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中秋活动,刘墉说了什么话让乾隆很高兴
神武中秋活动,刘墉说了什么话让乾隆很高兴?
一
话说有一次乾隆召见刘墉谈话,大事谈完了就开始闲聊。乾隆说,朕今年45岁,属马,爱卿呢?刘墉心想这里边话里有话,灵机一动就回答道:臣今年也45岁,属驴。
乾隆禁不住哈哈大笑:爱卿啊,你也太幽默了。刘墉连忙一本正经的回答:皇上是天子,自然是千里马中的佼佼者,天马行空,俊逸非凡。微臣在皇上面前,就是一头拉磨的驴子,一生都任劳任怨,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倔。
刘墉之所以这么回答,就是考虑到了多重的因素。乾隆皇帝这样试探性的问他,明显就是在考察他的忠心,更重要的是一定是和珅在背后搞鬼,说了他的坏话。表面上说自己是倔驴,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忠心。
刘墉的这一番君臣奏对,尽显了一个大臣的智慧。他如果老老实实的回答自己也属马,那就犯了乾隆的忌讳,大臣怎么能够跟皇上一样呢?只有像刘墉这样的巧妙对答,才能化解尴尬,又能堵住和珅的嘴,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乾隆皇帝满意。
二
实际上在历史上,乾隆出生于1711年,属兔,顶多也就是只玉兔。刘墉出生于1719年,属猪,可以说是一头大智若愚的猪。刘墉的父亲刘统勋为官刚正不阿,做事一丝不苟。而刘墉却诙谐幽默,为人外圆内方。
上边的这个故事当然也只是个故事,然而无风不起浪,有果必有因。乾隆皇帝在历史上是非常自私的一个皇帝,骄傲自大,骄淫奢侈,好大喜功。说白了就是一个难伺候的主,表现的水平太差他看不上,表现的水平太高又让他猜忌。
当然乾隆皇帝的智商还是非常高的,正因为智商高,他才像明朝的嘉靖皇帝一样,把大臣们操纵玩弄于手腕之间。三朝元老张廷玉也被乾隆皇帝给整的含恨而终,他在朝中盘根错节的势力也被连根拔起。
在乾隆皇帝面前,也只有像和珅和刘墉这样的大臣才能如鱼得水,这在历史上也是一个事实。和珅才干卓越,聪明伶俐,再加上是满族人,在满族贵族中自然也是出类拔萃的人才,自然深得乾隆皇帝的信任。这就是像刘墉这样的汉人大臣所不能比拟的,在和珅权倾朝野的时候,刘墉也只能小心翼翼的做事。
三
跟着乾隆这样的皇帝混,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更何况俗话说的好,伴君如伴虎。乾隆皇帝最忌讳大臣能力比他强,在各方面都要比较一番。实际上他水平比较差,这就让大臣们比较难办。
乾隆一生写了10万多首诗,没有一首能称得上是好诗的。但是他却并不自知,经常召集有文学才能的大臣来评点他的诗,大臣们哪里敢说不好,只能是尽力来拍他的马屁罢了。
话说有一次乾隆和刘墉一次出行,乾隆掉进了一个烂泥塘。刘墉一看,果断采取了一个措施,自己就在烂泥塘里打了个滚儿。乾隆看到后哈哈大笑,这事就算过去了。
如果当时刘墉把乾隆皇帝一把拉起来,那就犯了大忌讳。在一身泥巴的乾隆面前,刘墉怎么能衣着光鲜呢?刘墉采取了自污的办法,让自己的身上比乾隆皇帝还脏,才让乾隆皇帝保存了体面,这也是刘墉的生存之道。
四
其实我们看《宰相刘罗锅》也好,还是看《钢嘴铁牙纪晓岚》,完全可以把它当一个职场剧来看。这其中基本上完整了再现员工和老板之间如何处理关系的道理,尤其对于一些职场菜鸟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
当员工的永远都不能在老板面前显得自己比老板还聪明,最好的办法是想把自己的好建议推荐给老板,然后由老板当作自己的智慧宣布出来。中国的老板普遍都有一颗当皇帝的心,他们把自己的公司当成了自己的王国,不体察这种内心体会,很难当好一个员工。
就像多年前的公司面试一样,非常知名的一个问题。老板问1+1等于几?做员工必须告诉老板,老板你说等于几就是几。员工的最高利益就是满足老板的需求,否则能力越强越被老板当成另类,要么打入冷宫,要么淘汰出局。
当好一个部下最好的方式就是扮猪吃老虎,就像刘墉这样整天一声不吭,最后却在嘉庆皇帝的一声令下,刘墉率先出马扳倒了和珅。如果刘墉早动手的话,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在斗不过和珅之前,最好的方式就是装聋作哑。职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马超神武什么时候返场?
