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增57所!全国具有保研高校资格名单大全及最新保研率排名
2025年全国高校保研
情况更新
-附考研建议和新提名高校名单-
前言
近日,2025年全国25个省份共新增57所高校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推免)资格,覆盖广东、上海、江苏、四川等教育大省及边疆地区,全国推免(保研)高校总数突破400所,创近8年最大规模扩容。新增院校以特色学科见长,涵盖医学、艺术、理工、财经等多领域,为高考生提供“免试读研”新路径,尤其对成绩中上考生性价比显著。
需要我们山东考生特别关注的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次开放外校保研通道,可直通内地顶尖高校!
一、什么是保研
名词解释
推荐免试研究生,简称“推免”,俗称“保研”。保研,就是被保送者不经过笔试、复试等这些程序,通过一个考评形式鉴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达到一定的标准或符合一定的范围直接由学校保送读研究生。
高等院校实行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生(简称“保研”)是1985年开始试点的。保研时间阶段大致在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在大四学生中进行筛选,并且由学校制订规则和掌握操作权,由于学校不同,保研情况也各不相同。
另外保研和推免其实就是指保内和保外,保内即保本校相对来讲是比较容易的,而且名额也多。保外即推免就相对难一点了,指标需要争取,如果有发表过论文,在推免中是会占有一定的优势的。
所以说,按照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招考制度,读研除了传统的考研外,还有保研这条路可走。因此,一所高校,有没有研究生推免资格,是我们看学校的一个重要依据。以下表单为全国366所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院校名单。

加上此前366所有推免资格的院校(部分名单统计为367所,因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区与保定校区单独列出),推免资格院校已达423所。过去几年全国大多数推免资格院校保研率都逐年提高,未来保研越来越成为本科升学的主要途径。近年来,考研的同学们压力较大。所以,取得保研资格是同学们都希望的。从5月的夏令营开始算起,加上8-9月的预推免和9-10月的最后推免,保研人只有3次机会获得推免资格。
二、整体分析
保研全景
01
分布特征
其中144所“双一流”高校均有资格,占比39.34%,其余222所为“双非”院校,占比达到了60.66%。
拥有推免权的高校,在地域上有明显不同,北京、江苏、辽宁、上海、陕西、山东、湖北、广东、四川、黑龙江和天津(计入河北工业大学)有推免权学校占据前10位,共有224所,占全部具备推免权学校的61.20%,而尤以前5地占比最高,共有132所。
从学校类别来看,在这366所高校中,占比最高的为理工类、综合类大学,均为99所;其次为医药类大学、师范类大学,分别为48所、31所;占比最低的为民族类、体育类高校,皆为5所。
考上这些大学,很可能考研都省了,直接保研。
02
新增亮点
那么今年新增的有哪些呢

此外在推免制度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普通推免外,还设立了服务于国家战略的专项推免。例如兰州大学的研究生支教团、安徽师范大学的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等专项推免,不仅丰富了高校的推免类型,更为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培养了一批对口急需人才。
03
排行榜
保研率的计算公式通常为:保研率 = 推免公示人数 ÷ 学生总数 × 100% ,是一所高校每年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人数占当年应届毕业生总数的比例。教育部会根据各高校的层次类别制定差异化的推免名额分配标准,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推免比例约为15%,未设研究生院的211高校推免比例约为5%,首次获批的高校前3年推免比例只有约1%,之后才可能提升至2%。所以排行榜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04
金字塔
观察2025各高校保研率分布,我们可以观察到明显的金字塔分层现象。

2025年共有四所高校的保研率超过了50%,分别为北京大学(65.07%)、中国科学院大学(64.85%)、清华大学(61.20%)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6.76%)。其中,前三所院校的保研率都超过了60%。
除此以外,有5所院校的保研率在40%-50%之间,有17所院校的保研率在30%-40%之间,有26所院校的保研率在20%-30%之间,有37所院校的保研率在10%-20%之间,而剩下147所院校保研率则小于10%。
保研率高的院校往往拥有更丰富的资源、更强大的师资力量和更高的学术声誉,这种能力和特质更为稀缺,因此保研率的区间越高,高校占比越少。对于学生而言,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是升学的重要途径。对高校来说,拥有推荐资格也是一种办学优势。对于本身就有意深造的高考生来说,在高考志愿填报时选择一所具有推免资格的院校会大大增加今后获取研究生offer的几率。
三、保研需要的条件及建议
按往年政策内容整理,具体以当年政策为准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规定:
第十四条 高等学校从具备下列条件的学生中择优遴选推免生:
(一)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
(二)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四)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五)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六)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经三名以上本校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经学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审查,可不受综合排名限制,但学生有关说明材料和教授推荐信要进行公示。
(七)在制定综合评价体系时,可对文艺、体育及社会工作特长等因素予以适当考虑。但具备这些特长者必须参加综合排名,不得单列。
对考生的核心建议:
1. 保研率是重要参考,而非唯一指标: 选校需综合考量专业实力、地理位置、就业前景、个人兴趣等多重因素。
2. 认清数据本质:
* 高保研率意味着整体深造机会多,但校内竞争依然激烈,需名列前茅。
* 保研率高低不代表学校整体“好坏”,不同类型院校目标不同。
* 专业/学院差异巨大: 同一学校内,强势学科或特色学院保研率远高于平均水平。务必查询目标院校具体学院和专业的历年保研情况。
3. 关注保研去向: 保研率高不等于保得好。部分学校主要输送至本校,部分则大量输出至更顶尖高校。推免去向同样关键。
4. 政策动态需留意: 外校推免政策、本校名额分配规则可能存在年度调整,需持续关注。
5. 提早规划,实力为本: 对于有保研意向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需要重视绩点(GPA)、参与科研项目、争取竞赛奖项、提升外语水平等,实力是获取保研资格的基石。
6. 理性看待排行榜: 网络上的非官方排名(如分档排名)信息混杂,仅可作为模糊参考,决策应以官方数据和实地了解为准。
希望上文盘点的全国具有保研资格的高校名单以及2025年高校保研率排名对各位高中学生未来择校提供一个参考。当然,我们在选择报考学校时,还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但选择一所具有保研资格且符合自身发展规划的大学,能为未来争取研究生深造机会增加一个宝贵的渠道。最终能否成功保研,还是取决于在大学期间的持续努力和综合表现。无论选择哪条道路,扎实积累专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才是实现长远发展的根本。
最后无论最终选择哪所大学,都希望每一位学子都能够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不断追求进步、实现自我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