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敲门时,他将毒品从二楼扔进草丛……
“老袁快不行了。”
2025年5月,《方圆》记者收到
湖北省兴山县检察院检察官
发来的一条消息
此前,“老袁”被诊断为慢性肾衰竭晚期
依照刑事诉讼法第265条规定
法院决定将其暂予监外执行
一脸病容、如此虚弱的“老袁”
到底犯下了什么罪行?
查获毒品“麻果”
2023年11月24日上午,在兴山县一家民宿内,30岁的何桂军正沉醉于吸食毒品“麻果”的快感之中,却不料被接到线索的民警破门而入,现场查获几十颗“麻果”。
经专业鉴定机构检测,何桂军所持的“麻果”是一种名为甲基苯丙胺片剂的合成毒品,甲基苯丙胺含量超过一半,毒性与冰毒近似,对人体危害极大。当地公安机关依法对何桂军的吸毒行为作出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巧合的是,当日,兴山县检察院驻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正在开展涉毒行政处罚案件专项监督工作。通过讯问何桂军,检察官发现其吸食的毒品主要来自村民罗大路,此前罗大路因为其他案件已被当地公安机关以涉嫌贩卖毒品罪立案侦查。而罗大路则交代,他的“上家”是一个叫黄万里的人。
当地公安机关迅速行动,2023年11月30日,成功将黄万里抓获,并在其住所内查获“麻果”230颗、冰毒35.09克,合计净重55.98克。经鉴定,其中含有甲基苯丙胺、咖啡因成分46.51克。
那么,黄万里的毒品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在讯问黄万里的过程中,一个叫林磊磊的人浮出水面。原来,黄万里与林磊磊是2023年在湖北省某戒毒所相识的,两人都是“70后”,也是多次出入戒毒所的“老人”,共同的经历让他们很快熟络起来。交流中,林磊磊向黄万里透露,自己的一个上家掌握着一些毒品渠道。说者有意,听者也有心,黄万里琢磨着出去以后或许可以重操旧业。
见到了上家“老袁”
2023年11月2日,黄万里刚踏出戒毒所大门,便迫不及待地带上“毒友”王金京前往林磊磊家中,见到了林磊磊介绍的上家“老袁”。“老袁”原名袁彬文,个子矮小,一脸病容,说话气息也很微弱。
一番讨价还价后,袁彬文将300颗“麻果”和40克冰毒出售给黄万里,交易金额为4.46万元。为了验货,王金京现场吸食了几口,认为货品不错,而黄万里则因资金不足,向王金京借款3.5万元,和袁彬文达成了交易。作为中间人,林磊磊则从中获利7000元。
拿到毒品后,黄万里便在毒友圈放消息,吸引毒友前来交易。很快,黄万里来了生意,罗大路分两次从黄万里处购得50颗“麻果”和2克冰毒。罗大路将一部分毒品转卖给了何桂军,从中赚取部分差价。
2023年12月底,当地公安机关将黄万里、罗大路提请批准逮捕。兴山县检察院经审查后,依法对二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2024年1月24日和2月1日,犯罪嫌疑人王金京、林磊磊先后落网。同年1月31日和2月5日,公安机关分别将二人提请批准逮捕。2月,兴山县检察院依法对二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2024年2月29日,公安机关以涉嫌贩卖毒品罪将黄万里、王金京、林磊磊、罗大路移送兴山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经审查,检察机关认为,黄万里携带毒品数额达到50克以上,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林磊磊负责居间介绍毒品交易,王金京承担验货与提供毒资职责,罗大路则从事居间倒卖,三人在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均属从犯。其中罗大路转卖毒品数量少、获利低,犯罪情节相对较轻。
2024年5月29日,兴山县检察院将黄万里、罗大路、林磊磊、王金京以涉嫌贩卖毒品罪提起公诉。同年8月19日,法院依法以贩卖毒品罪判处黄万里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以贩卖毒品罪分别判处林磊磊、王金京、罗大路有期徒刑七年至一年四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一审宣判后,黄万里和林磊磊不服判决提起上诉。2025年4月27日,宜昌市中级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疾病不是犯罪的理由
办案期间,警方经过全方位摸排,终于锁定了“老袁”这条“大鱼”。2024年7月30日,一个乡镇巷子里的二层建筑里,警察的敲门声让行动不算便利的袁彬文慌乱不已,情急之下,他将藏在家中的毒品迅速从二楼扔到了家后面的草丛里。但这一幕恰好被破门而入的警察发现。经鉴定,这包毒品为冰毒,净重13.6克。经警方全屋搜查,初步估算袁彬文持有毒品超过200克。
袁彬文曾经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家里有妻子、儿子和女儿。2000年,袁彬文不幸患上尿毒症,此后便没再工作。尿毒症患者需长期进行透析治疗,治疗伴随着剧烈的疼痛,为了缓解疼痛,袁彬文开始吸毒。慢慢地,家里的经济状况支撑不了袁彬文购买毒品的需求,妻儿也从刚开始的苦劝到不再和他往来。不久,袁彬文便走上了以贩养吸的道路,且一发不可收拾。袁彬文的上家是他的朋友,还有一个是他的外甥,他们和袁彬文一样,都是以贩养吸,靠居间倒卖毒品为生。
2024年8月1日,袁彬文因涉嫌犯贩卖毒品罪被兴山县公安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同月15日被逮捕,被羁押于兴山县看守所。
“袁彬文的遭遇很值得同情,但疾病不是犯罪的理由。他自己本就因为毒品闹得妻离子散,更应该想到他贩卖的这些毒品会导致很多家庭支离破碎。”面对袁彬文以“因病缺钱”为自己的贩毒行为辩解,办案检察官既觉得他可怜,也觉得他可恶,“生病之后向社会求助的渠道有很多,但这绝不是免罚的理由。”
签下认罪认罚具结书后,袁彬文的眼神中透露出几分释然:“判十五年还是五年对我而言已经没有意义了,我知道自己活不长了,希望其他人以我为戒。”
2025年1月,兴山县检察院以涉嫌贩卖毒品罪对袁彬文提起公诉。3月,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袁彬文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财产,其背后的上线也被当地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作为兴山县检察院近年来办理的最大一起毒品案件,此案是该院运用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的缩影。该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对其中几名贩毒者数据的清洗、碰撞,精准推送侦查活动监督线索,经检察官调查核实后,及时制发侦查活动监督通知书和纠正违法通知书,实现了对案件办理的全流程、智能化监督。
“驻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运行以来,我院提前介入案件100余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16件、撤案38件,纠正漏捕14人,纠正漏诉7人,开展侦查监督并提出书面纠正意见63件次,全部意见均得到采纳。”兴山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本元告诉《方圆》记者,该院还将继续在推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实质化、规范化运行中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理念,全力打造职能协同、聚力共赢的检警协作新格局,为打赢禁毒攻坚战、守护社会安宁持续贡献检察力量。
(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本文有删减,更多内容请关注《方圆》6月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