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阅读笔记:怎样预防群体思维及其可能的解决之道
不良的群体动力能帮助解释很多错误的决策,不过在开明的领导方式下,有凝聚力的团队精神的确有助于决策。社会学家贾尼斯教授通过分析两个看起来比较冒险的成功事例得出如下有助于预防群体思维的意见:
• 公正——不偏向任何立场,在群体讨论开始时不要让成员表明自己的立场,这样会妨碍信息共享,导致决策的质量降低。
• 鼓励批评性评价——设置一个魔鬼代言人,如果能有一个真正的反对者就更好了,这会刺激原来想法并使群体对反对意见持开放态度。
• 有时可以将群体划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再重组在一起表达不同的意见。
• 欢迎局外的专家和伙伴提出批评。
• 在实施之前,召开第二次机会的会议,让大家畅所欲言。
以上的建议可能会导致群体决策花费更长的时间,但是最终证明会更少犯错,也更有效。
对群体问题的解决:
几个人的相互批评碰撞可以使群体避免某些认知偏见并且产生出一些高质量的点子。在科学领域,不同观点的人合作的好处导致越来也多的团队科学诞生,科学出版物增加,尤其是那些引用率很高的文献,常常都是由多个学者合作完成。
在群体中提出想法时,人们会更有成就感(部分是由于人们夸大自己对集体的贡献),但是研究者却一次又一次的发现,单独的工作的人们通常比在团队工作中能产生更多的好点子,庞大的头脑风暴群体尤其缺乏效率。根据社会懈怠理论,庞大的群体会导致某些个体对他人的努力成果搭便车。根据规范影响理论,大群体会使成员担心说出古怪的想法。大群体还会导致他们“生产瓶颈”——在等待发言机会中忘记了自己的想法。
社会心理学家据此提出了三种促进群体头脑风暴的方法:
将群体和个体的头脑风暴相结合:先进行群体头脑风暴,再进行个体头脑风暴,比反过来进行单独使用效果更好。
让小组成员通过书面互动:让小组成员用书写和阅读来代替说和听,这样也可以解决每次只能听一个人意见的矛盾。
结合电子头脑风暴:让个体利用互联网的计算机来交流看法。
因此,当小组成员可以自由地结合他们的创意和不同见解时,常见的结果不是群体思维,而是群体的问题解决。我们从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来自众人不同的信息综合在一起时,所有人一起就会变得比任何一个单独的人更聪明。
Ref: 《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