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3序列号(你印象最深的中小学课文是哪一篇)

2023-12-20 10:00:19 50阅读

帝国3序列号,你印象最深的中小学课文是哪一篇?

您好,一看到这个问题,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篇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给我印象极深,因为我感同身受。

我很幸运,继承了妈妈的好嗓音,又有幸在我的学生时代遇到了几位好的语文老师,所以我的声音模仿力和感染力相对比较强,很多人愿意听我的声音,以至于我刚来到工作单位,就有一位语文老师夸我声音好听。

帝国3序列号(你印象最深的中小学课文是哪一篇)

其实我也不懂,直到那年送儿子上大学,遇到了北京某大学声乐系的教授,聊天时,我随口说了一句:“我没有音乐细胞,不识谱,也不知我儿子乐感怎么那么好?”谁知那位教授正色道:“你没发现你的发声位置很准确吗?这是普通人很难做到的。”我不禁暗自惊诧了好久。

我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其实准确点说,爷爷奶奶更像我的父母。爷爷每天早出晚归做生意,家里就剩我和奶奶。

我上学时年龄比较小,个头刚和炕沿一样高。早上我自己洗脸刷牙完毕,就站在炕前,奶奶给我梳小辫。

不客气讲,我算心灵手巧型,奶奶梳过一次之后,我就能自己梳了,惹得发小的妈妈经常在人前夸我聪明,为此发小没少挨她妈妈训。

每天放学,我老远就能看到奶奶站在家门口的大路上往我放学的路上张望。看到奶奶了,我会大声喊着奶奶,和同学们告别,跑向奶奶,拉着奶奶的手回家。

奶奶已经把饭做好了,就等我回家。奶奶做饭好吃是十里八乡都有名的。那个年代,物质生活相对匮乏,但是,因为爷爷每天外出做生意,都会给我带回来很多好吃的,这是我独有的专宠,与其他弟弟妹妹无关,所以我那时候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是却没有亏待我的嘴,这让其他的小伙伴,甚至是弟弟都非常羡慕。

奶奶是大家闺秀,年轻时是远近闻名的美女,等我记事时,奶奶虽然已经是老妇,但是和农村其他村妇有天壤之别。我和奶奶去赶集时,因为她看起来比较年轻,别人会以为我是她的小女儿,每每这个时候,奶奶也不去解释,我心里也会觉得美美的。

奶奶替代了妈妈,给了我母爱,教育我成长,童年的我幸福快乐,我爱极了奶奶。

我小时候学习好,声音又好听,所以深得老师喜爱,几乎每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课文都是我的专属权利,即使同学们举手,我不举手,老师也会叫我起来朗读。

但是我自认为朗读的最好的还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特别是课文中小女孩那一声“奶奶”,让我投入了自己对奶奶全部的感情,那是爱!

我记得我读完了课文,同学们都沉浸在我朗读的环境中,还是老师大声为我叫好,夸我感情充沛,还在同学们面前说:“这才是读课文!”那一刻,我是开心的,为了老师的表扬,也为我有那么好的奶奶。

可是,奶奶在我上高二的时候得癌症去世了,这对我的打击犹如晴天霹雳,我痛苦的心情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常常上着课,眼泪就不自觉地滑落,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这种状态,我用了整整一学期才调整过来。

多年以后,我远离家乡。妈妈和婶子她们都说我心狠,不想家,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近乡情更怯。

故乡,是我想回又怕回的地方,那个地方埋葬着我最亲最爱的奶奶。我曾在无数个黑夜里,走过那条小路,在她的坟头,为她撒下她钟爱的沉红色的花瓣。

我爱我的奶奶!@新风化语老师

奥斯曼帝国哪个帝国武力值高?

