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落精灵声望(有些女孩为什么是大叔控)

2023-11-13 09:20:05 61阅读

堕落精灵声望,有些女孩为什么是大叔控?

首先,不懂一想到大叔就想到钱和拜金这些人的心里。难道大叔控就一定是为了找个有钱人吗?

首先,喜欢大叔型的女孩子,多半是家庭里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父亲,所以,成熟的比较早。女孩子总是希望有个人可以宠爱自己的。

堕落精灵声望(有些女孩为什么是大叔控)

其次,大叔控的女孩子阅历可能比较丰富,思想也比较成熟,所以和比自己年龄大的长辈更有话题。

最后,可能也有气场的问题,有些女孩子,就是吸引成熟型的男人。当然,大叔控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有些大叔真的会心疼人,知冷知热。

堕落之魂是多少级buff?

堕落之魂是没有固定的等级buff。因为不同的游戏或者不同的版本中,堕落之魂的效果和等级都可能有所不同。在《魔兽世界》中,堕落之魂是术士的一个法术技能,可以通过天赋和装备提升它的效果和等级。而在其他游戏中,堕落之魂可能代表的是一种状态、一种装备属性加成或者是一种特殊技能效果,每种不同的表现都有自己对应的等级和效果。因此,无法简单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不同的环境中需要具体分析。

恭亲王奕䜣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恭亲王奕䜣虽然从之前的高位中退了下来,比起之前的生活暗淡了一些。但是他最终的结局总归还是得了个寿终正寝的。

恭亲王奕䜣出生于1833年,在兄弟之中排行老六,由于他从小就十分的聪明,也被称为鬼子六。他是咸丰皇帝奕詝同父异母的兄弟。不过由于他四哥奕詝的母亲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早逝,孝成全皇后在临终之前嘱托奕䜣的母亲静贵妃抚育四阿哥奕詝。

因此,之后的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䜣,一直受静贵妃的照料。由于受同一个母亲的照料加上年龄相仿,使得他们的感情十分的要好,在外人看来与亲兄弟没有差别。

之后他们又一起进入到上书房读书,由于奕䜣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加上他的天资聪颖使得他的功课比起四阿哥奕詝来说要好的多。

不过对于当时的四阿哥奕詝而言,尽管弟弟奕䜣在功课上要比自己优秀的多,但是依然丝毫没有影响他与弟弟奕䜣之间的感情,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依然还像以前那样的好。

但是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使得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产生了裂痕。这件事情就是道光皇帝立储的事情。

随着道光皇帝的岁数越来越大,他也将立储的事情提上了日程,而在立储时,他在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䜣之间犹豫不决。不过最终,道光还是下定决心,在遗诏写下由四阿哥奕詝继位。

如果事情到这里就算结束的话,并不会影响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但后来道光皇帝下令,让六阿哥奕䜣迎娶热河都统桂良之女为嫡福晋,而这个举动被外界普遍认为,这是道光皇帝属意六阿哥奕䜣之举。

但是实际上呢,这个举动是发生在道光皇帝已经下定决心,让四阿哥奕詝继位并将他写进遗诏之后,所以这个举动只能算作对六阿哥奕䜣的补偿。

而四阿哥奕詝却不这么想,他知道父亲道光皇帝曾经在他们两兄弟之间犹豫过。况且按照清朝的传统,皇位继承者讲究立贤不立长。

六阿哥奕䜣论才德和能力都在四阿哥奕詝之上,他有继承皇位的可能,如果不是四阿哥奕詝的老师杜受田,教授他在道光皇帝展现自己的仁孝,让道光皇帝改变主意,可能这个皇位真的就是奕䜣的了。

四阿哥奕詝知道自己的储位是靠着自己投机取巧得来的,他也深知奕䜣在深知事情的原委后,未必会对自己服气。由此这两人之间开始心存芥蒂,只是碍于父亲道光皇帝的存在,才没有撕破脸,但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在这之后也变得越来越疏远。

