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做“标题党”博点击,小心违反互联网新规
作为新媒体从业者,你还在做“标题党”吗?靠夸张低俗的标题博点击?
从3月1日至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经正式施行一个月。
对于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规定》中相关规定内容如下:
第七条.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应当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制作、复制、发布含有下列内容的不良信息:
(一)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二)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的;
(三)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四)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的;
(五)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的;
(六)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的;
(七)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的;
(八)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的;
(九)其他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内容。
违反本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新媒体时代,大多读者不去看是哪个帐号,只关注内容本身。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中,标题党已经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为了博取眼球,标题党频频刷新下限。
在网络世界,诸如此类的自媒体账号比比皆是,人们为了打造一个又一个爆款文章进行着无止尽的深度伪造。
标题党,故弄玄虚,挑逗读者好奇,点进去后发现缺乏实质内容,大失所望,浪费时间。清一色标题党文章令人心生厌倦,降低新闻的严肃性以及专业性。
在今天流量为王的时代,新旧媒体尤其是新媒体中的标题竟清一色地走向内容水化、标题耸人听闻化,以此来骗取一次次的点击。
互联网、新媒体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作为新媒体从业者,我们更该坚守职业道德,创造一个积极正面的新媒体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