目前没有返厂机会了,马超的话要中秋节前后才能返厂
二龙山的三位头领鲁智深杨志武松?
引言
“天下英雄起四方,众虎同心归水泊”。水泊梁山之上,有着众多的地方山寨。
这些山寨或感念宋江之义气,或无力独自对抗朝廷的围剿,或受好友之相邀,都纷纷归于水泊梁山。
而在所有这些地方山寨中,实力最为强悍的毫无疑问是二龙山。二龙山上的鲁智深、杨志、武松,不要说是与那些小山寨相比,就算把他们放到鼎盛时期的水泊梁山,此三人的能力也是出乎其类的。
分析鲁智深、杨志、武松,作者之所以把他们都放在二龙山上,绝非是随意一笔,而是有意为之。
从成书的角度去看,鲁智深、杨志、武松,这三个人物形象的出现都要早于《水浒传》。所以说,这三人是《水浒传》的元老型人物。而且,在《水浒传》成书之前,这三人之间就有犬牙交错的故事。
而从人物的角度去看,鲁智深、杨志、武松又都曾经在朝廷任职过。虽然落草的原因不同,但他们都比常人更能理解朝廷的黑暗。
鲁智深看到高俅、高衙内的无耻;杨志曾经在太尉府任职,一身的武艺无处施展,是郁郁不得志;武松更是被张都监、张团练所陷害。
再从故事发展的角度来看,武松最后上二龙山其实也是有任务的。宋江给武松安排了,如果有机会,鼓动鲁智深、杨志二人接受招安。
总而言之,鲁智深、杨志、武松,都在二龙山之山,乃作者有意为之。而且,从武艺的角度来看,此三人也更符合惺惺相惜的江湖原则。不过,要是说谁的综合战力更强,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论及搏命,武松当属榜首整个《水浒传》中,若是仅论武艺,武松或许排不进前十,但如果说起来搏命,武松应当是第一。
从景阳冈打虎,到狮子楼复仇;从快活林逞强,到飞云浦脱身;从鸳鸯楼搏杀,到蜈蚣岭除恶,武松遇到的敌人无论强弱,他所表现出来的意识都非常强悍。
对武松而言,没有敌人能让他畏惧,即便对方强于自己,也依旧战意满满。而且,他遇到不如自己的人的时候,也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武松有骄傲的一面,可一旦交手就会变得谨慎。正所谓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说的就是武松。
景阳冈打虎,可以看出来武松的气力之大;飞云浦脱身,可以看出武松的机敏应变;鸳鸯楼搏杀,更是可以看出武松一旦出手,绝不容情的狠辣。
综合武松的战绩,从未有过失败。虽然没有过一流的好手,可却是屡屡身陷险地。而武松,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成为最后的胜者。
武松战意之强,在水浒中无人能及,要是到了拼命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是武松的对手。即便武艺比武松好,武松也能做到“两败俱伤”。
杨志的基本功最扎实杨志是武举出身,又是杨令公的后人,绝对的世家子弟。
与武松的野路子不同,杨志从小就练习弓刀石马步箭的练习。对于杨志而言,所有一切上战场用刀的东西他都要学。
所以,他精通于枪法、刀法;擅长弓箭;既可以马战,也可以步战;而且对军事理论他也不会陌生,否则考不了武举。
论及兵器,杨志用刀与林冲酣战,用枪胜了急先锋索超,大名府展示过弓箭的技巧,马战可以为马军八骠骑,步战又与鲁智深打的不分胜负。
毫不夸张地说,杨志是梁山上标准的炼金石。也是梁山上,少有的纯科班,全方位的优等生。只不过他更适合疆场,而非是草莽。
而且,杨志也是机敏之人。生辰纲一事上,杨志虽然是中计了,可杨志对吴用一行人是有着怀疑的。即便最后中计了,更多是因为周边的推波,而非杨志本人不够聪明。
要是说考试,说基本功,二龙山上杨志是最优秀的。