公元1849年,道光皇帝病逝,遗诏上写明由四阿哥奕詝继位,随即四阿哥奕詝登基,并将年号改为咸丰,史称咸丰皇帝。

在咸丰皇帝上台后,由于咸丰皇帝与六弟奕䜣彼此之间一直存有隔阂,使得恭亲王奕䜣一直受到咸丰皇帝的打压,虽然一直有差事,但是都不是太过重要的差事。

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皇帝在听到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的消息,仓皇的逃往承德。

而逃往承德的咸丰皇帝为收拾北京这边的烂摊子,同时也是想找一个背锅侠,这才重用了恭亲王奕䜣,让他担任议和大臣,以英法联军和谈。恭亲王奕䜣在临危受命之后,以自身优秀的能力,很快的解决了这次危机,同时也赢得了英法洋人的尊重,为他之后的外交活动铺平了道路。而且他还在议和期间,笼络了四位身居高位的大臣,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政治集团,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元1861年,咸丰皇帝在热河病逝,遗诏由载淳继位。由于当时载淳的年纪小,所以遗诏上也写明了让自己所钦定的八位顾命大臣辅政。

只是这八位顾命大臣中,并没有奕䜣,这因此加速了他与那八位顾命大臣的矛盾,而当时的慈禧太后,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慈禧太后觉得这八位顾命大臣辅政,不利于自己以后独揽权利,但是现在自己的羽翼未丰,要靠自己解决这八位顾命大臣,实在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她需要找一个帮手,于是她想到了恭亲王奕䜣,恭亲王奕䜣无论是在能力还是才德上,加上在朝中的威望,都是帮助自己最好的人选。

同时他和那八位顾命大臣还有矛盾,所以慈禧太后在找到恭亲王说了自己的目的后,恭亲王奕䜣很快就答应了。

没过多久恭亲王奕䜣协助慈禧太后发动了政变,因为同治皇帝最开始继位的时候,年号是祺祥,因此这场政变也叫祺祥政变。

在政变成功之后,因为协助发动政变有功,他被慈禧太后授予议政王的封号,同时还任军机处领班大臣,宗人府宗令和总管内务府大臣,以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主管内政和外交,权倾朝野,成为了仅次于慈禧太后的实权二号人物。

为了求强求富和增强抵御太平天国和外国列强的能力,恭亲王奕䜣支持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大搞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出国。

之后他还奏请两宫皇太后重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两宫皇太后准了他的请求。而曾国藩最终也没有辜负恭亲王奕䜣和两宫皇太后的期望,成功的镇压了太平天国,促成了同治中兴,因此恭亲王奕䜣也获得了贤王的美称。

不过,他的名声和地位的高涨,却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不安。慈禧太后担心自己手中的大权,会旁落到恭亲王奕䜣那里,于是便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奕䜣进行了打压,因此就使得恭亲王奕䜣的仕途一直浮浮沉沉。

公元1865年,恭亲王奕䜣被大臣以揽权纳贿的罪名弹劾,慈禧太后听后命令严查,七天之后,慈禧太后以恭亲王奕䜣目无君上为由,免去了他议政王和其他一切的职务,后来有些朝中大臣求情,慈禧太后才准许他在内廷行走,并且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但是议政王的职务还是被免去了。

公元1884年,慈禧太后以恭亲王奕䜣萎靡因循为借口,免去了他在朝中一切的职务,同时恭亲王奕䜣的在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立的政治集团也被彻底逐出。

公元1894年,恭亲王奕䜣被重新启用为总理衙门大臣,只是这个时候的他由于之前打压,使得他彻底没了锐气和棱角,加上身体也不好,因此也没有发挥出任何的作为。

公元1898年四月初十日,六十七岁的恭亲王奕䜣走完了他的一生,光绪皇帝在得知他的死讯后,亲临府中祭奠,同时还为他辍朝五日和着丧服十五日。并且还赐予他忠的谥号,配享太庙。

总体来说他的结局还算可以,不过这还算可以的结局,也是恭亲王奕䜣用自己的憋屈换来的。

正式服魔盗团满层是几层?

