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e,乙型肝炎病毒定量
1.20e,乙型肝炎病毒定量?
实际上,如果仅仅针对题主提出的问题本身来回答,非常简单,“乙型肝炎病毒定量<1.000E+2”的含义是:
对患者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进行定量检测,上述表达式中的字母和数字含义分别为:E代表10,2代表10的二次方,计算结果为1.000×10的二次方=100拷贝/毫升(cps/ml)。
如果该医院检验科乙型肝炎病毒定量参考值为1000拷贝/毫升,那么,1.000E+2(100拷贝/毫升)的检测结果,低于检测限,说明患者的这份标本中,未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即乙型肝炎病毒为阴性。
那么,乙型肝炎病毒定量检测与乙肝5项检测有什么区别呢?这才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关键问题。
我们从乙肝(即慢性乙型肝炎)的定义来看,乙肝是指由乙肝病毒持续感染超过6个月以上,肝脏发生不同程度炎症坏死和/或肝纤维化的慢性疾病。
也就是说,要确诊乙肝至少要进行综合考虑3大方面的指标情况,一是影像学检查(如B超等)情况;二是肝功能检查情况;三是病原学检查情况。
而乙型肝炎病毒定量检测与乙肝5项检测都属于病原学检查的内容,它们各自有不同的作用。
乙型肝炎病毒5项病原学检测临床最常使用的乙型肝炎病毒5项病原学检测是: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е抗原(HBeAg),е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也叫作乙肝五项,它们各自的含义如下。
1.表面抗原(HBsAg),如果为阳性反,则提示患者体内有乙肝病毒感染。
2.表面抗体(抗HBs),如果为阳性反应,表示患者对乙肝病毒已经产生了免疫力。
3.е抗原(HBeAg),如果为阳性反应,提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的传染性。
4.е抗体(抗HBe),如果转为阴性,而抗-HBe阳性反应,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多处于低复制状态,传染性降低。
5.核心抗体(抗HBc),如果为高水平阳性,并与表面抗原(HBsAg)同时存在,提示患者体内有乙肝病毒感染。
如果为低水平阳性,并且表面抗体(抗-HBs)同时存在,提示患者体内过去有过感染。
但是上述乙肝5项,仅仅是一个定性指标,只能粗略评估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水平。
而乙型肝炎病毒定量,即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是临床明确乙肝病毒复制量的金标准,可以定量地反映出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也是抗病毒药物选择和制定药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乙型肝炎病毒定量检测综上所述,乙型肝炎病毒定量,即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主要目的定量评估患者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以及传染性。
所谓的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其基本原理是对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DNA进行复制、扩增,来定量判断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也叫PCR检测,它具有取样量少,灵敏度高,数据精确的优点。
如果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结果,超出检测医院制定的指标上限,则提示患者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具有传染性,并且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数据超出上限越多,意味着患者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越多,传染性越强。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不仅对确诊乙型肝炎病毒重要,而且对临床医生评估乙肝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也具非常重要作用。
只是每一家医院,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检测方法,所用的检测试剂、校准品以及使用的检测仪器,最后得出自己医院的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限量值,所以,检测限量范围会有所不同,建议患者一定要根据检测医院出具的检验报告单为准,如果不清楚,也建议向检测医院的检验部门进行咨询,而不要在网上咨询,以免耽误病情。
总结:乙型肝炎病毒定量<1.000E+2”的含义是:患者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定量检测为100拷贝/毫升(cps/ml)。如果该医院检验科的乙型肝炎病毒定量参考值为1000拷贝/毫升,那么,1.000E+2(100拷贝/毫升)的检测结果,低于检测限,说明患者的这份标本中,未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即乙型肝炎病毒为阴性。您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和看法!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