综合战力还得是鲁智深什么叫做综合战力?其实这并非不是一个好下定义的概念。
是不是要考核领兵能力,是不是要考核箭术,是不是要看生存技巧,这些都可以被纳入综合战力。而小编也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说一下我感觉的综合战力,即马战+步战+力量+弓箭+领军。
如果从这五个维度来考量,个人认为鲁智深应当是排在第一位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鲁智深的官方身份,他是鲁提辖,可在这个之前鲁智深是关西五路廉访使。
这里其实要说一个作者的错误。“关西五路廉访使”这个官,一看就是作者给鲁智深做的错误包装的。说白了就是“人设”与“史实”的不符。
作者给鲁智深安排关西五路廉访使,说白了就是要让鲁智深的地位高起来。起码要比地方的团练使、地方的兵马都监高。所以他突出了“关西五路”。
可事实上,廉访使就是一个地方检察长官,并非武职。虽然说地位很特别,也很高,可是与鲁智深所应该配的官职不符。
虽然作者在这里处理错了,可也能够看得出来作者给鲁智深的人设。这是一个弓刀石马步箭都精通,还在关西有过长年的作战经验的边防将领。
要是根据这个角度出发,鲁智深的综合能力就是最强的。
从书中所表现出来的,鲁智深是梁山上步军头领第一人,而马战也可以和五虎中的呼延灼交手不落下风;至于力量他能倒拔垂杨柳,是作者设定第一力士;弓箭虽然没有明说,可从官职反推人设,鲁智深即便不精通射箭,也绝对是懂得的;再说到领军,鲁智深的人设是必须要懂得领军的,而且还比杨志这种没有实战领军的强。
结语二龙山的三巨头,到底谁最强,这是一个很难找到准确答案的问题。
作为一部小说,《水浒传》中塑造了那么多生动的人物,很多人物都有自己的粉丝。
所以,对粉丝和阅读者而言,肯定是喜欢谁就会觉得谁强。
你说武松战意无敌,他就会说杨志是科班出身。你说鲁智深步战第一,他就会告诉你武松要是拼命鲁智深不是对手。总而言之,这种问题找不到明确的答案。
可要是让小编来看,我更倾向于鲁智深是综合战力最强的。
如果金弹子与高宠死战?
金弹子的相貌好似黑狮子一般,身材好似狻猊一般。双锤舞动,好似李元霸重生,胯下战马,好似黑麒麟出现。
高宠和金弹子在他们各自出现时都是无敌的存在。最后他们战死也并非技不如人。但我们通过参照物进行比照,高宠的实力应当碾压金弹子。
金弹子的武力值。金弹子是粘罕的儿子。手持一对擂鼓紫金锤,有万夫不当之勇。在牛头山战役中,金弹子三、四锤击败牛皋,十余合击退余化龙,七八合战败董先,二十回合击退何元庆。
张宪一枪能挑破金兀术的耳朵,和金弹子大战四十回合却也落败。
余化龙,何元庆,张宪等人,在《说岳全传》中都属于武力值一流的选手,这中间最弱的余化龙,也能够和岳飞长时间作战打成平手。但是他们在金弹子面前却都经不住一打。
岳飞只得高挂免战牌。
后来,岳云回营打碎免战牌,要被岳飞治罪,牛皋保举岳云戴罪立功,迎战金弹子。两个人打到八十多个回合,岳云招架不住。
又战到八十余合,渐渐招架不住,牛皋看见,心中着了急,大叫一声:“我侄儿不要放走了他!”那金弹子只道是后边兀术叫他,回头观看,早被公子一锤打中肩膀,翻身落马。岳云拔剑上前取了首级。
也就是说,凭实力,岳云略逊金弹子一筹。最后击败金弹子,靠的是运气。
高宠的武力值。高宠在书中出现时间很短,初登场时,为了显示武功,面对牛皋、郑怀、张奎三人联手,没有出全力,就轻松将三人击败。
接着他又四枪杀死金军四大元帅:
兀术忙差下四个元帅来,一个叫金花骨都,一个叫银花骨都,一个叫铜花骨都,一个叫铁花骨都,各使武器上前迎战,被高宠一枪,一个翻下马去;第二枪,一个跌下地来;第三枪,一个送了命;再一枪,一个胸前添了一个窟窿。