谢谢邀请,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时代是不断进步发展的。这五个帝国时间差都基本上在两三百年,除了奥斯曼帝国处在冷兵器与热兵器这两个时间段,其他五个帝国都处在冷兵器时期。而且就处在冷兵器的五个帝国而言,冷武器装备或多或少都有一点代差,它们对外扩张所使用的战术战法应该是不断提升,要不然也不会征服如此庞大的疆域。所以个人认为奥斯曼帝国应该是武力值最高的。首先我按时间来逐个分析。

1.亚述帝国,公元前935年—前612年,国家鼎盛时疆域横跨西亚北非,成为一个横跨亚非的大帝国。铁器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亚述帝国的土地耕种效率,使其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对外战争中武器装备的提升,是对外战争频频取胜的重要因素。虽然亚述帝国在当时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

2.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作为世界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建立起的国家,疆域鼎盛时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军事力量最强大,武力值最高的时候是在亚历山大东征那几年。亚历山大的军队是由马其顿军、雇佣军以及希腊盟军组成的远征军。这支远征军由3万步兵,5000骑兵,160艘舰船组成。其中亚历山大的杀手锏便是马其顿方阵,密集的长矛阵组成密不透风的长矛墙,对敌人形成非常有效的威慑。马其顿方阵,是一种早期步兵作战时的战术,正是这种战术上的创新,让亚历山大无往不胜,所向披靡。

3.罗马帝国(这里指西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后,到了到了帝国第二任皇帝图拉真在位时,帝国版图达到最大,国势达到鼎盛,地中海变为罗马帝国的内湖。罗马军团更是成为罗马帝国对外侵略扩张的利刃。这时期的罗马军事力量即武力值是最高的。

4.阿拉伯帝国,公元632年~1258年,自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之后,阿拉伯人便开始了四处扩张。公元751年,东西方两个最强大的帝国在中亚的怛罗斯相遇了,最终唐军败北。到了阿拔斯王朝时,帝国达到鼎盛。

5.奥斯曼帝国,公元1299年~1922年,奥斯曼帝国是由突厥人建立的国家,等到16世纪中叶苏莱曼一世在位时期,帝国达到鼎盛,帝国疆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周围很多国家相其称臣纳贡,那个时期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力量非常强大,单独成立了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炮兵部队,几乎到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地步。

综上所述,单从帝国武力值来说,由于奥斯曼帝国已进入热兵器时代,与其他几个帝国武器装备有明显的差别。虽然说武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但武器装备代差大,胜利的天平基本上在战争没开始之前,已经开始倒向拥有先进武器的一方。所以个人认为奥斯曼帝国的武力值最高!

创作不易,欢迎大家点赞和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清朝的总督提督巡抚是什么关系?

总督和提督还有巡抚,三者关系比较复杂,按权力大小来分,确实是总督>巡抚>提督。

但是并不能简单的理解成这样,因为巡抚和总督没有明显的隶属关系,提督倒是受总督节制,甚至有的提督还要受巡抚节制,因此只能说提督在三者里面权力最小,至于总督和巡抚则属于平衡关系。

清朝的制度都是继承的明朝的,毕竟清朝是女真人建立的,属于少数民族政权,他们入主中原,用前朝的制度是最好不过的。但是清朝也在明朝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变,这样更加的完善。

总督和巡抚是如何产生的?

明朝时期,采用的是行省制,也就类似于现在的省。行省的官员主要有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简称三司,设立三司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可以防止地方权力过于集中,出现造反的可能。

但是结果三司之间工作相互推诿,工作效率很低,所以到宣德(明宣宗年号)以后,朝廷开始派一些六部官员或者都察院的领导到地方继续指导工作。

这样朝廷派来的官员以巡抚的名义巡视地方工作,于是渐渐的形成了一种制度,这就是地方的巡抚制度,巡抚也渐渐地成为了一省的最高长官。

后来因为明代宗时期战事不断,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为了统一多个省之间的工作,又设立了总督,用来统筹多个省的工作配合。

当然明朝最初的意思是这些总督和巡抚,属于京城派遣官员,并不属于地方,只是后来派出的时间太长,有的都存在十几年,这样就成了定制,后来地方上都有巡抚和总督的办公府衙了。

但是即使这样,明朝也没有明确规定巡抚和总督为地方官,巡抚基本上每个省都有,但是总督还没有这样健全,都是因为战事或者稳定边疆而设,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

清朝入关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统一全国,国家制度也渐渐地形成。清朝与明朝地方制度的区别就是,总督和巡抚更加的地方化,并且更加的完善。