在魔兽世界中,正式服魔盗团(Molten Core)满层共有10层。魔盗团是游戏中最经典的Raid之一,位于艾泽拉斯东部的黑石山中心,是游戏最早期的团队副本之一。它最初是在2004年的魔兽世界原始版本中发布。魔盗团的入门难度较低,但它可以通过控制技能和团队分配策略来提高自己的难度和成功率。魔盗团满层是许多玩家和公会的目标之一,因为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荣誉感的成就。对于魔兽世界的老玩家来说,魔盗团带有很多回忆,也是展示自己实力的绝佳选择。

文天祥的妻女为何皆沦落为宫奴?

1279年,大宋丞相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蒙古人俘虏,关押在元朝首都“大都”内,成为宫奴。 她们终日穿着道袍,吃素食,敲木鱼念经,过着囚徒般的生活。

一、文天祥的妻女为何皆沦落为宫奴?

文天祥的妻女沦落为宫奴,除了国破家亡,主要因为文天祥。

1234年,宋联蒙灭金,并与蒙元进行宋元战争,1235年蒙古侵宋,破唐州、枣阳,蒙宋战争开始,大宋王朝摇摇欲坠,1236年文天祥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出生的文天祥,注定有不平凡的使命。

文天祥本来不叫这个名字,他本名文云孙。21岁时因参加科举考试,一篇万余字的文章惊艳宋理宗,认为大宋能出此人才可喜可贺。理宗皇帝亲自选拔他为状元,并为他亲自赐名叫文天祥,从此文天祥开启了他的仕途之路。

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在其任宁海军节度判官时,三支蒙古大军挥师南下,直逼南宋,宋理宗的心腹宦官董宋臣却建议迁都宁海军(今福建四明)。

董宋臣是出了名的 “董阎罗”, 他恃宠弄权,勾结宰相丁大全,引诱宋理宗堕落,不明是非,朝中上下都惧怕他。一听说他建议皇帝迁都,没有一个人敢反对,此时的文天祥忍无可忍,直接上书宋理宗陈述董宋臣大敌当前,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请求宋理宗斩杀董宋臣,统一人心。宋理宗根本不理会,文天祥气得辞职回家。宋理宗一番劝解将其升官至刑部侍郎,可却将董宋臣的职位也提升了。文天祥再次上书一一列举董宋臣的罪行,宋理宗不理。

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征战合州时被射中眼睛而死。其弟忽必烈正于鄂州与宋军交战,得知哥哥已死,准备撤军回去夺大汗位,而宋朝的右丞相贾似道却借机派人与忽必烈议和,以保太平。贾似道还指使台臣张志立弹劾文天祥,将其罢免 。

文天祥因得罪宠臣被同僚排挤,致一贬再贬,可文天祥依然对朝廷赤胆忠心。

宋理宗因两子早夭,就选了其弟弟赵与芮的儿子赵禥为养子,立为皇储。赵禥先天不足,因其母只是荣王赵与芮府中的一名小妾,经常受到正房夫人的欺负,当正夫人发现小妾怀孕后,就逼她服用过堕胎药,结果一番折腾没有堕掉胎,生下了赵禥,从而导致赵禥的智力低下。

左丞相吴潜面对外患,不同意让低智商的赵禥为大宋天下的继承人,请求另选宗室子弟,遭到宋理宗拒绝,贾似道也在一旁起哄不同意,最终大宋江山让一低能儿继承。

宋理宗去世后,赵禥即位,是为宋度宗。

宋度宗即位后,听权臣奸相的诱导,整日不理朝政,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外面的消息都被封锁。襄阳、樊城被围三年后,宋度宗才得知。

1270年,蒙古再攻襄阳,准备灭宋。咸淳十年(1274年),文天祥被委知赣州(今江西赣州)。期间对朝廷尽心尽力“谏诤有风烈,治郡持节,廉明有威”。

宋度宗去世后,宋度宗赵禥次子赵㬎,即位,是为宋恭帝。此时蒙军已将天府之国的四川拿下,长江中上游基本被元朝占领。德祐元年(1275年),长江上游告急,

襄、樊接连失守,太后号召诸师勤王。文天祥接到诏书感激涕零,决定召集各路豪杰,全力护主。

“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

他还做出一个令天下人佩服的决定,他散尽家财作为军费,招募士兵,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和组织力,召集了一支一万多人的军队。

虽然人数众多,但都是临时组织起来的一群乌合之众,没有经过实际军事训练,仅凭一腔热情,怎能斗得过久经沙场,能够征服亚欧大陆的元军呢?