这个四大元帅实力有多强?书中没有详细交代。不过既然能当上元帅,估计也是一流高手。
接着他又一招把金兀朮杀得“发断冠坠”:
高宠上马抡枪,往旁边下山来。兀术正冲上山来,劈头撞见。高宠劈面一枪,兀术抬斧招架。谁知枪重,招架不住,把头一低,被高宠把枪一拎,发断冠坠,吓得兀术魂不附体,回马就走。高宠大喝一声,随后赶来,撞进番营。这一杆碗口粗的枪,带挑带打,那些番兵番将,人亡马倒,死者不计其数。
如果以岳飞的武力值为参照物,能够打平或者击败岳飞的,就可以称得上是一流高手。
金兀朮属于准一流高手。因为他能和岳飞大战七八十个回合不分胜负。
如果以牛皋为参照物,武力值和牛皋相当的,属于二流高手。
高宠轻松击败三个二流高手,一招打得金兀朮狼狈不堪。就这个武力值,金弹子似乎还比不上。
因为金弹子打牛皋还用了三、四锤,并且牛皋败退时,也没有像金兀朮那么狼狈。
高宠的武力值可以一个人击败对方的大部队。这在《说唐》中,只有李元霸能够办到。
那高宠杀得高兴,进东营,出西营,如入无人之境,直杀得番兵叫苦连天,悲声震地。
高宠有一柄“碗口粗的”枪。
这可以理解,他枪挑“铁华车”(又称“铁滑车”),“铁华车”重达千斤以上,从山顶上加速度冲下来,那个力量一万斤可能都不止。如果枪杆子没有碗口粗,恐怕早就折断了。
对于如此一个好比土坦克一样的怪物,高宠一枪能把它挑飞过头顶。
众番兵得令,一片声响,把“铁华车”推来。高宠见了说道:“这是什么东西?”就把枪一挑,将一辆“铁华车”挑过头去。后边接连着推来,高宠一连挑了十一辆。到得第十二辆,高宠又是一枪,谁知坐下那匹马力尽筋疲,口吐鲜血,蹲将下来,把高宠掀翻在地,早被“铁华车”碾得稀扁了。
有人责怪高宠的马不行,这真是错怪了这匹马。
显然,高宠坐下的那匹战马,也是一匹宝马。
如果是个一般的马,挑头一辆“铁华车”时,可能就趴下了。
高宠的这匹战马,居然一直支撑到第十二辆“铁华车”,才筋疲力尽,瘫倒下去,可见是一匹宝马良驹。
不过这仍然是一匹坑主人的战马。
换句话说,高宠刚刚进入热身状态,如果高宠早早下马,凭借人力挑“铁华车”,全部挑完也不在话下。
有可能当时他比较匆忙,没有来得及下马。再加上毕竟在此之前,已经冲入番营,打了大半天,体力多少有点衰退。
高宠和金弹子的比较。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1.从武功招式上来看,双方击杀的回合差距明显。
高宠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敌手,只要他愿意,都是一个回合击败,或者一个回合击杀。他面对金兀朮和金国的4个元帅,都是一招解决问题。
而金弹子则需要和对方打上十几个或者几十个回合,并且对方如果力怯逃走,他也没有好的办法。
所以从武功招式上来看,高宠领先一筹。
2.双方力量的对比。
高宠在经过长时间作战,能够连续力挑“铁华车”,并且挑飞过头顶,就算项羽在世,李元霸再生,李存孝复活,也最多如此。
相比较之下,金弹子在和宋将作战时,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力量方面的优势。
所以从力量方面,也是高宠领先。
3.阵亡的原因。
高宠阵亡,完全是意外因素,战马吃不消了,非人力原因。他本人没有什么问题,怪只能怪马不争气。
金弹子阵亡,要怪他自己。怎么牛皋喊了一声,就误以为是金兀术叫他?这两个人站的方位和口音都完全不一样啊?从这一点来看,金弹子临阵作战,也太不小心谨慎了,实在是无脑。大敌当前,他回头看时,居然完全没有任何防守,稀里糊涂就送了命。
大家好。我是头条“今古讲堂”。欢迎您关注,了解更多内容。并敬请评论,点赞,转发。在此先行谢过!
古诗里带佳或嘉字的?