虽然清朝地方上的总督和巡抚也经过了数次的变化,但是到乾隆时期,基本上形成了定制。全国共有八大总督,即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清朝末年又设立了东三省总督,凑齐了九大总督。

当然清朝疆域辽阔,九大总督也不能把所有的省囊括,有的省是只有巡抚没有总督的,比如山东省只有巡抚没有总督,而有的省还可能没有巡抚,只有总督,比如四川省,只有四川总督,只是四川的总督兼巡抚事罢了。

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设立巡抚和总督,比如东北、外蒙、新疆等地,但是它有将军管辖。

总督和巡抚是什么关系?

总督一般是正二品,但是清朝的总督都会加兵部尚书衔,提升为从一品。而巡抚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一般是正二品,所以从品级上看总督比巡抚大。

从管辖范围上看,总督管辖着多个省的军政大权,而巡抚只管理一个省,所以总督比巡抚厉害。这点是对的,总督确实权力比巡抚大,但是巡抚却不是总督的下属。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管理的方面不大一样。

清朝的总督侧重军事,巡抚侧重民政,也就是说总督管理军事方面的事情比较多,比如提督就受总督管辖,而巡抚则管理民政事务比较多,像布政使、按察使、道员、知府,都是巡抚管辖的。

很多人觉得总督可以管理辖区内的所有事务,其实是不对的,有些事务本来就是巡抚负责,总督如果指手画脚,属于越权。

比如巡抚有本省的刑事权,也就是刑名案件,都要报巡抚,由巡抚直接上报中央、皇帝,总督根本没有办法过问,如果强行过问,巡抚肯定不高兴,也会不给面子的。

因为乾隆皇帝在上谕中就曾说:“刑名事件,例由巡抚办理。”

这句话很简单,就是刑事方面由巡抚办理,没有提总督的事。道光和咸丰年间历任按察使、巡抚、总督的吴振械也言及:“我朝钦恤民命,制刑之典,由州县而道府,而桌司,会其成于巡抚。”

这里也可以看出,刑事权在巡抚。

还有钱粮财务,也属于巡抚管理,雍正年间,雍正帝派田文镜、湖广总督迈柱整治山东、湖南、湖北的吏治,查找亏空。

其上谕中便指出:“管理钱粮,系巡抚专责……凡各省钱粮,总督旧无兼办之责,今令田文镜、迈柱兼理者,乃因人而施,后不为例。”

这里也可以看出钱粮事务也是巡抚负责,当然除了特殊情况,比如皇帝特别批准。还有税关征收,也属于巡抚,当然总督兼巡抚事的例外,比如四川总督可以有这个权力。

科举事务,一般也都是巡抚负责,如果巡抚没空,可以由总督代行权力,武科举可以由总督和提督等人作为考官参加。

文职官员之选任与考绩,除了布政使和按察使等人由皇帝定夺,其他的像道员、知府、府佐贰(同知、通判)、知州、厅同知或通判、知县等官员,他们的调动和去留,都是巡抚说了算,即使巡抚上面有总督的,也是巡抚意见为主。

由此可见,巡抚有自己的专门事务,总督一般是不会过问的。从这里就看出,巡抚根本不能算是总督的下属,顶多就是遇到省与省的协调问题时,巡抚需要配合罢了。

清朝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防止一家独大,故意把巡抚和总督的关系搞模糊,所以如果巡抚和总督的办公府衙在一个城市,那么摩擦是不可以避免的,但是巡抚是不虚总督的,往往都是争锋相对。

所以,总督和巡抚的关系比较复杂,相互之间都不大服气。

提督是个什么官?