已经病入膏肓的宋廷听闻文天祥着急了万余人要勤王,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般,封文天祥为江南西路提刑安抚使,让他即刻带兵进京师临安府。

当时文天祥的朋友知道了,连忙劝阻他说:“元兵三路军马,已攻破京畿,进迫内地,你以乌合之众万余人赴京入卫,如羊入虎群啊”

文天祥不听,抱着以身殉国的决心出发了。

10月,文天祥抵达平江,此时元军已进入常州。

文天祥派遣他的将帅朱华、尹玉、麻士龙与张全援助常州,结果有的战死,有的被打败,有的见到敌人一箭未发就逃跑了。元军很快攻入常州,占领了独松关。

文天祥只好奉召弃守平江,退守余杭

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兵至临安,5岁的赵㬎退位降元,献上玉玺,削去宋恭帝帝号,降封开府仪同三司、瀛国公。

太皇太后谢道清授文天祥枢密使,不久授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让他作为使臣去皋亭山同元军议和。

文天祥见到元军主帅伯颜,怒斥他烧杀抢掠的侵略行径,惹恼了伯颜,当场拘捕了他。随文天祥一起的十二人一看形势不妙四处逃散,只有杜浒、吕武、李成3人跟随。他们瞅准时机,和文天祥一起趁夜间逃入真州。

见到真州知州苗再成,商议并部署复宋。可这时,文天祥差点突如其来的谣言害死,有人说他是朝廷派过来劝降的,要苗再成等人杀了他!

宋朝廷在众百姓心里的早已定格为奴颜卑膝像,为它忠心的人也受辱。被逼无奈的文天祥,只好离开真州向东入海道。路上几次遇到元军,险些被捉。他们一路辗转到高邮,又至温州。

为什么去温州?

因为宋朝投降时,宋王朝的血脉——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在驸马都尉杨镇和国舅杨亮节的护送下潜出城外,逃到了浙江温州。张世杰、陆秀夫也率残部到温州会合。

文天祥为了继续他的复宋计划,就上表劝说让7岁的赵昰即帝位。很快赵昰称帝,史称宋端宗,改元景炎,加封赵昺为卫王,张世杰为枢密副使,文天祥为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

文天祥联合一些爱国人士招募军队,一呼百应,依旧坚持抗元,宋朝约有军队20万左右,如果加强训练,指挥得当,胜负也未可知。武冈教授罗开礼在文天祥的号召下起兵收复了永丰县,文天祥号召赵时赏、赵孟溁一起带兵保卫朝廷,并吊死了已降元并来游说的吴浚。

接着文天祥率军入梅州、会昌、兴国县、派将领进逼赣城、永丰、泰和,很快吉州八县克复了一半。一些爱国人士在邵州、永州等地起兵,又克复数县,和文天祥同年中进士的抚州人何时,在文天祥的感召下也起兵响应。分宁、武宁、建昌三县豪杰,都派人到军中请求调遣参战。

西夏宗室后裔李恒当时任“元军江南西路宣慰使”,看到文天祥的影响力巨大,就派兵直逼至兴国要捉住文天祥。文天祥一看来着不善,率兵往永丰方向撤退,不料靠近永丰的邹洬的军队被元军打败。李恒更加对文天祥穷追不舍,追至方石岭,杀了文天祥的部将巩信。

文天祥的妻女被抓

又追到空坑(今江西兴国县境),宋军被打得七零八落,四处溃散。文天祥的妻妾子女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抓住的。

若不是当时有人舍身救文天祥,文天祥就被一同抓走了。

当时宋朝宗室赵时赏,文天祥的掺议军事、江西招讨副使,兵败时,他坐在轿子中,元军就向前讯问他是谁,赵时赏大声说“我姓文”!

