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宁津县专场发布会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继续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接下来,我们举行“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宁津县专场。我们邀请宁津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常健勇先生,宁津县科信局局长王磊先生,宁津县经济合作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李向路先生,宁津县发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强先生出席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宁津县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政策措施以及其他已经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打算,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首先请常健勇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宁津县人民政府,向一直以来关 心和支持宁津工业发展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发展。宁津县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工作部署要求,坚持先 进制造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牢牢把握“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的专业 功能县城”发展定位,全面树立发展经济、突出工业、服务企业、 尊重企业家的鲜明导向,紧紧围绕五金机械制造和家具制造“一 金一木”两大特色产业,持续推进产业提规增量、企业提速增效、 要素提优增能、品牌提质增值“ 四提四增”行动,不断擦亮“五 金机械智造名城”和“ 宁津家具”区域品牌,推动全县工业经济 发展迈上新台阶。2022 年全县 188 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 为 8%,完成工业总产值 124.3 亿元,增长 12.1%;实现主营业务 收入 104.9 亿元,增长 12.6%;利税总额 6.9 亿元,增长 16.2%; 利润总额 5.01 亿元,增长 11.2%。制造业技改投资增幅 22.3%。 全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 41 家, 同比增长 70.8%。
一、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全省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市先 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推进大会、全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相继 召开,吹响了抓工业、拼经济的冲锋号,我县工业经济掀起了新 一轮发展热潮。
(一)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创新突破。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鼓励企业家发扬创新精神、加大创新投入,推动生产组织创新、 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全方位、全要素创新。建立“双十”项目 库,实施科技创新项目“揭榜挂帅”,力争年内新增国家级高新 技术企业 30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家、省级“专 精特新”企业 14 家以上。实施“一企一年一技改项目”行动, 推广“技改贷”“技改担”“技改租”,力争实施投资 500 万元 以上县级重点技改项目 100 个。
(二) 在培育产业集群上创新突破。发挥宁津制造能力的比 较优势,以“一金一木 ”为产业主线,着力补齐产业链断点、打 通供应链堵点,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区域间高度协同、抱团发展。 加快推进“智改数转”,持续放大京深数谷产业园优势,力争年 内新增上云企业 60 家、打造“晨星工厂”2 家,持续领跑全市 “数字经济”新赛道。做深做实产业链链长制,建立产业办牵头 抓总、链长办分线作战体系,深化“链长+链主+职能部门+行业 组织”工作机制,打造一支“懂工业、懂企业、懂企业家”的专 业化干部队伍。
(三) 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创新突破。深化“要素跟着项目走” 机制,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大项目、好项目、带动能力强的延链 补链强链项目倾斜。用心呵护各类市场主体,着力营造尊重企业 家、尊重创业者的社会氛围,通过“政企直通车”微信群、企业 家沙龙等载体,搭建政企无缝对接交流平台,为企业解难题、促 发展。
(四) 在提升核心产业上创新突破,明晰“一金一木”发展 方向。“金”即五金机械制造。引导和鼓励企业主攻行业细分领 域,大力发展基于不同应用场景的专用机械设备,加强核心关键 技术突破、数字化转型、自主品牌培育,向赛道更优、场景更专、 配套更强、特色更明显聚焦发力,做大做深产业链,打造“五金 机械智造名城”。“木”即家具制造。全面规范行业生产经营秩 序,制定团体标准和品牌标识,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鼓励企业 升规纳统,定向招引产业带动能力强、关联度高的知名企业,补 强原辅材料、共享加工中心、物流、会展、电商等链条,打造“宁 津家具” 区域品牌。
二、坚定不移推进深度产业强县建设
今年来,为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县建设,我县出台《宁津县推 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宁津县优质中小企业梯度 培育管理实施细则》和企业梯次培育库等政策措施,全县工业发 展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1-6 月份,预计全县规 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5.8%,累计产值 79.3 亿元,同比增长 12.5%。
科技创新势头强劲。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41 家,省级创 新型中小企业 24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 8 家, 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14 家。
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坚持以数字变革引领工业企业转型。 我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倍增,1-6 月份,全县制造业企业“上 云”数量同比增长 32%。拥有省级智能工厂 1 家、数字化车间 3 个。加快 5G 基站建设, 目前完成建设 81 处。6 月,宁津县成功 入选首批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县。28 家企业入选 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入库培育项目名单,德州腾元互联 网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设备运维管理系统”入选山东省“数据 赋能”优秀产品入库培育项目名单。5 家企业成功入选 2023 年 度 DCMM 贯标试点企业,累计入选企业 11 家,完成贯标企业 3 家,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已有 2 家企业成功入选 德州市技术创新中心;2 家企业成功入选德州市新型研发机构; 2 家企业成功入选德州市重点实验室;9 家企业成功入选德州市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站。