一说提督,就会想到九门提督,其实不止京城里面有提督,地方上也有提督。

明朝时期就出现了提督这个词,只不过明朝的提督都是巡抚或者总督兼任提督军务、提督等衔,不是正式的官名。

清朝入关之初,自己的主要军队是满洲八旗军,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吸收了汉人组成的军队,就是绿营兵。天下平定后,八旗军分别驻防在全国重要的城市,各省又组成了绿营军,这个正式的军队。

其实八旗军驻防的目的就是监视各省的绿营兵。各省的绿营兵也有一个自己的头,就是提督,但是并不是每个省都设立提督,没有设立提督的地方由巡抚兼任提督事务。

全国提督一共有19人,直隶﹑福建﹑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兼辖水陆提督者﹐江南﹑浙江各一人﹔其以巡抚兼提督事者﹐有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五人。另设外海﹑内河﹑长江﹑福建﹑广东水师提督各一人。又先后予广西、湖南、陕西、江苏几个

这些提督分别在全国各地,负责训练军队,统辖所属官兵。提督其实就是一个省的绿营最高级军官,品级为从一品,也可以称的上是封疆大吏,但是总督(加衔)也是从一品,文臣压制武将,提督要受到总督节制。

总督本来就是管几个省的军事,一省军事长官提督当然要受到总督的管辖。

有人说提督是从一品,巡抚(加衔)才是正二品,那么巡抚应该没有提督厉害。

实际上又让你失望了,提督还真不敢在巡抚面前得瑟,因为巡抚也有军事权。清朝入关之初,巡抚就直接有提督军务的权力,顺治十八年后,就罢掉了巡抚提督军务的权力。

但是从康熙之后,巡抚的军事权越来越大,比如康熙皇帝就规定:“不设总督、提督省分,副将以下武官,巡抚兼辖。”

雍正以后,因为山西、河南、山东三省无总督、提督,所以就给了这三省的巡抚提督军务的权力,也就是说巡抚成了全省的最高军事长官。

乾隆时期,又因为江西、安徽两省没有提督,也给了这两省的巡抚提督军务的权力,但是江西和安徽上面有两江总督,所以军事方面巡抚要受总督节制。

有些省份既有总督管辖,同时也存在提督,但是由于总督的府衙可能不在这个省,这样遇到战事,提督需要跨省汇报不利于应对。

所以乾隆以后,又逐渐予这些省份之巡抚以节制本省绿营各镇兵马之职权,比如贵州巡抚,虽然贵州有提督,贵州也受到云贵总督的管辖,但是为了方便应对突发情况,给了贵州巡抚节制本省绿营军马之权。

由此可见,巡抚的权力是越来越大,而提督的权力越来越少,遇到情况提督要受到本省巡抚的指挥,当然如果本省有总督,他可以直接受总督的指挥就可以了。

至于地方的事务权,提督根本没有权力干涉,提督见到巡抚,也是客客气气的,不敢得罪巡抚,见到总督,肯定要更加恭敬,比较总督是提督的上司。

小结:总督和巡抚的关系属于相互制约,总督和提督的关系属于上下级关系,有的省巡抚都可以节制提督。虽然巡抚专门负责本省的民政权,但是总督也有插手地方事务的,毕竟都是封疆大吏,都想刷一下存在感,这样就会导致总督和巡抚不和。

面对这样的情况,皇帝经常会各打五十大板,息事宁人,毕竟皇帝也不能太责怪总督,因为本身总督也是有管理政务的权力,只是偏向于军政而已。再说,皇帝看到这种情况,高兴还来不及呢?总督和巡抚相互制约,更可以防止地方政权做大,更有利于皇帝控制住地方的军政大权。

所以综合来看,总督权力大于巡抚,巡抚权力大于提督,这就话是对的,但是权力大并不代表巡抚会听总督的,这个得看谁的腰杆子更硬!

历史上英国有哪些航母?

历史上英国有哪些航母?

这个问题真的太大了,为什么这样说。毕竟英国曾经被成为“日不落”帝国。

谈到英国航母,这里不得不说,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的诞生是由英国完成的。

回顾英国航母建造史

1、1917年7月,英国开始建造世界上第一艘“纯正血统”的航空母舰,并将其命名为“竞技神”号(又译作“赫尔墨斯”号),以纪念航母的鼻祖——世界上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竞技神”号。

【下图为 “赫尔墨斯”号航母】

2、在此前:1917年,这一年注定是航空母舰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因为英国海军已经决定建造真正的航空母舰。他们秘密参考了美国人的经验和教训,把一艘意大利商船“库帝罗索”号进行改造,建成世界上第一艘全通式甲板的“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