就这样骗过了敌人,文天祥才得以脱身,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家人已被抓住,势单力孤的他只好败退。

文天祥有一妻欧阳氏,两妾颜氏和黄氏,这三位妻妾各为文天祥生下一子二女。文天祥一共有9个孩子,分别为文道生、文佛生、文环生;女儿为定娘、柳娘、环娘、监娘、奉娘、寿娘。

大儿子文道生,随父转战广东,病卒在惠州,次子文佛生和三子文环生当时下落不明。

有记载的文天祥的家人,他的两个女儿柳娘和环娘均不幸被元军俘虏,四女监娘和五女奉娘在战乱中丧生。总的来说,文天祥的儿女或死或囚,三子只剩幼子文环生延续文氏宗脉,他有一子叫文大鹏。

元军捉了文天祥的妻女后,一直没有放松对文天祥的抓捕。十二月,文天祥被海盗陈懿出卖,在五坡岭被元军千户王惟义抓住。他吞食龙脑欲殉国,侥幸没死,最后被元军活捉押往元大都。

元军利用文天祥的妻女要挟文天祥,他们以为手里有了文天祥的家人,就等于抓住了文天祥的软肋。

他们之所以让文天祥的妻女为宫奴,就是要摧毁宋朝人的思想,让宋朝人看到凡是不顺应元军的都没有好下场,他们认为文天祥不忍心看到妻女所受的痛苦屈辱而向元军妥协。文天祥当时的影响力已成为整个大宋的精神砥柱,是大宋抵抗外辱的标杆,只要文天祥一倒,整个大宋王朝就会轰然倒塌。

忽必烈为了劝降文天祥,就让文天祥的女儿柳娘给文天祥写信,信中大概意思为:投降的话,妻女可获得自由身,文天祥全家荣华富贵,家人团聚。文天祥见信后知道了自己的妻妾和两个女儿都被抓到元大都成了宫奴,过着屈辱的生活。

可是文天祥早就决定为要为他信守的思想:“忠”、“节”、“礼”、“ 义”、“信” “三纲五常”“君臣父子”“忠君报国”……去殉国,他不想因为妻女而违背自己的思想道德,他受到当时思想环境的束缚和捆绑,没法挣脱。他哭着给妻女回信,信中写到:

“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文天祥对妻女所遭受的苦难痛断肝肠,可是最终还是他信守的那些思想占了上风,他认为妻女所受的苦皆因她们的命运,自己纵然不舍也无能为力。

他铁定心要“以死报君王”,纵然君王荒淫无度视他的谏言如放屁,纵然君王是个低能儿,纵然君王是个啥也不懂的孩童,纵然君王也劝他投降元军!他既然成为统治集团中的一员,他就要死守这个规则。

文天祥的妻女只不过做了文天祥那些思想的牺牲品,不知她们在漫长而屈辱生活中是否心甘情愿遭受折磨去成就丈夫或父亲的那些思想呢?

文天祥一直被囚三年多,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

二、文天祥被俘后,为何要求自杀?

文天祥被俘后,并不是向元军提要求去自杀,而是他随时随地自己的选择。

前文提到文天祥在第二次被抓时,他曾吞食龙脑欲殉国,没死成被元军看管。其实在被押解去元大都的路上,文天祥也曾自杀过。他拒绝吃元人给的饭食,用绝食自杀,想让自己饿死在故乡江西,连饿8天,仍然没死,过了吉安,在家乡殉节的志向无法实现了,才又吃饭。

文天祥选择自杀是因为,他想以死明志,他知道,只要一死就能保全节,就能尽忠取义,活着去元大都不知道元军会如何对待他,或者摧残,或者引诱腐蚀他背离自己的思想,怕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

