻事件了。
对于前文所说的大福晋究竟是谁,历史上是有争议的,一说是富察·衮代,一说是阿巴亥。
可我查了一些资料认为,不大可能是衮代。
衮代于1585年改嫁给努尔哈赤,此前是努尔哈赤堂哥的妻子,两个人还育有一子。
代善生于1583年,从年龄上推断,衮代大了代善至少15岁,所以他们两个有私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衮代的死,也是很有争议的,因为和她有关的资料,大都被人销毁了。
《清皇室四谱》言之凿凿地记载:“继妃富察氏,名衮代,……天命五年二月以窃藏金帛,迫令大归,寻莽古尔泰弑之,葬赫图阿拉。”
从这些不是正史的记载来看,衮代是因为偷盗金帛,被努尔哈赤训斥。
莽古尔泰为了讨好努尔哈赤,亲手杀死了母亲。
连亲生母亲都杀,这也难怪皇太极瞧不起他啊。
然而皇太极那样说,其实也只是激怒他,毕竟莽古尔泰是个鲁莽的人。
果然,莽古尔泰被激怒了,皇太极就找了个理由把他的贝勒给撸了下来。
1633年,莽古尔泰去世。因为死后被揭发有谋上之罪,莽古尔泰追夺其封爵。
大权独揽的四贝勒皇太极四大贝勒中,皇太极排行老四,也是后来汗位的继承人。
但在历史上,关于他当上汗王,其实也有争议。
一是说,他是顺应天命,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另外一种说法是,他联合其他三大贝勒,以殉葬的名义逼死了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从而坐上了汗位。
但不可否认的是,皇太极是个不错的帝王。值得一提的是,皇太极有一点和努尔哈赤特别像,那就是喜欢用女人去作为工具,来实现结盟的目的。
而且,皇太极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喜欢把自己老婆送人,又喜欢娶别人的老婆。
东宫福晋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是个贤惠的人,但在她生下女儿的第11天,就被皇太极赐给了叶赫表侄南储做老婆。
侧福晋叶赫那拉氏,和皇太极是表亲,是皇太极母亲孟古的娘家侄女,也是个二婚女,和第一任丈夫育有两个儿子。
然而,在叶赫那拉氏为皇太极生下第五子硕塞后,却没承想,不久便被皇太极赐予曾任内大臣的占土谢图为妻。
除了叶赫那拉氏,皇太极还娶了林丹汗的两个老婆,包括他最爱的女人海兰珠,也曾经嫁过人。
总结回看努尔哈赤的五大臣,和四大贝勒,不难看出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努尔哈赤和五大臣,还是皇太极和其他三大贝勒,他们都是利益为上的盟友关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五大臣因为全都死在了努尔哈赤前面,所以结局相对还算善终。
倘若他们不但和努尔哈赤同患难,还有幸看到了他坐拥天下,天下太平后,他们的命运是否也像朱元璋的开国功臣那般,也未可知。
但皇太极对待其他三大贝勒的态度,却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利益之上的盟友关系,水火不容起来吃相也相当难堪”。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些男人们的事迹,在史书上被记载了,而做出牺牲的女人们,在史书上却是寥寥数笔。
写到这里,不免有点为东果格格和穆库什叫屈,她们,只是这种盟友关系中的一颗微不足道的棋子而已。
只是,我很好奇,娶了东果格格的何和礼、和娶了自己妹子的努尔哈赤见面后,该怎么称呼对方呢?叫妹夫,还是叫岳父?
欢迎留言讨论哦。
switch荒野之息神庙位置?
《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中的神庙分布在整个游戏地图中,它们是游戏中的重要地点之一。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神庙位置,但请注意这并不是完整的列表,因为游戏中有很多神庙。1. 起始神庙:玩家在游戏开始时会被送到起始神庙。它位于大陆的中央地区,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区域。2. 卡卡里神庙:位于哈特诺村附近,是第一个任务所在,任务完成后会开启传送之塔。3. 奇瓦神庙:位于盖尔莫山脉南部,周围环境有大量的冰。4. 乌达神庙:位于海拉赫高地南部,需通过解谜才能进入。5. 纳卡神庙:位于阿卡拉基山附近,内部还有一个改造工作台。6. 阿卡拉神庙:位于恶灵湖畔,属于小型神庙。7. 洛拉瑞诺神庙:位于精灵祠堂旁边,需要找到地下通道才能进入。8. 罗塔神庙:位于遗迹之谷地下,需要跳跃和解谜才能到达。这只是一部分神庙的位置,游戏中还有很多其他神庙。玩家可以通过探索地图和完成任务来找到和解锁更多的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