【下图为 意大利商船“库帝罗索”号】

1918年5月,“百眼巨人”号建造完工,可载机20架,排水量为14459吨,由于其全通式甲板的外形特征,让它得到了“熨斗”和“针线盒”的外号。同年9月,它正式进入英国海军开始服役。虽然''百眼巨人''号未参加过战争,但它是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航母,其诞生标志着世界海上战斗力量发生了从制海到制空、制海相结合的一次颠覆性、革命性变化。

【下图为 ''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 】

英国航母发展史 二战前,英国被成为“日不落帝国”,是曾经的海上霸主。由于它是由多岛屿组成的国家,因此军方非常重视海军军事力量的发展。

二战期间英国航母数量:96艘。

所以,在此用一个视频短片及部分历史资料图片给大家对英国当年的著名航母做个简介。

【下图为 暴怒号舰队航空母舰】

【下图为 勇敢级航空母舰】

【下图为 勇敢级航空母舰】

【下图为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

【下图为 卓越级(光辉级)航空母舰】

【下图为 不屈号航空母舰 】

【下图为 鹰II级航空母舰】

【下图为 独角兽号轻型航空母舰】

【下图为 巨人级轻型航空母舰】

【下图为 大洋号航空母舰】

【下图为 庄严级轻型航空母舰】

【下图为 半人马座级航空母舰】

具一份数据记载显示,二战,英国主要作战各型系列航母及舰船如下:

英国二战主要作战各型系列航母及舰名中英文对照列文:一、主战航母: 暴怒号舰队航空母舰: 暴怒 Furious 勇敢级舰队航空母舰: 勇敢 Courageous、光荣 Glorious 皇家方舟号舰队航空母舰: 皇家方舟 Ark Royal 光辉级舰队航空母舰: 光辉 Illustrious R.87、胜利 Victorious R.38、可畏 Formidable R.67 不屈号舰队航空母舰: 不屈 Indomitable R.92 鹰 II 级舰队航空母舰: 鹰 Eagle R05 原名大胆、皇家方舟 Ark Royal R09 原名无敌、鹰 Eagle R94 建造计划取消 独角兽号轻型航空母舰: 独角兽 Unicorn I.72 巨人级轻型航空母舰: 巨人 Colossus R.61、 复仇 Vengeance R.71、 尊敬 Venerable R63、 战神 Pioneer D.76/R.76/A.198、 光荣 Glory R.62、海洋 Ocean R.68 凯旋 Triumph R.16/A.108、特修斯 Theseus R.64、 帕尔修斯 Perseus D.51/R.51/A.197、勇士 Warrior R.31 庄严级轻型航空母舰: 庄严 Majestic R.77、 华丽号 Magnificent R.36、可怕号 Terrible R.93、 、 列维坦号 Leviathan R.97、 有力 Powerful R.95、武仙座 Hercules R.49 半人马级轻型航空母舰: 半人马 Centaur R.06、 英格兰 Albion R.07、 竞技神 Hermes R.12 原巨象号、 壁垒 Bulwark R.08 大胆号护航航空母舰: 大胆 audacity D.10 活跃号护航航空母舰: 活跃 Activity D.94 比勒陀利亚号护航航空母舰 比勒陀利亚 Pertoria Castle F.61 奈恩郡级护航航空母舰: 奈恩郡 Nairana D.05、维迪克斯 Vindex D.15 坎帕尼亚号护航航空母舰: 坎帕尼亚 Campania D.48 射手号护航航空母舰: 射手 Archer D.78 原商船 Mormacland 复仇级护航航空母舰: 复仇者 Avenger D.14 原 BAVG.2、诈骗者 Biter D.97 原 BAVG.3、 袭击者 Charger CVE.30 原 D.27、冒进者 Dasher D.37 原 BAVG.5 攻击者级护航航空母舰: 追踪者 Tracker D.24 前 BAVG.6、战斗者 Battler D.18 前 CVE.6Altamaha、 攻击者 Attacker D.2 前 CVE.7 Barnes、狩猎者 Hunter D.80 前 CVE.8 Block Island、 追猎者 Chaser D.32 前 CVE.10 Breton、击剑者 Fencer D.64 前 CVE.14Croatan、 阔步者 Stalker D.91 前 CVE.15 Hamlin、追随者 Pursuer D.73 前 ACV.17 St. George、打击者 Striker D.12 前 CVE.19 Prince William、搜索者 Searcher D.40 前 CVE.22、 掠夺者 Ravager D.70 前 CVE.24 埃米尔级护航航空母舰: 投石者 Slinger D.26 前 CVE.32 Chatham、王子 Atheling D.51 前 CVE.33 Glacier、 皇帝 EmperorD.98 前 CVE.34 Pybus、埃米尔 Ameer D.01 前 CVE.35 Baffins、 公主 Begum D.38 前 CVE.36 Bolinas、号手 Trumpeter D.37 前 CVE.37 Bastian、 女皇 Emperss D.42 前 CVE.38 Carnegie、埃及总督 Khedive D.62 前 CVE.39 Cordova、 演讲者 Speaker D.90 前 CVE.40 Delgada、地方总督 Nabob D.77 前 CVE.41 Edisto、 首相 Premier D.23 前 CVE.42 Estero、伊朗王 Shah D.21 前 CVE.43 Jamaica、 巡逻者 Patroller D.07 前 CVE.44 Keneenaw、王侯 Rajah D.03 前 CVE.45 Prince、 女邦主 Ramee D.03 前 CVE.46 Niantic、领主 Trouncer D.48 前 CVE.47 Perdido、 迎击者 Thane D.85 前 CVE.48 Sunset、女皇 Queen D.19 前 CVE.49 St. Andrews、 统治者 Ruler D.72 前 CVE.50 St. Joseph、仲裁者 Arbiter D.31 前 CVE.51 St. Simon、 惩罚者 Smiter D.55 前 CVE.52 Vermillion、穿孔者 Puncher D.79 前 CVE.53 Willapa、 收割者 Reaper D.82 前 CVE.54 Winjah 二、商船航空母舰: 麦凯比恩帝国级商船航空母舰: 麦凯比恩帝国 Empire Macalpine、麦肯德里克帝国 Empire Mackendrick 麦克安德鲁帝国级商船航空母舰: 麦克安德鲁帝国 Empire Macandrew、麦克达摩特帝国 Empire Macdermott、 麦克雷恩帝国 Empire Macrae、麦恺姆帝国 Empire Maccallum 拉帕纳级商船航空母舰: 拉帕纳 Rapana、 阿曼斯坦 Amastra、 阿塞纽斯 Ancylus、 阿卡乌斯 Acavus、 亚尼西亚 Alexia、 米拉尔达 Miralda、阿度拉 Adula 麦凯恩帝国级商船航空母舰: 麦凯恩帝国 Empire MacKay、麦克科尔帝国 Empire MacColl、 麦克马洪帝国 Empire Mahon、麦卡比帝国 Empire MacCabe 三、水上飞机母舰: 厄嘉丁级水上飞机母舰: 厄嘉丁号 Engadine、里维埃拉号 Riviera 马恩岛人级水上飞机母舰: 马恩岛人号 Manxman、维迪克斯号 Vindex 皇家方舟号水上飞机母舰: 皇家方舟 Ark Roya / Pegasus I.35 信天翁号水上飞机母舰: 信天翁 Albatross 雅典娜级水上飞机母舰: 雅典娜 Athene、厄嘉丁 II Endadine 四、实验型航空母舰: 百眼巨人号实验型航空母舰 Argus 竞技神号实验型航空母舰 Hermas报复号实验型航空母舰 Vindictive 鹰号实验型航空母舰 Eagle战后发展(19世纪60年代至今)

20世纪60年代,英国皇家海军曾提出"CVA-01航空母舰计划",以替换二战时期的老旧传统起降型航空母舰,但英国已无法支持如此庞大的航母发展计划,最终因造价过于昂贵在1966年被当时的英国工党政府取消。【下图为 CVA-01航空母舰效果图】 20世纪70年代,英国所有大型航空母舰全部退役,为了避免没有航空母舰可用的尴尬,英国皇家海军推出了轻型无敌级航空母舰,其主要搭载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舰载机和直升机,以满足反潜和有限度的制海、制空等任务。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爆发了马岛之战,此时英国仅有无敌号航空母舰和竞技神号航空母舰。