文天祥到达燕京,忽必烈待他如贵宾,给与他特别的厚待,馆舍侍员殷勤、陈设奢豪,文天祥坐着思虑了一夜。

后来,文天祥被移送兵马司,令士卒监守。

忽必烈看重文天祥的才能,曾让降臣王积翁去劝降他,也曾派自己的宰相去劝降,还亲自去劝降过文天祥,都被文天祥拒绝。

忽必烈更加器重他,继续劝降,文天祥说:

“国已亡,我只能选择殉国。若宽赦的话,只能以道士(脱离世俗的身份)回归故乡。”

宋朝一些投降的官吏如王积翁、谢昌元等一起向元请求释放文天祥为道士。

结果,降元的留梦炎不同意,他说:“文天祥放出后,万一在江南继续复宋,置我十人于何地?”,结果就没有释放他。

那些自私的降臣,考虑到文天祥最恨那些卖国求荣的叛徒,如果放了文天祥,他继续起事,自己就可能会小命不保;就算他不起事,以他的才能,以元帝对他的器重,他如果投降了,忽必烈一定会重用文天祥,哪还有他们这些降臣升迁的机会?

于是他们这些人就想法尽快搞死文天祥。

至元十九年(1282年),有人鼓动福建僧人造谣说:土星冒犯帝坐星,有变乱。

又让中山人造谣说 :“宋主”,有兵千人,想救出文天祥。

还在京城散发匿名书信,说:“火烧蓑城苇,率领两侧翼的士兵作乱,丞相就没有忧虑了。”

恰巧忽必烈的近臣、左丞相阿合马为“盗”刺杀,元廷怀疑信上说的丞相就是文天祥。

忽必烈召见文天祥,问他:“你有什么愿望?”

文天祥回答:

“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

忽必烈并不忍心杀死他,还想继续等待他回心转意,就挥挥手要他退去。

这时有人提议说,文天祥顽固不化,没有投降的可能,还是早点答应他的要求弄死他吧。忽必烈想想之前所作的努力,没有丝毫改变文天祥殉国的决心,就点头同意了。可是过了一小会,忽必烈又觉得不妥,连忙下诏阻止,但还是晚了,文天祥已经被宋朝的那些降臣杀害了。

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文天祥从容就义,就义之时,文天祥作诗两首,后掷笔于地,言“吾事已毕,心无怍矣”,南拜而死,终年47岁。明代时追赐谥号“忠烈”。

文天祥就义后,元并没有对他的妻女网开一面,文天祥的妻欧阳氏当了公主的婢女,一直侍奉到年迈才被准许回老家。

他的两个妾室颜氏和黄氏被安排在东宫为奴;

他的两个女儿环娘和柳娘在宫中做了侍女,后来分别被赏赐给了赵王和岐王。

总结:

文天祥,21岁就成为状元,临危拜相,出生入死为大宋江山苦苦支撑,不畏艰难险阻,对大宋统治者尽忠心仁至义尽。经受三年多的牢狱,他抵住了诱惑,不屈服于各种刑具和感情上的考验,不慕元许诺的高官厚禄,他所作的一切都是在忠于自己心中的道义,就算最后想作为道士存活,也难以跳出遵道的圈子。

元帝其实也没有料到文天祥会为道义如此铮铮铁骨,铁石心肠,会不顾自己的妻女,依然坚守自己心中孔孟先贤提倡的道德。元帝让文天祥的妻女为宫奴也只是把她们作为棋子,想要挟、劝降文天祥罢了。

文天祥连死都不怕了,还会在意元军的要挟?他选择自杀是在向元军表明,自己宁愿死也不会投降,也不会违背自己心中的道义,他要以身殉道,要“留取丹心照汗青”,自杀不成依然求死。

他死后,其衣带间的绝笔书就是证明:

“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顷被执以来,欲引决而无间,今天与之机,谨南向百拜而死。其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

可叹!皇帝昏庸,奸臣当道,一个即将腐朽的王朝不是文天祥一己之力所能挽救的。

可怜!“忠君”,忠的什么君?荒淫;低智;亡国之君,最终死在自己人手里,还连累了家人。

可悲的“遵道”,那些腐朽的道义,捆绑人的思想,压制人的自由,不要也罢。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