佳:
李益 评论
写情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孟浩然 评论
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杜甫 评论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张继 评论
江上送客游庐山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李商隐 评论
流莺
流莺漂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陆龟蒙 评论
中秋待月
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澹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未似初圆欲午时。
温庭筠 评论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
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张说 评论
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
今日清明宴,佳境惜芳菲。
摇扬花杂下,娇啭莺乱飞。
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
和风偏应律,细雨不沾衣。
承恩如改火,春去春来归。
郑谷 评论
荆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
共待辉光夜,翻成黯澹秋。
正宜清路望,潜起滴阶愁。
棹倚袁宏渚,帘垂庾亮楼。
桂无香实落,兰有露花休。
玉漏添萧索,金尊阻献酬。
明年佳景在,相约向神州。
严巨川 评论
仲秋太常寺观公卿辂车拜陵
南吕初开律,金风已戒凉。
拜陵将展敬,车辂俨成行。
士庶观祠礼,公卿习旧章。
郊原佳气引,园寝瑞烟长。
卤簿辞丹阙,威仪列太常。
圣心何所寄,惟德在无忘。
施肩吾 评论
杜鹃花词
杜鹃花时夭艳然,所恨帝城人不识。
丁宁莫遣春风吹,留与佳人比颜色。
苗仲方 评论
仲秋太常寺观公辂车拜陵
南宫初开律,金风已戒凉。
拜陵将展敬,车辂俨成行。
士庶观祠礼,公卿习旧章。
郊原佳气引,园寝瑞烟长。
卤簿辞丹阙,威仪列太常。
圣心何所寄,惟德在无忘。
......................
嘉
权德舆 评论
酬裴端公八月十五日夜对月见怀
凉夜清秋半,空庭皓月圆。
动摇随积水,皎洁满晴天。
多病嘉期阻,深情丽曲传。
偏怀赏心处,同望庾楼前。
皎然 评论
同颜使君清明日游,因送萧主簿
谁知赏嘉节,别意忽相和。
暮色汀洲遍,春情杨柳多。
高城恋旌旆,极浦宿风波。
独孤及 评论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
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别愁。
醉归无以赠,只奉万年酬。
陈子昂 评论
彩树歌
嘉锦筵之珍树兮,错众彩之氛氲。
状瑶台之微月,点巫山之朝云。
青春兮不可逢,况蕙色之增芬。
结芳意而谁赏,怨绝世之无闻。
红荣碧艳坐看歇,素华流年不待君。
故吾思昆仑之琪树,厌桃李之缤纷。
韦应物 评论
重九登滁城楼忆前岁九日归沣上赴崔都水及诸…凄然怀旧
今日重九宴,去岁在京师。
聊回出省步,一赴郊园期。
嘉节始云迈,周辰已及兹。
秋山满清景,当赏属乖离。
凋散民里阔,摧翳众木衰。
楼中一长啸,恻怆起凉飔。
李郢 评论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
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裴夷直 评论
和邢郎中病中重阳强游乐游原
嘉晨令节共陶陶,风景牵情并不劳。
晓日整冠兰室静,秋原骑马菊花高。
晴光一一呈金刹,诗思浸浸逼水曹。
何必销忧凭外物,只将清韵敌春醪。
元凛 评论
九日对酒
嘉辰复遇登高台,良朋笑语倾金罍。
烟摊秋色正堪玩,风惹菊香无限来。
未保乱离今日后,且谋欢洽玉山颓。
谁知靖节当时事,空学狂歌倒载回。
佚名 评论
祈谷乐章·雍和
殷荐乘春,太坛临曙。
八簋盈和,六瑚登御。
嘉稷匪歆,德馨斯饫。
祝嘏无易,灵心有豫。
柳宗元 评论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吐谷浑
吐谷浑盛强,背西海以夸。
岁侵扰我疆,退匿险且遐。
帝谓神武师,往征靖皇家。
烈烈旆其旗,熊虎杂龙蛇。
王旅千万人,衔枚默无哗。
束刃逾山徼,张翼纵漠沙。
一举刈膻腥,尸骸积如麻。
除恶务本根,况敢遗萌芽。
洋洋西海水,威命穷天涯。
系虏来王都,犒乐穷休嘉。
登高望还师,竟野如春华。
行者靡不归,亲戚讙要遮。
凯旋献清庙,万国思无邪。
张继 评论
送顾况泗上觐叔父
吴乡岁贡足嘉宾,后进之中见此人。
别业更临洙泗上,拟将书卷对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