【下图为 竞技神号航空母舰】

【下图为 无敌级航空母舰】

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一直在"大国的脸面"和"缩水的钱包"之间反复纠结,除了建造航母本身所需的巨额资金,更难以承受的是研制新一代舰载机所需的高额成本。在80至90年代,英国一度提出"天钩航空母舰"计划,在驱逐舰/护卫舰等级的小型舰艇上搭载垂直起降战斗机,试图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海军航空能力。90年代中后期,享受到冷战红利的英国经济状况逐渐好转,皇家海军终于开始考虑新一代大型航空母舰 。

【下图为 无敌级航空母舰系列】

【下图为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

【下图为 威尔士亲王号航空母舰 】

纵观英国航母发展至今,在世界现役航母中,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为英国皇家海军最新型的航空母舰。几乎比“无敌级”航母大三倍。这也是英国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船舰和除美国之外世界上最强航母。

【下图为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战斗群】

历史上排名第一的酷刑是什么呢?

历史上排名第一的酷刑,我能想到的就是“穿刺刑”。

莫言的小说《檀香刑》里面记载了一种刑罚,用檀香木削成剑的形状,然后放到香油里面去煮,直到木剑变得顺滑柔韧。行刑的时候把檀香木剑从犯人的肛门插入,然后用木锤不停锤打,由于木剑经过特殊处理变得光滑柔韧,行刑的人只要经验丰富就可以避开重要器官,最后犯人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状态下活了一段时间后才痛苦死去。

檀香刑只是在莫言的小说里出现,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类似的刑罚,不过中世纪的欧洲却有一种“穿刺刑”,与檀香刑非常相似。

吸血鬼与“穿刺刑”

喜欢看吸血鬼电影的人对“德古拉伯爵”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因为他可以算是历史上最经典的吸血鬼形象,而且德古拉伯爵几乎就成了吸血鬼的代名词。这个活跃于恐怖小说里的人物其实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他就是中世纪瓦拉几亚公国的大公弗拉德三世。

公元1436年的时候,弗拉德三世的父亲弗拉德二世当上了瓦拉几亚(罗马尼亚中西部地区的古称)的大公,但由于实力不强,一直被奥斯曼帝国压制,为了不被灭掉,只能把弗拉德三世和另一个小儿子送到奥斯曼帝国去做人质。后来弗拉德二世被人暗杀,他的长子米尔恰二世也遭难,土耳其人就把弗拉德三世拥立为瓦拉几亚的大公。

弗拉德三世上台后并不顺利,中欧地区的其他盟国对于弗拉德三世上台很不满意,还派兵前来攻打。很快,瓦拉几亚就被击败了,弗拉德三世也逃亡到了摩尔多瓦。几年后,弗拉德三世在匈雅提的帮助下重新夺回瓦拉几亚大公的王位,并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可能是在奥斯曼帝国当人质的惨痛经历,也可能是亡国之后一悲惨经历,重回故土的弗拉德三世变得非常残暴,只要被他俘虏的土耳其士兵都会被处于酷刑,其中最为残忍的就是“穿刺刑”。

他命人制作了很多削尖的木桩,上面涂上油脂,然后用这根木桩穿透俘虏的身体,有些从肛门穿入,从口中或者胸口穿出,而有些则是直接从胸腹部穿插而过。这些被穿刺的俘虏并没有马上毙命,而是痛苦地在烂泥中爬行,弗拉德三世则在看台上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观赏着俘虏痛苦的挣扎。

据说弗拉德三世用这种穿刺刑的次数在2万—30万次,如此残暴的行为令人发指,后人也把他说成是喜欢喝人血的怪物。弗拉德三世死后,他的传说被作家布莱姆·斯托克写成了小说,就是经典的《德古拉》,可以说是吸血鬼小说的开山之祖,里面的德古拉伯爵就是弗拉德三世。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