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品评析的特点.doc
新闻作品评析的特点一、聚焦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概念的提出新闻价值的构成如何分析和评价新闻作品中的新闻价值如何分析和评价新闻作品中的新闻价值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重要性时效性特定的人地理空间事件生活领域影响范围冲击力积极消极地理上接近心理上贴近传播快速时宜性二、追溯新闻采访过程分析消息来源分析记者的提问分析现场感新闻作品评析的特点三、探讨新闻写作得失(一)准确(二)简洁(三)易读四、指向社会和文化批评(一)审视新闻价值观(二)揭示与社会趋势的关联(三)开展文化批评新闻作品评析方法一、新闻作品内容评析(一)新闻作品的价值分析(二)主题分析(三)角度分析二、新闻作品形式分析(一)结构分析(二)表达方法分析(三)语言分析三、特定层面分析(一)同题比较(二)专业新闻报道(三)个人作品分析肯尼迪遇刺丧命约翰逊继任美国总统(路透社达拉斯 1963 年 11月 22日电)急电: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死。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车中,刺客发三弹,命中总统头部。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死。官方消息说,总统下午 1时逝世。副总统约翰逊将继任总统。肯尼迪的车队肯尼迪与杰奎琳乘坐着“林肯”轿车经过达拉斯街头。车队经过达拉斯市中心广场肯尼迪的车队驶到凶手隐藏的地方。遇刺前几秒时,肯尼迪和杰奎琳在“林肯”轿车上。肯尼迪已经中枪,他用手护住颈部,康纳利开始向后看肯尼迪遇刺后杰奎琳帮助联邦特工希尔爬上肯尼迪座车受到致命枪击的肯尼迪总统被紧急送往帕克兰医院。一、新闻背景二、事件影响三、作品分析四、写作特点写作特点 :概述式导语(summary leads) :发挥事实效力,准确、真实 :简洁明快 :吸引最多的受众一句话新闻“原首相东京站刺!”“白宫今天宣布海湾战争开始”“巴格达上空出现高射炮火”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194 9年4月22日2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役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渡江战役第一船(修缮一新)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一、历史背景二、作品分析三、写作特点写作特点:(一)简要传达事实信息(二)典范的新闻报道体式(三)第二段——用事实说话(相关链接) 短新闻的写作要求 ,用短段落、跳跃式结构 ,节奏紧凑《别了,不列颠尼亚》( 新华社香港 1997 年7月1日电记者周婷杨兴) 在香港飘扬了 150 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英国的告别仪式是 30 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 25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4时40 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 5 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 1885 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 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 150 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156 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 1997 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