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2023 年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 创新企业类储备申报企业 7 家、创新平台类储备申报 2 家、创业 类储备 2 家。组织 6 家企业合作的专家教授参加了第二届中国? 德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均已进入决赛。
三、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优工业经济
(一) 坚持提质增效。实施“一企一年一技改项目”计划, 紧盯全县规上工业企业,鼓励制定技术改造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 划,目前我县工业技改投资在库项目 40 个。2023 年度宁津县市 级工业重点技改项目 10 个,其中“智改数转”技改示范项目 1 个,“产业链延伸”技改示范项目 1 个。项目总投资 54.54 亿元, 年度投资 19.2 亿元。1-5 月份,10 个市级重点项目已完成年度 投资 8.19 亿元。5 家企业获批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
(二) 坚持抓大育强。建立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 立企业梯次培育库,出台《宁津县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 施细则》,助力我县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 境,激发涌现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和“小巨人” 企业,继续加大“小升规”宣传力度,加强《关于印发宁津县鼓 励企业升规纳统奖励办法的通知》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升规入 库积极性。
(三) 坚持数字赋能。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现场会暨“百 名首席数字服务官进千企”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县召开,遴选 30 家规上企业作为服务对象,进行一对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指 导和服务。持续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优势,推动数字赋能。依托 京深数谷产业园,稳步推进腾讯云、忽米网等工业互联网双跨平 台建设,以数字赋能助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标杆企业 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一金一木”中流砥柱企业主动开展数字化 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刚刚,简要介绍了我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情况。下 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工业经济 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按照全县“高 质量发展重点突破年”工作部署,在工业经济发展上率先突破, 以加快先进制造业强县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富强活力美丽幸福宁 津贡献工业力量。
谢谢大家!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在提问前举手并通报所属新闻机构名称。
问:请问今年来科信局在发挥科技创新引擎作用,助力工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举措?
王磊:感谢您的提问!今年来,县科信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助力工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高质量培育创新主体。充分利用科技企业服务云平台,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分级培育库,抓早抓小,精准培育壮大科技企业队伍。目前我县高新技术企业达41家。二是高水平打造创新载体。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全面推进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已成功申报15家科技创新平台。三是高效能转化创新成果。今年以来,49家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并取得入库编号,9家企业正在公示中,已完成全年任务的82%。全县技术合同成交额为6.97亿元。研发经费总数为7.9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82%,3笔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纳入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备案,金额共计1300万元。四是拓宽人才引入方式,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以共建为桥梁、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建立来去自由、柔性流动、专兼结合的用人机制。组织我县各领域企业专家、人才积极申报科技部H*J计划、第二届中国·德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和德州市现代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等省市级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建设。持续营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省级、市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指导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等人才平台载体,充分发挥平台载体对高层次人才的虹吸作用,激活各类主体创新活力。
二是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建立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激发涌现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继续加大“小升规”宣传力度,加强《关于印发宁津县鼓励企业升规纳统奖励办法的通知》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升规入库积极性。
三是推动数字经济再上新台阶。继续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优势,推动数字赋能。依托京深数谷产业园,稳步推进腾讯云、忽米网等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建设,以数字赋能助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标杆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一金一木”中流砥柱企业主动开展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问:在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改部门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张强: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县发改局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以营商环境优化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我们牵头印发《宁津县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任务分工方案》《宁津县优化营商环境任务落实台账》《关于完善首席政府服务官制度健全企业诉求闭环解决机制的实施意见》,利用好首席政府服务官制度,从相关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开发区)选派869名工作人员,承担惠企政策宣传员职责,将全县4712家企业列为服务对象,采取“1对N”的方式开展对接服务工作,打造困难问题“发现—解决—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切实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同时,与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开设《营商环境看宁津》栏目,向广大市民及时宣传各领域部门构建良好营商环境的惠企政策、创新举措,解答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构建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
二是以重点项目的有效投资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我们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发展理念和鲜明导向,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聚焦新型基础设施、关键产业发展、社会民生、“七网”建设等重点领域,精准谋划推进了冷链物流基地、县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等一批强基础、壮链条、补短板的重点项目。通过为汇扬装备、永邦安信、源泉盛德新材料等申报山东省重大项目,有效解决了要素制约,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实施重点项目促进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对扩大有效投资发挥了引领和支撑作用。
三是以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提升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县发改局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加快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为我县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我们认真研究相关政策,通过“提前政策宣传、提前实地调研、提前重点培育”的“三提前”机制,全力服务企业申报创新平台,打造了从政策宣传到申报认定的全过程保姆式服务。截至目前,我县已获批企业技术中心18家,其中省级12家,市级6家;已获批工程研究中心14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10家。
问:请问今年来经合中心在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举措?
李向路:好的,感谢你的提问!今年来,经合中心以建设“活力新城、幸福宁津”为总抓手,围绕“一金一木”两大特色产业,以打造“五金机械智造名城”和“宁津家具”区域品牌为指引,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以“统筹服务”引领,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先后出台《宁津县2023年招商引资工作要点》《宁津县产业招商指南汇编》《全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为全县招商引资工作指明方向,注入活力。二是成立挂图作战指挥部,对全县招商工作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全线出击,多部门联动,集中各方力量促进招商引资工作见实见效。
(二)坚持以“聚链成圈”为核心,建设优质产业生态。切实把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摆在培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地位,突出工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相关龙头企业等重大项目引进。强化与京津冀产业协同,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针对“一金一木”两大特色产业的上下游举办专题招商推介,积极引进优质配套项目。
(三)坚持以“有效落地”为目标,奋力开展集中攻坚。加强对已签约未落地、已落地未开工企业的动态帮扶。针对签约后未落地的“半休克项目”“渐冻项目”“静默项目”,因企施策,紧盯对接,促进尽快履约、尽快落地、尽快到资。对存在增资可能的项目,加紧跟进,用活用足现有政策,帮助企业完成增资。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产业链发展研究。立足生产力布局,结合我县重点产业,研究出与我县产业相关企业在国内的分布情况,按照“由弱到强”(强链)、“从缺到全”(补链)、“从单到多”(延链)的思路,明确各产业链需重点发展的环节,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主要企业库、龙头企业、技术平台中心、知名院所、重要展会论坛和行业协会商会等,为精准化招引夯实基础。
二是把好项目招引方向。在坚持盯紧“大、好、高”项目的同时,兼顾好“专、精、特、新”类项目的招引,加大对创新能力强、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旗舰型产业项目的招引力度,同时积极招引平台型项目、专精特新项目,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的广度和深度。
三是做好亩均效益评价。把好项目的“质量关”,对拟落地项目按照产业准入标准,对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容积率、亩均产值、亩均税收、能耗、单位排放等指标进行严格评审,真正使一批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集群效应明显的好项目落地达效。
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刚才,几位发布人介绍了宁津县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并回答了记者提问。请各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如需进一步了解情况,请与宁津县委宣传部联系,电话:5225509。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